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動員令:將軍美軍可以由將軍能力中獲得呼叫A-10實施空襲 但只可以由指揮中心呼叫 a10 可以最多增加到每次出動三架戰機。 電腦輔助瞄準,電腦根據飛向風速、飛機飛行攻角、飛行高度、炸彈的彈道特性計算出著彈點並顯示在HUD之上,讓投彈的命中率大為提高。 主起落架的路輪在收納狀態下仍有部份露出輪艙,而露出的部份是面向下,如此,即使在降落時起落架失靈而不能放下,露出的路輪也能減低機身與地面的磨擦,從而增加可控性及減少對機身做成的損壞。 A-10的主翼及尾翼在引擎的前方及後方,為引擎遮擋了部份來自地面的炮火的攻擊,垂直尾翼也起了遮蓋引擎噴嘴紅外線的作用。 基於在訓練時因為低飛導致的墜機意外問題加裝地面防撞(Ground Collision Avoidance;GCAS)系統,測高雷達會監查離地高度並將高度顯示在HUD上,若低於安全高度,電腦就會以語音發出警告。
美國陸軍航空隊於1947年正式自美國陸軍分離成為美國空軍,分家後的陸軍僅能操作旋翼機與輕型定翼機,而空軍成為獨立軍種後需要負責為陸軍提供密接支援對地攻擊任務。 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礙於當時美國柯林頓政府的政策,深恐美國軍機被擊落和造成美軍傷亡。 由於美軍認為南聯盟在冷戰時期已發展出較完善的防空作戰體系,對低空對地支援的A-10有較大威脅,而美軍的策略主要以大規模空襲打擊南聯盟的基礎設施逼使其讓步,避免派出地面部隊作戰,因此A-10沒有太多發揮的機會,但A-10也在一架隱身戰機F-117被擊落時在拯救飛行員的任務中參與了搜索及支援工作。 它可以於一分鐘發射3900發30mm口徑貧鈾穿甲彈,其高初速及高硬度具有高穿甲能力,而且A-10是由上而下向坦克防護較薄弱的車頂密集開火,所以砲彈能有效地貫穿坦克裝甲。 GAU-8原先設計的射速可以由飛行員選擇每分鐘2,100發或4,200發,但後來被固定為3,900發。 GAU-8是7管格林炮,由於炮管轉動加速需要半秒,在開始發射的第一秒只會發射50發。
a10: 設計
其間A-10參加了「沙漠風暴」和「Operation Noble Anvil」等行動,144架A-10機群出了將近8100架次任務,一共摧毀了伊拉克超過900輛坦克、2,000輛其他戰鬥車輛以及1,200個火炮據點,使其成為在該戰役中效率最高的戰機。 另外,部份破壞敵方雷達的任務也是由A-10負責,在獵殺高機動性的飛毛腿飛彈發射載台方面,A-10也發揮了重要成效,因為飛毛腿飛彈發射載台難於被發現,只有在準備發射的一刻才較易發現,A-10的滯空時間較長,可以長時間在戰區盤旋巡邏,在飛彈發射台準備發射時對其發動攻擊。 整個戰爭期間僅僅只有4架A-10被擊落,另有3架受重傷後仍能飛回基地,還有少數在降落時損毀。 在此役中A-10的任務妥善率為95.7%,戰爭期間90%的AGM-65小牛飛彈都是由A-10發射。 第一批量產的A-10A於1975年10月被分派到了美國亞利桑那州的Davis-Mothan空軍基地,其基本設計目的即上述的:提供近前線的空對地火力支援,和同時能掛載大量武器、彈藥,必須有優異的續航力,並及能涵蓋大範圍的作戰半徑。
- 在執行前沿航空管制任務時,疣豬通常配備六個五吋(12.7釐米)的「蘇尼」(Zuni rockets)火箭莢艙,有時也會裝配煙幕彈頭和白磷閃光彈頭。
- 為免飛行員被碎片所傷,鈦裝甲箱內露出向著飛行員的表面都蓋上了多層尼龍,而駕駛艙蓋也能抵受小口徑武器的射擊。
- A-10預計將服役至2028年或更久,到時可能將會由無人機MQ-9(獵食者)或被F-35(聯合打擊戰機)所取代。
- 在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期間,A-10攻擊了兩輛英軍的裝甲運兵車造成9名士兵死亡;而後在2003的入侵伊拉克戰爭中,又有兩輛英軍的偵查車被A-10攻擊。
- 戰爭雷霆 於大型更新「風雲變幻」中加入A-10A早期型及後期型,分別位於美國空軍科技樹的攻擊機線第六階以及第七階。
- 當美國空軍決定增強其反坦克能力時,考慮到若部署此型飛機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西歐國家時,可能會遭遇到極糟的天候,這給了空軍升級A-10的感應元件及航電設備的壓力。
由於A-10的主要任務是近接空中支援,需要近距面對敵方地面防空火力的攻擊,而且A-10航速低,被擊中的機會因而較大,因此高存活能力成設計重點,A-10的設計異常強韌、堅固、耐用,內部具有高強度的機體結構,使其戰場存活率非常高,能在戰鬥中承受不少嚴重的損傷。 而即使失去一個引擎、一隻尾翼、一升降舵、其中一主翼斷掉了一半,A-10仍然可以繼續飛行。 該計劃中並無打算取代有人A-10戰機,而是視A-10為研發平台,得出的技術將用於其他有人或無人戰機之上。
執行任務時,其飛行速度一般都相對較低,僅為560km/h,以便發現、瞄準及攻擊地面目標,因為飛得快,如戰鬥轟炸機,反而難以鎖定面積較小或緩慢移動的地面目標。 將軍下令開始研究任務需求,同年8月的研究報告指出當時空軍無適當飛機能夠滿足陸軍密接任務的需要,建議空軍研發一種專門設計執行密接任務的機種。 其中亦計劃此機性能上不能比螺旋槳動力的A-1攻擊機低,而成本則須低於海軍操作的A-7攻擊機,至此空軍正式展開A-X的設計與採購計畫。 A-10預計將服役至2028年或更久,到時可能將會由無人機MQ-9(獵食者)或被F-35(聯合打擊戰機)所取代。 但不少聲音認為以F-35的成本去做A-10的工作極其不合理,2012年,美國空軍確定F-35B的產量並不足以用作取代A-10。
a10: 伊拉克戰爭
在1,220m距離外,80%的子彈都能落在直徑12.4m的圓形內,圓概率誤差低於0.01%。 GAU-8的交戰距離調整為1,220公尺優化,在此距離攻擊時A-10會以-30°俯衝指向目標。 根據GAU-8/A的產品網頁敘述,GAU-8/A的平均後座力為10000磅(45 kN),這個數字略大於兩具A-10引擎所可產生的最大推力的一半。 為防止機砲開火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令飛機偏航,所以機砲是裝置於機身的中線,前機輪因此讓位於偏左位置。 炮彈收藏於位處駕駛艙後方的圓柱狀彈鼓內,最多可以裝1350發炮彈,但一般只會裝1174發。 在設計A-10的時候只單純的考慮到空中密接支援的基本需要,當時認為太複雜的電子系統裝在執行這種任務的飛機上並非必要,且會浪費極大的後勤成本。
在這替換期間仍進行許多升級作業,例如2005年所進行的FCS(火控系统)、ECM(電子對抗裝置)及精靈炸彈投擲系統的套件升級。 需求書中要求高射速(每分鐘4000發)、高初速;有6家公司提出概念原型,到1971年決定原型機時,由飛歌-福特與通用動力兩者競爭機砲設計。 除此之外,美國國防部決定採用「先飛再買」(Fly-before-Buy)的新採購制度,試圖利用競爭的方式壓低成本和提高原型機的性能期望。
a10: 使用現有的 LinkedIn 檔案儲存此職缺,或建立新的個人檔案。
在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期間,A-10攻擊了兩輛英軍的裝甲運兵車造成9名士兵死亡;而後在2003的入侵伊拉克戰爭中,又有兩輛英軍的偵查車被A-10攻擊。 然而A-10的任務完成率仍然十分高,高達95.7%,在第一次波灣戰爭參予了8,100次突襲以及發射了聯軍90%以上的AGM-65小牛飛彈。 A-10採用直線翼設計,大面積的翼面配上大面積的副翼,翼展比機身長度大,所以具有高展弦比。
一輛位於1800公尺遠的坦克,A-10在300到350節航行時,其機砲大約要在2、3秒後才能擊中目標。 a10 在戰場中,A-10面對主要的威脅是地對空導彈及現代化的防空機砲,另外還有敵方的戰機和武裝直升機,為提供有效戰力抗衡空中威脅,80年代末期機上開始加裝AIM-9L響尾蛇飛彈,由兩具外側翼下的掛架攜帶。 由於A-10的設計重視低空低速的對地攻擊能力,但高速性能則被犧牲,較難面對敵方先進戰鬥機的威脅,所以A-10主要在美軍享有制空權下出動打擊敵方地面部隊,除非能完全排除敵方的空中威脅,美軍出動A-10時都會派出F-16提供護航。
還有一項令人聞風喪膽的特色,就是其聲音先是擊中目標的破碎聲,才是開槍聲和引擎聲,因為其子彈速度比音速快3倍以上,敵人要等到被擊中才知道A-10已經開火。 A-10的存活能力已經在實戰中得到驗證,其中一個個案中,2003年一架A-10在巴格達執行為地面部隊支持的任務時被防空炮火擊中,兩個引擎的其中一個損毀,液壓系統失效,駕駛的飛行員Kim a10 Campbell以備用的機械操控系統飛行了一個小時後返回基地並安全著陸。 2019年美國空軍正在準備A-10疣豬攻擊機的升級合約,主要是更換新的機翼,確保未來的役期仍可攜帶各型武裝。 發言人安‧史特菲尼克表示,「A-10攻擊機高級機翼延壽組件」的合約更在擬定中,預計2019年秋季頒發給承包商。
- 由於A-10的主要任務是近接空中支援,需要近距面對敵方地面防空火力的攻擊,而且A-10航速低,被擊中的機會因而較大,因此高存活能力成設計重點,A-10的設計異常強韌、堅固、耐用,內部具有高強度的機體結構,使其戰場存活率非常高,能在戰鬥中承受不少嚴重的損傷。
- 冲突世界 與終極動員令:將軍類似 由美軍陣營使用 只可以由空襲介面呼叫實施空襲 而且攻擊方式是直線形 (終極動員令:將軍的打擊方式是小規模圓形)。
- 2011年3月,6架A-10在2011年多国武装干涉利比亚時參與了奧德賽黎明行動,期間對地面目標進行了攻擊。
- 許多零件都可以左右互換使用,包括副翼、引擎、主起降架、可拆式尾翼組及垂直安定翼,使得在在零件供應不足時仍盡可能提高出勤率。
- 在1,220m距離外,80%的子彈都能落在直徑12.4m的圓形內,圓概率誤差低於0.01%。
- 但不少聲音認為以F-35的成本去做A-10的工作極其不合理,2012年,美國空軍確定F-35B的產量並不足以用作取代A-10。
戰爭雷霆 於大型更新「風雲變幻」中加入A-10A早期型及後期型,分別位於美國空軍科技樹的攻擊機線第六階以及第七階。 毀滅大作戰中,美軍使用疣豬攻擊機以GAU-8機砲壓制住巨猩”喬治”與巨狼”雷夫”,但隨即被後來出現的巨鱷”莉茲”摧毀。 2011年3月,6架A-10在2011年多国武装干涉利比亚時參與了奧德賽黎明行動,期間對地面目標進行了攻擊。 A-10 雷霆二式攻擊機攝於1999年9月1日,一架駐德國斯潘達勒姆空軍基地(Spangdahlem Air Base,Germany)隸屬於第81戰鬥機中隊的 A-10 雷霆二式攻擊機在完成空中加油程序後正脫離空中加油機。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獵狼行動”關卡中出現,支援美軍陸戰隊打擊阿蓋塔拉武裝分子,同時也作為多人遊戲中玩家連殺獎勵之“精準打擊”登場。
a10: 武器
發動機背負於機身後段的背部,引擎噴嘴所排出的廢氣在水平尾翼上方及兩片垂直尾翼之間通過,因而減低了A-10紅外線特徵,降低了被追熱飛彈鎖定的機會。 而引擎本位於主翼之後,主翼的遮擋減少了引擎被地面炮火擊中的機會,機翼前緣以蜂巢式結構構成,以減輕重量同時保有足夠強度。 蒙皮是以一整塊物料以電腦控制機械加工而成,因此沒有接合問題,也減省了加工時間及成本,實戰證明這設計較能抵受戰損。
2010年,美國空軍向雷神公司簽發合約,為A-10C加裝整合式頭盔目標標定系統。 2007年,波音公司得到一份為A-10生產新機翼的合約,將會生產總數242對A-10新機翼,2011年11月,頭兩架安裝了新機翼的A-10首次起飛。 有趣的是,美國空軍為了淘汰A-10,曾以各式各樣的方法試圖研發出能取代A-10的方案。 包括為F-16增加一門特大機槍改造而成的A-16、各式各樣的新式導彈、甚至F-35的研發過程中都有加上低空密接作為考慮因素,但最終無一能動搖A-10的地位。 在安裝小牛導彈或MK20石眼式集束炸彈後,便可以數架戰機為一組的方式接受地面管制中心的指示,與陸軍阿帕契直升機進行反裝甲協同作戰。 A-10本身速度慢,相較起其它固定翼噴射戰鬥機更適合對地支援,但是也讓當飛行員選定目標後難以立刻攻擊。
這種如同二戰轟炸機的復古設計,雖然不適合高度飛行,但低空低速時有優異的機動性。 高展弦比也使A-10可以在相當短的跑道上起飛及降落,並能在接近前線的未整備機場運作,因此可以在短時間內抵達戰區。 其滯空時間相當長,能夠長時間盤旋於任務區域附近並在300m以下的低空執行任務。
最早的升級方案僅包括了雷射感應器,由地面人員發射雷射鎖定目標物,以導引A-10投下的智慧型炸彈命中目標。 a10 初期A-10沒有任何能夠提供遠距離開火的導引及電腦設備,使其火力精準度大打折扣。 開火時完全得靠機炮和火箭等近距離(視距內)的非精準火力,或是使用AGM-65小牛飛彈,不過還是得靠小牛飛彈本身提供的影像遙測器,傳送影像至A-10駕駛艙為導彈指引操作。
需求案1970年5月下發給12家公司,其中波音、西斯納飛行器公司、費爾柴德、通用動力、洛克希德與諾斯洛普公司等公司紛紛提出他們的設計方案,12月空軍宣佈諾斯洛普公司和費爾柴德兩家公司的設計案獲選進入原型機設計與競標階段。 1971年美國空軍將飛機的正式編號送交兩家公司:諾斯洛普為YA-9,費爾柴德為YA-10。 俠盜獵車手Online 更新DLC「不夜城」中推出的飛行載具 – B11突击部队,其原型便是A-10戰機(機尾使用YA-9的設計),並將特色忠實呈現:低空低速航行、追蹤導彈、加特林機炮、多管連發火箭彈和集束炸彈;配有動態傷害模組,即使單邊機翼損毀還能繼續飛行一小段時間。 雖然A-10可以掛載大量導彈及炸彈,但是其主要武器是內置的GAU-8復仇者機炮,使用30 x 173公厘炮彈,是有史以來威力最強大的空用機砲。
a10: 建立職缺配對通知
直到服役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美國的“低高度安全性與標定作業提升”方案(Low-Altitude Safety and Targeting Enhancement,簡稱LASTE)才終於為它安裝了電腦化的火控設備、自動駕駛,和機載地面防撞系統。 許多零件都可以左右互換使用,包括副翼、引擎、主起降架、可拆式尾翼組及垂直安定翼,使得在在零件供應不足時仍盡可能提高出勤率。 a10 為了讓出位置給巨大的30mm七管加特林機炮,前起落架位置靠右置,這使得在地面滑行時有右轉的半徑比左轉小。
1969年將設計目標重量改為35000磅(15876公斤),動力則改成是渦輪扇發動機,每架生產成本卻要求降至100萬美元。 計畫中改用渦輪扇發動機的原因,包括發動機與機身的距離可以縮短,以及安裝和維修比較簡單,同時散發出的紅外線訊號較低,噪音也較小。 到了80年代,由於華約的裝甲部隊具有明顯數量優勢,美軍決定改變計畫,把A-10用來做低空攻擊的角色A-10部署於西德,專門對付蘇聯在東歐的坦克。 但1987年空軍決定將A-10的任務改由高速噴射機所取代,並選取115架A-10改裝成具有執行前沿航空管制(FAC)任務的能力,機型也被改成OA-10,以取代OA-37B。 在執行前沿航空管制任務時,疣豬通常配備六個五吋(12.7釐米)的「蘇尼」(Zuni rockets)火箭莢艙,有時也會裝配煙幕彈頭和白磷閃光彈頭。 但如果有必要,只需改換裝備,這些A-10都還是能擁有一般空對地火力支援的作戰能力,但仍有大部分遭F-16所取代的A-10機群被封存起來。
a10: 引擎
最早的航電裝配僅提供了基本通訊元件、雷達預警系統、和TACAN導航設備,更早期的機種甚至連自動駕駛也無配備。 當美國空軍決定增強其反坦克能力時,考慮到若部署此型飛機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西歐國家時,可能會遭遇到極糟的天候,這給了空軍升級A-10的感應元件及航電設備的壓力。 製造商費爾柴德在1977年時提供了一種雙座式NAW(全天候)改良方案,但最後還是沒有被採用,於是A-10仍持續始用原先的航電設備直到第一次波斯灣戰爭。 另一方面,由於1950年代陸軍在朝鮮戰爭時與空軍合作的經驗,以及海軍陸戰隊擁有自己的空中武力支援地面作戰的影響,陸軍開始積極推動建立屬於陸軍指揮體系下的空中武力,包括設立自己的定翼機隊提供火力支援。 然而反對意見認為,除了軍種分離時陸軍曾協議不建立自己的定翼機隊,避免與空軍出現角色重疊外,又以二戰時的經驗,認為最有效的空中武力運用,應統一在空軍的指揮體系下,反對陸軍的構想。 然而,陸軍為了有效提升機動力與火力,仍在1960年代開始強化直升機的部署,從1961年到1965年陸軍的直升機數量成長到5000架。
美國空軍目前有281架A-10,空軍對於是否全部升級還有些意見,目前已確定升級的數量是169架,而波音正在向空軍商談,希望至少增加到到173架。 A-10的飛行控制系統有三重保障,包括兩套液壓系統及一套機械系統,當液壓操控故障或部份機翼受損時,飛行員可以用手動復歸控制系統,該系統只有基本的控制能力,但仍足以控制飛機飛回基地著陸,其運作是自動控制攻角及偏航,人手控制側滾,由於是機械系統,操作時比液壓系統要花的氣力多不少。 駕駛艙及部分重要的飛控系統設備則由1200磅(540kg),厚度0.5-1.5吋(13-38mm)的鈦金屬裝甲保護,其裝設是因應對著彈角、位置的研究結果而定出。 此裝甲箱被戲稱為”浴缸”,能抵受23mm彈藥的掃射及較少數的57mm彈藥射擊。
a10: 性能提升與未來
A-10雷霆Ⅱ(英文:Thunderbolt II)是美國費爾柴德公司生產的一種單座雙引擎攻擊機,負責提供對地面部隊的密接支援任務,包括攻擊敵方戰車、武裝車輛、砲兵陣地及重要地面目標等。 此外也有一部分負責提供前進空中管制,導引其他攻擊機對地面目標進行攻擊,這些戰機編號為OA-10。 其官方名稱來自於二戰時密接支援上有出色表現的P-47雷霆式戰鬥機,但相對於雷霆這個名稱而言,美軍更常暱稱其為“疣豬”(Warthog)或簡稱“豬”(Hog)。 美國非營利組織「政府監督計畫」近日發表報告指過去14年來,空軍試圖用各種方式,試圖讓服役近45年的A-10雷霆二式攻擊機無法執行任務,再以老舊和低妥善率為由說服國會退役飛機。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