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高風險人士的腸道菌叢一旦受到擾亂,較容易發展出疾病。 愈來愈多的科學文獻顯示,肥胖、腸道炎症與其他自體免疫疾病,都跟腸道菌多樣性降低有關,而這常是反覆接觸抗生素的結果。 如果改變抑鬱症患者腸道寄生菌群能使他們的情緒病患康復,那麼柏金遜症也有可能通過微生物療法治癒,或者至少緩解症狀。 醫療微生物學家麥茲馬尼亞教授發現,把健康者和柏金遜患者的腸道菌群分別移植到有柏金遜症基因的動物體內,結果後者的症狀遠比前者嚴重,表示柏金遜病患者的腸道菌群與健康者有顯著相關。
舉例來說,在日本,一頓飯可能包含一碗味噌湯、一碗米飯、一些魚,還有一些烹煮、油炸或醃製的蔬食,都盛在小盤子上。 這種食用多種而少量小菜的飲食方式,跟西班牙人的前菜或韓國人的小菜很類似。 ● 透過攝取各種天然食物和發酵食品,節制飲食,以及練習正念冥想,就能打造出多樣且穩定的腸道菌相,讓健康達到最佳狀態。
這種健康觀念有充分的佐證支持,是那些提倡史前飲食或生酮飲食(高動物製品與高脂肪含量)的健康大師無法駁斥的。 他們所提倡的飲食法可能對快速減重有幫助,卻對整體健康有害。 本書中唯一提到的地中海飲食有大量西方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佐證,因此我在書中拿來做為對人體及腸道菌有益的飲食範例。 然而,在投入我感興趣的飲食與大腦健康研究的同時,我意識到,世界各地的傳統飲食其實跟地中海飲食模式頗為相似,只不過個別成分因地理區域而異。 Maley教授的研究指出,腸道中菌叢可能會「劫持」大腦,影響飲食行為。 例如,在腸道內偏愛油脂、蛋白質的細菌增加時,我們的大腦會被「劫持」而無法抵抗高蛋白、高油脂飲食的誘惑,讓人身不由己地想要攝取高油脂食物。
【腸道菌身心健康套書】(二冊):《腸道.大腦.腸道菌【新版】》、《腸道.腸道菌與人體免疫》: 腸道.大腦.腸道菌:飲食會改變我們的情緒、直覺和大腦健康
台灣超市裡有各式各樣的新鮮蔬果、魚類和發酵食品,而且更重要的是,貨架上加工食品的比例要少得多,高糖的產品則更少。 台灣現代飲食跟北美飲食相較之下較為健康,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台灣人們喜歡聚在一起用餐,以及加工食品較少,不像美國典型市場貨架上半數都是高糖食品? 我很好奇台灣近年的飲食文化西化對健康是否有負面影響。 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數據,台灣肥胖盛行率從一九九三年到九六年的一一. 八%增加到二○一三到一四年的二二%,另外,極端或病態肥胖盛行率的增加比例也差不多。
在大腦中參與情緒、睡眠、食慾、體溫調節等功能,也廣泛地影響到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的運作。 保健食品產業和媒體大肆鼓吹,健康的腸道菌相是由特定某些菌種所構成的,但近來出現的生態觀點,對健康腸道菌相的定義卻十分不同。 換句話說,你和朋友可能都有健康的腸道菌相,但你們的腸道菌群落卻有極大的差別。
他並引述加拿大研究人員進行的動物實驗結果,發現腸道菌會穩定地產生能抑制焦慮的物質,並透過迷走神經傳送至大腦,可見腸道菌群在情緒、大腦及腸道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關鍵角色。 除了不良的飲食習慣,慢性壓力和負面情緒也同樣會對腸-腦-腸道菌相產生影響,所以人在焦慮和壓力大的時候容易攝取不健康的食物。 這是因為負責調節壓力的腸道所產生的訊息傳遞分子(特別是低度的免疫反應和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反饋給大腦後,會進一步強化已變質的腸腦互動。 事實上,這種涉及腸道菌相、其代謝物和腸道裡相關免疫反應的循環互動,如今已知道在一些慢性腦部疾病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尤其是憂鬱症、泛自閉症障礙、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 許多知名科學家和研究機構指出,即使我們尚未充分理解腸道菌的世界和每種疾病的分子基礎,但我們仍有可能減緩或甚至反轉在美國和世界各地逐步上升的疾病。
這陣子以來的這些經驗讓我相信,腸腦菌軸及其對人類心情與整體健康的影響已成了全球最流行的議題之一,不僅是科學家,更是病患與健康機構成員關心的焦點。 人們現在已相信,腸腦互動受到干擾會對許多健康問題有所影響,可能產生嗜睡、食物敏感、功能性腸胃道疾病、憂鬱症與食物成癮症等精神疾病,以及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等腦部疾病。 雖然目前某些想法和假設尚未受到證實,但部分假設已有動物研究的有力支持,另一些則有設計良好的人體研究支持。
大腦支配我們的意識、思維、情感、運動、同時處理各種感覺的器官(眼、鼻、口、耳、皮膚)傳回來的訊息,並告知身體要如何執行。 因為熱去活L-137乳酸菌可能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罹患自體免疫相關疾病者請先諮詢醫師後,再謹慎食用喔。 謝明哲教授解釋道,當腸內菌叢被破壞,腸道屏障可能出現破口,細菌、病毒等病原較容易侵入人體,增加感染的風險。
住在土壤裡的微生物與植物的根系相互影響,為生長提供必要的微量維生素和土壤有機質。 居住在我們腸壁內的免疫、內分泌及神經細胞和腸道菌叢之間的溝通,與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互動也十分類似,有些甚至使用了相同的訊息傳遞分子(signaling molecules)。 網絡科學幫助我們理解土壤微生物和植物之間的互動,也幫助我們理解食物和腸道菌與身體之間的互動。 腸道中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這些微生物群的平衡對於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美國知名腸胃科及神經科學家邁爾醫生(Emeran Mayer),對消化系統與神經系統的互動進行研究逾35年,在《腸道•大腦•腸道菌》一書中指出,腸道菌群對情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腸道菌身心健康套書】(二冊):《腸道.大腦.腸道菌【新版】》、《腸道.腸道菌與人體免疫》: 「腸道 大腦 腸菌道」 全部商品共 138 筆
無論你吞下多少益生菌製劑、吃了多少德國酸菜和泡菜、選擇的飲食模式有多極端,基本的腸道菌組成和多樣性仍會保持相對穩定。 這個規則有一些顯而易見的例外,例如生活在新生兒腸道和陰道的菌群在健康時多樣性也不高,原因其來有自。 新生兒的腸道菌相需要預留一些彈性,才能在早期設定時期創造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腸道菌群落模式。 陰道菌相則需要一些彈性來調整其功能,以適應其生育與分娩的獨特需求。 大自然發展出充滿智慧的另類策略,以確保這些獨特棲地的穩定性,保護其免受感染和疾病。 這兩個棲地主要是由乳桿菌和雙歧桿菌占據,這些菌種可以產生許多抗菌物質,而且獨特的是,它們能產生足夠的乳酸,打造出不利於大多數其他菌種和病原體生長的酸性環境。
當然,神經細胞都集中在大腦,大腦的確是聚集「思考細胞」的地方。 不過,腸道裡同樣存在「思考細胞」,所以腸道也被稱為是「第二個大腦」。 B6和維生素M(葉酸)的營養補給品來輔助補充維生素,也是不錯的方法。
- ● 母親陰道的細菌是最早住進寶寶腸道的細菌,母乳中的寡糖則是最適合寶寶腸道益菌的食物。
- 再說得白話一點:腸道菌和心臟、大腦、肝臟、腸胃道一樣,都是身體的必要器官之一,沒有腸道菌,我們活不下去,腸道菌不健康,我們就不健康,腸道菌生病,我們就生病。
- 不過這是非常新的領域,還有許多未知和不確定性,有待未來持續探討。
- 傳統亞洲飲食對長壽、心血管與腦部健康的益處早已確立。
- 內容簡介: 春假的某一天,兩人的父親告訴飛鳥和圭:「從明天起,你們就是怪盜RED了!」兩人的祖先是怪盜家族,一到十三歲就必須成為怪盜!
服用抗生素後,莎拉暫時覺得好了很多――她的腹脹消退了,覺得精力充沛――但這兩種症狀在療程結束的幾週後再次復發。 第二位醫師建議莎拉嘗試低FODMAP飲食法――減少攝取在腸道中會發酵的寡醣、雙醣、單醣和多元醇的飲食――這種飲食法在有腸躁症和容易腹脹的患者之間,變得愈來愈流行。 從基因和分子網絡一直到人類的社交網絡――全部都是以相互影響的方式在運作。 互動規模有大有小,從最基本的生物交換到最複雜的社會系統,再一路回到原點。 例如,飲食導致腸道菌網絡發生變化,也會改變大腦網絡,進而引發社交互動時的行為改變,然後再次影響大腦網絡,最終導致腸道菌網絡中的基因表現出現更多變化。 相對於攝取大量紅肉、動物性脂肪、精製糖與加工食品的北美飲食,現今世界各地各種健康飲食都以植物來源的複合碳水化合物、魚、植物性脂肪、穀物、天然發酵食品為基本藍圖。
艾莫隆.邁爾(Emeran Mayer, MD)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為莎拉遇到的這類難題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她是一名好奇的病人,對自己棘手的症狀感到沮喪,於是決定親手解決問題,把自己的糞便樣本送去分析。 莎拉來找我諮詢的時候,正在治療持續腹脹和水腫的毛病,以及令她沮喪的莫名其妙增加的快七公斤體重。
腸道之共生菌能與宿主人體和平共存、共生互利,形成所謂的「人體超級生物體」。 這些腸道菌落形成之菌-腸-腦軸(microbiota-gut-brain-axis)調控神經傳導、內分泌、消化、代謝、免疫作用、因此與全身之各種生理及疾病都有密切的關聯。 我們經常看到香港一些益生菌推薦宣傳會格外強調益生菌的菌量有成百上千億,往往容易以為數量愈多愈比其他條件重要。 益生菌數量固然重要,消委會亦指出益生菌產品要發揮效用,菌數含量需多於100億,確保經過消化後有足夠益生菌到達腸道並發揮效用。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 提供SE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