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熱量的供應外,嬰幼兒成長階段更需注意蛋白質、鈣質、鐵質的攝取。 在蛋白質補充上,建議可多選擇豆腐、豆漿、魚肉泥、肉泥等優質蛋白質;而鈣質除了母乳及配方奶之外,也可多以下列高鈣食物,例如,綠色莧菜、芝麻糊來補充。 至於,鐵質部分則可選擇牛肉泥、肝臟泥等,並於飯後可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果汁或果泥,像是,柳丁汁、芭樂泥等,就是有利鐵質補充、吸收的好組合。 另外,媽媽在哺餵母乳時,也會將吃下肚的營養藉由乳汁傳遞給小寶寶,進而影響日後孩子對食物的接受度。 因此,若家長不想自家寶貝愛挑食,不妨可試著在懷孕期間及哺乳期間,選擇多樣化的天然蔬果,就是從「母胎階段」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另一方式。 每一種食物都應該給孩子嚐試,先別擔心孩子會過敏,像是蛋、魚類等都可嚐試,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幫助他學習和享受食物。
寶寶7個月大後來到中期副食品階段,平均1天餵食2次副食品,這時寶寶開始會伸手抓東西,鍛鍊手指肌肉。 同時,寶寶進入萌牙期,牙齒一顆顆冒出,會開始用牙齦咀嚼,也會對從未嘗過的食物產生好奇。 荤素搭配可以解决蛋白质的互补问题,如豆制品、面筋和肉、蛋、禽等动物性蛋白质搭配,能大大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蔬菜搭配,除了充分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外,还可以得到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大豆含蛋白质丰富,质量好,价格又便宜,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豆制品和各种蔬菜搭配,如葱烧豆腐、腐竹炒油菜、沙锅豆腐、豆腐丝炒雪里蕻等,都受到人们的欢迎。
副食品初期: 副食背景资料
平日飲食中可多攝取富含鐵的食物,如牛肉、豬肉、莧菜、紫菜等。 但有一重要的建議,吻仔魚是海邊各種魚類的幼苗,把這些幼苗煮來吃了,就斷絕台灣海岸線的漁業資源,很多國家早就禁吃魚苗來確保漁業的永續發展,也希望媽媽能夠將吻仔魚的描述刪除,別讓更多人買吻仔魚來吃。 奇異果:我只給過黃金奇異果,放熟軟軟時切1/6手指形狀的直接給,小哈第一個禮拜就吃了,一開始有點作嘔,但很快就吃得順順了。 大黃瓜:去皮去籽,大黃瓜煮起來比較硬一點,我會用高湯的方式像火鍋水煮再給,水煮就是一直煮到筷子夾起來邊緣要夠軟就可以了。 關於作者 精選書摘 愛料理生活誌編輯團隊 精選書籍摘文/秉持著共同推廣優質內容之合作目標,刊載獲正式授權之書籍精選內容。 育兒沒有制式規定,更沒有屬於哪一派別,只要寶寶願意吃,準備的人也輕鬆,就是最好的方式。
烹煮料理時,先把小孩的份量裝好,再添加大人口味的調味料,完全不用再額外準備,一來讓孩子覺得跟大人吃得一樣,二來準備很輕鬆。 未完待續,會持續更新這個頁面,也會繼續完成下面兩階段嘗試的食材。 如果媽媽有覺得吃到甚麼食材也是非常適合寶寶第一階段可以吃的,歡迎留言跟我分享,我會繼續更新這篇文章喔。 開始副食品後,寶寶也有可能會便秘,媽媽可以多餵寶寶高纖維的食物,或在副食品中加一點橄欖油,亞麻仁籽油、椰子油,能改善便秘的狀況。 因為後來副食品計畫改變,這個之後如果還有拿出來用再分享(如果是打算每天很認真餵副食品、有追求每天吃的量和多樣化食材這個就會很需要),不然我每天只試一點點就切小、蒸熟、壓爛就好。
副食品初期: 開始吃副食品後要特別注意
兩個月吃下來,我自己最在意的就是一開始的壓咬吸吞時期,這個時期常常太大顆就會一直作嘔,雖然沒有危險但媽媽看了很心疼,有些東西連我自己吞起來都覺得很不舒服。 柔軟厚實型的食材本身質地可以煮的很軟爛,大概是大人用舌頭頂上顎可以直接壓碎的硬度,適合一開始吃手指食物的寶寶。 紀錄的內容純粹就是媽媽的觀察心得,沒有甚麼厲害的學理根據,每個寶寶的進度也都不一樣,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好好觀察你的寶寶的喜好和習慣喔。 栗子南瓜:不管是栗子南瓜或南瓜質地都非常適合一開始的寶寶吃,不過比較甜,偶爾給可以,給習慣擔心寶寶挑食。
一般南瓜甜度稍微可以接受,可以做成南瓜泥,用來捏飯糰或是拌義大利麵都非常適合。 南瓜買一顆寶寶可以吃很久,切開以後剩下的部分要把籽跟內膜先用湯匙刮除再用保鮮膜包起來冷藏,可以保存比較久。 白蘿蔔:小哈約莫是在吃了兩周以後才吃到白蘿蔔,2杯水吃起來剛剛好。 有時我也會切圓片,約1.2公分厚,1.5到2杯水就差不多了。 因為我自己覺得白蘿蔔比較適合燉煮,懶人媽媽有時會用自己家裡燉的雞湯燉,燉完後白蘿蔔小哈吃,比較有香氣他也喜歡,然後雞湯我喝掉這樣。
因此每次吃完副食品後餵一、兩口,或是想到就餵點水給寶寶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真的擔心嬰兒水喝太多,媽媽也可以稍微計算一下:一歲前,除了奶類和副食品之外,每公斤體重額外攝取30cc的白開水。 相反,如果小孩不愛喝水也不用擔心,因為本來母奶、配方奶中就含有很多水分了。 建議剛開始餵食副食品時,4~5天餵一次,一次餵食1~2小匙同種類的副食品,之後再漸漸增加份量,用這種方法還能了解寶寶對何種食物過敏。
副食的种类很多,如肉类、蛋类、奶类、禽类、鱼类、豆类和蔬菜等。 其营养作用也各有长短,如肉类等动物性食品和豆类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缺少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不含维生素C。 蔬菜中含有极少量蛋白质,但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有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如果把各类副食品搭配食用,能互相取长补短,人体就可以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素。 也就是吃副食品只是為了知道會不會對這樣東西有過敏反應,有過敏反應的就記錄下來之後再觀察,都是家裡有什麼隨手蒸一點或是拿家裡水果讓她試,1歲前都不追求副食品的量(追到一定的量可以取代一餐奶)。
後來又買了這個貝親的副食品湯匙,這款是9m使用,有另一款是5-6m的,不過那款湯匙容量真的滿小的,我家寶寶沒什麼耐心容易吃到生氣,所以我們就直接用9m的但不會挖滿整個湯匙餵她。 鄭欣宜營養師表示,在討論副食品該怎麼吃前,不妨先來了解為什麼嬰幼兒有食用副食品的必要。 這是因為當寶寶出生滿4個月後,便會進入發育成長快速期,活動量也跟著大幅增加。
因為我是0廚藝媽媽,一開始都是原型食物直接大同電鍋蒸,沒有食譜XD。 條列裡的X杯水都是一次蒸寶寶一餐份,用大同電鍋蒸,外鍋米杯量水的單位。 不過軟硬度還是會受切的方式、粗細、還有整盤食物的多寡影響,我只記下我自己的經驗,如果狀況不一樣還是要嘗試調整喔。
研究發現,純母乳寶寶比較容易缺乏,因母乳中維生素 D 含量較少。 維生素 D 不足容易情緒不安、免疫力低、皮膚乾燥等影響。 @2021 -工程妻佐安 All Right Reserved. 如果你使用了連結購買產品,我可能會得到小額分潤,但別擔心,因為你不需因此而付出更多費用來購買產品或服務,而且還可以支持本網站的運作。 本網站部份文章含有聯盟行銷連結,當你點擊連結購買產品後,我們可能會收到少量佣金,支持網站繼續經營下去,當然這不會造成你任何的附加費用。 蒲瓜:雖然蒲瓜的中間不用去掉,但是煮起來軟硬度有差不太好拿,所以我只用旁邊比較硬的地方切手指型,1-2杯水蒸。
這時從與生俱來的吸吮反射會逐步發展出「咀嚼」能力,當湯匙靠近嘴巴時,會自然地張嘴、咀嚼。 除此之外,你會發現當寶寶專注地看著旁人吃飯的模樣就會開始流口水、發出嘖嘖聲。 6個月大後,對鐵質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這時就必須額外補充含有鐵質的副食品(比如牛肉米湯)。 寶寶能健康的成長,均衡攝取各種食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掌握各個階段的副食品給予原則之後,相信寶寶一定會有充足的營養幫助成長。 副食品的添加重點,就是希望除了補充寶寶所需的營養之外,還能讓寶寶漸漸地適應各類食物,所以其量應由少變多,千萬不要強迫寶寶一定得吃多少,而逼著寶寶多吃一點,若是影響寶寶進食的心情,產生對飲食的負面記憶,讓寶寶抗拒飲食,就會出現偏食問題。 七~八個月後,副食品越吃越好,製備上也以「親子共食」製備。
再來就是寶寶吃的比較上手以後,每餐可以混和軟嫩的和比較硬適合磨牙的食物,既可以吃飽,又可以咬咬玩玩喔。 想利用10倍粥增加飽飽副食品的量,然後製作不同的食材冰磚也能搭配著給寶寶吃,例如馬鈴薯冰磚+南瓜冰磚這樣搭配,感覺寶寶會吃的比較營養。 在食物形態上,也應循序漸進的由液體食物,到半固體,再到固體食物;濃度由稀到濃;由糊狀到小丁狀給予,來慢慢訓練孩子的咀嚼能力。
當孩子滿1歲時,副食品就不再只是輔助的食物,而是正餐。 因此份量應該要比奶量多,這時也不必再另外製作方便咀嚼的副食品,而是讓他們可以跟著大人一起吃烹煮食物,但若有些較難咬碎的食物,可以用食物剪簡單處理,像是過長的蔬菜、太厚實的肉等。 相信一定有爸媽感到疑惑,為什麼嬰幼兒的食物分為母奶/配方奶、副食品、一般食物? 開始給予女兒副食品並沒有從十倍粥、五倍粥開始,更沒有依照三天持續同食材,也不曾給予米精、麥精等食物。
而此時,喝母乳、配方奶已無法滿足其成長所需的熱量、鐵質、鈣質等營養素。 除了原本吃的食物能增量外,開始試著吃一點軟飯、軟麵條,蔬菜亦可剁碎後食用。 這個時期寶寶開始長牙,所以寶寶的飲食狀況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尤其到後期需要開始轉換食物的質地,不需要非常碎爛,可開始給予一些大人可以吃的食物,但是質地要軟,體積要小,避免小孩子噎到。 因為在6個月後,母乳就沒辦法提供寶寶完整的營養,所以在前4至6個月純母乳的哺育後,接下來的副食品補給就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月齡將寶寶的副食品分成四個階段,接著就來介紹不同時期的寶寶要吃哪些副食品,首要要認知的就是不要加糖和鹽等等調味,這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發育。
我認為吃是一件快樂的事,沒有這麼的複雜,若換成一般人同樣食物吃三天應該都受不了。 秉持以原型食材呈現,初期以淺嚐一口為主,讓身體去認識食物的味道就好。 南瓜:一般南瓜比較軟,大約0.4-0.5杯水就夠了,我一般是切片,盡量再把它修成手指形狀。
副食品階段是寶寶未來「口味養成期」,為避免孩子從小養成挑食、偏食習慣。 建議在食材選擇上,也應盡量以新鮮天然、容易吸收消化,且不含人工調味料的食物為主,搭配洋蔥泥、檸檬、蔥、薑、蒜等天然辛香料烹調,就是避免重口味養成的好方法。 這時寶寶可以開始吃跟大人用餐時一樣的食物了,只要注意食物的軟硬問題,特別是有骨頭或含刺的食材,一定得特別挑出來。 為了避免寶寶養成偏食的習慣,媽媽們應避用調味料調理副食品;當然,油炸、辛辣或是太冰的東西也不適合給寶寶吃。 4~6 個月是寶寶開始補充副食品的時間,配方奶寶寶 4 個月起可以開始食用,純母乳寶寶可以 6 個月再開始。 我的女兒主要喝母奶,只有睡前給予配方奶,所以在 5 個月才開始吃副食品。
- 大黃瓜:去皮去籽,大黃瓜煮起來比較硬一點,我會用高湯的方式像火鍋水煮再給,水煮就是一直煮到筷子夾起來邊緣要夠軟就可以了。
- 柔軟厚實型的食材本身質地可以煮的很軟爛,大概是大人用舌頭頂上顎可以直接壓碎的硬度,適合一開始吃手指食物的寶寶。
- 蔬菜中含有极少量蛋白质,但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有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 媽媽群組推薦的湯匙,碰觸到的食材溫度高於43度就會變色,頭兩天用在加熱後的十倍粥時覺得感溫功能很不錯,湯匙放進剛熱好的粥時會變白,等恢復原來的顏色就是降溫完成可以餵寶寶了。
- 這時從與生俱來的吸吮反射會逐步發展出「咀嚼」能力,當湯匙靠近嘴巴時,會自然地張嘴、咀嚼。
-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開始食用副食品的寶寶一餐吃掉一整顆蘋果泥,是可以的嗎?
重點就是持續不斷的餵,從稀到濃,少到多,他喜歡就多吃一點,不愛,不想,在哭鬧時就少吃一點,但每天都要餵。
许多动物性食品,如鱼类、肉类、蛋类、奶类等都属于酸性食物,如果动物性食物吃得过多,会造成人体酸碱失衡。 许多植物性食品,如叶菜类、花苔类、果茄类等都属于碱性食物,食之可调整体内的酸碱平衡。 如豆制品和肉类搭配,再和叶菜类或花苔类、果茄类蔬菜搭配,不仅可获得全面的营养,而且还能保持酸碱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 調查發現,嬰幼兒時期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是維生素 D、鈣質、鐵質,因此添加副食品時,食材選用上以這個方向做補強,讓寶寶營養達到需求。 記得買小隻嫩一點的,太大隻的有時候纖維很粗連大人都要咬得很辛苦啊。 小哈自主進食的第二天我就給了秋葵,結果他根本放到嘴裡拉拉咧就丟出來了,不過大概吃了一周左右再給他,他就可以咬的開花把裡面的籽都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