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由來詳盡懶人包

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咽。 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説:“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地官大帝,全稱“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亦稱為地官、清虛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 是道教中三官大帝之一,地官是由元洞混靈之氣、結黃之清凝結而成,掌管五嶽大帝、五嶽諸真人及惜地神仙已得道者。

「盂蘭盆」的含義有解倒懸之意,可盛放供品供養佛陀與僧人,承載著佛法不可思議福田之力量,去解救已故父母的倒懸之苦,因此盂蘭盆也是一個能給予眾生呵護、安全、安心、保障的神聖器皿。 而這種供僧風俗,則起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 中元普渡的供品擺放,葷素要分開,上方擺放素果,下方擺放葷食。

每年農曆七月,是台灣人俗稱的「鬼月」,相傳七月初一,陰間的鬼門便會開啟,讓一群無人供奉的孤魂野鬼能夠來到陽間享受人們的奉祀,直到七月底,鬼門便會再度關閉,而所有亡魂,則又得重新返回陰間。 七月十四祭祖習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間的祭祖節,而非“鬼節”。 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之後道教的說法。

中元節由來: 推薦文章

臺灣的「鬼月」概念是因為臺灣移民社會死傷甚多,例如:漳泉械鬥、原漢對立、抗荷、抗清、抗日等移民問題,造成很多「大眾爺」、「萬善公」、「有應公」、「百姓爺」、「義民廟」等無主祭祠。 為了安撫孤魂、化解仇恨、慈善積德,臺灣在清代晚期開始形成普渡死難者的大型祭祀活動。 日治前期的臺灣舊慣調查中,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也並不普遍。 因此由歷史證據可知「鬼月」其實是現代產物,只有這幾十年來流行此說法。

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 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感德祖先文化傳統。 時逢小秋的農作物收穫,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悅與祖先分享,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時分舉行。 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神像),以消弭亡魂的戾氣。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福建人(閩南人)稱之為「七月歌臺」或簡稱「歌臺」。

中元節由來: 中元節的由來、習俗和七月禁忌報你知!

宋代《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中元節盛況,農曆七月稱作「鬼月」的正向影響,在於救渡鬼道眾生的慈悲心,並且懂得慎終追遠的感恩之情,及諸惡莫作的因果概念,有其深遠的教化意義。 我們現在所過的中元節,其實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觀念,佛教稱這個節日為「盂蘭盆節」,與道教的中元節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又到了,中元節也將來臨。 中元節是經過儒、釋、道的文化融合而留下的習俗,因此許多傳說都是「混合物」,融合了很多宗教概念。

據說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一,陰間地府會打開鬼門關,讓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回到陽間享受人們的祭拜。 在這一個月內,左鄰右舍會輪流祭拜,直到七月的最後一天,才會關上鬼門,所以農曆七月又叫做「鬼月」。 七月十五日是佛教所謂的「盂蘭盆會」,這個日子的由來與道教的中元普渡不太一樣。 「盂蘭盆」,是印度話「烏蘭婆拏」原音的變化,是「救倒懸」的意思,意旨人世間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民不聊生,為避免眾生處於「倒懸」之苦,佛教徒們會在廟中誦「盂蘭盆經」,並佈施食物給好兄弟們。 至於這種風俗,相傳是起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

中元節由來: 道教中元法會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 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

有的上墳掃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有的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等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複合儒、佛、道三教,將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稱為鬼節,稱農曆7月為“鬼月”。

  • 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為神誕之日,道教徒都進廟燒香奉祀,或建黃籙齋、三元齋等道場,以祈福消災。
  • 中元普渡除了祭祀孤魂野鬼,當然也蘊藏著子孫慎終追遠祭祖的情懷。
  • 盂蘭盆會是佛教歲節儀規中重要的儀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舉行,因此中元節也有“盂蘭盆節”之稱。
  • 祭祀當天,先獻上葷食與白酒,並“饅頭”飯,竹筷平攤於飯菜之間,燈火齊明,還要訴接祭之言。
  • 如 :《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靈寶煉度》、《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浮生法事》、《九幽燈儀》等等。
  • Google今(7)日揭曉台灣2022年度搜尋排行榜(Year in Search),由於防疫政策轉變,…

夜間觀跳天燈的場面,宛如長龍在星光中舞動。 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名單(新入選專案)。 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民俗專案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20世紀20-40年代,七月十四祭祖遠比“七夕”、“清明”熱鬧。

中元節,日期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因此又稱「七月半」,是佛教中的盂蘭節,也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節日。 傳說中在農曆七月初一是鬼門開、七月三十鬼門關,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而民間也會有祭祀鬼魂的活動。 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仍然存有的孝道觀念暗合,後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 越南盂蘭盆節除了祭祖、普渡之外,還有感謝母親、對母親表達孝心的意義,這是人們仿效目連救母故事中目犍連對母親盡孝的精神,因此這天也是越南傳統的母親節。 這天人們會一家團聚,一起表達對母親的敬愛。 日間一起拜祭祖先、迎接祖先亡魂回家團聚,體現越南傳統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精神。

中元普渡除了準備各種好料,一定也要備妥牲禮! 民間習俗裡農曆七月是地獄受苦的鬼魂,難得能前返民間的時期,最喜歡豐盛的菜宴,因此普渡好兄弟最需要備齊好料,三牲五牲不可少。 道教創立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寶誕,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習俗,並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 道教的說法則是,農曆七月十五為掌管地域的地官壽誕,是地官赦罪之日,為祈求地官大帝赦免亡魂之罪,道士會在這一天誦經,舉辦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使鬼魂得以早日解脫。 關於目犍連的媽媽生前做了什麼壞事,也有很多說法,有人說她有錢卻吝嗇不佈施;也有一說是她為了養大目犍連而偷盜。 而目犍連是如何怎麼救出母親,也眾說紛紜,一些民間版本還說,目犍連不是透過供養僧人得功德,而是直接拿著佛陀的禪杖,打破地獄之門,救出了媽媽,卻也讓其他鬼魂跑出來。

中元節由來

每個月十五日都重要,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才有的現象。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孟蘭盆會”。 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中元節由來

“孟蘭”是梵語,倒懸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 他們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 佛典《孟蘭盆經》中記載這麼一個故事,説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 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 佛祖説: “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裏,敬設盛大的孟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 ”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脱離了餓鬼道。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