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海洋文化生活圈8大伏位

首先以海洋及沿岸为起点,将其作为海洋旅游的核心区,发展旅游业的核心产业,食住行游购娱,将其打造为休闲度假胜地。 其次外圈做生活,将几个海边渔村整合为滨海旅游目的地,通过发展生产性产业一方面将其融入旅游发展,同时也为旅游提供更多的支撑和基础设施。 双圈模式解决了传统海洋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解决了企业与社区之间的矛盾,构建了一个以海洋带动陆地经济,以观光延伸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一模式让从大海上岸的村民重新向海而生,让离开海岸的乡村重新因海而兴。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陆上的火与石斧创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动又推动了大陆文化的发展。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要充分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和环渤海等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发展海洋产业,加快推进海洋文化的建设。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与杭州湾交汇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2009年江浙沪三地GDP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

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1000多年,起初作为民间信仰,后来成为道教信仰,最终成为历朝历代国家祭祀的对象。 2009年10月,妈祖信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在考古发掘中,在龙山文化甚至更早的历史遗存中,就有与龙有关的玉器等,与龙相关的传说、神话,史不绝书。

是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对考古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于1987年被发现,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整体出水。 2013年11月28日,“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工作启动。

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对外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舞台艺术、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显现了勃勃生机。 当代中华儿女,踩着前人的足迹,正以更加抖擞的精神、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稳健的脚步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路上昂首前行。 虽然海洋文化在文化部门还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加以关注,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海洋局以及全社会对海洋文化越来越重视。

成功海洋文化生活圈: 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及对策

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并带有浓郁海洋特色的文化系统。 同时以海洋为活动舞台的生活方式,使这里的民间信仰中的海神崇拜最为发达。 现代所说的海洋旅游,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海滨旅游、海岛旅游,它涵盖了海滨和海岸、海上和海下、近海和远洋等发展空间。 现在学者们都认同的是董玉明先生对海洋旅游的界定,他认为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海洋旅游产品在设计中,开拓沿岸、远岸岛屿、海上、海底等空间,以空间创新带动产品创新。

成功海洋文化生活圈

海洋是地球上具有普遍关联性的生态系统,海洋与陆地、海洋与地球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息息相关;海洋与人类是“物我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海洋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依存的重要支撑。 作为最大的生物质资源宝库、能源储备基地和贯通世 界的交通命脉,海洋是当今地球上人类尚待开发的最后空间和战略要地,因此,以高度的生态文化自觉,透视中国海蓝色国土,至关人类终极关怀和海洋强国的战略使命。 隨著高齡化、飲食和身體活動習慣改變,以及環境污染加劇,癌症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人類殺手。 根據WHO資料,全球每6人就有1人因癌症過世,目前全球最盛行的癌症為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胃癌以及乳癌,而現今最先進的癌症治療包括有免疫細胞治療、質子治療、重粒子,以及硼中子捕獲治療等,並由台灣多家醫院提供癌症治療服務。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已晉身主流療法,被全球癌友視為新希望 自體免疫細胞療法是將病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取出,經由培養擴增,加強活化其對抗癌細胞的能力後,回輸至病人體內的治療方法,近年在臨床上皆有顯著的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海洋大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 其中一支残长为62.4厘米,残宽为10.8厘米;另一支残长为92厘米,残宽9厘米。 经碳14测定,五支木桨距今年代为7000年左右,属母系氏族社会遗物。

馬克思曾説:“一般説來,勞動過程只要稍有一點發展,就已經需要經過加工的勞動資料。 《世本》説:“古者觀落葉以為舟”;《淮南子》説:“見竅(翹)木浮而知為舟。 ”“浮”的現象和概念賦予了人們美好的想象;導致人們去“刳木”,使其變輕易浮,從而產生了獨木舟。

当前,海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主权中的地位凸显,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显著,在国际文化竞争等方面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海洋文化越来越成为提升全民族海洋意识和增强国家软实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同时提出了我国要建设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这为海洋文化建设提供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尤其是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各国文化互信的角度,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正逐渐展现其文化自信与自觉。 海洋文化是長三角區域海洋資源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先進生產力。 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長三角沿海先民已經能夠製造和利用舟楫開始了海上航行,並把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他們所及之處。

成功海洋文化生活圈: 海洋文化圈的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轄區內共有八個行政哩,目前人口職業以農業為最多,其次為漁業。 关于海洋之神,有许多历史文献都有记载,其中引用较广的早期文献有《山海经﹒大荒东经》:“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在《水经注》、《博物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文献里,皆有不少关于海神的记载。 至于海妖、海怪、海鬼,都可在以往文献里找到记录内容。 在历史文献里,与海有关的记载,内容丰富,先秦以降,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 禹贡》中就有关于“海”的记载,“海岱惟青州”,这里的“海”,一般认为是指“渤海”。

  • 2008年江浙滬三省海洋經濟總產值為9584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3%,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14.7%。
  • 据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记载,据阿拉伯人苏莱曼《东游记》说,唐时中国海船特别大,波斯湾风浪险恶,只有中国船能够航行无阻,阿拉伯东来货物,都要装在 中国船里。
  • 按行政区划可分为香港海洋文化区、澳门海洋文化区和广东海洋文化区。
  • 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在我国沿海地区上演了许多与殖民者作斗争的历史事件,同样有相应的历史遗存留下来。
  • 「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將依據生活圈的文化特色,以閒置空間再利用及文資活化角度切入,活化區域文化資產、完善文化設施、建構臺灣藝術史,達成區域內優質文化服務的提升,落實文化平權,豐富國人的文化生活。
  • 豐年祭是阿美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亦是最能彰顯阿美族特色的活 動,對族群延續和文化保存具有莫大的重要性。
  • 長三角區域海洋文化雖歷經數千年的演進、整合與重構,但其基本精神卻是一脈相承的:海納百川的開放性,兼容幷蓄的親和力,博採眾長、厚積薄發的創新力,植根民間、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高端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不可盲目求大求新。 建设海洋强国和文化强国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同时提出,表明我国今后将在一段时期内重点支持海洋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对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重视不足。 如2014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就未见海洋文化资源如何融合其中发展的内容。 当然,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与顺畅,深海考古技术的发展,那些散布在远洋水下和海外国家的海洋文化内涵会得到更加进一步的发掘与整理、展示,同样也会成为我国海洋文化建设更加强大的支撑力量。

《山海经》是一部专门写山水的古代地理学著作,其中有很多内容与海有关,如《山海经 海内北经》记载:“蓬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 成功镇南北狭长,各族群所拓垦的聚落由北而南纵列於海岸平原上,阿美族为主要族群。 辖区内共有八个行政哩,目前人口职业以农业为最多,其次为渔业。

成功海洋文化生活圈

沿我国大陆海岸线,明清时期留下的军事设施反映了当时军民抗击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历史印记,如台湾省内关于反抗荷兰人、日本人的军事设施,香港、澳门有关海事防御遗迹、浙江镇海一带的海防长城、广东虎门、大角山的古炮台等。 距今六七千年, 河姆渡一带为近海沼泽地,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 他们过定居生活,住 干栏式房屋 ,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猪、狗和水牛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 她既是人類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又直接推動着人類生產力的發展與提高,幾乎影響了人類所有科學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除了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雕花木槳,和杭州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的8000年前的獨木舟,在江蘇武進出土的戰國時期的特大獨木舟,至今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 還有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沉船等,都分別訴説着古代中國的航海技術和發展水平。

自此之後,長三角沿海居民更是在這塊遼闊的海域上揮灑着自己的智慧與汗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文化奇蹟。 從河姆渡人最原始狀態的海洋捕撈與長距離的航海活動,到聲名遠揚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時龐大的船隊,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的全線貫通,都充分展示了長三角區域人民認識、開發、利用海洋的智慧與能力。 長三角區域海洋文化雖歷經數千年的演進、整合與重構,但其基本精神卻是一脈相承的:海納百川的開放性,兼容幷蓄的親和力,博採眾長、厚積薄發的創新力,植根民間、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一是在各大电视节目,扩大受众范围;二是创建门户网站,定期将旅游信息发布在网络平台上。 全球大陆架总面积约为270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8%。 由于江河源源不断地输送陆地上丰富的营养物质,大陆架是海底沉积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带和矿藏与海洋资源最为富饶的海域。

成功海洋文化生活圈

郑和下西洋代表了中华民族发展和平共处、睦邻友好关系的精神实质,是相互尊重、和平友好的伟大实践,不仅完美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优良传统,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杰出典范和成果。 海洋文化是长三角区域海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长三角沿海先民已经能够制造和利用舟楫开始了海上航行,并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他们所及之处。 自此之后,长三角沿海居民更是在这块辽阔的海域上挥洒着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文化奇迹。 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状态的海洋捕捞与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船队,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全线贯通,都充分展示了长三角区域人民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与能力。

区域内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大连、烟台、威海、青岛、东营、石家庄、济南和沈阳等多座城市,环渤海区域处于我国海洋文化的核心区域,周边拥有最接近中华文化腹地的独特地理位置,拥有悠久的东夷海岱文化、齐文化,故其海洋文化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继承中国历史悠久、优质的海洋文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离不开海洋文化的润色作用。 而且在《全国海洋文化发展纲要》中,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将全面推进海洋文化建设作为发展目标。 强调优化海洋文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搞好海洋文化重点门类的发展。

海洋佔地球表面的71%,總面積約3.6億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 “寶庫”。 海洋的浩瀚壯觀、變幻多端、自由傲放、奧秘無窮,都使得人類視海洋為力量與智慧的象徵與載體。 的建设,有了基础设施的保障,才能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和企业资金来源双方的共同支持。 现代网络通信发达,公共媒体成为市场营销的主要渠道,利用电视、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公众影响力进行宣传。

成功海洋文化生活圈

經碳14測定,這隻木舟的距今年代為7500—8000年,這恰與我們在《中國水運史》中的推斷相吻合。 應當説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是我國迄今發掘到的一隻最早的獨木舟(李二和《海上七千年》)。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關的文化;就是緣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即人類對海洋本身的認識、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創造出來的精神的、行為的、社會的和物質的文明生活內涵。 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手段,因此海洋文化圈旅游开发需要国内的先进科学技术,或者从国外引进先进科学的技术,提高海洋文化圈旅游的整体水准。 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更多地追求个性化、体验化,因此开发海洋文化圈的旅游时,要根据不同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走访调查,设计更多的可以让旅游者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 在旅游线路和行程的安排中,尽量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在广州南沙区发现的南沙人显然比河姆渡人要晚很多,但反映了早期珠江口岸近海亚美人种生活的情况。 2000年,广州的考古人员在广州南沙区大角山脚下的鹿颈村,发掘出一处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先秦墓葬遗址。 经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两名专家鉴定,这副人骨架的主人是一名男性,属于亚美人种,身高170厘米,死亡时的年龄约在45~50岁之间。

將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城鄉建設項下,以106年-110年四年期程,投入158億元特別預算;推動「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期待以文化保存及提升在地文化公共服務,建構文化生活圈,透過文化治理帶動城鄉發展。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東海之濱、長江入海口與杭州灣交匯區域,是我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 2009年江浙滬三地GDP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全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 隨着長三角區域經濟進入資源環境瓶頸期,陸域資源、能源和空間的壓力與日俱增,迫切要求突破陸域制約,加快發展海洋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 除了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雕花木桨,和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8000年前的独木舟,在江苏武进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特大独木舟,至今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
  • ”“浮”的現象和概念賦予了人們美好的想象;導致人們去“刳木”,使其變輕易浮,從而產生了獨木舟。
  • 四、健全制度管理体系,特别是加快海洋文化产业法律和制度体系建设,在海洋文化开发的同时注重海洋文化保护,保障海洋文化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贝壳又被普遍制成项链、臂饰、腰饰等商品进行交易。
  • 独木舟的出现,直观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在舟船科技与海洋文化方面非凡的发明和创造力;她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揭开了人类水运历史的序幕、揭开了舟船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序幕。

同样,在海洋上,只要有海岛(在人们的视野)出现,人们就会乘舟船逐岛而去,从而建立起陆海之间的文化交往。 臺東縣成功鎮首度結合成功海洋環境教室、原住民文物館及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攜手辦理集章任務串聯活動,邀請大小朋友同遊,感受東海岸的原住民文化及海洋生態。 结束语: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海洋文化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海洋奥秘的探索,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先人们在创造海洋文明方面的重要成果,为人类走向远洋航行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当然有些海战遗迹甚至反映了我国重要的历史变迁,如位于南海之滨的崖山古战场遗址,它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宋元历史大变革的重要事件,是中国社会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具有民族反省意义的历史遗迹。

漫长的大陆海岸线留下了古代先民在海边生活的足迹,随着海风海浪的侵蚀,大多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但还有一些印迹被今人通过技术的方式发现出来。 浙江河姆渡人和广州南沙人是两处典型的古代海边居民生活古迹。 “海”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里是重要的叙事意象,无论古代神话、散文、诗歌、小说,皆有与“海”有关的内容。 面臨已經到來的海洋世紀,讓我們共同瞭解海洋、關心海洋,建設和弘揚海洋文化,讓海洋更好地造福人類。

中華民族不僅早在7000年之前就創造了輝煌的航海歷史,而且遠在7000年頻繁而漫長的航海中,把最早的人類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學技術帶到了美洲和世界各地(李二和《中國水運史》緒論)。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 陸上的火與石斧創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動又推動了大陸文化的發展。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