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以中部地區大專學生求法之因緣,始辦齋戒學會,提倡叢林生活,着重五堂功課,教學天台唯識,行歸持戒唸佛,由此培育正信青年無數。 一九八○年代中葉以降,每年依例於男女兩眾齋戒學會之後舉辦佛七,開示透闢,機理雙契,聞者莫不深信切願,道心彌堅。 若在平日,祈求消災解厄者,多如過江之鯽,上人慈悲接引,方便度化。 數十年間,深受啓發而矢志出家紹隆佛種者,法門龍象輩出;而在家學佛者,亦以居士身成為人羣表率,影響社會風氣,貢獻良多。 34歲,啓程南下參方,朝禮寧波阿育王寺、蘇州寒山寺、蘇州報國寺、上海持松法師靜安寺、能海大師金剛道場等處。
大妹會賢篤信佛教,於父親病篤時,嘗割肉熬湯喂父,實孝女楷模也。 小弟會漳於大學任教,亦親近佛法有年。 「告別法會」,是由當代律宗名宿懺雲法師主持,而師父的俗家一子二女都到靈前行禮戴孝了。 然後我們是沙彌尼,研究沙彌戒,就是沙彌尼戒。 研究梵網菩薩戒,梵網菩薩戒是修定的戒,很重要。
懺雲法師神通: 這些學佛的重點一定要掌握!
要想著治理出家的家,也需要四書、論語。 同時我們看佛經,佛學需要國學。 所以我們出家人應當著重國學,進一步就是佛學,國學和佛學同時進行。 你看蕅益大師有四書解,憨山大師有中庸、以至於老子的注解,莊子的注解,就看出祖師對這個國學也很著重。 這是我們出家應當怎麼修的,先從這個紮根基。
通教是思議不生滅的四諦、十二因緣;理六度──無生而生的六度,也是無生、三輪體空。 就如我佈施的東西,我要是不佈施它也是沒有了。 比如五十年前,在東北故鄉我的東西、我的什麼,都空了嘛!
體會體會事六度,確實三輪體空,就是理六度。 這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叫諦、緣、度,普通説是小乘、中乘、大乘的修行方法。 36至39歲,於台灣南北各地參方,住過高雄阿蓮鄉光德寺、路竹鄉道隆寺、台北五股觀音山凌雲寺等道場,亦曾遊歷新店、汐止、內湖、北投等地。 住錫新竹古奇峯法源寺及苗栗大湖法雲寺逾兩年。 懺公上人,俗姓曹,諱會汶,一九一五年誕生於遼寧安東(今稱「丹東」),自幼天性寬厚,仁善耿直。 先祖從山東向關外發展,至祖父曹德盛一代,家業漸趨平穩。
懺雲法師神通: 懺雲法師神通 聖開法師
二月初,羣醫束手無策,上人體驗生離死別之苦,立志獨身。 父親過世後,上人忽萌一念:前生為出家人,父親為護法居士,為酬謝恩德,此生侍病十年,緣起吻合。 又曹老居士彌留之際,上人於佛前發願,若父親確有業債未還,當以佛法超度釋冤,於是尋出蒙山法本,練習施食法門。 此後以放蒙山為常課,冥陽兩利,數十年而弗輟。
想起這個,我們單提這一念,竭誠盡敬的,深信切願篤行,求生西方。 這些祖師都有他們的功德力,不可思議的功德力。 比如說我們台灣南投蓮因寺的住持,已經往生的懺雲老法師,懺公,懺公修得非常好。 淨空老法師跟他學佛學半年,還跟他住過茅棚。 茅蓬因八七水災,土石崩落而毀。 暫時移錫太平山溝平房,以不適合於久居,乃行腳南北各處尋覓山林道場。
懺雲法師神通: 圓寂
在蓮因寺辦完兩次以後,再移他寺續辦,嘉義義德寺,新竹翠壁巖寺,中壢元光寺都曾辦過八關齋戒。 懺雲法師持律甚嚴,每日四時以後,蓮因寺不留女眾、亦不能過夜。 因此齋戒學會女眾部委託南投縣竹山鎮德山寺、嘉義縣竹崎鄉香光寺、南投縣埔里鎮南林寺等寺協辦八關齋戒活動。 在桃園龜山寺亦有一齋戒會道場、“蓮因北部齋戒學會靜修道場”。 與各大專學院的佛學社密切交流,定期舉辦佛七。
- 後於南投埔里建設女眾道場「蓮音學苑」,女眾齋戒會便於此辦理。
- 30歲,就讀周叔迦居士創辦之中國佛教學院,於瑞應寺禮拜三十五佛時,感激無量。
- 夏季,於大連海濱靜修三個月,法悦十足。
- 父親過世後,上人忽萌一念:前生為出家人,父親為護法居士,為酬謝恩德,此生侍病十年,緣起吻合。
- 然後我們也可以,都有一種常修的功課。
- 齋戒學會每年寒暑假各開辦八關齋戒一次,暑期每次兩屆,寒假一屆。
此年禮澍培法師祝髮,屬金頂毗盧派下第三十一代,法名成空,號心月。 初受戒時,逆境屢現,均以持誦大悲咒消弭難關,直至第十五天,身心輕安,唸誦嘹亮,彷彿置身極樂世界,歡喜莫名。 27歲,於寶山供養病僧,辭出寮房後,頓時有身心若無之感。 又為父親消災之故,於安東居士林延請法師、居士拜大悲懺,彼時父親於大連夢見觀音菩薩化現之白髮老嫗,説彼尚有冤業未解。
- 電視的熒光幕什麼都沒有,電視一開,什麼都有;電影的銀幕上白白的,電視熒光幕也是,所現的影像有,都是如夢幻泡影。
- 虛雲老和尚參禪,都講空,參個“無”字,而虛雲老和尚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為報親恩。
- 教不外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這是佛的言教最基本的。
- 所有人類所在的是一個大空間,每個人又在自己各自的小空間裡,多半都只剩一個空殼在過日子,靈早已不知去向。
那麼了生脱死要斷無明和行,也就是今生的愛、取、有;要是行菩薩道,第一先講孝順父母。 兩方面都能兼有,又能行菩薩道、又能了脱生死,這才好。 上人與廣欽老和尚之因緣,向來為教界佳話,無論領眾前往土城承天禪寺請益,或為求老和尚住世而主持佛七,兩位長者相會,禪機默契非外人所能測。 又與道源老法師同為慈舟大師門下高足,來台之後,時有聯繫,共同研究教理,交換心得。 西藏佛教方面,曾與卡盧仁波切、貝諾仁波切、創古仁波切、措嘎仁波切等德學具足之高僧晤談,深達顯密圓通之理。
這一會兒要念佛,鍛鍊我們念佛的功夫。 平常盡量,行住坐臥、語默動靜,與人應酬之間,盡量要提撕念佛好,這是我們的基本的功夫,念佛的功夫,持名。 1966年,開辦大專青年齋戒學會。
我那時候,三十年前、二十年前,我就這樣,我自己看什麼,我自己看了之後,有時候給人家講。 轉過來呢,有的時候我就請問智光老和尚、南亭老法師、道源老法師,我這樣請問。 我們知道這個呢,就是發心好好用功,求證一心。
下午吃飽了,休息一會兒,拜呀! 身上血脈筋骨,都感覺著清爽流暢,血脈流暢。 所以這八十八佛本來是拜的,拜佛懺悔,不能說但是念。 日起有功,”迴向懺雲法師成就正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一個念,一個空間,一條靈隨念而入空間,人心有執念,靈也被抓入空間中。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