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風閣畫廊介紹

相看不歸臥僧氈。 至治三年(西元一三二三年)季春廿有三日。 題跋 張珪 拖尾 中書平章政事張珪敬題 行書 閣上風來松有聲。 高人胷次灑然清。 當時詩筆今猶在。

  • 女奴輩皆鼾寐無為和墨者。
  • 集賢直學士鄧文原敬題。
  • 宜其為內家之珎玩也。
  • 寀林道人向冰敬跋。
  • 亦有時而乘興。
  • 題跋 柳贊 拖尾 國子博士柳贊敬題 行書 豫章一再變。
  • 不擇佳筆墨也。
  • 奉皇姊大長公主教。

題跋 趙巖 拖尾 趙巖 行書 涼風高閣響鐘笙。 老墨猶思翠笏橫。 寄語分寧黃太史。

松風閣畫廊

簷牙軒豁拂雲平。 昔人大好吟詩處。 聽徹松風晝夜聲。 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致仕魏必復敬題。 題跋 李泂 拖尾 至治三年(西元一三二三年)季春廿有三日。 監脩國史長史李泂。

撫卷重看眼倍明。 中書平章政事張珪敬題。 題跋 王約 拖尾 集賢大學士王約謹題 行書 曾聞狂小子。

集賢大學士王約謹題。 前集賢待制馮子振奉皇姊大長公主命題。 自古如君能幾箇。 高閣一詩四遠聞。

寀林道人向冰敬跋。 行書 宣惠堂帖有涪翁所書宿鰕湖詩。 女奴輩皆鼾寐無為和墨者。

松風閣畫廊

當於混沌以得之斯可矣。 翰林直學士袁桷敬題。 題跋 鄧文原 拖尾 集賢直學士鄧文原敬題 行書 山雨溪雲散墨痕。 松風清坐息塵根。 筆端悟得真三昧。 便是如來不二門。

知音自有松風和。 前集賢大學士陳顥敬題。 題跋 陳庭實 拖尾 儒學提舉陳庭實載拜書 隸書 涪翁胸次海漫漫。 興在松風高閣間。

蘇子沈泉無復見。 空餘此老獨躋攀。 儒學提舉陳庭實載拜書。 蟲鳥春秋各自雄。 何似道人高閣上。 蕭蕭雙耳聽松風。

筆墨雖不相副。 歲久光采差退。 章章乎羲獻父子之間。 嘉定壬申(西元一二一二年)重午後四日。

翰林侍讀學士李源道拜下觀。 題跋 袁桷 拖尾 翰林直學士袁桷敬題 行書 謂松有風松不知。 謂風入松風無形,聲繇形始成。 言六書者取焉。 吾未始以妄聽。

奉皇姊大長公主教。 拜手稽首敬書。 行書 東坡遊惠州松風亭。 一悟得熟歇處。 涪翁於此亦云。

中書右司員外郎孛朮魯翀賦盥手書。 題跋 李源道 拖尾 翰林侍讀學士李源道拜觀 行書 黃太史書。 自謂得江山之助。 此詩與書皆其得意處。 涪翁人品如此。 宜其為內家之珎玩也。

松風閣畫廊

何如紫極聽秋聲。 蓋為世之所珍惜也。 翰林國史院編修官杜禧敬題。 印記: 杜禧右輔 題籤 楷書 黃庭堅自書松風閣詩。

故盡用一池淡墨。 又嘗在湖湘間用雞毛筆。 蓋前輩能書者。 亦有時而乘興。 不擇佳筆墨也。 此松風閣詩乃晚年所作。

  • 何如紫極聽秋聲。
  • 此松風閣詩乃晚年所作。
  • 行書 宣惠堂帖有涪翁所書宿鰕湖詩。
  • 題跋 鄧文原 拖尾 集賢直學士鄧文原敬題 行書 山雨溪雲散墨痕。
  • 昔人大好吟詩處。
  • 蕭蕭雙耳聽松風。

集賢直學士鄧文原敬題。 題跋 柳贊 拖尾 國子博士柳贊敬題 行書 豫章一再變。 國子博士柳贊敬題。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