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可以選擇自行居家祭拜或與公司行號、廟宇、社區等團體祭拜。 祭拜地點可以選在室外空地或大樓門口祭拜,而盡量不要選在室內或陽台祭拜。 李秀娥女士的這冊《圖解台灣歲時祭祀小百科》,其內容與她先前已出版的《圖解台灣民俗節慶》雖有重疊之處,但在結構上則以更為淺顯而入的問答方式來呈現。 比較常拜的水果是求「平安」的蘋果和求「有子」的柚子,而中元普渡最禁忌的水果則為香蕉、李子、梨子與鳳梨,這是因為這些水果的台語分別念成「招、你、來」以及「旺來」,會有把好兄弟招進家中的疑慮! 而有籽的水果也不宜祭拜,像是芭樂、番茄、釋迦、火龍果等,由於吃了籽之後會隨人體排泄,隱含有「不潔」的意思。
時間:一般中元普渡時辰會建議在下午 2 點到 6 點期間,避開了太陽最大陽氣最盛的正中午,趕太陽下山以前。 我不知道習俗上可不可以提前, 但是我家會提前到這周日, 現代人都是方便為主了吧 ? 《釋氏六帖》也記載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
中元節拜: 中元普渡供品推薦五:拜拜套組
此外,在鬼月放鞭炮也是一項大禁忌,所以記得不要燃放鞭炮,以免因此嚇走好兄弟,讓它們無法超生,找不到回鬼門關的路。 不要偷吃祭品或腳尾飯,因為這些食物本是屬於好兄弟的,未經他們的同意私自食用,惹毛了牠們可是會招來厄運的。 祭品的鮮花和水果方面,鮮花要買全開,這樣才會愈拜愈旺。 而四季時令的水果,要用發音吉祥的水果來祭拜,適宜的如棗子、蘋果等水果,項目上不可偶數只能是奇數。 人倫榮民塔位於南投縣信義鄉人倫林道17公里處,海拔約1500公尺,為感念林業先賢的付出及貢獻,南投林管處及南投榮服處每年清明節及中元節皆會舉行祭祀,感念因公殉職的前輩,部分榮民遺眷也會一起前往祭拜。 「歲時」一詞是「歲」與「時」的複合詞,「歲」是古代紀年的單位,一歲即一年,後來成為人們計算年齡的單位,「時」是一年之中春夏秋冬的時序變化。
歌臺表演通常安排於夜晚時分,臺上表演包括詼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 中元節是東亞文化上在農曆七月十五的傳統節日,本來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後來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佛教傳入後又以此日為盂蘭盆節,加上東亞巫覡宗教及民間信仰習合,不少地區在同一日都有各式活動。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孟蘭盆會」。 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 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佈絕食物給孤魂野鬼。 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香港人通常稱這節日為盂蘭節,人們會在七月十四在家中祭祖,並且會燒街衣。 各區於七月皆有舉辦盂蘭勝會或中元建醮,離島坪洲便是其中一個地方舉辦中元建醮。 坪洲中元建醮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二至十五日舉行,一連四日,最熱鬧的一天為七月十五日,當日的儀式包括走午朝、走龍船、放水陸燈、擺天席、爭奪祭品及化大士王。
本書企劃即以台灣民間歲時節慶與節氣的配合,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呈現,找出100個生活中歲時祭祀須知,探討常民在各類民間神明祭祀、歲時節慶與四時節氣的祭祀活動中,如何能避免誤用。 使用這些知識與應用皆有民間文化之根源,也避免在各式祭祀活動中觸碰禁忌,表錯意義。 「中元節」原來是道教的說法,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是天官賜人升官、發財的賜福日;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是水官解厄日,解厄是什麼? 像車禍、生病、破財都是厄;解厄即成天求神拜佛,解運免除禍害。 七月十五日為「中元」,是地官赦罪日,地官大帝在這一天來到凡間,考察眾人,分別善惡,因此在這天,民間都有祭祀地官大帝的儀式,而這一天也是一般人家祭拜祖先,祈求祖先庇福的日子。 對於一心迎向「新生活」的人來說,這些文化的變遷自然不以為損。
而民間則根據此一曆書,在因應農漁勞作、婚喪遷徙等時間之需求,編撰成專業版的「通書」以及普及版的「農民曆」,普遍通行於坊間。 即便是在民國以後,官方紀年採用西方傳入的太陽曆為標準,但民間的通書、農民曆仍舊結合陰曆行事,形成一種「陰陽合曆」的特殊曆法。 因此,「中元節」是融合儒、釋、道三教合流,各家文化傳統所構成的漢文化系列祭祀活動。
進入秋季,是葡萄,龍眼上市的季節,味道香甜多汁,而且寓意著多子多福,但在祭祖時並不適合,因為這兩種水果是成串生長的,如果帶去祭祖,則會被認為是希望祖先成串離開,也是屬於不敬的行為。 我們祭奠先祖講究的是誠心實意,俗話說「心誠則靈」,這樣才能得到先人的保佑,而空心水果則意味著「無心」,顯然是不妥當的,所以祭祖的時候一定不要帶。 而中元節為地官大帝生日,許多人會把握這個大好機會祭拜地官大帝,並好好懺悔自己犯的錯、改過自新,請求地官大帝赦免我們的無心小過、小罪。 覺得中元普渡祭拜流程好複雜,不確定到底金紙怎樣買才齊全? 小編推薦大家直接買這種中元普渡專用的金紙套組,普渡要用的公金、壽金、銀紙、更衣和普渡旗等金紙通通含在內,比起一樣樣購買划算許多。 這就是大家對中元普渡拜拜最有印象的部分,也就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在下午時於家門口外朝外擺放供桌的祭拜儀式。
直到道教和佛教傳入,替中元節增添了更多不同的色彩和故事。 中元節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寶誕,也就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地官大帝會在這天來到凡間審查眾人,因此中元節除了祭拜祖先之外,也多了祭拜地官大帝的儀式。 而在佛教,中元節是盂蘭盆節,是解救眾生免於「倒懸」之苦的日子。 融合道教、佛教與民間信仰,中元節就成了一個普渡眾生的節日。 鬼月祭祀無主的孤魂野鬼稱為「拜門口」,因此地點一定要選在戶外,祭品最好有雞、鮮花和水果。
佛教徒在佛歡喜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 道教出現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寶誕,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除原有的祭祖習俗外加入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 道教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與佛教作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脫的儀式目的相似,且同樣符合東亞傳統的孝道,於是佛、道的習俗結合起來。 普度原意是超度四方孤魂野鬼,以宮觀寺廟為中心來舉行法會,日夜誦經,普度亡魂,餓鬼囚徒亦可得到解脫。 因此,道教的中元節原本是祭祀地官並超度亡靈餓鬼的節日。 但在魏晉之後,佛教信仰引進中國,其盂蘭盆節普度眾僧的習俗,結合道教中元節普度餓鬼的祭典,形成集佛、道思想於一體的中元法會。
中元節拜: 佛教典故
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 火腿肉類食品或是香腸培根等肉類加工品也是中元送禮的熱門選項之一,不過多半因為需要料理及冷藏的關係,所以都是親戚朋友之間贈送居多。 避免商品卷或現金卷因為會直接知道金額,且會讓人感到沒有誠意,因此不適合用來贈送比自己地位還高的人。 避免文具、鐘錶等用品會有讓人感到「好好用功讀書」或是「好好遵守時間」的含義,因此不適合用來贈送上司等人。 包包、公事包會有聯想到工作通勤和「好好工作」的含義,因此不適合用來贈送上位者。
南投林區管理處處長李政賢表示,林管處委託老師傅以鐵杉木料製作長生祿位,除因臺灣鐵杉是臺灣特有的針葉樹種,更是敬重這些前輩如鐵漢般披荊斬棘為林業付出。 此外,也感謝人倫分站歷任分站長保留碑文內容,讓榮民塔的時空背景及緣由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榮民塔紀念碑文雖因風化嚴重,難以辨識內容,所幸南投林管處水里工作站人倫分站一直有個不成文的傳統,即是人倫分站的分站長必須保留榮民塔的碑文文字內容等資料,並傳承給續任分站長,也讓民國50年的碑文得以完整呈現。 今年8月間,有榮眷向退輔會建議清洗人倫榮民塔及修復塔旁紀念碑文,南投林管處及退輔會南投榮服處有感於人倫榮民塔對林業歷史及文化傳承之意義,先協力雇工辦理榮民塔外牆清洗及室內油漆粉刷,使得榮民塔整體環境煥然一新。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佛陀對他說,汝雖孝順,聲動天地,汝母罪業深重,不是一人救度得了,「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 目犍連得到佛陀開釋,就在黃曆七月十五日這個僧眾修業出關之日,以飯、百味、五果、世上的甘美食物和衣物、生活用具等等裝在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得到眾僧威神之力幫助,完成了心願,幫助亡母脫離餓鬼一劫之苦。 普渡供品分為「三牲四果」,三牲為豬、雞、魚,四果則指四季時令的水果。
LINE 購物是匯集購物情報與商品資訊的整合性平台,商品資料更新會有時間差,請務必點擊商品至各合作網路商家,確認現售價與購物條件,一切資訊以合作廠商網頁為準。 唐代韓鄂《歲華紀麗‧中元》記載:「道門寳蓋,獻在中元。釋氏蘭盆,盛於此日。」唐朝時,盂蘭盆會蔚成風氣,道教也有中元的儀典。 唐孫思邈《千金月令》說道:「七月十五日營盆供寺為盂蘭會。」《舊唐書‧王縉傳》記載唐代宗在七月十五日以金子珠翠裝飾盂蘭盆。 南北朝時《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和道士都有「營盆供諸仙」的做法。
祭拜的地點一般是選在廚房或是後陽台,用簡單的飯菜來結束一整天的中元普渡祭拜。 最傳統的做法是一樣要單獨準備三牲四果來祭拜,但由於步驟真的太多了,現代大多都是普渡公和好兄弟同桌一起拜,只是必須將普渡公的三牲四果祭品墊高來做出區隔。 中元普渡應於下午時進行,雖然各地習俗不同,但習俗上都必須等到未時過後,也就是下午三點過後再開始祭拜會比較合宜。
榴槤是因為味道特殊之外,亦有「流連」的諧音,讓好兄弟流連忘返的意思。 還要準備裝滿水的臉盆、毛巾、梳子、牙膏牙刷、肥皂等用品,供好兄弟擦嘴清潔之用,也有「洗心革面」的含意,只是要記得祭拜後的毛巾與臉盆不要帶回家,以免招來晦氣,如果有準備鮮花,則避免選用劍蘭或是玫瑰等有刺的花朵。 ⚡️放水燈:中元節習俗會在各水域放水燈,目的是幫助好兄弟們照亮眼前的道路,通常水燈上面會有一面小小的三角形普渡旗子,也會寫上有尊敬意味的題詞。
在這一天的法會中,和尚誦經,盆羅百味,供養僧眾,功德無量。 晚上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連名帶姓的直呼別人名字,否則一旦給好兄弟(閩臺民間對鬼的敬稱)聽到後,會趁機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時若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時,也千萬不要立刻回頭或回應。 中元普渡的供品擺放,葷素要分開,上方擺放素果,下方擺放葷食。 最外圍可以擺上裝好水的臉盆和毛巾,讓好兄弟可以盥洗。
通常會使用熟食,雞要保持完整的一隻雞,魚則要保留鱗片。 許多賣場也有提供三牲禮盒,甚至是素食三牲,提供許多中元普渡祭祀禮盒的選擇。 習俗上來說,中元普渡要在農曆七月十五當天祭拜,不過因應現代社會,有些許變通也是沒問題的。
普渡供品需完整,如豬肉要帶皮帶油、魚不可去尾(一說不可去鱗),水果要避開香蕉、李子、梨子,因為有台語「招你來」諧音。 此外,釋迦與釋迦牟尼頭部相似,被視為不敬,芭樂與番茄籽不好消化,被視為不潔,因此水果供品以蘋果和橘子為主,取其諧音平安吉利,且擺放時以3、5奇數為佳,水果也不可切開。 作為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歌臺表演常因過於喧嘩遭到部分週圍居民的投訴而遭到警方警告。 此外,歌臺上常出現的一些橋段如愛說黃色笑話的主持人、穿著暴露的女表演者,等都讓星馬兩地許多人對七月歌臺產生誤解。
在中元普渡的過程中,要懷著慎終追遠、尊神敬鬼的心情祭拜,謹言慎行,不可以亂說話,口不擇言是禁忌。 不要晚上夜遊,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出門盡量結伴同行。 看見有人在非特定場合燒冥紙時不可好奇觀望,因為燒紙錢時會招來好兄弟們搶錢,一個不小心就會招來池魚之殃。 不管是拜神明、拜土地公、祭祖水果等等,拜拜時水果該怎麼準備?
- 根據地區習俗不同,普渡祭祀的流程也有細節上的差異,不過在普渡的時間、供品挑選禁忌方面,也有不少統一的說法。
- 中元節信仰源自於中國上古時代,又分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節,原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天子用以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
- 在供桌的擺設方面,除了基本的燭台、酒杯與插香的米桶外,還要準備裝滿水的臉盆及毛巾、牙膏、香皂、鏡子等,讓好兄弟可以梳洗梳洗一下。
- 不要晚上夜遊,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出門盡量結伴同行。
- 相對於中國、日本的中元節較著重於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秋季農夫慶豐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儀式則其次。
- 此外,歌臺上常出現的一些橋段如愛說黃色笑話的主持人、穿著暴露的女表演者,等都讓星馬兩地許多人對七月歌臺產生誤解。
(陳秀媛/大紀元)至於另一個黃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的民俗「中元建醮普渡」是從道教來的。 道教中玉帝任命天官、地官和水官,負責考察善惡,每年向玉帝匯報。 明代徐道編撰《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從北魏時開始傳說三官在生日這一天賜福下界。 地官掌管人間,決斷善惡和補過、赦罪,在七月十五日生日這一天下凡「赦罪」。
不過在時辰上,祭拜神明的話通常是在早上,而祭拜好兄弟的話則建議未時之後,也就是下午三點,才能達成招待好兄弟的目的。 通常公司行號需要普渡,在農曆七月十五號當天,可以和整棟辦公大樓裡所有公司行號一起在大門口普渡,準備的祭品牲禮和一般家庭相同,不同的是要準備大量的祭品與冥紙。 一般是下午1點過後準備祭拜,如果是在廟宇則是配合公祭時間。 中元普渡,除了佛、道所說的目連救母,在七月十五普渡亡魂外,後來民間又繪聲繪影的增添了七月一日鬼門關開門的傳說。 盂蘭盆節是為紀念目犍連尊者,以真誠供佛之心,救出墮入惡鬼道的母親。
黃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在民間有「七月半」的叫法,佛教稱「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道教稱「中元節」,從南北朝以來,構成了重彩的民俗文化。 中元普渡所採用的拜拜水果,考量祭拜的宜忌,須特別留意水果名稱與其意義,例如帶有「吉祥、如意以及平安」等含義最得宜、受喜愛。 「三牲」是指雞、豬、魚,而「四果」不是表示要準備四種水果,而是指「四季當令的水果」。
西漢賈誼《新書‧道德說》說凡人想得福,「以為鬼神能與於利害」,所以祭祀。 從怕鬼的心理來說,東漢徐幹《中論‧法象》告訴人,君子不論是在人前或是獨處,都能堂堂正正,自然讓鬼神無法見隙作祟了。 2012年日文靠自學就到沖繩交換留學的工科人,大學畢業後透過打工度假制度再次回到日本。 從學習SEO與網站分析,並在接觸不動產及法律代書行業後,考取合格率15%的國家執照「宅建士」。 素麵日本在許多節慶會有吃素麵的習慣,盂蘭盆節期間也不例外,因此在相同時期的中元也會把素麵來當成禮品贈送。 在供桌的擺設方面,除了基本的燭台、酒杯與插香的米桶外,還要準備裝滿水的臉盆及毛巾、牙膏、香皂、鏡子等,讓好兄弟可以梳洗梳洗一下。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