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航空母艦6大著數

太平洋戰爭開戰初期,日本海軍為彌補航空母艦的不足,開始把兩艘快速郵船改裝為航空母艦,就是飛鷹級二艦:隼鷹(Junyo)和飛鷹(Hiyo)。 除了對應敵軍武器,航艦上亦有完善的消防系統,前者使用了海龍、泡沫、蒸氣、海水等複式設計,並以甲板和機庫為重點配置,可以中央管制室或地區獨立運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歐洲方面一共有4個國家分別興建,操作或者是企圖改裝為航艦: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英國。 二戰時期的航母很多都是其他船隻改造的,包括日本的「赤城」、「蒼賀」,以及這次發現的「列剋星敦」,都是大型商船或者戰列巡洋艦改造的。 那到了戰時,為了適應美國太平洋上的需要,就很簡單的大型船改成大型航母,小型船改成護衛航母了。 前幾天新聞報道,一支美國探險隊在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約3公里的水下,發現了在二戰時期被擊沉的美國航母「列剋星敦號」。

2004年後,美軍將其戰鬥群改名為「航空母艦攻擊群」(Carrier Strike Group,通稱「CSG」)〉。 航空母艦艦隊嘅組成會依照其任務、作戰規模同威脅程度而有所唔同,一般來話該艦隊共有三層保護:「外防區」(或稱「縱深防禦區」)、「中防區」(或稱「區域防禦區」)同「內防區」(或稱「點防禦區」)。 外防區由航艦艦載機承擔,中防區則係護衛艦艇提供保護、內防區則係由航艦本身嘅近防武器與艦載直昇機完成。 艦載機降落技術遠比起飛來嘅困難,失事率亦比陸基飛機高嘅多。 武器庫係用來儲備各式炸彈、魚雷、飛彈與火箭嘅區域,位於船艦底部、水線之下,為船頭尾各一處,中間則為機庫,呢啲武器多以半組裝方式收納著。

二戰航空母艦: 日本海軍航空母艦戰後航母

因此,常規動力航母的動力包與熱電廠的設備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區別主要是蒸汽能源的來源:常規動力航母一般是用燃油鍋爐燒柴油或重油。 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動力是燃氣輪機和柴油機聯合,有總功率不足的隱患。 航母動力包啓動前需要進行設備“吹管”,即用高温高壓蒸汽,將主蒸汽管道內的雜質和焊渣吹乾淨,以免傷害汽輪機轉子葉片。 “遼寧艦”服役初期,前後水線部位側面冒出黑煙和蒸汽,同時發出很大的噪音,就是在進行首次動力啓動前的吹管。 攔阻索位於大型航母斜角甲板的中心線,一般情況下在距甲板尾端55-60米處起設置第一根攔阻索,然後每隔約14米即設置1根,一連設置4根(但按美國航母的發展趨勢,將逐漸減為3根)。

二戰航空母艦

CSIS分析師指出,預計該艘航空母艦會在12個月內完工,並轉移至其他港口進行配裝。 艘, 中途島級艦隊航母2艘, 獨立級輕型航母9艘, 塞班級輕型航母1艘, 柏格級護航航母45艘, 康門斯門特灘級護航航母18艘。 以上共有重型的艦隊航母24艘、輕型航母10艘、護航航母113艘,總計147艘。

二戰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動力系統

飛行甲板是航空母艦上供飛機起降和停放的上層甲板,按照任務需求可將其劃分為起飛區、降落區和停放區。 二戰航空母艦 特別是斜直兩段式甲板出現後,要進一步將起飛段板和着陸段區別開來,所以飛行甲板寬度更呈增加趨勢。 一般説來,大型航母的飛行甲板寬度幾乎是艦體寬度的2倍,中小型航母的飛行甲板寬度約是艦體寬度的1.5倍。 現代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通常為斜角飛行甲板,所以甲板比船體寬得多。 由於飛行甲板要承受飛機降落時的強烈衝擊載荷,因此需用高強度金屬製成。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是美國二戰後第一級專為搭載噴氣式飛機而建造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至於攔阻網則係讓降落嘅飛機免於意外嘅一項保險,最初當飛機要降落時甲板人員要上前掛住鉤索,而後進步成飛機降落時會開動下方嘅著艦鉤來勾住甲板上並排嘅「攔阻索」,攔阻索兩端連入甲板下嘅液壓制動器,吸收飛機剩餘嘅動能,進而讓其喺甲板上停低。 如果冇掛到攔阻索,攔阻網可以避免飛機撞上甲板停放嘅飛機或係摔出飛行甲板,亦唔會毀損機體,仲可以調整降落位置,因此攔阻網嘅發明大幅提昇咗飛機嘅降落效率,喺1923年未使用攔阻網時美國海軍最佳嘅成績係7分鐘降落3架飛機,使用後則係4分20秒降落咗6架。 艦舷裝甲設計為傾斜布置,厚度也為防禦14吋/35.4cm口徑的炮彈為主,為了更有效抵抗航空武力的威脅和大落角炮彈的攻擊,水平防禦裝甲特別加厚。 至於近代開發的電磁彈射,則改以電磁的方式推動一個位於軌道上,並連動機身的底座;雖然就甲板上的部分看來,電磁彈射與蒸氣彈射看起來都是用一個底座推進飛機,然而它們的作動過程卻完全不一樣。 電磁彈射的優勢,包含了造價較低、體積精簡,而且比較不耗損航空母艦本身的動力;除此之外,它也能調整動力輸出的曲線,可依照不同機型變化,也可減少對機身的衝擊破壞。 關於電磁彈射的缺點,目前能聯想到的,就是對電力的依賴太大,不過由於它還是相當新的系統,首見於 2017 年開始服役的福特號航空母艦(USS Gerald R. Ford),實際表現還有待時間驗證。

二戰航空母艦: 二戰中各國沉沒多少艘航空母艦?

雖然「中途島戰役」中「列剋星敦號」沒有出場,但是「珍珠港」和「中途島」接連2場海戰,使得美國高層認識到了航空母艦對現代海戰的重要性,因此,總統大筆一揮,美軍開始了瘋狂建造航母的計劃。 德國航母篇德國二戰期間大名鼎鼎的「齊柏林」號航空母艦(Graf-Zeppelin-Klasse),就這麼一艘,就先說它吧。 該航母1939年10月由於德國海軍戰略的變化停工,1940年5月項目廢止。

二戰航空母艦

因為,正是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飛機,在茫茫的大西洋里發現了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蹤影,又在圍殲戰中給予俾斯麥號戰列艦以致命傷。 核動力航艦相比傳統動力者嘅優勢極為顯著,擁有後者難以比擬嘅航程,以尼米茲級來話就可連續航行約20年(單以艦上物資來睇,自持力則有90天之久),一公克嘅鈾可產生兩噸重油燃燒出來嘅熱量,能量轉換效率極高。 核動力航艦可製造大量嘅淡水同充沛嘅電能,可用於空調同大量電器品,改善乘員嘅生活環境,亦因為排除管線同儲存油料嘅艙房等空間而使可裝載之物資(如航空燃油、補畀品、炸彈)更多、人員起居空間變得更大、自持戰鬥能力更久。 蘇聯於1991年解體、冷戰結束後,現今世界上擁有航艦嘅國家分成自製同購入航艦嘅國家,前者包括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同俄羅斯,後者包括巴西、印度、泰國同中國。

二戰航空母艦: ‧ 美國將供烏克蘭「智能炸彈」 俄羅斯譴責:美國要為衝突升級負責

日本海軍嘅「飛龍號」即係極少數將艦島配置於左側嘅航艦之一。 未來航艦可能如英國與法國而家正計畫建造者—雙艦島配置於同一側嘅設計,前段艦島負責航行,後段者則負責飛航管制,兩座艦島皆比單艦島之設計來嘅低矮。 現代嘅航空母艦基本由一具船體上平直嘅甲板同位於一側島式艦橋(艦島)所構成,甲板下設有廊式夾層,並另有多個水密隔艙、機庫、武器庫同船員住艙,大型航艦嘅甲板甚至可達6層之多,而艦體側邊則有二到四座昇降機,用於將機庫飛機升起與卸下甲板飛機。 自尼米茲級9號艦「雷根號」起,美國航艦艦首下方開始採用球形鼻首來建造,蘇聯基輔級、西班牙阿斯圖喥亞斯親王級亦採用此設計,據計算最高航速可相差一節,目前已成為航艦嘅趨勢。

  • 「菲涅耳式」光學助降裝置徹底前者解決咗光柱唔穩定嘅問題,其外型為三種燈號組合而成,雖然會因型號而外觀有所差別,但使用方法相同,中間直條燈號表示飛機目前位置過高或過低,讓駕駛員將飛機調整為橫條燈號位置,紅色燈亮起表示飛機需要重新降落。
  • 例如、美國論證的新一代CVNX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滿截排水量約11萬噸,按照隱身、創新動力系統、全艦資訊網絡、新概念的飛機起飛與着艦回收裝置,以及攜載無人駕駛飛機作戰等進行設計。
  • 這艘潛艇叫做射水魚號,當時的主要任務是救援落水的美軍飛行員。
  • 從 1910~1920 年代開始,除了少數具試驗性質的作品外,大多早期的航空母艦,都是在甲板上建一條從頭貫穿到尾的跑道,這類設計通常被稱為直通或全通式甲板(Full length flight deck),然後無論是要起飛、要降落的飛機,都在這個場地上進行,相當單純。
  • 這麼多的大航母,你還想讓美華人在二戰那樣,把商船也改裝成護航航母,去大西洋打反潛戰,那不是天大的笑話嘛。
  • 近幾年,幾個軍事強國似乎突然發現了東亞之美,紛紛派出了軍艦到南海附近巡航,其中不乏具有強勢武力宣示意味的航空母艦。
  • 另外,因為航艦運作24小時不停歇,寢室門口不斷有船員進出,大燈照亮,床位在走道邊的船員很難人睡。

這趟太空旅程成功地返回地球,但在降落時,偏離原訂目標地的加勒比海,「無畏號」適時扮演救難英雄,由艦上起飛的直升機負責打撈兩位太空人,主艦則護送雙子星三號返航。 當美國收到有關日本的長門型戰艦的情報後,決定再更改田納西級的設計,主炮換上更大口徑的16吋艦炮,防禦力也隨之加強,但速度方面卻沒有太大的改善。 計劃建造四艘,為一號艦科羅拉多號(USS Colorado BB-45)、二號艦馬利蘭號(USS Maryland BB-46)、三號艦華盛頓號(USS Washington BB-47)和四號艦西維吉尼亞號(USS West Virginia BB-48)。 在珍珠港事件中,田納西級兩艘艦遭到日軍重創,田納西號受到泊在兩旁的西維珍利亞號和阿利桑那號的爆炸波及,而加利福尼亞號挨了三發魚雷。 事後她們進行復修和現代化改造,拆除舊式副炮、更換新型的防空武裝和增強抗魚雷裝甲,然後參與後期的太平洋戰役。 二戰航空母艦 賓夕法尼亞級戰艦是內華達級的改進型,主炮由內華達級的雙聯裝14吋主炮改為三聯裝,動力系統亦全部使用蒸氣渦輪發動機和燃油鍋爐。

這麼算下來,一艘航母加上艦載機的費用,都能夠造一個艦隊了。 與二戰時期的航母相比,現代航母的噸位已經達到了10萬噸之巨,噸位的上升也導致航母的價格急劇飛昇。 現在的航母建造費用已經突破了百億美元一艘,就算是美國,一次性拿出這麼多的錢也要心疼。 即下水時,嘉賓將一瓶香檳酒擲在船首擊碎,並致辭,預示這艘新船將“碎碎平安”。 早期,通常都是男性擲瓶,19世紀開始,女性擲瓶成為慣例。 2014年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號航母下水,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親自在船頭敲碎了蘇格蘭香檳。

二戰航空母艦

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型航母,一度橫行海上,成為其野心高度膨脹的催化劑,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後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在軍國主義興起後,更是醉心在堅船利炮上面。 和各列強海軍一樣,最初的時候日本海軍內部也曾有過航空母艦與戰列艦孰輕孰重的激烈爭議,但仍從1911年就開始了航空母艦的開發工作。 目前除咗美國、法國同巴西外,各國航艦皆使用呢種甲板,雖然短程/垂直起降機有能力唔藉由滑跳甲板而進行起降,但噉武器載重量就必須有所犧牲,故一般作戰時仍會盡可能以滿載嘅狀態進行滑跳起飛,等到彈藥消耗完後再以垂直嘅方式著艦,亦有以攔阻網降落嘅類型。 昇降機則係將從艦載機自機庫運輸至飛行甲板嘅裝置,早期配置於全通式甲板嘅艦身中線嘅前、中或後方,通常為2至3具,亦係甲板上最脆弱嘅部份,如果昇降機故障或係遭到破壞會導致航艦飛機無法起降,進而喪失戰鬥力。

二戰航空母艦: 戰鬥能力

首先,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飛機不需要專門的機場和跑道,降低了使用成本。 其次,垂直起降飛機只需要很小的平地就可以起飛和着陸,所以在戰爭中飛機可以分散配置,便於偽裝,不易被敵方發現,大大提高了飛機的戰場生存率。 最後,由於垂直起降飛機即使在被毀壞的機場跑道上或者是前線的簡易機場上也可以升空作戰,所以出勤率也大幅提高,並且對敵方的打擊具有很高的突然性。

二戰航空母艦

而後建成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採用滑躍甲板避免了安裝複雜的彈射裝置。 為了確保艦載機着艦安全,航空母艦還配有“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系統。 它能使駕駛員更好地知道它相對於正確的下滑航道的位置信息,便於安全降落。 此外,還配有增益目視艦載機回收系統,該系統是裝在着艦系統兩側的兩排燈陣,它對夜間着艦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作剛,能指示進場飛機的沉降率,進場飛機的精確位置由其跟蹤探測系統給出。 垂直綠色燈陣有兩排,以向駕駛員顯示其沉降率太低、太高或最佳。

2.CV5約克城號(約克城級):1942年6月5日沉沒,在中途島海戰被命中3枚炸彈和2枚魚雷被棄艦,次日被日軍潛艇發射2枚魚雷。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俾斯麥號戰列艦雖然火力兇猛(四座雙聯裝380毫米口徑主炮),裝甲保護也很厚實(裝甲厚度最多達到350毫米),但由於沒有制空權,只能成為英國軍艦的「移動靶子」。 二戰航空母艦 二次大戰航艦使用方式蓬勃發展,喺起降、傷害管制同攻擊方式方面皆有極大嘅突破,並於實戰中充分獲得使用之經驗。 退役後的「無畏號」,停靠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第86號港口,在西元1982年重新裝修成為「無畏號海空與太空紀念博物館」,紀念她過去在海、空及太空領域的各項傑出貢獻。 與「無畏號」同時期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的航空母艦,大多數在除役後就被拆解,只有極少數航空母艦被保存並改建成博物館。 西元1965年3月23日,美國第一次同時將兩位太空人陽和葛利森(Virgil I. “Gus” Grissom)送上外太空,並環繞地球三圈再返回地球。

RV Petrel也表示,未來將會釋出更多有關加賀號的影像。 獨立級輕航母是典某幾艘在建造途中的克里夫蘭級輕型巡洋艦的船體改裝而成,與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差不多同時服役。 艾塞克斯級是把約克鎮級重新設計,加強任何方面例如速度、裝甲、飛機載量、燃油載量、防空火力等等範籌,集合了美國建造航母經驗的大成。 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所有海軍限制條約報廢,排水量再沒有限制,所以美國政府再提交更多的艾塞克斯級航母的製造訂單。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二戰時期美國建造航母是戰時機制,現在沒有世界大戰,沒必要用戰時機制建造航母。 2022年6月17日上午,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 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 福建艦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 中國將統籌考慮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需要,以及航空母艦運用特點、港口保障條件,科學選擇福建艦部署地點。 航空母艦使用一個平直的飛行甲板作為飛機跑道,起飛時一個蒸汽驅動的彈射裝置帶動飛機在2秒鐘內達到起飛速度。

以能搭載、操作與整備飛機之特點來話,亦有其它軍艦喺廣義上被歸類為航空母艦嘅一種,如「兩棲攻擊艦」與「直昇機航空母艦 」兩者。 兩棲攻擊艦嘅外型為全通式甲板設計,搭載大量登陸載具與兵力、同時以垂直起降機與直昇機作為掩護支援,遂行兩棲作戰,喺執行各式任務能力與攻擊力等諸多方面皆無法與正規航空母艦匹敵,但對於國力較弱嘅國家來話,建造一艘兩棲攻擊艦作為航艦嘅替代品亦係一種適宜嘅選擇。 喺二戰結束後美國大量多餘嘅護航航空母艦被改裝為兩棲攻擊艦,目前擁有國家除咗美國外,英國、法國、西班牙(其類別取名為「戰略投射艦」)、韓國、日本、法國與義大利,澳洲亦保有或有其相關研製計畫。 二戰航空母艦 直昇機航空母艦呢個分類實際上於現今冇一個準確嘅定義,亦有兩棲攻擊艦亦被冠上此名稱,作戰任務以反潛為主,亦有自輕型航艦或護衛航艦改裝而來,早期幾種直昇機航艦皆只能搭載直昇機作為艦載機,而後到咗獵鷹式垂直起降機出現後紛紛成為該艦嘅戰力,因此「直昇機航空母艦」呢個詞彙嘅意義變得唔完全。 另外,有部份文獻將可搭載攻擊用飛機嘅潛艇分類為「潛水航空母艦」,如日本帝國海軍嘅伊號第四〇〇潛艇。

  • 美國海軍測試後選定通用原子能公司作為生產商美國海軍技術網站透露,通用原子能公司的系統採用線性電磁加速電動機已經在新澤西州赫斯特湖試驗中心完成了測試。
  • 以一艘航艦上50架作戰飛機來計算,一天可以進行150架次嘅攻擊任務。
  • 缺點方面,核反應爐造價極高,美軍企業號僅八座核反應爐安裝費用就要6,400萬美金,運行三年後換一次爐心要價2,000萬美金;1976年嘅尼米茲號則要價18.81億美金、同級嘅後續艦雷根號則要40億美金。
  • 為咗釐清呢啲爭議,美國國會對此展開聽證會,海軍與空軍喺聽證會中各持己見,當時參與作證嘅陸軍將領歐馬•布萊德雷則以佢所指揮嘅兩大登陸戰(西西里與諾曼地)都未見航艦嘅出現為理由,來陳述支持空軍嘅意見。
  • 美國海軍亦有使用固定翼反潛機「S-3維京式」,但由於冷戰結束、任務需求量大減,而家多被用於其它任務,如偵查同空中加油。

在您完成博物館之友、與志工園地等相關線上服務後,務必記得登出,若您是與他人共用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以防止他人蒐集並使用您的個人資料。 保護您個人資料的隱私是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附設長榮海事博物館的責任。 期望您能知道有關您的權利,進而安心的使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附設長榮海事博物館 (下稱”我們”或”長榮海事博物館”) 為您提供之各項網站相關服務。 本網站係基於便利性而提供連結,任何連結均不表示本網站為其他網站之內容背書。

二戰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那麼大,感覺是很明顯的目標,把它打沉不就好了?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美國海軍的一半「家當」,被日軍航空母艦給端了。 在那以後,長達半年的時間裡,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 如果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幾百年里,戰列艦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那麼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母艦就無情地淘汰了戰列艦。 二戰航空母艦 二戰航空母艦 二戰航空母艦 現階段,法國嘅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係全球唯一可運用艦載核武器嘅航空母艦,其它國家唔係已卸除就係唔具備此類武器。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