醮壇的安排:玉皇壇在保安宮殿前、天師壇設於保安宮前殿、北極殿設於辜顯榮別墅、五穀壇設於大稻埕新媽祖宮前、龍王壇設於保安宮前東畔新起店。 另有四副壇:外城隍壇在太平街、福德壇在稻江市場內,觀音壇在城隍廟邊,灶君壇在牛磨車庄福德祠內,此外也有其它個別自願人士設壇共襄盛舉者。 這五天的建醮經費據估計約花了五十萬圓,從保安宮有能力邀結政要、地方士紳名流的參與,同時在一兩個月內,便得以募集如此龐大的經費,當可看出保安宮充沛的人脈與影響力。
大殿內供奉西方三聖,左右分別是寮房及知客室,而大殿的下層並設有「台南縣佛教護僧協會」。 義存法師早年在茄苳腳靜修,後皈依妙英尼師,旋又遷至草店尾開設佈教所,大正八年九月十六日獲竹仔腳林兜、新營沈烏棕兩大德發心捐資創建修德禪寺。 義存法師早年遊歷大陸名山名剎,曾迎回五台山文殊菩薩供奉於寺中。 民國三十六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義存法師圓寂,由弟子永錫法師繼任為第三代住持,當家為永相法師,知客為開勤尼師。
現在菩提寺除了有研究院的課程之外,「千佛山女子佛學院」以及「千佛山雜誌」的所在地都設在這裡。 保濟宮 天直尼師俗名楊岸,民國三十一年生,十九歲禮屏東東山寺圓融尼師出家,民國五十二年受戒於台北臨濟寺。 民國七十三年農曆三月在寺中舉辦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法會,戒師分別為淨心、菩妙、圓宗三位法師。 據傳善化堂傳自台南德化堂,原為龍華派的齋堂,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許人厝(許賜?)獻寺地四分,並邀林商得、林錦標、王棟、林樹頭、江礪、陳瑞棟、林品等人共同發起建堂,同年六月十二日竣工,並由許大厝任主持,王棟任管理。
民國三十七年,惟覺禪師留學歸國,旋即膺任第三代第四任住持,是時易名清涼山法源禪寺,執事三年卸任,三十九年駐錫清華山,開闡禪風,後相繼奔走於嘉義佛教教會行政及德源禪學院,度化僧尼。 住持繼由永靜尼師接任第五任,語默身教,惜福風範,特重因果,領眾三年旋告老歸隱清華山。 宣統二年(西元一九一0年)陳清順等九人前往台南鹽水埤仔尾堂,迎請三尊觀音菩薩返堂供奉。 昭和二年(一九二七)遷建於現址,陳清順(法號義常)堂主在周圓、永錫兩位法師的協助下完成遷建。 保濟宮 昭和五年九月十九日大雄寶殿落成,信徒推舉義常法師為重建後的首任住持,同時永錫法師亦在萬成堂遷建完成後晉任嘉義竹崎清華山德源禪寺為住持,並兼萬成堂堂務。 講堂在諸山長老、法師、善信大德的護持鼓勵以及上人親自監工下,於民國八十四年元旦落成暨佛像開光。
保濟宮: 農曆七月十五日(國曆8月12日)中元普度報名辦法
民國四十一年功妙尼師任第二代住持,五十一年達宗繼任,二位尼師住持保濟寺前後凡三十年,這其中對麻豆正信佛法的傳佈有宣揚之功,並以出家人慈悲為懷的精神,造福地方,最為人稱頌。 民國三十六年五月聘請陳筆居士為副寺,民國三十七年七月二十四日開通法師卸任,由永靜尼師繼任住持三年,民國三十八年副寺陳筆居士卸任。 保濟宮 民國四十年二月永錫法師再度膺任住持,並建寮房六間,四十三年購置田產一甲餘,五十一年增建祖師堂,五十二年修建大雄寶殿。 民國五十五年永錫師因年邁退位,將住持傳給開雲法師,監院則為開果尼師。 民國四十年,心田法師十六歲,於嘉義清華山投禮開通僧師祝髮出家,四十五年法師於關仔嶺火山碧雲寺受具足戒,四十六年入三藏佛學院就讀,三年畢業後旋又入台北圓山臨濟寺研究所繼續攻讀。 民國四十八年翁謝招治居士往生,寺務曾一度乏人管理,後聘請台南開元寺佛學院畢業之心揚尼師接任。
今天呈現在大家眼前的建築型式,是宮殿式建築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令人有懷古幽情之感,是修行聞法的好聖地,更是證成菩提的跳板。 「西元一九七0民國庚戌午六月卅日,本堂成立信徒代表大會,在會中推薦楊家寶居士當選為本會代表主席,一直連任有二十餘年歲月,發起建寶塔、重建明德堂及地藏王殿等,熱心關懷本堂興旺,誠是對本堂貢獻非凡使人感動。 民國56年再考入台北太虛佛學院就讀,58年太虛佛學院校址遷至新竹福儼精舍,成立了福嚴佛學院,能超尼師28歲那年成為福嚴佛學院第一屆畢業高材生(當時是民國60年)。 曾受教於白聖長老、悟明長老、真華長老、印海長老、惟慈長老、常覺長老等,還承恩於法融法師、能走和尚尼、修定和尚尼、依止師父性寬、性海和尚尼。 十幾年前悟乘法師來到觀音山岩晃寺的現址結茅獨修,由於和妙法師生前結緣弟子不少,加上悟乘法師為人慈悲親眾,慢慢地弟子便追隨他在此另建一座正式的道場,岩晃寺也終於在民國七十九年落成啟用。
保濟宮: 保濟宮的地圖
遷建中興的永錫法師,台南縣人氏,學甲公學校畢業,日據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生,台南開元寺佛教講習結業,曾任竹崎德源禪寺、鹽水修德禪寺,以及法源禪寺的住持,民國五十六年二月圓寂。 全台供奉保生大帝寺廟的信徒,除祭祀外還有求藥籤的傳統,台南市北區興濟宮擁有330首藥籤,台南一位中醫師高國欽據此資料出書,14日發表一本《保生大帝藥籤詮解》,解籤增至360首,未來將提供給全台各家保生大帝廟宇,給信徒作參考依據。 除了住持保濟寺外,亦任台南市古剎開元禪寺方丈,以及觀音講寺住持,蟬聯多任台南市佛教會理事長,並在民國六十四年創辦一所平民化之「慈愛醫院」,因救人無數,最為人津津樂道。 台灣民間信仰多元且深入各個角落,在以往生活不若現在方便的時候,先民遇到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最後都會到廟裡請神明幫忙。
在福建省會福州是「張、蕭、連」,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三位真人。 廣東省潮州的客家人則是「張、蕭、劉、連」四聖,即張慈觀、蕭朗瑞、劉志達、連光陽四聖,四聖也就是五營神將中的東南西北四營的主帥。 一般保生大帝廟都會配祀江仙官(江縣令)、張聖者(張主簿,即飛天大聖,不是法主真君)、黃醫官、程真人、鄞仙姑等,還有保生大帝的腳力,黑虎將軍。 而隨同安移民遷徙,也成為台灣、東南亞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
保濟宮: 我們歡迎您隨時來濟安宮參香祈福,您可以透過地圖上的座標來執行導航的功能。
《池府千歲,好神!》繪本別出心裁,由老師張淑賢引導在地學童進行創作,故事融入地方百年製棉業及送火王儀式特色,內容設計「動動腦,想一想」單元,讓學童從民俗中思索傳說背後的哲學意涵,繪本雅俗共賞,深入淺出。 祭品中的「黑龜」,寓含五行中黑色主水、水能剋火的象徵,有別於一般常見的「紅龜」。 凡此都顯示出苓仔寮庄頭以民俗表達對火神的敬意、對防火的重視,廟方也特別在祭典當天與將軍消防分隊合作宣導消防觀念,希望民眾一同防範未然、重視防火。
- 現在的妙法禪寺是在民國己巳年(七十八年)重建落成,大殿的主供是觀世音菩薩。
- 住持繼由永靜尼師接任第五任,語默身教,惜福風範,特重因果,領眾三年旋告老歸隱清華山。
- 傳妙(悟慧)法師,台南縣人氏,民國六年生,早年於佳里善行寺禮惻淨老和尚出家,後留學日本,畢業於京都禪門高等學院。
- 悟慈法師以深厚的學養,先完成《法華經講話》、《楞嚴經講話》、《超聖釋迦》等著作,總計三百餘萬言,另對佛教文獻多有貢獻,在南台灣具有相當影響力。
- 高國欽表示,寺廟有很多文化,藥籤的文化之美卻被忽略,因此寫書紀念保存,未來打算成立專業的中醫圖書館,容納10萬冊專業中醫書籍,讓信徒能學習到更多中藥的知識,發揚保生大帝威名。
人類深受火的質量與力量影響著活動,對於火的敬畏與需求而延伸出火文化,火神信仰油然而生並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說火的使用開創了人類的歷史與文化。 《安定真護宮王船祭》是蘇厝地區具代表性的王船祭典,作者周宗楊及吳明勳針對真護宮王船祭進行踏查與紀錄,發現該民俗舉辦的歷史雖然較短,但型制完整,且其永祀王船凱旋號,船車合一,每逢科年便代表真護宮出巡繞境,相當特殊吸睛,可謂臺南地區風格鮮明的王船醮典。 《安定長興宮瘟王祭》據文獻記載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參與活動者多為在地居民,仍保有許多傳統儀禮,在曾文溪流域所舉辦的王醮慶典,也都與長興宮多有直接或間接性的關聯,在王醮祭典中的各項儀式,也受到長興宮瘟王祭的深刻影響。 作者陳冠傑除了調查歷史資料、紀錄醮科的過程,更詳細解析瘟王祭王船的建造過程及特色。
保濟宮: 樹林濟安宮壬寅年秋季祈安禮斗法會圓滿成功
民進黨前立委段宜康28日在Yahoo節目「齊有此理」專訪中聲稱:「柯文哲已經不重要了…不太需要去搭理柯文哲,我們就專心鎖定侯友宜是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 民視新聞/唐詩晴、李奇 台北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29號下班尖峰時段,前往內科視察,感謝警察局,協助落實路口淨空,已在初步看到成效,至於道路面積不足的根本問題,則提出短中長期計畫,希望改善內湖交通的棘手問題。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戰鬥藍」發起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政媒兩棲一事,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陳椒華認為涉違法,嚴重妨礙選舉公平性。
本宮的延燈法會又稱為「光明燈法會」;光明燈是供奉神的一種燈具,體積小、數量多,是設計給信眾使用的,在亞洲無論是佛教或道教之宮廟都有點光明燈之習俗,即使在歐美,天主教的教堂中,類似光明燈的是小蠟燭座,讓教徒點燃,代表自已對真理的信仰。 葉王作品可分人物故事、動物、植物與器物四類,風格質樸,人物尤其傳神,比例、形貌掌握及用色技法匠心獨具。 台南縣政府文化局長葉澤山指出,日據時代,葉王作品曾被送到巴黎參加萬國博覽會並獲藝術組入選的成就,博覽會後繼續典藏於巴黎羅浮宮國際藝術館,並贏得台灣絕技美譽。
接天寺腹地廣大,附近的小山坡上廣植各種綠色樹木,儼然是公園花園,園內並有佛、菩薩、羅漢等石雕造型,這是法光法師晉山之後所完成的。 接天寺建於日據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四月六日,屬臨濟宗妙心寺派。 原新化街一帶臨濟宗信徒日益增多,卻沒有一所可供參拜之寺院甚感不便,昭和十年六月九日周圓法師及信徒七十餘人,決定創建道場,並禮請日僧東海宜誠前來指導,事情進行十分順利,在官有土地那拔林九三二番地上申請建寺,昭和十二年四月六日獲總督府許可,隨即著手興建,昭和十四年二月竣工。 琉璃寺原名稱「弘福禪寺」,約建於民國七十年代初期,民國七十四年臘月落成啟用。
但無論如何,這種「神職」的領任制度,展現了台灣民間信仰的多元性,以及先民在面對神明「撞名」的自我詮釋。 而在眾多系統的「池王」之中,並沒有地位高低與強弱的問題,因為這背後支持的,是信眾們數百年來的信仰。 龍山寺原是在家居士茅蓬自建奉佛的小道場,由於地處偏遠確實是修定隱居的好地方,由出家人接任之後法務不見興盛,故前後經歷數位住持,直到鴻妙法師住持之後大力建設,始有今日嶄新莊嚴的硬體設備。 繞過地藏殿後可按大雄寶殿,大殿供奉的是三寶佛,「興隆禪寺」的匾是畫荷大師張杰所題,落款時間是丁未(六十五年)九月,這裡的題偈以這一首具代表性。 噶瑪居寺是藏傳佛教(白教)在南台灣的重要且唯一的道場,硬體建設的工程乃持續進行中,由於腹地廣大,寺院分佈著香光院、大寶法王殿、寶塔,以正在興建高六層約主體建築。
白雲法師十分注重文教,民國六十一年住錫彰化古嚴禪寺時就開辦了「大智佛學院」,同年十二月又創辦佛印月刊,至今(八十五年七月)共出刊二百七十餘期。 民國六十三年十月再創辦「大智佛學院研究所」,分設唯識、法華、華嚴、禪宗四個大乘學系,以五年為期。 六十五年五月更名為「佛陀學術研究院」,六十八年十月將研究院遷來菩提寺,並再度更名為「千佛山佛陀學術研究院」。
保濟宮蔡順清總幹事表示,苓和國小大多數學生為苓仔寮在地子弟,很高興能一同合作,為地方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發聲,並獲得文資處的支持。 保濟宮 創建至今已走過九十七個年頭的保和宮,由於早年蘆洲地區居民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均為李氏族人,因此保和宮也曾一度被視為是李姓宗廟,後來隨著時空背景演進與年代更迭,才慢慢演變成為地方信仰中心。 民國前五年,由李氏家族(七個角頭)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正式分靈雕塑保生大帝金身渡台奉祀 民國前五年,居住在樓仔厝角、水湳角、八里坌角、崙仔頂角、土地公厝角、溪墘角、三重埔角(今蘆洲、三重、五股、八里、社子一帶)。
保濟宮: 保濟宮同分類的廟宇寺院推薦公司店家
「座落本寺地址原為屠宰場,一片淒涼寂寞,常見血水漫流於四圍溝渠,歸納於上帝廟前大堀,諸多不潔影響衛生,髒亂不堪寒令人莫敢踏足感。時幸鄉中有志二十人,熱心佛教共襄發起,復將屠宰場遷移郊外,於民國四十年鳩資草創佛堂,以便信者參拜。 德山寺除了大雄寶殿之外,還有簡單的寮房,大殿供奉三寶佛,四週盡是青山綠蔭,是禮佛修行的好地方。 德山寺位於台南縣極東,與嘉義縣接壤,由於地處偏僻,平日人跡罕至,鄉里居民主要以農業為生。 文妙尼師一人獨居克苦修行,不作經懺法會,在寺邊種植少量地瓜、果樹,日中一食,過著完全約農禪生活。 保濟宮 另外,文妙尼師在台南市光華街向有開華禪寺道場一座,平常兩地奔波十分辛苦。
- 下次經過別忘了看看兩獅的嘴巴,裡面不時會有信眾奉獻的「糕仔」,為的是向石獅祈求小孩子能頭殼硬、身體跟石獅一樣強壯。
- 此外各委員均捐款獻地,於是開始興建大士殿(又名觀音殿),至民國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元月大士殿落成,一座三間起,兩邊「伸手」各三間的閩南式平房建築,伸手之後又各有男女寺眾禪房。
- 義存法師早年在茄苳腳靜修,後皈依妙英尼師,旋又遷至草店尾開設佈教所,大正八年九月十六日獲竹仔腳林兜、新營沈烏棕兩大德發心捐資創建修德禪寺。
- 碧軒寺的固定法會時間是每個月農曆的初一、十五、四月八日佛陀誕辰、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聖誕、九月十九觀世音出家日,以及不定時的拜懺活動。
同年本宮受邀前往參加「馬尼拉寶泉庵」正爐建宮六十週年新宮落成安座大典的因緣,本宮董事長廖武治專程前往馬尼拉保安宮參訪,向保生大帝上香表達最虔誠的敬意。 民國一0三年黑住教建教兩百周年紀念,保安宮受到黑住教教主黑住宗晴先生的盛情邀請,廖董事長率董監事於十一月九日啟程赴日參與盛會。 十一月十日上午十一時,黑住教教主黑住宗晴先生與祭員進場,「奉告式」典禮正式開始。 是日中午,黑住教本部於飯店舉行紀念招待會,在教主與副教主的介紹下,廖董事長和日本大本教教主出口紅、出雲大社宮司千家尊祐、蓮華院誕生寺貫主川原英照互相交談,會中宗教家、經濟人、政治家齊聚一堂,無論是何種身分,皆以慎重肅穆之心與會。 廖董事長受邀上台致辭時,也以最謹慎莊重的態度,將來自台灣的誠心祝賀傳達給主辦者及在場五百餘名賓客。
保濟宮: 宗教活動
「冬至送火王」是將軍地區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登錄民俗類的無形文化資產,苓和國小與苓仔寮保濟宮相近不遠,雙方長期合作推動並且舉辦工作坊。 二○○六至二○一二年,大陸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舉辦第一屆至第六屆「保生慈濟文化節」,及漳州白礁慈濟宮舉辦「首屆海峽兩岸保生大帝文化節」,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皆率領全國保生大帝廟宇聯誼會委員宮廟代表參加,除在開幕式致詞,亦於保生頌典擔任兩岸主祭人。 二○○七年青礁慈濟宮舉辦保生慈濟文化節時,本宮與廖瓊枝文教基金會接受廈門市政府文化局之邀,由廖瓊枝率領歌仔戲團參加保生慈濟文化節,在青礁慈濟宮、白礁慈濟宮演出,成功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二○○九年青礁慈濟宮舉辦文化節首次以「海峽兩岸」為名,象徵保生慈濟文化節已經跨越原有的格局,將兩岸的信仰活動合一。 保安宮在民國四十六、四十七年,主委林拱辰為弘揚保生大帝聖道,以誦經團組織「全省巡禮行香團」,兩度帶領保安宮誦經團南下巡香,參訪台南下大道良皇宮、頂大道興濟宮、台南天壇、南廠保安宮、萬福庵、屏東水底寮保安宮、北勢寮保安宮、嘉義震安宮等友廟。 八十三年將信徒資料、各種法會、點燈、油香及收據、財務報表等全部納入電腦連線,從新年納入電腦處理,以內部網路資源共享,分層授權方式運作,讓建檔、列印同步作業,首創寺廟經營管理電腦化。
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傳統藝術的傳承與推動確有相當的成效,同時,也使本宮在宗教之外得與民眾有更深入的接觸與更頻繁的交流,使本宮和地方發展出更密切的關係。 民國八十一年,保安宮董監事會改選後,新的領導階層提出改造,以及開辦圖書館、藝文研習班,落實終身學習、推廣鄉土文化教育等事業;民國八十六年成立保生文教基金會,邀請相關領域學者擔任董事提供諮詢。 民國九十五年為培養宮廟行政法務人才及研究道教學術文化,開辦「保生道教文化學院」。 民國六十八年,本宮開始在後院興建四層大樓社教館,四樓作為凌霄寶殿,七十三年一月十二日,舉行落成安座三獻禮。 民國六十四年二月制定章程,訂定信徒資格,並選出委員二十五名,候補七名,監事七名,新的管理委員會正式立案成立。 民國六十六年十月,通過財團法人組織暨捐助章程,並於民國六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選出第一屆董監事,其中董事二十五名,監事七名。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