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 swift52020詳盡懶人包

Swift acer swift52020 5其價錢可以依造你的需求選配經濟實惠,在不到一公斤的超薄型筆電和強大功能之間取得了適當的平衡。 其Intel UHD Graphics 620顯示卡適用於大多數日常任務,包括一些簡單的圖像編輯,你還可以進行一些休閒遊戲,但別忘了它不是遊戲筆電。 ▲除了預設的五種音效模式,透過 Dolby Audio 也能選擇「個人化」來調校音效等化器,設定最符合自己喜好的音效模式。 ▲在「效能調查」的功能中,可以針對開機啟動程式進行優先順序的調校,另外也能刪除程式運行時產生的垃圾檔案,並能協助進行磁碟的清理與重組。

  • 轉軸加入了墊高設計,加強整體的對流與散熱,也可提升鍵盤的打字舒適度,開啟的最大角度約在 度之間。
  • 處理器採用了 Intel Coffee Lake 架構的 Intel Core i5-8250U 1.6 GHz 處理器,製程為 14 奈米,採 4 核心 8 執行緒架構,搭配 6MB 的 L3 快取記憶體,耗電量為 15W,是一款以省電高續航為訴求的處理器,另外還可以看到處理器三階快取的詳細資訊(圖右)。
  • 一直以來,Acer Swift 5 就是主打外觀時尚設計的機種,而這一代也不例外。
  • Thunderbolt 4可以實現極高的傳輸速度(最高40Gbps,是本來已經很快的TB3.1的10Gbps的四倍)。
  • ▲以 CINEBENCH R15 測試 Acer Swift 5 的運算效能,OpenGL 獲得 37.32 fps,CPU 則獲得 454cb 的分數,整體來說,這樣的效能足以流暢運行絕大多數的大型應用程式。
  • ▲ 右側I/O,由左而右依序為:複合式耳機/麥克風、USB 2.0以及Kensington安全鎖。

其USB-C端口還能為Swift 5充電,USB-C™還支援Thunderbolt 4全功能,能夠快速連接太多先進設備。 在這裡的觸控螢幕有防眩光設計,它能減少眩光和反射,在室內或室外、直射陽光下使用電腦,眼睛也不會感到不舒服。 螢幕還塗有BPR 和 EPA 標準的銀離子抗菌層,這意味著螢幕上有抗菌效果。 Swift 5提供了14吋(1920 x 1080)Full HD IPS 顯示器同時也是16:9觸控螢幕。

acer swift52020: 電池壽命

在外部連接還有Bluetooth 5.0和Wi-Fi 6 (GIG+)為日常活動提供線上存取。 Swift 5具有眾多的端口選擇,可以滿足所有筆電的用戶可能會用的的連接器需求。 鎂合金的重量很輕,它比鋁堅硬且輕,但沒有明顯的金屬感,雖然外觀很多人讓人誤會成是塑料筆電。 Swift 5儘管尺寸和重量都很輕巧,但它卻是一台非常強大的筆記本電腦,與去年的機型相比,其性能和電池續航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在 Acer Care Center 也提供了「備份與還原」的功能,可以讓我們建立出廠系統備份、驅動程式,並能在必要時進行資料的還原。

acer swift52020

例如1個手指點按並拖動作選擇,2個手指捏合用來放大/縮小,3個手指向上滑動以查看所有任務,以及4個手指向左/向右滑動以在桌面之間切換等。 按鍵可提供出色的行程和點擊反饋,從而使輸入更為舒適,鍵盤佈局緊湊,這意味著某些鍵已被縮小或擠壓在一起,例如PgUp和PgDn鍵。 有Chiclet風格的按鍵背光,這是在黑暗中撰寫論文時非常有用的功能,背光的亮度很好,但你只有一種設置可以打開或關閉它,而無法調整亮度大小。 右下角找到用於快速登錄的指紋掃描儀,這在Windows acer swift52020 10筆記本電腦上更為常見。 Swift 5配有兩個USB 3.1 Type-A,一個HDMI和一個耳機/麥克風組合。

acer swift52020: 設計

▲打開上蓋,機身內側的 B 面與 C 面也都採用相同的深藍色系,看起來一體感十足。 另外在 B 面的螢幕部份也做了極窄邊框設計,左右兩側皆僅有 9.2mm 的寬度,螢幕看起來更大更舒適,也讓機身寬度縮小至只有 329mm 的水準,比起其他 14 吋螢幕的同級筆電還來的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底部的散熱孔面積並不大,或許和筆電本身採用製程更佳、功耗更低的處理器有關係。 除了輕薄設計,Acer Swift 5 在外觀細節的質感上也下足了功夫,像是機身就採用了「微弧氧化處理」的工藝,透過高電壓進行金屬表層的處理,讓金屬表面也能有類似陶瓷一般溫潤、光滑的觸感。 一直以來,Acer Swift 5 就是主打外觀時尚設計的機種,而這一代也不例外。 除了同樣採纖薄取向的機身設計,此次更採用了高階自行車常見的「鎂鋁合金」來打造機身上下蓋,相較於一般鋁合金還要輕了 40% 左右,而這也是新款 Acer Swift 5 的螢幕雖有 14 吋,但機身重量卻能降至僅 970g 的主要原因。

此外,Acer Swift 5 內建了 Full HD 解析度的 IPS 窄邊框顯示器,螢幕佔比達 90%,也具備高達 350 nits 的亮度與 100% sRGB 的色域呈現能力,帶來更出色的視覺效果,同時也支援觸控操控,進一步提升應用的多元性。 Acer Swift 5是一款適合大多數人需求的Ultrabook,你可以輕鬆在性能和預算方面自由選擇配置的筆電,超薄輕巧方便攜帶的設計,目前具有出色的性價比筆電之一。 雖然沒有宏碁聲稱電池續航時間這麼久,但在滿載情況下處理繁重的任務也能持續大約6-8小時。

acer swift52020: 硬體規格與效能跑分

▲透過 CPU-Z 來看 Acer Swift 5 的主要硬體規格(處理器、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等)。 處理器採用了 Intel Coffee Lake 架構的 Intel Core i5-8250U 1.6 GHz 處理器,製程為 14 奈米,採 4 核心 8 執行緒架構,搭配 6MB 的 L3 快取記憶體,耗電量為 15W,是一款以省電高續航為訴求的處理器,另外還可以看到處理器三階快取的詳細資訊(圖右)。 ▲C 面的鍵盤與觸控板也採用與機身一致性的配色,鍵帽上的文字則採用與螢幕轉軸相同的金色來搭配,也呼應了筆電的整體視覺設計。

  • 除了同樣採纖薄取向的機身設計,此次更採用了高階自行車常見的「鎂鋁合金」來打造機身上下蓋,相較於一般鋁合金還要輕了 40% 左右,而這也是新款 Acer Swift 5 的螢幕雖有 14 吋,但機身重量卻能降至僅 970g 的主要原因。
  • 此外,Acer Swift 5 也搭配了 512 GB 的 SATA3 SSD,不僅有效提升系統整體效能,也有一定的儲存容量可以應付使用者大量的個人資料與應用程式安裝需求。
  •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 在2020年末你仍然會發現許多配備第10代Intel處理器的筆電,但Acer Swift 5是首批使用第11代最新 Intel Core處理器的筆電之一,該處理器使用Intel Xe圖形技術來增強遊戲和創意性能。
  • ▲PCMARK 8.0 Work Accelerated 2.0 模式跑分主要評析電腦在生產力應用相關的效能,最終獲得了 4406 分的成績,優於 67% 以上的其他電腦。
  • 主打時尚外觀的 Acer Swift 5 以其 14 吋螢幕但重量卻不到 1kg 的極輕薄設計在去年 IFA 發表之初吸引不少目光。

觸控板長10.5公分、寬6.5公分(對比15吋筆電X571GT:長10.5公分、寬7.4公分),面積不小,使用的體驗不錯。 充電器長10.8公分、寬4.6公分,體積不大,可惜不是使用USB PD充電。 機身的設計也頗有巧思:在出風口處留有轉軸與機身的縫隙,使螢幕在密合的時候不至於完全無法排氣進行散熱;底部的後側有斷電的插孔,使用長條狀如迴紋針等的物體插入即可強制斷電,在無法強制關機的時候可以插入斷電來進行重開機的動作。 出風口位於鍵盤後側的左右兩端,然而實際上只有一組風扇位於鍵盤右側,左側並無風流。 一個USB 3.1 Type-C,雙面皆可插的設計,使連接裝置變得易如反掌,完美適用於滑鼠及遊戲手把。

acer swift52020: 內建軟體提供完善的自訂功能

鍵盤下方是一個嵌入式指紋讀取器,嵌入式指紋讀取器是Windows Hello無需密碼即可驗證你身份的快速安全方法。 ▲以 CINEBENCH R15 測試 Acer Swift 5 的運算效能,OpenGL 獲得 37.32 fps,CPU 則獲得 454cb acer swift52020 的分數,整體來說,這樣的效能足以流暢運行絕大多數的大型應用程式。 ▲機身右側(圖上)與左側(圖下)採前低後高式設計,機身厚度僅 14.9mm,最薄處甚至不到 10mm,不僅視覺上好看,拿在手裡也有不錯的握感。

雖然它不提供4K或高刷新率,但它具有可靠1920 x 1080像素的全高清分辨率,視角和色彩還原也非常出色,可達到近340尼特的亮度,這種亮度水平在室內和戶外使用已經綽綽有餘。 為了省掉大多數輕薄的13吋筆電額外的 g的重量,Acer使用了一些與眾不同的金屬合金,外殼以鎂合金製成,確保底盤和蓋子的結構完整性及耐用性。 Swift 3和Swift 5系列產品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所有Swift 5型號均具有觸控螢幕,而所有Swift 3均沒有配置觸控螢幕。 對於要求更高的用戶需要具有強大圖形處理功能的設備的人員,例如視頻編輯器或使用3D模型的人員,Acer Swift 5有提供NVIDIA GeForce MX350顯示卡可以選擇。

▲機身上蓋採較不易沾染指紋的霧面設計,材質上也以複合性金屬與鋰鎂合金材質打造,再透過微弧氧化工藝處理,將金屬材質轉換為類似陶瓷表面的質感,展現了如同玻璃一般的光澤感,視覺效果非常討喜。 經由實測,機身本體長32公分、寬21.2公分(對比A4紙長29.7公分、寬21公分),面積就如同一張紙的大小。 本體重976公克(對比iPad Pro 12.9,重633公克),為一個半的平板重量;而本體含充電器重1246公克,充電器重270公克。

acer swift52020

Acer Swift acer swift52020 5 acer swift52020 除了延續系列作一貫的輕薄設計與高質感,今年在硬體規格效能方面也有顯著升級。 轉軸加入了墊高設計,加強整體的對流與散熱,也可提升鍵盤的打字舒適度,開啟的最大角度約在 度之間。 此外轉軸兩端有軟墊支撐,中央有Swift的字樣,整體使用CNC裁切,搭配金色的配色來增加整體的質感。

acer swift52020: Swift 系列

今日的筆電使用者需要大量音訊和影片檔案儲存空間,也需要足夠的記憶體來高效執行這些檔案。 這款Swift 5還具有8GB以及最高16GB LPDDR4x RAM內存供你選擇。 固態驅動器(SSD)選項有512GB或最高1TB 可以選擇,每項作業都能發揮最大效率。

acer swift52020

除了亮眼外型與高攜帶性之外,Swift 5 acer swift52020 也採用全新第八代 Intel Core i5 / i7 處理器,最高可選擇 8GB 的記憶體(台版)以及 512 GB SSD 的儲存空間,效能表現也有一定的水準。 除了優異的硬體配置,Acer Swift 5 也具備相當完善的散熱設計,透過雙熱導管與螢幕展開時的機身墊高機制,可進一步帶來更好的空氣導流效果,讓系統效能長時間維持穩定,同時也不會有擾人的噪音。 全新改款的 Acer Swift 5 在外型上有著與過去相同的簡約時尚設計,機殼採用鎂鋰合金與鎂鋁合金兩種材質打造,能帶來優於鋁合金的堅固性,但又能同時做到更出色的輕盈度,整機重量落在 1 公斤左右,機身厚度約 14.95 mm,攜帶性的表現相當不錯。 主打輕薄好攜帶的 Ultrabook 一直以來都是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的重點產品,而 Acer Swift 系列更是當中的佼佼者,其中的主力產品 Swift 5 系列更是做到 14 吋螢幕重量不到 1 公斤的驚人水準,相較於同級產品大約輕了 30% 左右,進一步強化了攜帶性,而金屬打造的機殼更帶來出眾的質感。 如果你只是瀏覽網頁和文檔編輯等較輕的工作量,電池壽命至少可持續使用9小時以上,外出工作不需要隨身攜帶充電線。 還針對隱私安全性提供種指紋辨識器,無需使用密碼,即可更加快速安全地存取 Swift 5。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主機板(圖左)與記憶體(圖右)的相關資訊,記憶體的部份採用的是直接嵌入主板的雙通道 8GB DDR3 的記憶體。 ▲接下來我看看看機身正側面(圖上)與背側面(圖下),正側面看起來十分纖薄,而背側面的螢幕轉軸則採用與機身主色不同的金色來做混搭,也讓筆電外觀多了一層變化。 B 面顯示器採極窄邊框設計,讓機身尺寸得以有感縮減,機身 C 面的配色則與機身外部相同,視覺上很有一體感。 充電快速且足夠使用一整天的電池搭配上 Intel® Evo™ 平台設計,讓您在家中、學校或辦公室都不必擔心電量不夠用。 而Acer也在旗下推出了新款的Swift 3與Swift 5:前者主打平價入門的輕薄筆電,後者主打更輕且性能更好的進階輕薄筆電,本次評測機種即為新款的Swift 5,SF514-54GT系列。

acer swift52020

相較於前一代,新款 Acer Swift 5 不僅在硬體方面全面升級,外觀設計的細節更是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複合金屬與鎂鋁合金打造的機身上下蓋,不僅質感優異,相較於一般鋁合金也更輕巧,也難怪在重量方面可以一舉下降至低於 1kg 的關卡。 ▲Bluelight Shield 功能可依照個人需求,選擇不同級的藍光減量效果,另外 USB 關機充電也可設定電池電量的底限,以避免因為 USB 充電其他裝置影響筆電的運作。 另外在 Acer Quick Access 中也可以看到網路共用的功能,可將筆電的網路訊號以 Wi-Fi 的方式分享出去。 ▲再來進行 PCMARK 8.0 的 Home 3.0 模式跑分,主要測試內容為網頁瀏覽、文書處理、視訊通話與相片編修作業的實際運行,最終獲得 3385 分,優於 47% 以上的其他受測電腦。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