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凌晨零時,警方接獲一名三十二歲姓何女子報案,指早前收到招聘廣告短訊,對方聲稱透過擔任「網上刷單員」,於購物平台以點擊購物推高商家名氣賺取佣金,其間騙徒曾向受害人發放約四百元佣金,以博取信任。 樓主首先購入「太空卡」發訊息給對方,稱要電話應徵,即時獲得回應,並介紹工作內容包括打評論等,以幫助各個社交平台商家增加曝光度及產品銷量,完成任務後就獲得獎勵,每日收入由200至1000元不等。 其後樓主答應並獲邀做體驗任務,先在指定平台註冊帳號,並重複點擊下單60次,聲稱完成後就會發放佣金獎勵。 此外,一名姓袁(24歲)女子於昨午約3時報案,指早前回應一社交平台求職群組內由陌生人發出的招聘廣告,成為網上刷單員。
但你除了要加入會員,還需要簽約、還需要準備押金,還沒拿到錢就要投入本金,拿到一點點利息錢、之後卻連本金都不見了。 劉德良提醒,廣大電商應當認識到,刷單行為是一種非法的商業營銷行為。 一經發現,不僅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另外還要被列入誠信黑名單。 這些刷客有的是孤軍奮戰,有的是並肩作戰,他們主要通過聊天工具進行聯繫。
刷單賺錢: 即時港聞
受害人會被指示到該網站登記個人帳戶,並將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金額轉入一個本地銀行戶口作本金,其個人帳戶便會顯示受害人注入的金額。 隨後受害人就會依指示在網站內「刷單」,而「刷單」後只要申請退款,就能賺取相應佣金,務求令到受害人信以為真,投入更多資金。 惟當受害人欲取回個人帳戶內的款項時,該帳戶會隨即被刪除,資金全數被騙徒騙走,網站其後更被刪除。
- 為題發帖,稱近日收到各種招聘在家工作人員的訊息,標榜無需經驗、可在家彈性辦公、不影響正職,20至65歲都可做,聲稱日薪可高達千元。
- 騙徒為隱藏自己的身份,只會留下一個社交媒體或即時通訊軟件的帳號,以供有興趣的求職者聯絡。
-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
- 2020年09月,家住美國洛杉磯縣的王女士,連續收到不明源頭的神秘包裹,王女士表示從2020年初開始,她陸續收到沒有寄件者信息的亞馬遜包裹,包裹裏面的東西五花八門,從毛巾、手機座到電玩手柄等。
- 同時,網站平臺應加大監管力度,起到必要的監控作用,必要時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從源頭上減少「刷單」行為的產生。
昨晨約9時,一名姓趙(20歲)女子報案,指早前回應陌生人發出的招聘訊息,應聘充當網上刷單員,於購物平台以點擊購物推高商家名氣來賺取佣金。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騙徒初時曾向受害人發放佣金以獲取信任,事主降低戒心後,按指示將28萬元存入至對方指定的3個帳戶以作平台購物之用。 警方昨日(22日)下午約6時20分接獲事主報案,指她早前回應社交平台求職群組內的招聘廣告,對方聲稱可透過充當「網上電商刷單員」,於購物平台以點擊購物谷高商家名氣來賺取佣金。
刷單賺錢: 同場加映:港女遇「外籍機師」搭訕 贈葉劉玉照展開爆笑對話 對方咁樣反應
京東公司公關總監康建表示,京東開放平台成立之初,即制定嚴格的公司政策,反對刷單行為,如發現有賣家違反規定的情況,均按公司規定嚴厲處罰,如果用户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撥打京東客服電話進行舉報,我們會進行嚴格的核查。 2019年10月17日,針對如何保障網紅食品安全的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要求電商第三方平台切實履行監管職責,並對“刷單”“假評論”涉嫌違反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刷單是一種欺詐,意在製造“僞成交”,利用虛假“高銷量”與“從衆心理”矇蔽消費者購買。 刷單還會導致惡性循環——如果A商家刷,B商家不刷,B的銷售很可能受影響,倘若B效仿,刷單“泡沫”會越來越大。
因刷單被騙雖是受害者,但這種上當可能難獲同情,還會面臨法律懲處。 真刷單“助紂爲虐”,假刷單“自投羅網”,這種“塹”真別喫。 有的騙子“赤膊上陣”,甩給即將上鉤者一個二維碼,讓其“掃單”,一旦“掃”了,受害人的錢就被轉走,刷單者質問,被告知“搞錯”,又讓掃其他碼,反覆幾次騙得差不多了,就被騙子“拉黑”。 還有“放長線釣大魚”,讓刷單者先“墊付”,說是返還本金並給“佣金”。 起初,小額兌現給點“甜頭”,等刷單者大投入,對方就“失聯”。
據內部人員介紹,加入刷單組織需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並且要經過一定的培訓,正式上崗之後,每單收入大概在4到5元,其中大部分刷客是大學生和家庭婦女。 通過這種方式,網店可以獲得較好的搜索排名,比如,在平台搜索時“按銷量”搜索,該店鋪因為銷量大(即便是虛假的)會更容易被買家找到。 一般可分為單品刷銷量為做爆款等做準備和刷信譽以提高店鋪整體信譽度兩種。
刷單賺錢: 刷單賺佣騙案 呃兩人逾40萬
嚴懲生產、銷售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偽造產地、廠名、質量標誌,篡改生產日期,在網售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違法行為。 淘寶網中有1.1萬家網店存在刷單現象,但在所調查的4000多家存在虛假交易的淘寶網店中,只有89家受到淘寶的處罰,僅佔2.2%。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騙了上千名刷單者的淘寶店主都是在淘寶官方注冊過真實資料的人,也有受害者在微博上曝光了他們的電話、姓名等資料,當然,他們的電話現在全都打不通,但是,他們似乎也沒受到什麼懲罰。 同時,網站平臺應加大監管力度,起到必要的監控作用,必要時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從源頭上減少「刷單」行為的產生。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判鍾某某有期徒刑兩年3個月。 方先生:就跟淘寶上買東西一樣, 就是假拍,不需要給他真實發貨的,訂單交易下來了,我把錢打給他,這邊我給他點發貨,實際上沒發貨,然后他那邊確認收貨,在給我一個好評,這樣刷單就完成了。 宣稱“躺賺”首先“吸睛”,“正規刷單”利用“黑產”勾勒出“靠譜”假象,一些人想“靈活賺錢”的慾望被點燃,下一步就該“實操”。 據瞭解,為應對執法部門的打擊,騙子們通常只利用虛擬貨物作為詐騙的工具,這其中包括電話充值卡、遊戲點卡、應用商店充值卡等等,而這些充值卡可以通過專門的收卡平臺迅速變現。 警方根據線報及調查後,於前日展開行動,在全港多區拘捕5名本地男子(19至37歲),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
警方指騙徒的招聘廣告一般聲稱「搵快錢」、「高人工」、「即日出糧」或「在家工作」,對應徵者年齡、學歷、工作經驗等要求較低,亦不會提及實際職位或工作內容,只提供即時通訊軟件或手機號碼聯絡方法,市民如遇上述情況就要留神。 警方因此呼籲市民,若收到招聘廣告聲稱能夠協助搵快錢,但不需任何技能就有優厚報酬,應加倍小心; 如果招聘廣告並没有交代其公司資料,或只留下社交媒體或即時通訊軟件的帳號作聯絡,就必須加倍留神。 另外切勿把銀行戶口借給僱主或陌生人,或以個人名義協助僱主或其他人申請貸款,如懷疑受騙,應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德良表示,刷單作為一種非法的商業模式和營銷行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即使作為受害人,也很難獲得社會公眾的諒解。 同時刷單行為是一種虛假廣告宣傳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違法了《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
李女士說:第一次給了我一個京東的連結,說加入購物車不要付款,然後我加入購物車以後截圖給他,他就給我一個支付寶的二維碼,讓我掃描支付。 那筆是120塊錢,支付完了以後,他用支付寶又返我125,相當於這單掙了5塊錢。 法律界人士指出,除了「刷單幫」主腦干犯《盜竊罪》,協助唱好的「刷單員」亦涉及串謀詐騙,隨時身陷囹圄。 本材料由Sing Tao Newspapers San Francisco Ltd.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帖文一出不足1天,已逾2000人讚好,過千次轉發,整個反詐騙過程後引網民爆笑,又大讚反攻手法「高質」、「學到嘢」。
緊接著「劉紅豔」詢問記者是否繼續做下面的任務,當記者表示願意繼續後,「劉紅豔」又發過來第二次刷單任務,共5單,每單增加到200元,並與記者約定,每完成1單可以返還一次本金和佣金。 由於平時工作並不忙,李女士希望利用業餘時間掙些外快,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加了簡訊中的QQ號碼,並與所謂的客服人員取得了聯絡,在李女士填寫了入職申請表之後,她接到了第一次刷單任務。 警方表示,案中受害人以16歲至35歲人士最多,其次為35歲至60歲人士,而女性受害人佔約6成半,超過三分之二的受害人為無業、家庭主婦或學生。 另外,根據資料,本年截至9月,警方共接獲149宗網上求職騙案,比2019年同期多1.8倍,而今年因網上求職騙案損失的金額多達580萬港元,比去年同期上升超過7倍。 真的假的Cofacts聊天機器人提醒您千萬不要嘗試,這是衝虛擬貨幣成交量並且從中抽取佣金的平台。
此外,昨凌晨零時許,一名27歲印度籍女子報案,指早前回應網上平台的招聘廣告,充當網上刷單員。 她將13.5萬元存入對方指定的兩個帳戶作平台購物之用後,對方即失蹤。 警方將兩宗案件列「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分別交深水埗警區及九龍城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本報訊】疫情打擊經濟,不時有市民因心急求職養家,不慎墮入求職騙案,其中「刷單賺佣」騙案手法呈上升趨勢,昨日已接獲兩宗。 其中一名受害人為姓何(32歲)女子,警方於昨日凌晨時分接獲其報案,指早前收到招聘廣告短訊,對方聲稱透過擔任「網上刷單員」,於購物平台以點擊購物推高商家名氣,即可賺取佣金,事成後亦會退還本金。 受害人遂按指示,將款項存入騙徒提供的6個銀行戶口,以作平台購物之用,期間騙徒曾向受害人發還約400元佣金,以獲取其信任。 惟當受害人再將更多款項存入後,便與騙徒失去聯絡,事主終損失共97萬元。
騙徒為隱藏自己的身份,只會留下一個社交媒體或即時通訊軟件的帳號,以供有興趣的求職者聯絡。 記者發現在微博上只要輸入關鍵詞「兼職」,就會出現很多相關的內容,其中包括招淘寶手機兼職刷單的、招聘「打字員」的等等,他們在廣告中用「靠譜」、「免費」、「佣金」等字眼來吸引人。 整個騙局的第一步,詐騙團伙中有人專門通過一些社交媒體釋出詐騙廣告。
等到你的投入資金越來越多了,平台可能會消失、你的錢可能會被扣住,原因千奇百怪,但你永遠都不可能從中獲得利益。 #高額獲利、#穩賺不賠、獲利來源不明或獲利率超乎期待,這些都是警訊,千萬要小心來路不明之投資管道。 《2018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方案》要求,嚴厲查處製售侵權假冒偽劣網絡商品行為,探索建立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監管機制。
被捕人士被帶署扣查,行動仍然繼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本報訊】受聘做刷單打手賺佣金,27人墮騙局被呃140萬元。 因疫情影響,網上購買變得普遍,加上失業率高企,有犯罪集團利用失業人士求職心切的心態,在網上發文聲稱有「筍工」介紹,吸引人在網上購物平台以「刷單」方式賺取佣金,從中騙取金錢。 8月至9月期間,警方收到27名市民報案,指被人以上述方式騙取總共140萬元,案件交由黃大仙警區重案組接手調查。 騙徒虛構「刷單員」的工作,聲稱應徵者在網購平台購物以催谷銷量,可按購物金額抽佣。 受害人被廣告標榜的「高佣金」、「不需學歷經驗」和「可在家工作」吸引,應徵成為「刷單員」。 有網民認為見好就收需要很大定力,而且樓主小心奕奕沒有透露個人資料,否則一個不小心資料被盜用或借錢騙財,可能會入另1個陷阱,故認為最好方法是對詐騙訊息視而不見。
有人分析該訊息必然是詐騙,更點出一大破綻,「戶口變負數就係引你入錢,入得愈多賺得愈多,但如果獲佣前要入數,一定係呃人」。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最初可能唔使本,騙徒蝕一二千出去,跟住呢啲人就心紅,但呢個時候就中騙騙徒下懷,想再大啲就要咩VIP或者會員先可以,咁唔使講就係要畀錢啦。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 全職媽媽想靠刷單賺奶粉錢,結果慘遭詐騙落得「夫離女散」下場。 中國大陸江蘇一名媽媽,2018年在網路上認識現任丈夫並再婚後,與老公和兩人所生女兒過著怡然的生活,直到她今年遭遇刷單詐騙、被騙光大筆積蓄,一切才全變了調。 2017年8月,浙江省義烏市一服飾公司負責人鍾某某僱人在對手網店刷單近兩千單,鍾某某是這家網店的店長,如意算盤不僅未得逞,還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加州消費者事務局表示,王女士可能成為了“刷單詐騙”的受害人。 事主遂按指示將約539200元分批存入對方指定的24個戶口作平台購物之用,惟事主其後與騙徒失去聯絡,事主懷疑受騙,於是報案。 經初步調查,案件列「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交由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九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這只是一種不良的刷單行為,但是央視記者近期在調查中發現,由兼職刷單滋生出了新型詐騙。 事主遂按指示將約42萬元存入至對方指定的10個帳戶以作平台購物之用。
“輕輕鬆鬆,動動手指,不用工作就能賺錢”“正規平臺,誠邀刷單,按條結算,輕鬆上手”……此類“網絡兼職”小廣告頻現兼職羣、朋友圈,實際卻是網絡詐騙,誘使一些大學生、家庭主婦、無業人員上當受騙。 其中1名21歲無業女子於2020年12月應聘為「刷單員」,幫商家買時裝及名牌手袋,刷單11次,更不惜向財務公司借貸,及透支信用卡現金,以增加本金資本,以賺取貨款的5%佣金,即是約3.6萬元,最終1個月內損失73萬元。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這幾天以來,有近千名消費者聚集在一個QQ群裡,試圖尋找一個挽回他們損失的辦法。 這些人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消費者,他們都是淘寶店鋪的刷單手,但是這次,他們被網店的店主給騙了,受騙金額最少的也有1280元,總體金額已經上百萬。 打擊刷單詐騙,追擊幕後“黑手”,執法者絕不手軟,這也是淨化市場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應有之義。 注水數據,惡性競爭,虛假繁榮,對商家沒好處,除了自律,他律也設有紅線,不能觸犯。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