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地區因牛欄河流過,聯絡街區與三墩地區(今東安里上三屯)之橋樑,原本靠木造便橋,卻總在山洪爆發時便被沖毀,交通也隨之中斷。 地方人士因而倡議建橋,日昭和8年(1933年),由政府、地方仕紳、三墩地區居民共同出資,聘請日本技師設計,採集紋理細緻的本地石塊,交由本地知名的石匠李鎮帶隊砌築,昭和8年(1933年)1月12日興工建築,同年11月底竣工;整體交通體系完成通行則在昭和10年(1935年)8月。 泰源原是阿美族人的聚落,日治末期始有幾戶漢人移入經商,光復後才有大量漢人移入(尤其是泰源紅糖工廠設立後),多居住在東富公路兩側,逐漸發展成街肆。
約在1950年(民國40年),移民吳主從故鄉嘉義縣東石鄉後埔福安宮迎回池王令旗鎮孛,後來居民謨拜者眾,再迎回池王金身供奉。 1953年間,到此做生意的雲林人蔡著也從故鄉雲林縣四湖鄉參天宮迎回關聖帝君在家供奉。 1960年間,池王託夢吳主,要求與關聖帝君合作濟世,因此村民將兩神合祀,在民孛開壇濟世,稱為崑龍壇。
曾在大正14年(1925)開設稱為「正修社寶善堂」的鸞堂,到昭和19年(1944)更名為「化育堂」,著作有《律案新篇》(1925年)、《覺頑醒世》(1934年)、《覺世牖民》(1942)3部善書。 太平洋戰爭時東安宮曾遭到盟機轟炸波及,以致屋瓦毀壞,滲漏不堪,因此在民國38年(1949)修建,民國40年(1951)落成時又增雕了真武大帝寶像。 民國74年(1985)鄉老倡議重興鸞堂,改名為「正修社明善堂」,曾在當年(1985)和民國81年(1992)各著造一部都名為《覺世金篇》的善書。
東安宮: 梁紹偉速寫:嘉義 公明路東安宮 旅行速寫 鋼筆速寫 水彩 草圖筆
1966年信徒醵資於現址建廟,1972年奉神指示擲筊改為東安宮,並由四湖參天宮贈送鎮殿關聖帝君神像。 其後又由在村信徒分別從各自家鄉迎回李府千歲(嘉義縣布袋鎮過溝建德宮)、張、李、莫千歲(雲林縣台西鄉五條港孜西府)、媽祖(東石鄉港口宮)等神明,由東安宮供奉的神明可瞭解泰源部落移民的背景。 南營位在聚落南邊的南勢山(菜園龜山)北側;北營原來位在今聯勤補給庫東北角,在民國六○年代才隨著里民增建住宅而移到目前的聚落北端路口。
中營位在菜園將軍廟右前方,位置一直都沒有變遷過;大本營本來位在東安宮前面,後來因為填海造陸而前移到今社區籃球場東邊。 菜園東安宮在聚落外圍設有6個營頭,最早也是只在地上安插3支竹符,放1個烘爐做為象徵,到民國五○年代才改為交椅背形的水泥台;八○年代又改成現在的小廟,廟內安置刻有符令的石碑及香爐,6個營頭的科程儀式仍然以5營為準則。 東營位在聚落東邊,往菜園生命紀念公園的產業道路北側;西營原來位在東安宮西側的海岸旁,在民國七○年代因為築港填造新生地,而往西移約30公尺。 東安宮為大社公廟,光緒二十年肇建,原奉朱、李、池三位千歲,宣統元年再合祀廢庄的三鎮、圍子內兩村之玄天上帝與太子爺,今廟為民國六十五年峻工。 於清朝雍正年間,係先民「李葆」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十七都蓮花鄉庶內村馬巷分靈「池府千歲」來台,安奉於台南府曾文郡麻豆崁子庄「安業」至今。
東安宮建築極為精美,尤其是木雕神龕,都是委請嘉義名師負責的。 而廟中所祀之保生大帝與清水祖師自清初即由蘇飛鳳迎奉來臺,保生大帝除大社東安宮外並輪祀於永安保寧宮與路竹鴨寮保安宮,自民國六十七年起,改以六年輪祀制度。 馬公市「菜園里」前身為「菜園社」,清領時期歸屬嵵裡澚管轄。 約莫在三百年前,來自福建泉州的先民黃氏見此處地勢低窪,有效遮蔽東北季風、適宜發展農業,遂形成聚落,周遭又有「石泉社」、「前寮社」比鄰而居。
東安宮: 東安宮
1935年正式通車後,立碑紀念,碑文敘述「架設費計金四千六百六拾九円」,牛欄河東岸居民捐款2千多元,其中周源發250圓,周源寶200圓,三屯居民每戶捐1圓以上的人名都刻在橋東端的石碑上。 此橋興建之後,東安與東山地區豐富的農產,大量運出街上販售,算是關西開發史中重要的交通橋樑。 東安宮為三殿重簷歇山式建築,前殿為三川門,左右有鐘鼓樓,大殿分前後殿,二樓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左右陪祀南斗、北斗星君。
- 當時村民生活清苦,王爺無安身之所,每年由爐主請回家奉敬,日子稍久諸事不便,村民會議,由黃家弟子捐獻廟址。
- 東安宮香火鼎盛,信徒外地者比本地還多,關聖帝君的誼子就有2百多人,遍佈全台各地,廟前的金亭即是他們捐建。
- 根據《嘉義市志 卷十 宗教禮俗志》記載,東安宮據說是康熙五十五、六年時由東門內居民集資建造。
- 由於信徒日增,東安宮於1984年進行改建,經過多年的努力,至1991年始完成今貌,成為東河鄉最大的廟宇。
- 關聖帝君由此分發出去的也很多,台北聖安宮、板橋聖仁宮、土城聖義宮、南方澳南天宮均為東安宮的分廟,每年農曆正月初五日到十日均會返廟進香。
- 民國74年(1985)鄉老倡議重興鸞堂,改名為「正修社明善堂」,曾在當年(1985)和民國81年(1992)各著造一部都名為《覺世金篇》的善書。
- 民國九十二年因年久失些略損,合議重建大廟建築,於民國九十四年完工至今。
- 東安宮為大社公廟,光緒二十年肇建,原奉朱、李、池三位千歲,宣統元年再合祀廢庄的三鎮、圍子內兩村之玄天上帝與太子爺,今廟為民國六十五年峻工。
根據《嘉義市志 卷十 宗教禮俗志》記載,東安宮據說是康熙五十五、六年時由東門內居民集資建造。 2017年,關西鎮公所曾自費修復橋樑引發文化局關切,2019年,關西鎮公所因考慮混凝土剝落、鋼筋鏽蝕因素,原定將東安古橋護欄拆除重建,後在當地環境守護協會和鄉土文化協會反對,並召開公聽會後則達成拆解共識,以爭取保留最多古橋護欄工法。 ,並改以原古橋護欄樣式進行護欄重建工程,整體工事則在2022年完成。 隨著時代繁榮發展,車輛流量倍增,為紓解日益繁忙的交通,1999年新竹縣政府對於牛欄河進行整治後,於東安橋旁增設牛欄河親水公園,並設有水牛像、吊橋、石塊造景等。
東安宮: 關西東安橋
東安橋造型古典優美,親水公園風景秀麗,時常被選為電影的拍攝場景。 例如在2008年電影《鬼情書》中,牛欄河親水公園及東安橋皆有入鏡,2015年上映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也在此取景拍攝。 現在的東安宮則重修於民國78年(1989),民國80年(1991)落成,李登輝前總統曾於民國83年(1994)贈送「澤庇蒼生」匾額一方。 年,太子殿下嘉慶君時遊台灣來到諸羅,夜宿東安宮,受到東安宮列位正神,神威顯化,保護太子。 嘉慶感恩在心,回到京城奏明乾隆帝,乾隆帝便敕封福德正神,頭戴宰相帽、身穿朝廷官服;賜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帝君神位」從此東安宮列位正神福德正神、 關聖帝君、天上聖母諸神,更加奇蹟顯赫,保佑善男信女,使國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真不愧為神之事蹟,香煙更能流傳萬世,永使世人崇拜。
- 南營位在聚落南邊的南勢山(菜園龜山)北側;北營原來位在今聯勤補給庫東北角,在民國六○年代才隨著里民增建住宅而移到目前的聚落北端路口。
- 菜園東安宮位於菜園里45號,也是從石泉朱王廟分火而來的宮廟,分火時菜園分到的香爐目前還放在東安宮後殿繼續使用。
- 約莫在三百年前,來自福建泉州的先民黃氏見此處地勢低窪,有效遮蔽東北季風、適宜發展農業,遂形成聚落,周遭又有「石泉社」、「前寮社」比鄰而居。
- 太平洋戰爭時東安宮曾遭到盟機轟炸波及,以致屋瓦毀壞,滲漏不堪,因此在民國38年(1949)修建,民國40年(1951)落成時又增雕了真武大帝寶像。
- 現在的東安宮則重修於民國78年(1989),民國80年(1991)落成,李登輝前總統曾於民國83年(1994)贈送「澤庇蒼生」匾額一方。
- 1966年信徒醵資於現址建廟,1972年奉神指示擲筊改為東安宮,並由四湖參天宮贈送鎮殿關聖帝君神像。
- 曾在大正14年(1925)開設稱為「正修社寶善堂」的鸞堂,到昭和19年(1944)更名為「化育堂」,著作有《律案新篇》(1925年)、《覺頑醒世》(1934年)、《覺世牖民》(1942)3部善書。
正殿主祀五府千歲,陪祀觀音佛祖、、溫府千歲、蕭府千歲、邢府千歲、謝府元帥、中壇元帥、善才,龕下祭祀虎將軍,左龕奉祀五營兵將、右龕奉祀福德正神。 當時村民生活清苦,王爺無安身之所,每年由爐主請回家奉敬,日子稍久諸事不便,村民會議,由黃家弟子捐獻廟址。
民國74年(1985年),鄉老將「化育堂」改名為「明善堂」,以重振鸞堂武壇之業務。 [註 1]民國78年(1989年),菜園東安宮重啟修建,兩年後竣工;民國83年(1994年),時任台灣省府主席的李登輝贈予東安宮匾額,題曰「澤庇蒼生」,今仍高懸於正殿之內。 東安宮係自南鯤鯓第二位池府千歲分靈而來好舍庄,奉祀當時因神靈顯赫、庇護萬民,故香火熾盛,至乙未年日本領台依然照常奉祀,香煙不絕。
菜園東安宮位於菜園里45號,也是從石泉朱王廟分火而來的宮廟,分火時菜園分到的香爐目前還放在東安宮後殿繼續使用。 東安宮建廟的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創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因為廟中保存有當年的一副聯:「菜藉神光永茂盛」、「園憑靈氣常豐盈」(下聯已遺失);另一個說法是始建於光緒10年(1884),廟中也留有一塊當年的匾額,上書「赫濯聲靈」4字。 「東安宮重建碑記」則說是初建於道光年間,光緒8年(1882)籌建新廟,到光緒10年(1884)落成(應係指三社合建的石泉朱王廟)。 本宮肇建於清代道光年間,初建在本庄中路東,以竹架土牆茅草覆之,光緒八年原貌重加修葺,民國前五年因颱風牆傾壁倒,由地方紳市募捐易地於本庄中路西重建。 民國61年(1972年),菜園里村民將李府元帥金身移奉至高雄,另闢新廟於高雄市三民區市中一路392號,民國65年(1976年)落成,同年安座入火,主祀李府元帥,即高雄東安宮。 由於信徒日增,東安宮於1984年進行改建,經過多年的努力,至1991年始完成今貌,成為東河鄉最大的廟宇。
原先無神廟集會所,由每戶年輪流孜奉,於是信徒感受不便,提議另謀土地蓋廟。 民國九十二年因年久失些略損,合議重建大廟建築,於民國九十四年完工至今。 一九三五年遷至本庄中路北,至民國戊子年組重建委員會,鳩資擇日建造現址,全村居民一致合作完成本宮重建業務。 一九八九年鑒於舊廟狹窄不敷應用,乃倡議擴大改建,以應日後祭祀之需。 一九九○年農曆三月廿四日由本宮管理委員會與信徒往大陸安溪祖廟進香,恭請城隍正身一尊,於三月廿八日寅時迎回本宮奉祀,由於改建工程順利進行,是於民國癸酉年農曆三月間全部完工,農曆十月五日開廟門慶祝,廟貌富麗堂皇十分壯觀,保佑社區合境平安。
東安宮設委員會管理廟務,委員由全鄉產生,每二年改選一次,另由擲筊方式產生正、副爐王各一人及頭家十人,多為本村信徒,負責年中祀典。 東安宮香火鼎盛,信徒外地者比本地還多,關聖帝君的誼子就有2百多人,遍佈全台各地,廟前的金亭即是他們捐建。 關聖帝君由此分發出去的也很多,台北聖安宮、板橋聖仁宮、土城聖義宮、南方澳南天宮均為東安宮的分廟,每年農曆正月初五日到十日均會返廟進香。 泰源部落入口的土地公廟與東安宮關係密切,祀典亦由東安宮負責。 東安宮除了奉祀主神朱府王爺之外,還副祀李府元帥及恩主公,稍後又增雕文衡聖帝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