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荷樓生活館2024必看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雖然建築風格也是呈現歷史的其中一個面向,但我們普遍以此視覺觀感來衡量歷史建築的「歷史價值」,而忽略背後的歷史。 1樓的展廳則保留舊有的展覽,聚焦於美荷樓的居住環境,以街坊的口述歷史還原初期的單位,展示昔日擠迫環境。 展館加入了更多互動及多媒體元素,如聲音效果、體感遊戲、AR擴增實境等,如親臨其境一般,一切市井喧鬧、街坊人情、喜怒哀樂,彷彿活現眼前。 最後一部分除了有街坊捐出的各式舊物,以及街坊街里對美荷樓及舊式屋邨生活的看法。

  • 新展覽寄望參觀者特別是年輕人能透逼歷史敍述,作多層面的思考,反思上一輩的根源,領略長蜚當年那份堅毅打拼精神,增加對社區的認知及歸屬感,與此同時亦提升對建築文物保育及文化傳承的關注。
  • 我留意到原來有這種不太好的習慣並不單是我,現時在座我看到有很多發展局與我們在二○○七年一齊制定文物保育政策的同事,包括當時的副秘書長丁太(丁葉燕薇),和首任文物保育專員Jack Chan陳積志先生,希望大家都為他們鼓掌。
  • 博物館共展出一千二百件展品,由美荷樓舊居民親自口述了四十多個歷史故事,並提供昔日照片和家具一同在博物館展出。

於機場乘坐E21 (約需90分鐘) 或A20 (約需55分鐘) 由香港國際機場至欽州街,由巴士站再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旅舍,請按此瀏覽步行路線。 大麻二酚(簡稱CBD)已在香港被列為危險藥物管制,含有CBD的產品已被禁止,違例者最高刑罰會被監禁及罰款,按此了解詳情。

美荷樓生活館: 計劃分歧,荒廢多年

一樓的展廳則保留舊有的展覽,聚焦於美荷樓的居住環境,以街坊的口述歷史還原初期的單位,展示昔日擠迫環境,如一屋兩戶、五人單位中的「閣仔」等。 新加入的展區有天台小學、家庭手作工業等,並簡介不同年代香港具代表性的公共房屋設計。 新展覽的內容十分豐富,除了保留美荷樓的歷史背景、轉變和活化既有展區,展覽亦加入新的口述歷史,更靈活生活復原徙置大廈內發生的各種趣事。 經過活化後,美荷樓已變身成現代化的旅舍,地面和一樓的「美荷樓生活館」免費開放。 館內有浴室、洗手間、雜貨店及居住單位等複製場景,以及超過1,200件藏品、40多段口述歷史,讓您了解1950至1970年代香港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點滴。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的前身是修建於五十年代的屋邨,近年被活化成旅館,更闢出部分位置作展覽館 。 「賽馬會文化傳承計劃@美荷樓」,更安排了近130多場與展館內容相關的社區外展活動,提升年輕一代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讓市民更了解香港公共房屋和社區的歷史及發展。 再者,為了吸引遊客,古蹟無可避免必須加入現代化的設施,就如以往的古蹟活化計劃,如前水警總部活化成高級購物中心、和昌大押活化成高級餐廳酒吧,美荷樓也同樣被仕紳化,其歷史背景及昔日的簡樸生活被化成懷舊情懷的符號,吸引中產階層消費。

美荷樓生活館: 開放時間

另外更邀請了電影《桃姐》真實故事中的主人翁兼電影監製李恩霖先生(Roger)作口述歷史分享會的嘉賓,進一步推動歷史和文化保育。 童年時Roger與桃姐住在美荷樓外的唐樓,與桃姐(鍾春桃)的生活點滴更啟發他對電影的興趣。 「桃姐往戲院看電影時,常帶姊姊與我同往,就此播下我對電影產生興趣的種籽」,Roger將於口述歷史分享會中帶領參加者在深水埗走一圈,在橫街窄巷中捕捉到昔日桃姐的生活日常。 美荷樓是香港現今唯一碩果僅存的「H型」徒置大廈,建築源於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的一場無情大火,令五萬多名災民頓失家園。 當時港英政府為了在短時間內安置好大量災民,便興建了8座樓高6層,設計簡潔平實的徙置大廈(美荷樓為其中一座),以便宜的月租(10元)為將近二萬名低下階層市民提供長期的安居之所。

美荷樓生活館

換句話說,如果昔日的美荷樓居民今天依然生活得潦倒不堪,生活質素毫無進步,這個故事會被記錄在生活館嗎? 由此可見,在生活館中的口述歷史記錄,是選擇性的歷史記錄,是為了把美荷樓包裝成一個逆境自強的符號而選擇記錄的故事,遺落了受壓迫者的聲音。 美荷樓生活館裏搜集了不少昔日居民的口述歷史,在「石硤尾歲月」、「吾家美荷樓」、「情繫石硤尾」及「石硤尾回憶」展區中展出,希望透過這些小人物故事,記錄一種昔日逆境求存,和鄰里間親密互助的公屋情懷。 美荷樓生活館 生活館中重點展出的口述歷史包括足球教練陳發枝(見附錄二)、經濟日報社長麥華章(見附錄三)、大導演吳宇森(見附錄四)等,故事內容不同,但基本上也是講述他們如何捱過艱難歲月,終於得到今天的成就。 當然展館中也有道出居民辛酸的故事,如「短跑小子」(見附錄五)及麥耀生的故事(見附錄六)等,但目的都是帶出的是逆境求存、自力更生的堅毅精神,帶出只要捱過去,未來便會更好的訊息。 坐落石硤尾,1954年建成,旨在安置石硤尾大火災民,屬本港第一代公共房屋,亦是本港碩果僅存的「H」型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生活館介紹

博物館所在的美荷樓,是一九五四年興建的首批徙置大廈之一,該批大廈每座樓高六層,用作安置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石硤尾大火中失去家園的災民。 美荷樓生活館 張帝莊:《美荷樓記──屋邨歲月.鄰里之情》(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頁224。 「跳飛機」是舊時流行的兒童遊戲,簡單而言就是在地上畫上筆直的飛機型圖案,再劃分為一至九格;但於美荷樓前庭空地的「跳飛機」則採用新穎設計,呈彎彎曲曲的形狀,共有41格(寓意美荷樓為第41座),可見這已是新舊融合的體現。 張帝莊:《美荷樓記──屋邨歲月.鄰里之情》(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頁 。 參考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發行的「古蹟展新機II」小冊子(2016年6月製作及印製),頁2、21。 麥華章與父母及三名弟妹在火災前一直住在石硤尾木屋區,慶幸沒有被大火波及。

美荷樓生活館

除了重建公共房屋,房屋署亦興建安老院、青少年中心和小學等公共設施。 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發生了一場無情大火,五萬多名災民頓失家園。 當時政府為了在短時間內安置大量災民,興建了八座樓高六層、設計簡潔的徙置大廈,美荷樓為其中一座。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是「H」型第一代徙置大廈,當年四通八達,可以兩座貫通、四處走,中庭地下更不時會有街坊「擺酒」筵席,十分熱鬧。

美荷樓生活館: 打卡景點

政府將在未來五年興建約三萬個全新「簡約公屋」,讓我們輪候公屋時間可以綜合地「封頂」,同時令新建單位面積「封底」,並大幅壓縮「生地」變成可建屋「熟地」的造地程序。 現在,深水埗已經發展成為歷史文化地帶,毗鄰美荷樓的是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後方有拾級而上的嘉頓山,景觀一流,附近亦有其他歷史建築雷生春堂、南昌押、深水埗警署和前深水埗配水庫等。 美荷樓有不少打卡位,包括標誌性的 H 型建築、天井和跳飛機等,喚起舊香港集體回憶。 走到累了,可到美荷樓地下的懷舊冰室,嘆個下午茶,回味香港地道美食。 地下展廳則由十大主題展區組成,涵蓋上世紀的衣食住行,重現五十、六十年代的流行文化及日常生活。 展區由街市及大牌檔講起,亦可走進昔日年輕人的聚腳勝地「打卡」,於涼茶舖流連及聽收音機「天空小說」,感受上世紀的娛樂文化。

這種以懷舊符號作賣點的消費,似乎更鼓勵人與過去貧困艱苦的歲月割裂,擁抱衣食飽足的今天,甚至更美好的將來,身處活化後的美荷樓,過去變得無比遙遠,與當下完全拉不上關係。 全新展覽除了保留美荷樓的歷史背景之外,更於地下展廳新增十大主題展區,描繪50、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涵蓋日常生活、文化、娛樂等。 當中包括大牌檔、街市、雜貨舖、制水、戲院、中西節日、涼茶舖、遊樂場、理髮店及童年遊戲。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生活館 「歲月留情」

如果我們能認回博物館所略過、被壓迫者的歷史,或許我們便更能理解今天香港的住屋問題,甚或以現今的社會條件可否多做點什麼。 活化建築在保留舊有歷史建築的同時,會加入現代元素,以打造獨一無二的建築物,引起注目。 這種「舊」與「新」交融的方式成為現今活化建築的慣常空間實踐,以塑造出具歷史特色又富時代感的地區性文化地標。 展內也加入更多互動多媒體元素,例如互動展品、電腦動畫、體感遊戲及實境AR等,一切市井喧鬧及喜怒哀樂,讓大家參觀時仿如親臨其境。 美荷樓生活館 此外美荷樓也會增設130多場與展館內容相關的活動,包括主題講座、口述歷史分享會、導賞團及文化導讀等,希望大家可以認識到更多香港歷史,及提升對建築文物保育的關注。

展廳展示多個公屋初期的單位,讓市民看到徙置大廈的擠迫環境,如一屋兩戶、五人單位中的「閣仔」,並展出走廊廚房、公廁及公共浴室等樣貌。 是次項目亦包括支持「賽馬會文化活動計劃@美荷樓」,安排近130多場與展館內容相關的社區外展活動,藉此提升年輕一代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讓市民更了解香港公共房屋和社區的歷史及發展。 更邀請到電影《桃姐》的監製兼故事中的男主角藍本李恩霖,擔任其中一位口述歷史分享會和專題演講嘉賓,講述童年時與桃姐住在深水埗的生活日常。 新加人展區有利用大廈天台開辦的小學、家庭「手作」工業等,並簡介不同年代香港具代表性的公共房屋設計,及美荷樓舊居民網絡。

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生活館完成翻新 新展覽增互動元素

店舖以「We 美荷樓生活館 sell beautiful things」為宗旨,除了售賣不同國家的設計產品外,更有香港製造的本地產品,讓大家尋找被忽略的本土精品。 由北河街街市至界限街都有,不妨到舊區走走,發掘散落在各處的壁畫。 Free Guider 為全港輪椅人士搜尋各旅遊景點、大小購物商場設施,提供最全面及準確的外遊資訊,無障礙指數及點評。

美荷樓生活館

然而,這種歷史觀念的假定忽視了社會維持現狀,甚至出現倒退的可能性。 參觀美荷樓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張反映五十年代徙置大廈走廊情況的黑白照片(見【圖八】),照片裡的居民把爐具移到家門前的公共走廊,打開鎖上的箱子,那裡就是廚房,而且走廊還擺放著掃帚、毛巾、垃圾桶等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 總括而言,筆者認為美荷樓的活化計劃為這徙置大廈注入了新生命,然而其保育歷史及傳承文化的願景卻未見全面,相信這不單是美荷樓的保育的問題,也是現時其他保育計劃的通病,當中未被述說的故事,是我們當下錯失了從歷史中檢視的機會。 博物館一直被認為是記錄及連繫歷史的重要地,希望詳細了解歷史的人必然會到博物館參觀。 然而,我們必須理解博物館背後的政治含意,從參觀博物館的指定路線及經營者所篩選展出的資料和文物解構其歷史觀。

美荷樓生活館: 香港

我留意到原來有這種不太好的習慣並不單是我,現時在座我看到有很多發展局與我們在二○○七年一齊制定文物保育政策的同事,包括當時的副秘書長丁太(丁葉燕薇),和首任文物保育專員Jack Chan陳積志先生,希望大家都為他們鼓掌。 當然也不少得打卡熱點的理髮店,看到以前「飛髮」的工具之外,更會設有當年男女的髮型參考圖,男士可選「陸軍裝」、「花旗裝」或較新潮的「披頭四裝」;女士則模仿女星造型,姐「夏萍裝」、「大頭裝」及「雀巢裝」等。 展區亦還原昔日劇院的味道,將舊式的電影展示出來,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黑玫瑰等,更可以模仿購票過程或與電影海報打卡。 我上任後落區就到訪深水埗,探望基層和「劏房」家庭,感受到市民對改善未來生活的熱切期盼。

美荷樓生活館

這裏曾是木屋區,1953年的一場大火令接近5萬8,000名居民無家可歸,便興建了「石硤尾邨」,也就是現在的美荷樓,開始了公屋的住宿文化。 馬會一直十分重視傳統文化及歷史古蹟保育和活化工作,支持美荷樓生活館的翻新工程,旨在提升展覽館的參觀體驗和教育價值,透過導賞團和文化遊等多元化活動,讓參加者,特別是年輕一代,了解文物文化保育的重要性,增強社區凝聚力,並藉此促進跨代溝通。 五十年代那種擠迫、惡劣的生活環境,在今天的社會仍然以不同姿態存在。 美荷樓生活館 說明了被壓迫者的情況是一種社會常態,他們往往不被重視,但他們卻是歷史知識的重要來源。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