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敵軍又大舉進攻,用小鋼炮及機關槍向四行倉庫密集射擊,並有敵機數架在上空助戰。 當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報,都報導四行孤軍奮鬥和女童子軍楊惠敏代表全體市民,冒險潛入倉庫向孤軍獻旗的種種細節。 獻旗一事轟動整個上海,上海童子軍總會對於楊惠敏的行動勢必是了如指掌的,對於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會如實上報給中國童子軍總會。
- 為了要振奮人心鼓舞士氣,説明抗戰軍民一條心,我同意把楊惠敏事蹟在報上發表,表揚她是中國的好兒女。
-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3年4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虹橋萬國公墓重建其墓,「表彰他『參加抗日,為國捐軀』的光輝業績」。
- 四行孤軍工業服務社,1947年在民國上海成立的士兵自助組織,當時成員在上海黃浦江大達碼頭從事碼頭貨物搬運的工作。
- 為了防止袋裡的黃豆中槍後彈飛傷人,戰士們還用牛皮、絲繭或報紙把雜糧袋包了起來。
- 我即請其派人陪同來會,未幾即有一女童子軍陪一便衣大漢前來。
- 同年8月13日爆發八一三淞滬戰役,日軍全面大舉進攻上海,日方原本希望能以襲擊的方式迅速佔領上海地區,達成「三月亡華」的目標,卻出乎意料地與國民革命軍爆發陣地戰而成為長期纏鬥。
- 經過修復,西牆如今共保留了8個炮彈孔、430個槍彈孔。
儘管四行倉庫保衛戰結束了,但四行倉庫樓頂那迎風飄揚的國旗激勵着全體華夏兒女,爲保衛祖國的獨立和尊嚴和敵人血戰到底! 謝晉元和四行倉庫的抗戰精神,將永遠激勵着今天的我們,爲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奮鬥不息。 當晚十時以後,身穿童子軍服的楊惠敏出現在新垃圾橋北堍西藏路東,冒着生命危險向馬路西邊的倉庫守軍喊話,要求進入倉庫,做些服務工作。
四行倉庫國旗: 紀念
31日凌晨,謝晉元率部冒死突圍,日軍水陸射擊,「八百壯士」且戰且走,英軍司令在橋頭接應,數萬市民隔岸聲援,情緒沸騰。 謝團長沉著應變,於密集炮火中迅速搶越橋頭,雖有傷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 孤軍們成功奮守四行倉庫,完成了掩護五十萬國軍撤退的任務。 結合曹聚仁和楊惠敏兩個人的回憶來看,大概率可以確定楊惠敏並不是像電影里所展示的那樣趁夜色泅水渡過蘇州河,而是下午進入連接租界和四行倉庫的那條通道里完成了這次獻旗行動。
- 楊惠敏勇敢護送國旗獻給八百壯士的壯舉,振奮了整個上海戰區和租界的民氣軍心。
- 孫元良,《謝晉元與八百壯士》載於《八一三淞滬抗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 頁。
- 所以,楊惠敏、曹志功、葉春年等提供和獻送的國旗,都曾懸掛於樓頂及窗口,不能説:“沒有掛過。
- 這就要求楊惠敏獻旗的行動必須成功,為了達到目的,楊惠敏必須採取穩妥的方式進入四行倉庫,在路線的選擇上已非個人所能左右。
1980年2月間,因突發的腦溢血中風而入院治療,神智模糊。 中影公司和時任教育部長的朱匯森先後探訪楊惠敏,合共送上八萬元慰問金。 其醫藥及住院費用,亦獲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全額補助。
爲了表明524團和四行倉庫共存亡的戰鬥意志,戰士們用倉庫裏的存儲物資堵死了一樓門窗,二樓以上都設置了射擊口。 部隊還切斷倉庫電源,防止日軍用電源向倉庫縱火。 謝晉元還將一支敢死隊留在手裏,以便在最後的時刻率領敢死隊展開反擊。
四行倉庫國旗: 漢奸賣國賊?在四行倉庫前的日軍Cosplay 中國軍服迷被拘留
日軍在閘北正向前搜索之際,忽被四行倉庫屋頂之彈雨掃射,一時人仰馬翻,亂成一片。 日軍發現四行倉庫內留有國軍後,便對倉庫實行三面夾攻,雙方衝鋒肉搏,戰況激烈。 謝晉元團長親率部下於四行倉庫外佈陣迎戰,痛殲日軍,殺敵無數。 他臨危受命,帶領800名官兵轉守蘇州河北岸,選定四行倉庫為據點,單線作戰,誓死奮守。 四行倉庫是金城、鹽業、中南、大陸等四個銀行的聯合棧庫,位於蘇州河北岸。
楊惠敏在那時曾有機會赴美國讀書,但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沒有成行。 之後她因緣際會地在香港加入了地下工作組織,1942年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楊惠敏負責聯繫梅蘭芳、胡蝶等知名人士,從香港撤退到中國大陸。 期間楊惠敏疑涉及錯綜複雜的原因,遭軍統扣查四年多調查。 沒想到,他們剛撤退完畢,就被租界內的英軍強制繳械,並限制了他們的自由,因為英國受到日軍威脅:「如果讓國軍離開就要攻入租界」,這一軟禁就是4年。 而維新政府與汪精衛政權也趁機想拉攏保衛戰的大功臣謝晉元,卻被多次拒絕,沒想到在1941年4月,謝晉元就被受偽汪精衛政府誘騙的手下暗殺身亡。
四行倉庫國旗: 戰鬥序列及裝備
胡蝶聞之一則傷心,二則懷疑楊惠敏的話是否真實,會不會被她私吞了。 胡蝶丟失財物的消息,不脛而走,重慶報紙多為她鳴不平,紛紛譴責楊惠敏不該趁人之危,騙吞不義之財。 代胡蝶運送的三十多件行李,到達東江時,因兵荒馬亂,全部被劫,並非我拐騙私吞。
守軍收到了食物、水果、衣物、器具和市民的慰問信。 一隊記者也來到了四行倉庫,但由於謝晉元與楊瑞符因事繁忙,由機槍連雷連長代為接見。 四行倉庫臨近上海公共租界,日軍不敢用海軍炮火攻擊。
在第一波攻擊失敗後日軍向儲有燃料及木材的倉庫西區放火。 中日雙方大軍拼死搏鬥兩個多月,到10月底,國軍撤離上海。 10月26日至30日,國民黨政府軍第八十八師524團第一營的全體官兵掩護大部隊撤退後,奉命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擊退敵人多次進攻。 這事要從抗戰期間説起,當上海淪陷日軍之手,很多積極抗日的文藝工作者便向武漢撤退;轉移到香港的也不少,胡蝶夫婦就是來到香港。 1941年日本軍隊佔領了香港,日本軍中來人,邀請胡蝶赴東京拍一部《胡蝶遊東京》的影片,以宣揚所謂的“中日友善”思想。
還有人説楊惠敏不僅沒有泅水遊過蘇州河,而且根本沒有進入四行倉庫獻旗,是由萬國商團中華隊隊員鄭俠飛藏在身上帶進去的。 對此,鄭俠飛本人在證明楊惠敏沒有泅水渡河的同時,明確地肯定了楊送旗的事實,並予以讚揚。 29日早晨,倉庫屋頂升起巨幅國旗,另兩面國旗掛在倉庫朝南窗口。
爲了掩護中國守軍主力做戰略轉移,上級命令88師派出一支部隊堅守上海四行倉庫。 謝晉元團副帶領524團一營共452名官兵駐守四行倉庫,迎戰日軍進攻。 四行倉庫是由兩座毗鄰而建的近代倉儲建築組成,即“四行倉庫”和“大陸銀行倉庫”,現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按照楊惠敏本人的《自述》(《報告書》中日期缺一字,不能斷定時間),她是在10月27日下午把國旗送到四行倉庫,隨後國旗便升在四行倉庫的樓頂;曹聚仁的説法則是在10月27日凌晨。 另外,楊惠敏曾於1967年在台灣出版自己的回憶錄《八百壯士與我》,該書筆者無緣得見,但時隔三十年之後的回憶,恐怕其真實之程度難以超出上述兩則資料。 1946年獲釋後曾回江蘇鎮江老家,楊惠敏在戰後(1949年)跟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定居臺北。 33歲時經介紹後與年過花甲喪偶的臺大體育教授朱重明結婚,育有二子朱復圭與朱復轟。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