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皮影戲7大優點

也由於如此,讓張家第六代傳人張榑國,能在長期奮鬥努力中,於1993年,得到專家的青睞,榮獲第二屆青年薪傳獎。 東華皮戲團因此亦成為日治末期以來,首位將戲團知名度推向國際舞台。 台灣皮影戲屬潮州皮影系統,一般傳統雕刻的戲偶大概在八寸至一尺之間,包括桌、椅、山水、樓閣、廳堂、植物背景等皆用牛皮雕制。 因皮影戲是採平面透光原理,戲中的人、物概以正側面顯影,採繪畫上寫意手法構圖。 台灣皮影戲所用的戲曲音樂稱為潮調,因與道士作喪禮時的音樂很相似,一般人稱之為「司公調」。

東華皮影戲

1967年東華結束內台演出後,積極進行國際交流,讓東華成為國際知名劇團,尤其是1972年應邀前往美國各地巡演64場。 張德成投身皮影戲藝術,對臺灣皮影戲藝術貢獻卓著, 1989年獲教育部頒發「重要民族藝術藝師」。 張叫(1892-1962),與四個弟弟自小就跟隨父親張川學戲,兄弟們各自擅長後場的各項技藝,使張家的「新德興班」成為日據時期最具聲勢的皮戲班。 張叫勤於整理劇本和演義故事,並且汲取民間文學的精華,奠定日後劇本編作的深厚基礎。 此外,張叫還潛心研究彩色皮偶的製作,是台灣第一位以彩色戲偶演出皮影戲的改良者。

東華皮影戲: 高雄市-大社區

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 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東華皮影戲

影戲藝人並不組團定名,僅以藝人名字及其居所所在地稱之,一般認為此種情形,可能與清代對皮影戲的抑制有關。 日據之後,皮影戲與其它劇種一樣,不得正式演出,僅大社“三奶壇皮戲團”因參加當時日人控制的台灣演劇協會,演出“皇民劇”,始能繼續演出。 先將羊皮、驢皮或其他獸皮的毛、血去淨,然後經藥物處理,使皮革變薄,呈半透明,塗上桐油,然後把皮革鏤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

東華皮影戲: 台灣皮影戲介紹

皮人的頭、四肢、軀幹等各自獨立,而又用線連成一體,分別以連槓由演員操縱,令其活動。 雕刻時,一般都用陽刻,有也用陰刻,雕工細緻,刀法多變。 繪畫染色也有一定的講究,女性發飾及衣飾多以花、草、雲、鳳等紋樣為圖案,男性則多用龍、虎、水、雲等紋樣為圖案。 人物造型與戲劇人物一樣,生、旦、淨、末、丑角色齊全。 製成的皮影高的達55釐米,低的僅有10釐米左右。

後來,張狀於清嘉慶年間首創皮影戲團(三奶壇),雖初入皮影戲表演事業,卻能闖出名號,奠定日後張氏家族的演藝地位。 翰品酒店特別邀請東華皮影戲團,即日起至6月30日在1樓展出「光影不滅─台灣百年傳統技藝皮影戲展」,展示皮影戲的歷史淵源、戲偶製作過程、藝師演出所用的梆子、鈸、皮鼓等樂器等。 4月4日還有1場「皮影戲偶DIY親子體驗」,能親自操作皮影戲偶。 歷史博物館館長王御風表示,目前全台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傳統皮影戲團僅存3個團,都坐落於高雄,歡迎民眾穿越古今,一起認識這項傳統藝術之美。 台灣皮影戲唱腔以潮調為主,劇情多采自歷史傳説與民間軼事,皮影戲藝人通常在民眾酬神或喜慶(如婚禮)時應邀演出。 演出場地通常在寺廟前空地或請主住宅前庭;劇團人數一般在四至七人之間,但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餘者負責樂器伴奏及幫腔。

林文宗於一九五七年去世後,其子林淇亮曾中斷演出,近年與張天寶合作,並開始提倡皮影戲藝術。 “合興皮影戲團”原名“安樂皮戲團”,創始人為張良,後傳至張開,再傳張古樹。 張天寶於十三歲隨父張古樹習藝,擅唱曲與口白;並以看風水及理髮為業。 張天寶於一九九一年辭世後,由其子張福丁主持團務,其叔張春天負責前場,另聘林清長與林連標兄弟為後場樂師。 (二)皮影戲是兩百多年前,從大陸北方經廣州,許陀、馬達、黃索等人由潮州傳到台灣南部,在鳳山、岡山一帶廣為流行,北限是北二層溪,南限於下淡水溪。

該團為典型家族皮影劇團,目前有張振勝、張福裕、張新國及張英嬌等人從事祖傳事業,不乏後繼之人。 “復興閣皮影戲團”原名“新興皮戲團”,一九一五年,張命首隨吳天來、吳大頭,李看與張着學習皮影戲“上四本”。 一九三九年,許福能(二○○二年七月逝世)拜張命首為師,一九五五年與其女張月倩結婚,四年後主掌“復興閣”。 許福能擅前後場,長於文戲《蔡伯喈》與《蘇雲》等劇,一九六九年開始致力推廣皮影戲,足跡遠達歐、美,一九八六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曾至法國等地公演,一九九一年又獲該獎項團體獎。 許福能無傳人,後場藝師許福宙及許從,均為張命首之得意門生。

高雄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李旭騏表示,高市皮影戲館成立28年,皮影戲是高雄特殊文化藝術,特別感謝東華皮影劇團提供展出珍貴文物及老照片等,特展期間也將舉辦親子體驗、講座等,歡迎感興趣民眾關注皮影戲館及東華皮影劇團臉書粉專。 1988年,教育部遴選民族藝師,張德成亦被挑選出來。 致其可進一步地展開技藝傳授工作,其執行經費由教育部負責撥款,並讓高雄縣立文化中心協助擔負傳藝推廣。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位於大社的東華皮影戲團,是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皮影戲團,至今傳承180年,目前由第6代接手,仍持續演出,並首度應邀到飯店展覽,繼續推廣這項傳統技藝。 張德成(1920年-1995年),臺灣東華皮影劇團(第五任)承接者,自十二歲起,投入皮影戲偶的相關製作工作,歷經五十多年的皮影戲偶之雕製歲月,於1984年,經專家學者之評定。 榮獲文建會舉辦的第一屆民族藝術藝師薪傳獎所頒發其薪傳獎之獎項。

據説,鄭成功軍隊中有一位廣東潮州兵,名叫“阿萬師”,在軍中表演皮影戲,後來,阿萬師定居高雄縣,組班在喜慶活動或迎神賽會上演出,皮影戲逐漸流傳開來,成為台灣民眾喜聞樂見的戲曲之一。 皮影戲是利用影子和光影效果來表演的一戲劇,是民眾調劑身心的娛樂,也常出現於寺廟慶典、節令祭祀的儀式中。 皮影戲隨先民傳入台灣之後,歷經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逐漸成為民俗藝術的環節。 本書深入淺出介紹台灣皮影戲的源流、發展、表演形式、皮影戲神,以及目前各皮影戲團的組織,同時比較台灣與中國皮影戲的異同,最後討論皮影戲的現況與未來,為皮影戲的發展提供一個可能的思考方向。 高市皮影戲館「虎年特展」今舉辦開幕式,邀請東華皮影劇團第六代兼團長張榑國,與第七代同台演出新劇「武松愛老虎」。

  • 目前東華皮影戲團的成員包括張建國、張義國,以及後場樂師張姜、張能傑、張能凱等人。
  • 張德成藝師才華出眾,一生演藝事業高潮迭起,對皮影戲的演出有許多改良做法。
  • 後來,張狀於清嘉慶年間首創皮影戲團(三奶壇),雖初入皮影戲表演事業,卻能闖出名號,奠定日後張氏家族的演藝地位。
  • 演出場地通常在寺廟前空地或請主住宅前庭;劇團人數一般在四至七人之間,但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餘者負責樂器伴奏及幫腔。
  • 它起源於唐、五代,繁榮於宋、元、明、清,延續至今,成為一種集繪畫、雕刻、音樂、歌唱與表演等多項藝術之傳統戲曲。
  • 除此,張叫也是以電燈取代油燈作為演出光源的開創者。

第六代傳人為張德成之三子張榑國, 1987年接任團長,繼承父志,發揚皮影戲,1994年獲得中華民國資深青商總會頒贈「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 目前東華皮影戲團的成員包括張建國、張義國,以及後場樂師張姜、張能傑、張能凱等人。 早年臺灣的皮影戲從中國沿海的潮州地區,隨著移民流傳至南臺灣的高雄、臺南、屏東一帶,尤其盛行於高雄彌陀地區(現今的彌陀、茄萣、永安與梓官),又被稱為「皮戲窟」,屬於潮州流派。 但目前皮影戲劇團為節省人力,一般僅使用單皮鼓、鑼、鐃鈸與椰胡等樂器,後場甚至精簡至鑼、鼓與弦等三人。 就名稱言,除“影戲”及“皮影”外,尚有稱羊皮戲者(山西、河南影戲);有稱紙影戲或皮猴戲者(如廣東潮州、福建漳州);還有稱燈影者(青海)。

  • 1994年張榑國團長獲頒「傑出藝術薪傳金獅獎」。
  • 中國皮影戲是一種最早採用「光」、「影」變幻效果,並具有豐富的夢幻趣味與繪畫、雕刻、音樂、演劇等相結合的一種古老表演藝術。
  • 繪畫染色也有一定的講究,女性發飾及衣飾多以花、草、雲、鳳等紋樣為圖案,男性則多用龍、虎、水、雲等紋樣為圖案。
  • 對於居住在三民路一帶的「皮戲張」張厝,大社區老一輩知之甚詳,從「皮戲川仔」張川以降,下傳張叫、張德成,張家人的藝術才華備受肯定。
  • 與眾不同之處即是配合時宜,不只侷限於表演古老傳統技藝,而能作各方面改良,例如影窗加大、影偶尺寸亦增加,色彩更鮮豔,各關節操縱自如,並能作出高難度技巧及隨時可變幻製造畫面特殊效果的燈光等。
  • 或謂是一位潮州皮影戲藝人陳贈相授,該藝人之名「贈」,不知是「陳贈與張」之意或真是其實名。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雲:“諸門皆有官中樂棚,……元宵節過後,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戲棚子,以防本坊遊人小兒相失,以引聚之。 其三是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 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

與眾不同之處即是配合時宜,不只侷限於表演古老傳統技藝,而能作各方面改良,例如影窗加大、影偶尺寸亦增加,色彩更鮮豔,各關節操縱自如,並能作出高難度技巧及隨時可變幻製造畫面特殊效果的燈光等。 東華皮影戲團除了名滿南部地區外,民國四十至五十五年代是皮影戲業當中,唯一走遍全省各戲院俱能叫座的戲團。 更由於第五代團長張德成先生對皮影戲的貢獻甚鉅,於民國七十四年榮獲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並於民國七十八年當選全國首位重要民族藝術藝師。 目前第六代團長張榑國、張義國先生於民國七十六年起繼承衣缽接掌主演之職,並對台灣皮影戲之保存、推廣不遺餘力。 除了保持傳統之外另加創意,以靈活富有節奏的演技廣受觀眾好評。

東華皮影戲

近代中國影戲大致有北影與南影之分,北影以灤州影戲為代表,南影則以四川影戲為首。 北影以驢皮和羊皮為主要材料,南影則以牛皮為主;北影操縱桿用菽秫,南影則用竹棍。 〈臺灣皮影戲歷史分期初探〉, 《Fiction and Drama》( 《小說與戲劇》),臺南:成功大學外文系。 (五)百餘年前,從廣東潮州一帶傳到台灣南部,盛行於岡山和鳳山一帶,在北二層溪以南、下淡水溪以東的村落中,擁有廣大的農民羣眾。 (三)太平天國年間(一八五○至一八六五),由海豐、陸豐、潮州、汕頭一帶,傳至福建詔安、漳浦等地,後來再傳到台灣。 影戲發展至宋代,由於商品經濟發達、都市生活繁榮、市民階層擴大,市民文化娛樂繁盛,以及宋代話本之出現,促使唐、五代萌芽之影戲,迅速繁榮等因素,影戲已成為民間普遍的娛樂。

1994年張榑國團長為「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皮影首位習藝畢業生」。 1994年張榑國團長膺選為「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 1994年張榑國團長獲頒「傑出藝術薪傳金獅獎」。 觀音山東華皮影劇團,又稱東華皮影劇團,成立於清朝嘉慶年間,屬於家族傳承,從首代團長張狀成立「德興班」後,現已傳承至第六代的張榑國,是臺灣現今歷史最悠久的皮影劇團,團址在高雄市大社區。 張德成(1920-1995),從小在皮影戲世家中成長,繼承父業在皮影戲界也闖出了名號。

東華皮戲團已有兩百年歷史,原名為「德興班」,是原大社鄉最有名的地方人文資產,第五代傳人張德成(已殁)在民國七十八年與李天祿等人同時當選為第一屆國家民族藝師,享有國寶級殊榮。 對於居住在三民路一帶的「皮戲張」張厝,大社區老一輩知之甚詳,從「皮戲川仔」張川以降,下傳張叫、張德成,張家人的藝術才華備受肯定。 在沒有電視機的年代,皮影戲是最受歡迎的民間娛樂,農忙之餘,大人小孩都會聚在一起看皮影戲,聽唱民間民俗傳奇,享受皮影戲特有的光影與聲效。 東華皮戲團經由張德成的發揚光大,在民國四十年代遊走全台各地巡迴演出,造成轟動,更遠赴美國、菲律賓、香港、韓國、日本等地表演,促進國民外交,貢獻良多。 張德成於民國八十四年過世,三子張榑國接續父親「以藝傳史」遺志,近年來多與地方文化中心合作,為皮影戲的文化傳承而努力。 影偶與傳承:兩千多年以前,漢武帝悲慟愛妃死去,令道士以巫術召回亡靈,道士在宮殿內架設了一個大布幕,藉煙霧和微弱的燈光,使布幕上顯出人影,指說是亡魂出現,讓漢武帝覺得欣慰。

演員在半透明的白布後,貼近幕布熟練地操縱皮人活動,並有説唱、樂隊伴之,有聲有色地表演劇情故事。 尤其表演民間神話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騰雲駕霧,做出各種高難動作,變幻莫測,這是其他戲劇難以做到的,因此深愛觀眾喜愛,尤其是兒童百看不厭。 皮影戲也叫“紙影戲”、“燈影戲”,是我國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戲曲。 傳統的偶頭多是側面,單眼造型的“五分臉”,顏色只有紅、綠、白、黑四色,如今,台灣藝術家將影偶改為雙目,側面的“七分臉”,甚至十分臉的正面戲偶,顏色也增加到十種,使影偶更加秀麗,效果更加逼真。 在台灣,皮影戲又稱“皮猴戲”,相傳,它是隨鄭成功的軍隊傳到台灣的。 據老藝人估計,清末台灣南部一帶至少在百團以上,可見清代台灣南部皮影戲之盛。

一九八七年起,林振森夫婦於四川、河北、陜西與福建等地觀賞木偶戲、皮影戲,興起學習皮影戲之念頭,學成後遂於一九九三年成立“華洲園皮影戲團”。 該團成員除林振森夫婦外,其三名子女、林振森之妹林美玉、外甥女呂幸玲,以及友人辜文俊,均為基本成員。 目前該團演出之劇本,着重具教育意涵或富有民間趣味之簡短故事,未來將呈現更多豐富的民間傳奇、歷史小説及神話故事等改編之劇目。 皮影戲始於我國的漢朝,興於北宋,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地方戲劇曲調,採用不同材料製作影偶,形成了不同的類別和劇種,其中最著名的有:河北的驢皮影、西北的牛皮影和福建與廣東的紙影。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