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女慈聖宮必看介紹

東女慈聖宮主要供奉天上聖母,二樓則供奉玉皇大帝。 據說清同治初年,在「半路店仔尾」,有林泉等三兄弟,常至南瑤宮奉祀天上聖母,又自宮中請回了天上聖母四媽的金尊至家中供奉。 四媽因此先作了林氏家神,後又在庄中多顯聖威,始成為庄人共同信奉的守護神。 民國79年(1990)本宮創建,而天上聖母四媽的金尊仍由信徒輪流奉請回家中供奉。

咸豐三年(1853年)頂下郊拚後,同安人的首領林佑藻在咸豐五年(1855年)於大稻埕籌建媽祖廟。 同治三年(1864年)初建,廟又稱「大稻埕媽祖宮」,媽祖稱為「稻江媽祖」。 廟最早位在中街與南街的交界處,也就是現在的迪化街與民生西路口,早期的建街發展,即與此廟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息息相關。

東女慈聖宮: 東女慈聖宮

此外,目前該宮有專人負責訓練梵音人員,並藉由開辦「聖事」以消災止厄,不僅是東園村的天上聖母信仰中心,更是一年一度東保十八庄迎天上聖母的之「頭庄媽」。 據說該宮仍保存著同治10年(1871)歲次辛未花月吉置的東保十八庄迎天上聖母的大旗。 嘉慶年間,泉州府同安縣商人,為祈航海平安,從福建分靈請來海神媽祖神像,供奉於艋舺八甲庄。

東女慈聖宮

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舉行慶典外,農曆九月九日的媽祖成道弘法日,亦為一年裡的大活動。 廟中還祭祀有觀音菩薩、關聖帝君、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土地公、虎爺,以及被稱作「龍井公」的古井。 登錄種類:廟宇公告2020年12月22日詳細登錄資料同治五年(1866年)廟再遷建至今日的民樂街和民生西路交叉口,廟面對大稻埕碼頭。 廟前龍柱、石碑、基地石材和雕花大樑均出自廈門港,並由同安師傅雕琢而成。

東女慈聖宮: 廟宇簡介

當時廟後有一口俗稱「小劍潭」的水井,被傳言鄭成功拔劍刺地得到的劍泉,並有「汲井可受福」五字的匾,及由藍鼎元鐫記的勒文,但一說鐫記為林鶴年戲作。 在1954年3月報導時,廟宇建物以及在市區內外等地所購置之土地,估計在新台幣二百萬元以上,逐年收租生息不少,但廟宇被記者以「蛛鎖塵封」來形容。 其中部份土地座落於五常街,遭該廟管理人陳弈偽刻前管理員陳江流印章來侵占,後來台北地檢處法辦。 1910年,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廟宇遷移,並保有原先建材。 至於舊址處的小劍潭井被填平,碑匾被移到天馬茶房右鄰的發記茶行庭園圍牆下,邱秀堂回憶在戰後曾見過該匾碑,之後茶行庭院拆毀,古物不知去向。

東女慈聖宮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