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先生請托後,陳良基太太也努力找到讓自己說話的方法:唸招牌。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躁鬱症,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指標來觀察。 一般來說如果只是短暫時間的情緒低落或無法專心,可以不用擔心,但如果持續好一陣子(超過兩周到一個月以上),並且影響了正常社交生活,那就有必要尋求醫師治療了。 如果他願意的話,可以問他想不想要跟你一起記錄情緒,讓他看到並不總是情緒很低落,而是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或許彼此就會因為這個「確定」的感覺,變得比較有控制感(原來今天是低潮期呀,根據過往的經驗,大概要維持兩到三天)。 如果他不願意做這件事情,那麼你可以自己做,你可以評估「在你眼中的他」這幾天的心情變化是如何。
若是家人、朋友可以積極協助就醫,並陪伴、支持患者度過治療藥效發揮所需的時間(4到6週,甚至更長),並協助他們了解到自己的正向進步,將可以增加患者康復的機會。 如同心臟病、高血壓一樣,憂鬱症並不是自己可以選擇與控制的疾病,而患者也不是抗壓性不夠或懦弱,更不是單純的心情不好而已。 當我們能了解到憂鬱症是一種疾病,患病的家人/朋友正在煎熬當中時,我們便較能理解他們負面的言語,以及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行為(容易發脾氣、非常需要人陪伴的脆弱行為…等)。 如果家人中有精神病症相關病史的話,該患者是有比較高的機率可能會罹患憂鬱症的。
相反的,聊聊平常就會聊的話題,網拍、手遊、運動比賽,開啟平常就會談到的有趣話題,甚至出去走走,雖然未必能得到和平常同樣的回饋,畢竟內在能量處在較低的狀況。 但若對方也願意講個幾句,也許有助於精神好轉,而不會持續往下掉落。 此時你可以單純觀察其生活,飲食睡眠是否正常、是否有與人聊天、等等要去哪,確保對方維持基礎的生活機能,必要時通報能夠給其幫助的人,以學校來說便是導師/教授、教官、諮商中心、舍監、各處室……等專業人員。 但是,憂鬱症是不一樣的,它是臨床上的疾病,不僅起因於外在環境的壓力,更來自腦內物質的失調。
對於情緒陷入谷底的憂鬱患者來說,任何詞語都有可能是引爆點。 或許家人正是他的壓力來源,因此你好心的建議──「與家人聊聊」,有可能加深了他的絕望感;也許對方其實早已多年來獨自一人苦撐這一切,只是最近才嘗試向旁人訴說,此時你簡單的鼓勵──「加油再撐一下」,有可能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在社群網站上看見友人寫下令人擔憂的文字,但即便這樣也不代表他們正在求助;而縱使他們需要幫忙,也不一定是需要你的幫忙,故在成為陪伴者之前,首要確認對方需要或想要你的陪伴,否則過多的關心都有可能造成對方的壓力或愧疚感。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當你感覺所愛的人因為憂鬱症而感到沮喪時,你一定會想幫助他們,但是該怎麼做呢? 要做出正確的行為或說正確的話可能會非常困難,尤其是如果你從未面對過憂鬱症。
憂鬱症陪伴方式: 健康雲
躁鬱症常被當成是憂鬱症的相反,認為憂鬱是憂愁無力不想做事,那躁鬱就是精力旺盛! 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認知,躁鬱症其實包含了躁鬱及憂鬱,有明顯的「躁期」(包含躁症與輕躁症),並可能伴隨「鬱期」(但鬱期不一定會出現於躁鬱症中,而且容易與憂鬱症混淆)。 4.不想吃飯時:晚餐時間到了,我準備好晚餐了,要不要吃一點? 如果患者對以上方法沒反應或排斥,一時先不要勉強他,另找機會繼續溫和的鼓勵,但也不要到「碎碎唸」的程度。 像「飢餓感」是一定會發生的需求,患者餓了就自己會吃。
影片中他們分享自己如何擺脫憂鬱症糾纏,並請來專科醫師提供建議。 方俊凱建議,家屬適時尋求協助,不要自己承擔所有責任,多數患者沒有動力找資訊,家屬可多看相關書籍、尋求專家建議,一來家屬不會過度慌張,也可更了解患者所需。 方俊凱提醒,家屬不要過度把焦點放在患者身上,記得為自己保留時間,充足的休息、運動,繼續保持自己的社交圈,做自己喜愛的事,不要忽略自己的需求,才不會照顧病人到自己也病倒。
憂鬱症陪伴方式: 憂鬱症患者僅2成對外求助 醫師傳授「陪伴」的藝術
你不能強迫患有憂鬱症的人去找心理治療師,通常他們會試圖抵抗治療。 但是,如果你認為自己所愛的人的憂鬱症越來越嚴重,就應該尋求幫助。 Staten談到自己的經驗時說:「當你表現出好鬥或有批判性思考時,一個精神健康有問題的人將不會向你敞開心胸。」 試圖說些什麼可能是錯誤的做法,他們很可能會完全關閉自己。 說到科技,在「黃金印象.經典藝廊」這個展區中,科技更是被巧妙地利用。 「真的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夠讓你同時看到這麼多維梅爾的畫作。」穿梭時光洪流、打破距離限制,「世界百大名畫大展」就是這樣一個令人著迷、佩服,值得一看再看的展覽。 藝術在人類誕生的千年歲月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實早在開幕之前,義享時尚廣場就透過全台首座可呈現裸視3D的LED螢幕,以「四季」為主題播放著不同氣氛的藝術畫作,成為在地最有藝術感的一片風景。 去年(2021年)為了推廣並鼓勵全民防疫,更推出戴上口罩的「獨眼巨人」,逼真效果在全台掀起熱烈討論。 面對身旁的憂鬱症患者,我們有時求好心切,聽了一點點話,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自己想說的,或是急著表示患者這些煩惱都是錯的,如此一來,反而讓他們更認為沒人能理解、因此更覺得孤立,更不願開口,從而減少彼此的溝通機會。 其實,陪伴憂鬱症患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困惑、衝撞需要克服。 以下將解說憂鬱症的症狀、病因,也提出一些陪伴憂鬱症患者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最重要第一件事可以鼓勵或陪伴她就醫,並且盡力陪伴他完成療程,或是在他不適應原本療程時陪伴他尋找他法。
憂鬱症陪伴方式: 憂鬱症會傳染嗎?
但有時候,憂鬱症陪伴者所面臨的壓力並不亞於患者本身,所以,究竟我們該如何陪伴身旁的憂鬱症患者呢? 憂鬱症是因為心生病了,因此心理治療搭配藥物治療格外有效。 憂鬱症患者需要一個人能幫助他走出負面思考,不管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傾聽,幫助他們卸下不屬於自己的罪惡感,以及獲得更正面的思考方式及意見。 與憂鬱症家人相處是一門名為「陪伴」的藝術,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馬偕自殺防治中心方俊凱說,當患者想說話的時候,親友只需傾聽,不要急著給回應,適時提醒患者「憂鬱症可以治療」,並且有可能變好。 憂鬱的人不見得有力氣去尋求專業協助,或者根本不理解就醫的重要性。
如果,你能夠很自在地把這些情緒當作是雲朵,就能夠看見烏雲背後,仍有一片美麗的天空。 其實,根據情緒的理論,人的心情不可能永遠都在極度惡劣的狀況下,每當情緒走到谷底,就會有一些轉圜,大腦會釋放出血清素 ,然後就會變得平靜下來。 這就是所謂的「哭過就好了」、「暴怒一陣子之後,他自己會回來」。 有人吃藥有效,也有人怎麼換藥都沒效,這類病患大多是重症患者,此時醫師會建議患者住院觀察,為了防止病患想不開。 當然,如果你所愛的人表現出任何關於自殺的跡象,例如提到想要死、尋找自殺的方式,提及感到絕望或被困住、成為沈重的負擔,則應該盡快尋求緊急醫療救助。
- Infor恩富軟件長期以來不只提供解決方案、替客戶解決問題,更重視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與客戶創造雙贏、互相成長,創造更多有價值的合作,搶下後疫情時代的新商機。
-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 相反的,聊聊平常就會聊的話題,網拍、手遊、運動比賽,開啟平常就會談到的有趣話題,甚至出去走走,雖然未必能得到和平常同樣的回饋,畢竟內在能量處在較低的狀況。
- 透過這個懶人包,我們希望喚起更多人對憂鬱症陪伴者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我們也想要告訴陪伴者:你們需要適時地被接住。
- 再不,就算只是在公開場合公開地談論憂鬱症,也能夠對憂鬱症者有幫助。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 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與對方進行談話,其實可以改變互動方式,將對方拉出那個沉悶、高壓的環境,有時候環境可以徹底塑造一個人的想法,換一個眼睛所看到的環境、改變對方正在思考的事物,或是多一個能夠談論的快樂話題,都是很有效果的。
不過也要時時注意不要讓自己過度沉浸在朋友罹患憂鬱症的情緒中。 陳良基說,太太在生病前喜愛文學、電影,但被憂鬱症纏身後,卻連一行字都讀不下去。 為了讓太太恢復生活功能,陳良基在除了利用學校排課表方式,安排就醫、諮商休閒活動外,更會拜託太太分享觀劇心得,目的在於引導多講話。 陳良基表示,在請假1年多陪伴太太的日常中,自己面臨的最大課題就是對話。 「生病那段過程中,跟她說什麼,都只有好,或不好。」陳良基提到,因為不知道怎麼溝通,自己只好「拜託」太太跟他講話,以免回學校教課也講不出話來。
邱太太及邱先生很感謝在長達8個月終日提不起勁,只能躺臥休息,並想自殺中斷痛苦的憂鬱日子裡,小姑、女兒、邱太太母親的陪伴與支持。 這些支持讓這對心力交瘁的夫妻,得以擁有一個喘息、反過來被療癒的機會,有力量重新掌握生命的主導權。 人多少都有情緒,即便脾氣再好,也有傷心、難過的一天,此時就容易被憂鬱症趁機而入。 為了不讓自己也染上憂鬱症,最好的方法是輪流照顧憂鬱症患者,而非一個人照顧。 前面提到,陪伴才是憂鬱症最好的良藥,藥物只是幫助你控制自己的情緒,真正走出負面思考的人是自己。 在思考裡面落入一個「黑坑」裡,藉由他人的手爬出黑坑,並繼續朝著正面思考,才能減少憂鬱症復發機率。
當我們不了解這些疾病的時候,總會苦勸對方不要不知足、想太多、太激動,覺得當他冷靜一點就好了。 然而,這些對患者來說都是二度傷害,就像對一個溺水的人說:「你就游上來就好了!」不但體現了我們「根本無法同理他」,也會把患者推更遠,失去就醫的機會與意願。 但還是要記得,他的情緒是他的,你們只能夠為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負責,這就是兩人之間的界線。 的確,當對方心情一直很低落的時候,你會覺得氣氛很凝重、很不舒服,會很想要改變一切。
透過這個懶人包,我們希望喚起更多人對憂鬱症議題和陪伴者的關注;另一方面,我們也想要告訴陪伴者:你們需要適時地被接住。 陪伴者也不需要責怪自己「當初如果」,認為都是自己害的而陷入不健康的情緒,重要的是積極往前,讓情況好轉。 最後特別提醒最重要的一點,千萬不要過度掛心、往心裡去、太過投入,並不是說要隨便、輕率地對待患者,而是不要把自己也陷進去,就像憂鬱症並非一個人、一天就能造成的,憂鬱症的治療與幫助,也非一個人短時間就能奏效。 憂鬱症患者很多時候心理的影響會遠比生理的大,因此身邊親友的陪伴與協助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提供幾點建議給大家。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