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手印5大著數

初心別緣而觀,謂先觀畫尊等。 後漸淳純,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現,與心相應。 爾時此本尊但從心現,不別外緣,故云無形也。 ” 而有相三密,是佛菩薩本尊之三密,加持於行者之三業上,故稱為三密加持;無相三密,是佛之三密與行者之三密相應融合,故稱為三密相應。

月称同佛护一样,认为没有破他人过错之前不能自立主张。 实际上,不破不立,破即是立,打破一切邪见才能见真见,但首先你自己这一见要不执不固,这也正是佛陀释迦之做法。 ”所以,我们可以说,释迦牟尼是应成中观派之先驱。 马先生说:“佛祖释迦牟尼临终遗言:‘以戒为师’,而不是以见地为师”,他以此来否定见地之重要性。 那么,请问马先生,“以戒为师”这句话是不是一种见地?

密宗手印: 密宗

”换句话说,灭掉一切见地,此犹未接触正法。 《楞严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 ”唯识学也没有告诉我们断除妄想就能成佛,而是要人转识成智。 所以,见地不可无有,所谓“三军可夺师,匹夫不可夺志”,志以见为执持,无见则不能持其志。 当然,按大手印见来说,得见只不过是初步,进一步要得见明体。

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 無上瑜伽續(Anuttarayoga Tantra)及其他下三續的密宗流派都有自己尊奉的本尊與密續經典,其中著名的流派有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喜金剛、勝樂金剛等。 這些流派可以被大致分類為大瑜伽怛特羅(Mahāyoga)與瑜伽母怛特羅(yoginī-tantras)二個大的流派。 在現存的印度梵文資料中,並沒有記載無上瑜伽續這個名稱,只有大瑜伽怛特羅與瑜伽母怛特羅的名稱出現。

  • 是“清明禅”还是“昏沉禅”?
  • 善無畏翻譯了含攝密教戒律的《蘇悉地經》與《蘇婆呼童子請問經》,並為《蘇悉地經》作供養法,使之廣泛流播。
  • 上述的蓮華拳、金剛拳、外縛拳、內縛拳等四類,若再加上忿怒拳、如來拳則成六拳。
  • 它的別名甚多,又稱為怛特羅佛教、密宗、秘密教、秘密乘、密乘、金剛乘、真言乘、瑜伽密教、金剛輪、真言宗。
  • 3、外縛拳 在《大日經疏》卷十三中,稱此為“指在外拳”,但一般只稱為外縛。

表示佛为救济受苦众生的大悲心,希望能使一切众生心生安乐,无所怖畏。 施无畏印即右手朝前,手指自然舒展,即布施无怖畏给与众生的意思。 表面看来,它跟与愿印相似,但其指尖是向上而不是向下。

密宗手印: 佛教手印从何而来?

佛教一般可列出36種主要手印,12種單手手印和24種雙手手印。 佛教金剛乘中,一般可以看到12種主要手印。 中国密宗列出八大手印:法輪印、施法印、金剛印、金剛界印、金剛薩埵所結手印、無量光佛所結手印。

密宗手印

但在本尊儀軌中,金剛亥母、紅觀音、上樂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手印相同,普巴金剛及綠度母手印相同。 結獻曼達手印時,兩手手掌心要放些米,代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珍寶,包括太陽、月亮等作三十七供手印供養。 此外,經中也說,結契印時,不應於顯露處,如《陀羅尼集經》卷一中說:「露處作印咒法者,為惡鬼神之所得便。」又說,於本尊像前作印,應以袈裟或凈巾覆蓋。 所以日本東密通常在袈裟下或法衣袖中結印,但是台密則無如此。 若無法沐浴,也要先凈手、漱口,以香塗手,以此表示恭敬慎重之意。

林林总总,有记录的就有近400多种。 释迦五印是出现佛像造型后最早的手印,既是佛陀在证悟和传播佛法方面最为重要几个事迹的代表,又是佛教大能的体现。 早期佛教徒用佛陀足印、莲花等来象征指代佛陀 图源:网络直到佛陀涅槃之后,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下,印度西北部的一些佛教信徒们认为释迦牟尼的肉身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法身却与世长存。 于是,便塑造了佛陀的形象,通过高于凡人的特征表达佛陀的高高在上,并以手印等方式传播教义。 密宗造像 展现出全然不同的手印 图源:大圣佛像如今,手印无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佛教的教义中,手印承载着佛祗的教诲,是佛教核心教义的体现。

在此十四條戒律的基礎上,不同的灌頂又有不同的戒律。 如《大幻化網》的戒律,包括五條根本戒與十條支分戒;大圓滿則有二十七根本戒。 無論那一派,也以尊師為根本戒。 宋朝與遼、金、西夏等朝代的密教十分發達,法天與天息災、施護同召見,問佛法大意,對揚稱旨。 僧人守真「開灌頂道場五褊,水陸道場二十餘會,僧尼從而諸法者三千餘人」。

  • ;蒙古語:Очирт хөлгөн),是佛教的其中一種修行方法,與印度教的怛特羅密教同時,在印度笈多王朝時期興起。
  • 只有台密和藏密可以觀想跟實踐。
  • 儀軌極為複雜,對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皆有嚴格的規定,主張修「三密」,即手結手印(身密)、口誦真言(語密)和心作觀想(意密)。
  • 無上瑜伽續(Anuttarayoga Tantra)及其他下三續的密宗流派都有自己尊奉的本尊與密續經典,其中著名的流派有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喜金剛、勝樂金剛等。

名為大悲胎藏曼茶羅。 早在部派佛教時代,佛教戒律就對剛剛被納入佛法的密咒作出了回應。 在《四分律》和《十誦律》中,已經有了與密咒相關的內容。 這些小乘戒律開許治療齒痛、腹痛、護身的咒語,而對其他的咒語實行控制。 在西藏一些苯教的神被當時的傳法阿闍梨收編為護法神,例如:永寧十二地母(十二丹瑪護法),印度教一些神祇也被一同收編於護法之列(如象鼻天、地天、大黑天)。 他們食肉飲酒不強調戒律,上師可以娶妻生子,是密宗與印度教、緬甸民間宗教(那加與納特崇拜)等的混合體。

其印相是合叉二手成拳,十指外现。 《金刚顶经》称它为金刚缚,并说此金刚缚是“二手如月形”,这是以外缚的掌中圆形表月轮。 《金刚顶经》中的三昧耶印等,都是以此外缚拳为其印母。

这并不意外,就算两者没有神学意义上的联系,至少也是相互借鉴过的。 作为一个佛法实修者,上师提到过,包括南怀瑾先生的书也提到,修持念咒时候,咒语发音和身体气脉有很大的关系,而不同手印是连接身体不同经络的,对应着相应的咒语。 )又稱證悟印或降魔印。

密宗手印

要在尊室外之中用语空静清洁之处,当澡浴严身,若不能一一浴者,必须洗净手,漱口,以涂香涂手等方得作也。 又作时须正威仪,跏趺等坐。 不尔得罪,令法不得速成。 ”大意是说结手印时,在环境上要选择清洁的静室,沐浴净身,端正仪容,结跏趺,方可结印。 若无法沐浴,也要先净手、漱口,以香涂手,以此表示恭敬慎重之意。

密宗手印

事实上,在印度的原始佛教中,就有“佛身像不应作”的明文禁忌,佛的形象被认为是无法用形象和语言描绘的。 这时,手印作为既可表现教义、又可修行精进的印法,开始在中国流传。 不过,此时的手印仍然只局限于基本的释迦五印,还不复杂,甚至可以混用。 事实上,在古印度文化中,有一种被称作“母陀罗”的舞蹈手势,这种古老但发达的舞蹈手姿,是神祗表演的舞蹈。 印度Raadha Kalpa舞团 手势奇特的古印度舞 图源:世界音乐而如果,我们对印度教有所了解,你就会发现,这两者之间有不少相通之处。

密宗手印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