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國民政府延續此名,改為板橋鎮,隸屬臺北縣成為縣治;1972年7月1日改制為縣轄市板橋市;2010年12月25日隨著台北縣改制為新北市而隨之改制為板橋區。 清領時期,板橋區已是臺北地區西邊的重要商業聚集地,發展歷史甚早,後因當地屬於新北市主要人口商業腹地的中心位置,加上二戰後初期成為臺北縣縣治,便由早期臺北都會區的主要衛星城市之一,逐漸成為現在新北市以及淡水河系西岸的政經中心。 境內的林本源園邸(林家花園)為其著名的古蹟,並與近來快速發展的城市面貌相互呼應,形成新舊並續、古早味與現代氣息並融的城市景觀。 公車:搭乘805、810、812、843、848、藍37、藍38等路公車於「捷運府中站」下車即抵。 板橋慈惠宮:創建於清治乾隆十五年(1750年),主祀天上聖母,被稱為「板橋媽」。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每年會恭請板橋慈惠宮的「媽祖」、接雲寺的「觀音」、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城隍爺」、「城隍夫人」、「月老」舉行聯合祈福遶境儀式。
由於板橋區是新北市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因此除了市政府本身的辦公大樓外,包括市議會與許多下屬單位的總部,都是設籍在板橋區內。 台北捷運█萬大線(規劃中):溪洲站2010年2月12日,行政院核定台北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規劃報告書暨周邊土地發展計畫案。 全案分為2期興建:第1期興建路段為中正紀念堂站至金城機廠,長約8.4公里,設置8座車站;預計2025年完成;第2期興建路段為金城機廠至迴龍站,長約13.3公里,擬設置11座車站。 縣民大道:縱貫鐵路地下化改建而成,其上有通往台北市的華翠大橋快速道路,並貫穿新板特區,板橋車站大樓坐落在此。
- 公車:搭乘805、810、812、843、848、藍37、藍38等路公車於「捷運府中站」下車即抵。
- 自2011年起府中商圈舉辦全臺最大的萬聖節變裝派對,吸引許多人從外地特地趕來參加,除了各種競賽活動外,現場還有樂團表演、闖關遊戲等,使整個商街瀰漫熱鬧的萬聖節氣氛。
- 板橋區為新北市政經中心,地理上亦為新北市人口密集帶的中心,都市定位及南來北往的中心地理位置,使得板橋擁有頗為發達的聯外路網及發達的大眾運具。
-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每年會恭請板橋慈惠宮的「媽祖」、接雲寺的「觀音」、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城隍爺」、「城隍夫人」、「月老」舉行聯合祈福遶境儀式。
- 為了讓板橋後站與板橋新站能有更多的連結,每隔5至10分鐘,就有免費的接駁公車往來行駛,將前後站連結為一大休閒娛樂商圈。
在租屋網站、社團看到喜歡的房子,第一件事不是打電話約看屋,而是打電話問清楚細節,這樣可以避免白跑一趟,浪費車錢和時間,… 2022年進入到尾聲,根據ETtoday報導,今年度的「台灣年度代表字」投票活動也自11月10日至12月5日後出爐! 除了商業匯集,由於補教業亦相當多,因此逛街人潮較為年輕,學生比例高,形成群聚效應,因此此地商品種類─如服飾業走年輕、活潑風格,和板橋新站附近新板特區商圈以精品、百貨為主的風格形成市場分流。
板橋後站商圈_府中商圈: 新北市-板橋區
其中,府中、江翠、新埔、新板與亞東等幾個地區的中心位置分別都設置有台北捷運板南線的車站,是板橋區內交通較為便利的區段。 板橋區由於人口眾多,擁有兩個立法委員的議席,分別是板橋東區(新北市第七選舉區)、板橋西區(新北市第六選舉區)。 府中商圈位於舊板橋車站後站,原為板橋後站商圈,在舊車站拆除後人潮驟減,後由於四鐵共構並設有名為「府中站」之捷運出口,並經商家積極規劃,已再次成為遊客指定前往的大台北地區商圈之一。 :大漢橋→民生路三段→捷運新埔站(民生文化路口,終點接台三線)民生路:貫穿板橋中央,是大台北最寬的道路之一,高架為台64線快速道路,平面為市道106甲,也是北通新莊區,南達中和區的主幹道,又稱為「特一號道路」。 乾隆年間廖富樁、林成祖入墾擺接平原,隨後大量漳州閩南人移住,人口漸增。 其時為「擺接堡」之行政中心,轄地遍及今日板橋區、中和區、土城區和樹林區、新莊區西盛地區。
北89線:四汴頭(四川信義路口)→信義路→土城青雲路信義路:四汴頭地區主要道路,是通往土城的主要道路。 新北環河快速道路:通過板橋東側,共設五個匝道(民生路、台64線江子翠交流道、縣民大道、萬板大橋、光環路)。 湳仔溝是分隔板橋與浮洲地區的河道溝渠,湳仔即當地地名湳雅的閩南語原文。 湳仔溝本來是大漢溪之分流河道,1982年因應防洪堵絕大漢溪上游的水流入,只剩其他溝渠與地下水匯入。 大漢溪為淡水河主流上游,也是本區最大河川,流經浮洲地區後,以弓狀形成本區西北邊界,至東北端江子翠地區與新店溪相會。
三樓是主祀三官大帝的潮和宮(創廟於1862年),二樓為主祀保生大帝的保安宮(創廟於1897年),而一樓則是江子翠民眾活動中心。 北93線:板橋分局前(文化民權路口)→文化路一段→南門街(板橋舊市區)→南雅南路一段(南雅夜市)→南雅南路二段(亞東醫院)→接台三線四川路二段南雅南路:亞東醫院所在道路,湳子地區的主要道路,亦是板橋著名南雅夜市之名稱由來。 :沙崙橋→大觀路三段→浮洲橋→大觀路二一段→南興橋→館前西路→中山路一段(與台三線共線)→中山路一二段→光復橋中山路:後站、海山、深丘、埔墘地區主要道路,連接光復橋往台北市西園路。
府中是板橋最具歷史的一個地區,早期為舊板橋火車站舊址,現址為府中捷運站,有著板橋最大的商圈,但因為火車站的遷移市政府著重於新板特區,府中商圈逐漸沒落,但近年市政府極力將府中及新板特區結合成板橋新雙城。 為了讓板橋後站與板橋新站能有更多的連結,每隔5至10分鐘,就有免費的接駁公車往來行駛,將前後站連結為一大休閒娛樂商圈。 若想放鬆一下身心,重慶路的小巷內也有抓娃娃機、大頭貼等娛樂設施,另外也有介壽公園和KTV,都是讓民眾能放鬆心情的絕佳去處。 板橋後站已恢復以往繁榮,與板橋新站成為板橋雙城,讓民眾到板橋旅遊時,有更豐富的選擇,體驗不一樣的風味,為您對板橋的印象,多了一份情懷。 板橋保安宮潮和宮: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江翠里吳鳳路50巷93號,為保安宮與潮和宮兩廟的合稱。
板橋後站商圈_府中商圈: 旅遊王TravelKing
重翠橋:屬於快速道路橋樑,台64線和新北環快共構,與新北大橋直接連通,有機車道與自行車道,常被誤認為是新北大橋的一部份,通往三重區。 沙崙橋:市道114號,聯絡板橋溪洲與樹林市區之間的交通,十五座主要橋樑內為最小的一座,大觀路三段→樹林區保安街。 新興橋:市道116號,又稱浮洲二橋,橋下為大漢溪支流湳子溝,聯絡四汴頭與浮洲的交通,在城林橋通車之前,亦背負聯絡土城與樹林、新莊之間的交通。 華翠橋:原為縱貫鐵路跨越新店溪橋樑,鐵路地下化完成之後,改建為公路橋樑,本橋為汽車專用,無機車道與自行車道,至今交通量甚至勝於華江橋,縣民大道三段→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 萬板橋:為第三座興建的橋樑,也是四座橋樑中高度最高的(因台北端橋下有抽水站),但卻是交通量最少的一座,萬板路→台北市萬華區西藏路,。 華江橋:台三線,是繼光復橋之後為第二座興建的橋樑,今天的華江橋是第二代的橋樑,文化路二段→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
- 火車─搭乘台鐵各級列車於「板橋車站」下車後,轉乘台北捷運於府中站,由出口1或出口2出站即為板橋府中商圈。
- 北91線:新海橋頭(新北市立殯儀館)→長江路一二段→雙十路三二一段→三民路一二段→中和員山路長江路:聯絡新海橋與華江橋的重要道路。
- 由於境內河域廣闊,板橋區境內共有19座主要聯絡橋樑,板橋區之北、西面為大漢溪及其支流,東面為新店溪,而南面以陸地連接中和區、土城區,主要以圳溝為界,沒有橋樑。
- 為於板橋舊火車站的府中商圈,範圍涵蓋中山路一段、四川路、館前東西路、重慶路、國慶路,往昔是板橋最熱鬧的地方,近年來與板橋新站附近重新整合,發展為極具觀光特色的新板特區都會複合商圈,成功打造心北市信義區。
- 華江橋:台三線,是繼光復橋之後為第二座興建的橋樑,今天的華江橋是第二代的橋樑,文化路二段→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
國道3號(北二高)於中和交流道朝中和/中山路;板橋/文化路(台64線)方向下交流道,直行中正路後於中和區中山路左轉,並接續直行至板橋區民族路即可抵達板橋區中山路一段,左轉即可見府中商圈。 爾後距本商圈不遠處之板橋新站啟用後,初期先受其衝擊影響,商圈不如以往熱絡,縣府亦搬遷,但近來板橋新站位處之新板特區蓬勃發展並持續擴張,開始進而與府中商圈逐漸融合發展成更完整的複合商圈。 新北市警察局的局本部設於板橋區境內,除了總部外,該單位在板橋區的境內還設置了兩個分局與多個派出所,負責板橋地區的治安維護。
板橋區為新北市政經中心,地理上亦為新北市人口密集帶的中心,都市定位及南來北往的中心地理位置,使得板橋擁有頗為發達的聯外路網及發達的大眾運具。 連接臺灣西部走廊主要都會區的高鐵及大小都市的臺鐵和短中長客運中心亦在板橋設站,使得板橋區堪稱是新北市的交通樞鈕。 為於板橋舊火車站的府中商圈,範圍涵蓋中山路一段、四川路、館前東西路、重慶路、國慶路,往昔是板橋最熱鬧的地方,近年來與板橋新站附近重新整合,發展為極具觀光特色的新板特區都會複合商圈,成功打造心北市信義區。 府中商圈集合精品時尚、流行文化和多元美食於一體,是新北市境內唯一與現代、流行及年輕族群接軌的商圈,加上鄰近三鐵共構的板橋車站,串聯週邊商場、美食,結合新舊商圈不同的特性,創造出從老人到小孩都愛的逛街環境。
板橋後站商圈_府中商圈: 新北-府中商圈(板橋後站商圈)
最後約略經過公館街、國光路、智樂路、中正路、新海抽水站,匯入大漢溪。 ),舊稱「枋橋」、「擺接」,位於臺灣新北市西部,是新北市政府所在地。 區內人口約55萬人,是新北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也是全國人口最多的三級行政區。 1.搭乘57、234、245、265、656、657、667、705、847、1071、1080、2062等路公車於「後站商圈」下車即抵。
水脈發源於土城山區,19世紀曾經成為林本源園邸城牆外的護城河。 該溝渠約略從土城青雲路進入板橋信義路、四川路、館前西路,館前西路即為林家花園城牆之南側。 沿著館前西路,流過接雲寺及湳雅夜市入口,轉往府中路、西門街,在北門街北流,離開原本城牆的範圍。
板橋區為新北市的首府,地處新北市溪南最接近於溪北的中間區域,此一地緣特色反應出來的政治板塊,選民均勻,使得板橋歷來呈現接近全國整體投票傾向的縮影。 與新北市所轄的其他行政區相較,板橋明顯不若新店、雙和的偏藍,亦不若新莊、三蘆的偏綠,亦加以擁有新北市南來北往的中心樞紐位置和最大票倉,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競選總部的所在地。 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撤離,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改稱臺北縣板橋鎮,為縣治所在,1972年7月1日升格為縣轄市。
板橋區位於新北市中西部,新店溪與大漢溪河流交會沉積處,為整個大臺北淡水河以西的中心城市,北隔大漢溪與三重區、新莊區相望,東與台北市萬華區以新店溪為界,西接樹林區,南與土城區、中和區毗鄰。 全境為適宜開發人居的平原地形並有河川環繞,總面積23.1368平方公里,河域面積廣達686公頃。 板橋府中商圈,又稱板橋後站商圈,是位於台灣新北市板橋區的商圈。
光復橋:市道114號,為板橋通往萬華歷史最早的橋樑,日治時期為吊橋,稱「昭和橋」,後改建為斜張橋,中山路二段→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二段。 由於境內河域廣闊,板橋區境內共有19座主要聯絡橋樑,板橋區之北、西面為大漢溪及其支流,東面為新店溪,而南面以陸地連接中和區、土城區,主要以圳溝為界,沒有橋樑。 北91線:新海橋頭(新北市立殯儀館)→長江路一二段→雙十路三二一段→三民路一二段→中和員山路長江路:聯絡新海橋與華江橋的重要道路。 板橋區公所是新北市政府在板橋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新北市政府。 經過2021年9月21日調整市議員選區後,板橋區為新北市議會第五選區,在市議會的66席市議員中,板橋區共選出9席區域市議員(不含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議員)。 公館溝為板橋地區僅次於湳仔溝的最大溝渠,也可能是板橋一名之由來。
範圍包括中山路一段、四川路、館前東西路、重慶路、國慶路,並結合台北捷運府中站、板橋車站等聯外車站。 :華江橋→文化路二段→文化路一段→民權路(與市道106共線)→中山路一段(與市道114共線)→四川路一二段→土城中央路文化路:台北市進入新北市的門戶大道、江子翠和新埔地區主幹道,連接華江橋通往台北市和平西路,其下有捷運板南線通過。 火車─搭乘台鐵各級列車於「板橋車站」下車後,轉乘台北捷運於府中站,由出口1或出口2出站即為板橋府中商圈。 1999年7月以前,此地位於臺鐵縱貫線板橋車站週邊區域,出前站為府中路,出後站為中山路一段、重慶路。 1999年8月舊板橋車站拆除,原址轉作為台北捷運府中站興建用地。 板橋全區有126個里,是全國里數最多的市轄區,也是全國下轄最多里(村)的鄉鎮市區級行政區。
東南部略高,但海拔僅約10公尺,漸次向西北部趨低,至海拔約2公尺。 但板橋街區及新埔、埔墘、深丘、後埔以東一帶,地勢較高,可謂之為老沖積層,形成較早,可能為地質時期的台北湖之沉積。 清治康熙年間始有漢人足跡,根據板橋「新埔賴氏族譜」記載,清朝康熙六十年(1721年),漳州平和縣葛竹鄉賴天經族人,渡海至現新埔地區開墾。
商圈內涵蓋傳統糕餅老店、本土服飾,搭配剛改建好不久的板橋新站,結合大型百貨商場、精品時尚、流行服飾文化和各國美食餐廳,在這裡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自2011年起府中商圈舉辦全國最盛大的萬勝年活動,吸引許多人從外地特地趕來參加,除了各種競賽活動外,現場還有樂團表演、闖關遊戲等,使整個商接瀰漫熱鬧的萬聖節氣氛。 為於板橋舊火車站的府中商圈,範圍涵蓋中山路一段、四川路、館前東西路、重慶路、國慶路,往昔是板橋最熱鬧的地方,近年來與板橋新站附近重新整合,發展為極具觀光特色的新板特區都會複合商圈,成功打造新北市信義區。 府中商圈集合精品時尚、流行文化和多元美食於一體,是新北市境內唯一與現代、流行及年輕族群接軌的商圈,加上鄰近三鐵共構的板橋車站,串聯週邊商場、美食,結合新舊商圈不同的特性,創造出老少咸宜的休閒購物環境。 自2011年起府中商圈舉辦全臺最大的萬聖節變裝派對,吸引許多人從外地特地趕來參加,除了各種競賽活動外,現場還有樂團表演、闖關遊戲等,使整個商街瀰漫熱鬧的萬聖節氣氛。
:新海橋→中正路→民權路(與台三線共線,設有25.5K牌子)→民族路→中和中山路(22.7K~26.7K)中正路:舊板橋、社後地區主要道路,連接新海橋到新莊。 2010年12月25日,五都改制案實行,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遂稱板橋區。 道光年間林本源家族自新莊遷居此地,更使板橋區形成鄰近地區的宗教、商業、文化中心。 大正9年台灣行政區改制為五州三廳,板橋為海山郡役所的所在地,是郡之行政中心。
辭職嶺古道原稱大樟嶺,位於魚行里丁子蘭坑、外柑里四分子與泰平里交界處,在雙泰公路開闢前,是雙溪通往泰平必經步道,嶺頂海拔約四百五十公尺,是雙泰道路最高點,也是雙溪、泰平之間的中心點,可遠眺貢寮、福隆一帶景色。 辭職嶺古道山勢陡峭,崎嶇難行,行人走到嶺頂,無不汗流浹背,氣喘如牛,必須在此稍作休息,以便繼續前進。 民國六十年暑假,三位臺北師專畢業生分發泰平國小任教,報到當日由雙溪徒步至此,已筋疲力竭,但尚須翻山越嶺,前往任教之泰平國小,感慨前途艱辛,次日毅然返回縣府教育局遞呈辭職,大樟嶺因而被稱為辭職嶺。 雙泰公路開闢後,辭職嶺古道除登山者外,因無人行走而荒廢,鄉公所為便利登山人士,撥款修建,鋪設水泥板路階。 迪毅堂:俗稱元帥廟,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流芳里的厲祠,由板橋林家在咸豐年間的漳泉械鬥後建立,祭祀戰死的武師與壯勇。 板橋接雲寺:創建於清治咸豐六年(1856年),主祀觀世音菩薩,為板橋、土城、中和的板橋十三莊漳州閩南人所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