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等級懶人包

2、主機板無論選擇ATX(大板)或者M-ATX(小板)板型都可以,例如同樣是B360主機板,ATX板型的只是擴充套件性更強,介面更多罷了,但其實M-ATX的介面也完全夠用,價格也相對便宜,畢竟主機板不會影響電腦效能的。 選擇ATX主機板的時候,一定要看機箱是否支援ATX板型的主機板,不少小機箱都不支援。 現在市面上主機板銷量最高的就是華碩、技嘉、微星三大品牌了,不少二三線品牌主機板漸漸消失在市場中,在一線品牌中,首選華碩、技嘉,價格稍微偏貴一些,不過品質過硬,售後完善,追求價效比可以考慮微星和華擎,其它品牌不太建議了。

※機殼也有分E-ATX、ATX、m-ATX、ITX,簡單講大機殼可以裝小板,小機殼不能裝大板,在買的時候要注意。 只是目前現階段只有K版可超頻CPU上市,但主流常用的非K CPU還沒上市,根據過去的經驗非K版CPU大概要等到明年年初吧,到那時真的就是改朝換代了。

對於曾經用過華碩產品的客人來說,華碩的命名規則反而很好懂。 4、很多人會問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同品牌同晶片組,甚至相同板型的主機板,價格會有所不同,又貴在哪裡呢? 其實主機板的效能肯定是一致的,一般在做工用料上會有所區別,或者是支援的介面更多,又或者是主機板上加了RBG燈效,這種情況無需糾結,我們根據預算和介面需求來選擇即可。

HDMI(高畫質多媒體介面):截至 HDMI 2.1 版本,這個常見的數位連接方式最高可支援 8K 解析度(30Hz)。 使用者可以開機到傳統模式(也稱為 CSM 或「相容性支援模組」)來存取經典 BIOS,這可以解決與較早的作業程式或公用程式的相容性問題。 然而,當使用者以傳統模式開機時,他們會失去 UEFI 的現代優勢,例如,支援超過 2TB 的分割。 Micro ATX(9.6 吋 × 9.6 吋):ATX 的一種更精巧的外型規格,配備兩個全尺寸(×16)擴充插槽和四個 DIMM 插槽。 適用於小型塔式裝置,但仍與較大的 ATX 機箱中的安裝孔相容。

主機板等級: 主機板介紹

AORUS 主打頂級電競玩家,所以這塊主板也算是高階了。 WIFI 則說明了其有內建 WiFi 的功能,使用者不需額外添購。 華碩是世界知名主機板廠商,TUF 則是子品牌,其主打在設計上讓新手組裝時更輕鬆、簡單,整套的視覺上會更加統一。

主機板等級

目前每一家最少都有提供三年保,但我建議要用五年保固的板子(如Gaming等級),多花幾百元選擇五年保固的板子基本上不吃虧啦。 搭配600系列主機板,相較上一代主要有三個明顯的改變,全新1700腳位、支援DDR5、支援PCIe 5.0,另外也支援Thunderbolt 4及Wi-Fi 6E。 他的分級就更簡單一點ATX板型定位從高到低分別有E、F、H的字尾,ITX字尾為I,M-ATX字尾則為G。 例如 ROG STRIX B450—F 主機板等級 GAMING 。 ATX型主機板就是俗稱的“大板”,這類主機板的體型稍大,擴充套件性強,介面十分豐富,一般搭配了4根記憶體插槽,例如Z370、Z390主機板,大多數都是ATX板型的。

主機板等級: 華碩主機板分級,看完三個一線品牌的主機板分級,買主機板不再迷路

常見的 SATA 3.0 介面雖然比 PCIe 慢,仍可支援高達 6Gbit/s 的資料傳輸速度。 較新的 SATA Express(或稱 SATAe)格式使用兩條 PCIe 通道,速度最高可達 16Gbit/s。 請勿將其與外接 SATA(eSATA)混淆,外接 SATA 是個外接連接埠,可輕鬆連接(相容的)可攜式硬碟。 它是一塊電路板,可將所有硬體連接到處理器、分配電源供應器的電力,並定義可連接到電腦的儲存裝置、記憶體模組和顯示卡(以及其他擴充卡)類型。

  • 現在市面上主機板銷量最高的就是華碩、技嘉、微星三大品牌了,不少二三線品牌主機板漸漸消失在市場中,在一線品牌中,首選華碩、技嘉,價格稍微偏貴一些,不過品質過硬,售後完善,追求價效比可以考慮微星和華擎,其它品牌不太建議了。
  • 在現代 Intel 晶片組中,記憶體控制器已整合至 CPU 中,並透過名為 Intel® Ultra Path Interconnect(Intel® UPI)的低延遲、點對點連結存取。
  • 它會轉送 CPU 與許多連接的儲存和擴充裝置之間的通訊。
  • 第13代一樣是1700腳位,有支援DDR4或DDR5,支援最新700系列主機板,但也可以裝在上一代600系列主機板。
  • 較舊的插槽(如 Intel 的 Socket 1)通常為針腳網格陣列 ,其中 CPU 上的針腳可插入插槽中的導電焊盤。

大多數消費者主機板都包括 RJ45 LAN 連接埠,該連接埠可透過乙太網路連接線連接到您的路由器或數據機。 某些主機板配備雙連接埠,可搭配 Wi-Fi 天線使用,並具備先進的連接功能,例如雙 10-Gigabit 乙太網路連接埠。 主機板會將外部連接埠組合在其背面板上,由可拆卸或整合式「 I/O 防護罩」覆蓋,防護罩與通常為金屬材質的機箱接觸,因此有接地。 背板有時直接與主機板相連,有時則單獨包裝,需在組裝系統時另外安裝。

主機板等級: 主機板的型號與規格各代表什麼?

一些主機板還在 PCB 的上方加了額外的鍍鋼板,以保護連接器或支撐顯示卡(通常用一個簡單的閂鎖固定)。 雖然主機板製造商並未創造自己的晶片組,他們做出了無數決定,涉及製造、外觀佈局、冷卻、BIOS 功能、Windows 主機板軟體和頂級功能。 儘管這些功能的範圍太廣,無法詳盡說明,但常見的附加功能一般可分為幾類。 每條導電「跡線」(覆蓋電路板表面的可見線條)都是獨立的電子連接。 如果其中一條跡線受損,電路將不再完整,而主機板元件將無法正常運作。 例如,如果從 PCIe 連結到 PCH 的跡線受到嚴重刮損,PCIe 插槽可能無法再為安裝在其中的擴充卡供電。

主機板等級

ATX(12 吋 × 9.6 吋):目前的全尺寸主機板標準。 標準的消費者 ATX 主機板通常配備七個間距為 0.7 吋擴充插槽,以及四個 DIMM(記憶體)插槽。 自 1981 年推出最初的 IBM 個人電腦以來,擴充插槽一直是電腦主機板的預期配備。 最初的 IBM 個人電腦採用名為 ISA(工業標準架構)的 16 位元擴充匯流排。 U.2 與 M.2 都使用相同數量的 PCIe 通道,並且具有相當的速度。

主機板等級: 電腦常見問答集:向 Intel 遊戲專家請益

FORMULA:定位次於EXTREME,但是一樣定位發燒級,效能和相容性以及外觀都不亞於EXTREME這個級別的。 EXTREME:象征著極致超頻,最豪華用料的旗艦主機板,非敗家級別的玩家不會考慮的產品頂級發燒,通常為E-ATX加強板。 」分別代表著Evolution系列與支援USB 3.0,重要度就沒有前半段高,但是大致可以看出主機板其他部分的資訊。 這時候再來看商場報價清單,通常就對主機板的內在有了粗略的理解。

晶片組 是整合在主機板中的矽晶片骨幹,可與特定的 CPU 世代搭配使用。 它會轉送 CPU 與許多連接的儲存和擴充裝置之間的通訊。 1989 年,這項創新技術被用於 Intel 的 Socket 1,該插槽可與 80486(或稱 486)CPU 搭配使用。 儘管 Socket 1 的早期設計可能需要高達 100 磅的力量才能插入 CPU,但在同一代 CPU 中,製造商開發出了方便使用的設計,幾乎無需施力及任何工具就能安裝。 部分針腳會透過主機板上的跡線(導電金屬線)將 CPU 連接到記憶體,其他針腳則是電源或接地針腳組。

主機板等級: 主機板推薦101:如何購買合適的電腦主機板?

比起要消費者記住微星的產品多了哪些特色,這樣的方式更能讓大家快速理解產品的定位。 整合最多功能,擁有最多的擴充插槽,是連接所有零組件的橋樑。 主機板決定了一台主機對應什麼樣的CPU,應該搭配哪些零組件,以及日後的升級空間。 更進一步來說,電腦有沒有娛樂或超頻、甚至是CPU開核等特異功能,主機板都是舉足輕重的採購關鍵。

台灣一般常聽到的主機板廠商,主要以華碩(ASUS)、微星(MSI)、技嘉(GIGABYTE)為大宗,同時能見度也不低的廠商則有華擎(ASrock)、精英(ECS)等等。 英文中,主機板常被稱作MainBoard或MotherBoard,大多人會縮寫為MB,卻容易與容量單位Megabyte(百萬位元組)的縮寫混淆,所以正式的寫法通常是Mobo或是M/B。 不管是叫MainBoard(主板)還是MotherBoard(媽媽板),都可以視同主機板這個組件是很重要的。 關於主機板的板型大小根本不能判斷一個主機板的好壞,大板和小板一般在介面數量上有所區別,也就是擴充套件性,效能上毫無差別。 主機板並不會影響電腦效能,因此實際裝機大小板可以按照相容性要求和價效比來選即可。 A:定位入門級,不支援超頻,一般適合偏入門的處理器,例如目前在售的A320主機板,一般搭配速龍200GE之類的入門級處理器。

※一些主機板會提供「註冊延長」四年或五年保固,這種板子您一定要在購買後「一個月內」上官網註冊才行,沒有註冊一樣只有三年保。 答:Inte第12代桌上型處理器於2021/11月上市,搭配Intel 600系列晶片(H610、B660、H670、Z690)主機板。 第13代一樣是1700腳位,有支援DDR4或DDR5,支援最新700系列主機板,但也可以裝在上一代600系列主機板。 主機板看似無關緊要,其實非常重要,這關係到整台電腦的穩定性與擴充性,如果預算OK,請盡量選擇 大板+五年保 的主機板,如果是文書機可以選擇小板+五年保,重點是要有五年保。 主機板等級 以上今天的內容,關於華碩主機板其實也省略了不少,但對我們主機板分級是夠的了,如果我們要把三家主機板都分級的話,全部份成4級是比較合理的。 TUF GAMING系列,這個系列雖然也是電競系列,但是屬於平民級別的電競級別,等級也低於ROG STRIX系列,外觀就是迷彩,等級的話,分為PLUS GAMING 和PRO GAMING。

主機板等級

PCIe 的每個修訂版本都將上一代的頻寬提升了約一倍,這表示 PCIe 裝置的效能更加提升。 PCIe 2.0 ×16 連結的理論雙向峰值頻寬為 16 GB/s;PCIe 3.0 ×16 連結的峰值為 主機板等級 32 GB/s。 相較於 PCIe 3.0 通道,許多固態硬碟通常使用的 ×4 連結具有 8 GB/s 的峰值理論頻寬,而 GPU 所利用的 ×16 連結則提供了四倍的頻寬。 在目前的 PCIe 實作中,PCIe ×1 連結具有一個資料通道,傳輸速率為每週期一位元。 PCIe×16 通道通常是主板上最長的插槽(也是最常用於顯示卡的插槽),具有 16 個資料通道,每個週期最多可以傳輸 16 位元。 但是,未來的 PCIe 將使每個時脈週期的資料速率加倍。

M.2 是適合小型擴充裝置的精巧外型規格產品( 公釐長),包括 NVMe(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裝置)固態硬碟、Intel® Optane™ memory、Wi-Fi 卡,以及其他裝置。 部分主機板具有 M.2 與 PCIe 插槽,這些插槽可能使用的 PCIe 通道數多於平台實際可用的通道數。 例如,部分主機板可能具有七個 PCIe x16 插槽,理論上可以使用 112 條通道,但是處理器和晶片組可能僅具備 48 條通道。 答:以一般遊戲用途來說,一樣都是大板,B460跟H470真的沒什麼差別,只有一些細項有差別,這一點是事實,因此大部份的時候都是用B系列的主機板即可,不太需要用到H系列。 如果您想知道B460跟H470有什麼差別,這個要請您上主機板的官網查細項規格。 答:腳位問題,就是指CPU針腳的不同,主機版的腳位(插槽)就會不同,沒辦法通用。

一開始看到這個問題時,我第一個反應是「你怎麼不直接google一下?」,但我後來還是忍住了,算了,我寫篇文章好了。 主機板等級 最大的就是 EATX 咯~這張是 MSI Creator TRX40,他型號就是這麼短,但這可是旗艦級的主機板,定價更是超過兩萬。 主機板等級 Intel 並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之擔保,包括但不限於關於適售性、適合特定用途、不侵犯權利的暗示擔保,以及任何因執行過程、交易過程或用於業務中而造成的擔保。 每個 PCIe 連結包含特定數量的資料通道,列為 ×1、×4、×8 或 ×16 (英文發音為 by one、by four 等)。 每個通道由兩組電線組成:一組傳輸資料,另一組則接收資料。 答:除非你有多螢幕的需求,否則不太需要雙PCI-E插槽,但實際的情況是大板都會有雙PCI-E插槽,而中板及小板只有單PCI-E插槽。

這樣可以控制對系統效能極為關鍵的元件:連接至顯示卡的記憶體和擴充匯流排。 南橋,或稱「I/O 控制器中樞」,則透過較慢的內部匯流排連接至北橋,實際上控制了其他所有元件,包括其他擴充插槽、乙太網路和 USB 埠、內建音訊等。 GIGABYTE Z390 AORUS PRO WIFI,這張是 ATX 大小的主機板。 型號中 Z390 指的就是 Intel 的晶片組,可以安裝 Core i 第八代、第九代的處理器。 型號 Z390 後面,沒有特別的後綴,所以通常看到這樣代表的就是 ATX 大小主板。 三個 PCIe x16,兩個帶散熱片的 M.2 PCIe。

主機板等級: 選擇所在地區

但很奇妙的是,兩家目前的晶片組型號都是一位英文加三位數字。 第三點,在實際選擇時的,如果選擇了 mATX 的主機板,就要找能夠支援 mATX 的機殼,或是更大能支援到 EATX 和 ATX 的機殼。 通常大的機殼都可以往下支援小的主機板,但是小機殼就無法安裝比他大的主機板。 所以像這樣 mATX 的主機板,就不能用 ITX 的機殼咯。

  • 有一個常見的觀念是越貴的越好,因此明明是文書機或明明不超頻卻故意選用超頻Z系列的板子,認為Z系列可超頻板用料一定比較好,這樣可以嗎?
  • 例如在 TRX40 平台,這樣的晶片組搭配的主機板大小都是 ATX、EATX 了,價格通常在一萬~兩萬,通常是專業用途、資深的玩家才會選購。
  • 所以你也會看到機殼標示 E-ATX、ATX、mATX、ITX,代表的跟主機板意思是一樣的。
  • AMD 目前常見高階到低階是 X570、X470、B450、A420。
  • 使用者可以開機到傳統模式(也稱為 CSM 或「相容性支援模組」)來存取經典 BIOS,這可以解決與較早的作業程式或公用程式的相容性問題。

它還有助於預防操作帶來的損壞,確保在將主機板安裝到機箱時,不會因輕微刮擦或撞擊而中斷跡線。 VGA(視訊圖形陣列):類比式 15 針連接,以 85Hz 的更新頻率,最高支援 2048 × 1536 解析度。 問10:我的主機板是MSI H510M-A PRO,傳統硬碟最高支援到幾TB啊? 要知道主機板如果真的故障送修,那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你不可能自己拆主機板送修,你甚至無法判斷到底是不是主機板壞掉,在主機板送修期間你的電腦則是完全不能用,你只能等,痴痴的等。 再來每一張主機板的IO支援都不一樣,在買之前要先看清楚,例如你的螢幕線是VGA,結果你買的主機板沒有VGA,怎麼辦?

主機板等級: 最多人討論

記憶體控制器是影響晶片組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位於 CPU 內,進而減少了 主機板等級 CPU 與 RAM 之間的通訊延遲。 CPU 連接至單一晶片(而非兩個晶片)— 平台控制器中樞(PCH)。 PCH 控制 PCIe 通道、I/O 功能、乙太網路、CPU 時脈等。 直接媒體介面(DMI)匯流排這個高速介面會在 CPU 的記憶體控制器和 PCH 之間建立點對點連接。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