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金剛經詳盡懶人包

【窮劫盡形。終無所得。】怎麼找,都是生滅無常;怎麼找,統統是空,體悟到空,我馬上怎麼樣? 息慮亡緣,馬上放下。 【不知息念亡慮。】放下呀! 有一個年紀大的老太婆就問:哎呀! 你講這麼多,我聽不懂啦!

慧律金剛經

佛如果能夠救度我們的話,那我們不要修行了。 就請釋迦牟尼佛統統把我們帶到淨土去就好了。 修行沒有別的法則,統統要自己來。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見性才能成佛,不能搞錯。

慧律金剛經: 妄想最怕時間的考驗

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你每天都拜,如果沒有這三藏十二部經典,沒有僧寶來講經說法,你每天拜舍利子,佛教能興盛嗎? 你拜一拜,你說能夠消災解難,沒有錯,佛有加被,能夠覺悟嗎? 所以說,我剛剛講的:你每天拜舍利子,不聽經,不聞法、不開智慧,And so what? 所以,聽經聞法比什麼更重要,所以,感得天人恭敬,【何殊塔廟。】《金剛經》讓你開悟,那個開悟的,就是佛、就是塔、就是廟,你就應該供養。 【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將心無心。】刻意的拿心,說:我要把它放入一個無心,變成觀念。 「將心無心」的意思就是:刻意的把他心進入一個無心,妄心,講這個你聽不懂。

慧律金剛經: 金剛經講解 慧律法師講述

出家人不會這樣,出家人一定是說:你來我就接受。 你接受他,他就拿你沒辦法。 如果感化不了,那就誰造業誰負因果。 【覺妄之心。即是非心。】你覺悟了虛妄的這一顆心,當下就是空,就是非心。 【本無妄念。不起妄心。即是自性本心。故云是名為心。即是菩薩心。亦名涅槃心。】叫作不生不滅。 【亦名大道心。亦名佛心。故臨濟雲。若一念心能解縛。此是觀音三昧法。】你這一念徹底的放下,所有的捆綁統統解掉。

所以,我說《金剛經》非常重要,這個是成佛重要的一部經典。 【須菩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呢? 【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這個「沙」字下面加一個「多」字,你才看得清楚。

這是告訴六祖不要太早出來弘法。 六祖於是在獵人隊中躲了十六年。 諸佛妙理是本性的東西,不等同於文字。 要是本性與文字相同,書讀得愈多就愈早成佛了,那不識字的人豈不是沒希望了? 這樣佛性怎麼會平等呢? 想成佛的話只要認真讀書就行了,是這道理嗎?

慧律金剛經: 金剛經感應錄:降伏湖神的經師

【飯食訖。】吃完了飯。 【收衣缽。】衣跟缽收起來。 【洗足已。】把腳洗一洗。 【敷座而坐。】注意聽,這個很重要,敷座而坐,敷座這個「座」,第一個這個「座」,表示如如不動;而「坐」,第二個「坐」,表示萬法皆空。

慧律金剛經

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就是這樣,袈裟,披我們這種袈裟;可是他們不穿我們這種衣服。 在印度,佛當時在世的時候,他們比丘就是沒有穿,然後,披著袈裟。 【乞食者。欲使後世比丘。不積聚財寶也。】佛陀當時在世是這樣子,我們現在時空整個轉換了,兩千五百多年了,我們雖然過著大乘不托缽的生活,但是,千萬不能貪財。 因為我們時間很有限,今天我們必須講三分之一,要講到三十二頁到三十三頁,今天不管講到幾點,講到十二點,我沒有下課,你就別想走,(笑)一定要把它講完就是了。

一切法慈悲,慈悲。 一切寬恕眾生,寬恕眾生。 《金剛經》裡面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應如何體悟? 如果你見到諸相,一切外相非相就是空性,不是否認,非相不是否認。 譬如說這個是杯子相,這個叫做沒有杯子相,錯誤。

  • 【淨名經云。色性自空。】色性當體即空,色性自空就是,色法根本就是不可得,稍微有一點智慧的人,就知道色法本身就是緣起法,怎麼會有呢?
  • 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沒有什麼好欺誑的。
  • 因緣具足,聲音就跑出來,雖然跑出來,還是無自性,剎那變化。
  • 我常常告訴他們,說:釋迦牟尼佛如果不說法,而留著舍利子,我現在請問你:你每天拜舍利子,能開智慧嗎?
  • 【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蓋覆。】我們迷惑、顛倒,整個蓋得死死的,【不能自見。】沒有辦法見到自己的清淨自性。
  •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過日子就…慧律法師《幸福與安詳》 安詳,是真正的生命。

這個「若」就是如果能夠像上面所講的,修無相行,即心即佛,明心見性,這個佛弟子是值得尊重的,叫作尊重弟子。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在那個佛世界中。 【所有眾生。】那麼多無量無邊眾生的心。 【若干種心。】若干種妄想心,【如來悉知。】為什麼悉知呢? 下面加四個字:盡皆妄想,統統叫作妄想。

慧律金剛經

我現在說法給諸位聽,你看,我的心性你看得到嗎? 可是,我可以表現出來啊! 我現在清淨自性,我展現出來,我眼睛可以見一切色,如如不動;我嘴巴可以說法,口若懸河,一瀉千里,旁徵博引,都是靠這一隻嘴巴,來自於哪裡? 來自於不生不滅的心性,心性是存在的,可是看不到,叫做無虛,無虛就是存在,是實實在在的,有這個心性在作用,你不能說沒有啊! 可是看不到,它不是色聲香味觸法,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統統不是,可是統統是,它也是眼耳鼻舌身,也是色聲香味觸,在一念之間。

慧律金剛經

所有聞法聽經,都是叫我們要放下,而不是叫我們求「法」,因為無法可求 。 說法者無法可修、無法可說,求法者無法可求。 一切法無自性,一切法了不可得,無法可得、無法可求、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所以常住不遷 。 所以,佛教導比丘:比丘進入城市中,不違戾他事。

說:爾時,世尊食時。 說,那個時候,世尊剛好托缽的時間,吃飯的時間,就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來到舍衛大城就乞食了,在這個城中乞食,用最平等的心,沒有貧富分別的心,次第乞已。 還到,托缽完了,回到了原來的精舍這個位置,表示萬法回歸自性。 吃完了飯,飯食訖,就收衣缽,洗了足,就敷座而坐,就是安住在萬法皆空,不可得的心性上。 「敷座」就是如如不動的本性,展開了如如不動的本性,而安住在萬法皆空的心性上。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