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荷樓2025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從海外或台灣地區來港人士已免除隔離及疫苗接種要求。 香港與內地亦全面通關,包括開放全部口岸及取消出行前核酸檢測要求! 2000年代,石硤尾邨各座舊型大廈陸續清拆,並且分期重建,興建4,110個單位,於2011年落成,接收鄰近的蘇屋邨拆遷戶。

美荷樓

石硤尾邨舊型大廈重建,第41座美荷樓則獲得保留,耗資2億2千萬港元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及旗下之美荷樓生活館,於2013年12月開幕。 經半世紀後,石硤尾邨於 2000 年代面臨重建,房屋署決定將美荷樓改建,但計劃因資金和籌建問題一度擱置,令美荷樓荒廢多時。 後來,當局透過公開比賽招募美荷樓重建概念計劃,最終實現歷史建築活化,改裝成設有 129 間房的青年旅舍,於 2013 年正式開幕,吸引不少外國遊客前來投宿。 香港的電腦產品銷售商場,位於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福華街黃金大廈地下及底層。

美荷樓: 美荷樓生活館之成立

負責營運美荷樓的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把樓宇最低兩層改造成「美荷樓生活館」。 美荷樓現時開設了充滿懷舊氣息的冰室,亦有售賣老香港物品和玩具的商店。 美荷樓生活館透過懷舊收藏品及展覽,向大眾細說由1950年代石硤尾徙置區開始香港的公共房屋發展。 美荷樓生活館示範單位內展示的並不是道具,那些大型家具如碌架床、櫃等,其實是來自牛頭角下邨的。 另外,生活館內亦有搭建出來的場景展覽,如供320人公用的廁所、洗衫洗碗的「水喉房」等,配合超大型黑白歷史照片,一幕一幕將舊日公屋居民的生活重現眼前。

  • 參觀者可置身五十及七十年代的徙置大廈的示範單位內,親身體驗昔日草根階層的生活。
  • 其實,位於深水埗區石硤尾的美荷樓隱藏悲慘過去,其前身是石硤尾木屋區,住滿逃難來港的內地人,1953 年聖誕節一場大火,燒毀木屋區,造成 3 死 51 傷,數萬人無家可歸。
  • 團體預訂 (獨立房間 / 多人宿舍 (包房/床位)) 必須為 9 個或以上之預訂,且須於入住時出示有效之團體會籍會員證。
  • 之後於2005年由鄰舍輔導會在17及18座空地開辦「石硤尾人文館」作為石硤尾邨50週年紀念。
  • 旅舍不會提供一次性的盥洗用品(如牙刷、拖鞋等),如旅宿者有需要,可於旅舍24小時開放的接待處購買。

香港房屋委員會原先建議保留石硤尾邨第15至18座4幢7層大廈,重新規劃和包裝,並且發展成為集歷史、文化、教育及旅遊一身的主題建築組群,命名為「石硤尾邨生活體驗及旅遊活動中心」,不過計劃卻被腰斬。 之後於2005年由鄰舍輔導會在17及18座空地開辦「石硤尾人文館」作為石硤尾邨50週年紀念。 房屋署最後決定將美荷樓改建,構思將大廈交予非政府團體營運,將最低兩層改建為公共房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居民的生活。

美荷樓: 美荷樓生活館 .公屋博物館

上層則構思改建成為青年旅舍,吸引外地青年旅客居住,以補貼博物館運作。 不過,並無民間團體願意營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等亦都拒絕接手,致使美荷樓自2005年關閉後了無寸進。 而房屋署亦不願意投資翻修,以鐵絲網將大廈包圍,而大廈狀況亦日差,外牆油漆脫落、設施嚴重損壞,走廊出現多條長達數米的裂痕、地下糞渠爆裂,而且空置單位雜物堆積發臭,情況不堪而想。 美荷樓青年旅舍由AD+RG 建築設計及研究所設計,拆卸重建了中座,加裝了升降機和環境保護裝置。 美荷樓 美荷樓 美荷樓生活館亦重塑了舊時公共廁所、浴室、居民在走廊煮食、婦女以舊式腳踏衣車幫補家計的普遍情況,連同口述歷史個案、舊照片和傢俬等資料,合共展出逾1,200件從160名舊居民搜集得來的展覽品,亦邀請舊居民擔任導賞員。

美荷樓

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是一趟時空交錯之旅,讓您回味香港傳統手作工藝歷史的同時,也見證了當代藝術的發展。 如閣下未成為會員,可在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網頁預先申請或於抵達旅舍接待處即時申請(現場申請只限個人會籍),詳細資料可於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網頁查閱。 美荷樓青年旅舍地下餐廳多年來已轉手多次,從呼吸冰室、四十一冰室等,再到對上的美荷冰室,為配合其舊有歷史,原址向來以香港懷舊為主題。 而美荷樓最近有好消息,新Cafe於上周已開始試業,除了主打港式情懷,今次更大搞輕露營主題,室內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食客完全可以體驗一間餐廳,兩種感覺。

美荷樓: 獲選項目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美荷樓旅舍

已成立了美荷樓旅舍工作委員會監督計劃,成員包括行政委員會管理成員及保育專家。 申請機構總部的全球網絡覆蓋80多個國家,增加計劃在國際化的層面,並透過結合文物及旅遊,產生協同效應,吸引旅客到深水埗區。 計劃重建並鞏固連接兩座大樓的中座結構,並設置傷健人士升降機、消防升降機及新增的公用設施;既保持了建築物的原貌,亦符合現行建築物條例。

當前,美荷樓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更加入口述歷史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有關單位於6月30日至7月29日開放美荷樓地下及一樓予公眾參觀,包括示範單位及歷史圖片展覽。 是次比賽吸引香港及海外不同界別的參賽者,合共接獲46份參賽作品,包括專業組13份及公開組33份,最終評選出專業組優勝作品2份、公開組優勝作品3份及優異作品2份。

美荷樓: 深水埗美食|熱門新cafe露營打卡位好搶眼!班蘭蛋糕/咖央多士

大麻二酚(簡稱CBD)已在香港被列為危險藥物管制,含有CBD的產品已被禁止,違例者最高刑罰會被監禁及罰款,按此了解詳情。 國共內戰前後,大批中國大陸難民湧港,石硤尾木屋區便是移民其中一個聚居地。 美荷樓 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

  • 入住29晚或以上,每個獨立房間或多人宿舍 (包房)之按金為港幣2,000元;多人宿舍 (床位) 之按金則為每位港幣500元。
  • 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
  • 已成立了美荷樓旅舍工作委員會監督計劃,成員包括行政委員會管理成員及保育專家。
  • 石硤尾徙置區是香港第一個徙置式的公共房屋,於1954年至1963年間興建,共有29座樓高6至7層的徙置大廈(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

於後天井位置增設露天休憩空間,為入住旅客及當區居民提供欣賞文娛演出及其他功能的場地,而不影響建築物獨特的H形布局。 F11是香港首間攝影博物館,位於跑馬地的F11攝影博物館樓高三層,粉橙色的典雅建築物,外型突出。 F11攝影博物館地下及一樓經常舉辦不同的攝影展覽,免費參觀,但須預約。 建築樓高6層,由一中央部份將相同的兩翼住宅單位連接而構成H型。

美荷樓: 美荷樓

入住29晚或以上,每個獨立房間或多人宿舍 (包房)之按金為港幣2,000元;多人宿舍 (床位) 之按金則為每位港幣500元。 入住1至28晚,每個獨立房間或多人宿舍 (包房)之按金為港幣500元;多人宿舍 (床位)之按金則為每位港幣100元。 其中室內裝潢大部份保留了上手的設計格局,並採用各種港式懷舊擺設,如黑膠唱碟、花碼字牌、黑白地磚等,洋溢七、八十年代港式茶記元素,牆上更設有「正呀喂」等打卡座位,同時可以感受老香港的復古情懷。 美荷樓 香港各區不少商場都是寵物友善,九龍狗商場有圓方、Mikiki,港島狗商場則有赤柱廣場,部分狗狗商場不但有寵物專用設施,更開設了狗可入餐廳。 床單及毛巾會每三天更換一次 (只適用於雙人房、三人房、四人家庭房),另外旅舍亦提供額外清潔服務,更換毛巾費用為港幣30元,更換毛巾及床單費用為港幣60元。

除了重建公共房屋,房屋署亦興建安老院、青少年中心和小學等公共設施。 團體預訂 (獨立房間 / 多人宿舍 (包房/床位)) 必須為 9 個或以上之預訂,且須於入住時出示有效之團體會籍會員證。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美荷樓生活館展出的照片經悉心設計,令訪客有不同體驗。 展館內展出老香港時代的舊式物品,不少是由美荷樓前居民捐出。 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建築風格獨特,高空下望,建築像英文字母「H」,是香港第一代公屋的標誌。

美荷樓: 房間類型

石硤尾徙置區是香港第一個徙置式的公共房屋,於1954年至1963年間興建,共有29座樓高6至7層的徙置大廈(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 此外,部份分隔兩個單位的牆壁高處,設有長方形小孔作通風之用。 美荷樓是石硤尾邨首8座徙置大廈之一,原稱H座,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將其改稱為石硤尾下邨第15座。 至1981年,該等大廈獲改建為具有獨立廚房及廁所的單位後,改為第41座及命名為美荷樓。 ),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寮屋區清拆後分期重建的石硤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現時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美荷樓

港英政府在災場原址興建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及徙置大廈。 公眾導賞團、團體參觀及團體導賞服務亦已恢復,詳情及報名請按此。

美荷樓: 好去處

【攝影好去處】【深水埗好去處】 美荷樓生活館位於深水埗石硤尾,是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在美荷樓原址所設立的私營民間博物館。 美荷樓是二級歷史建築物,現化身成為美荷樓生活館,向大眾展現香港早期公共屋邨居民的生活百態、居住環境及社會文化。 參觀者可置身五十及七十年代的徙置大廈的示範單位內,親身體驗昔日草根階層的生活。 由第一代「H型」徙置大廈活化而成,提供129個由原公屋單位改建的房間,設有懷舊主題房、懷舊冰室及士多,讓你親身體驗本地文化。 旅舍內的特色博物館「美荷樓生活館」,透過模擬單位、3D攝影區,帶你穿越時光隧道,認識香港公屋歷史,及50-70年代石硤尾區的生活故事。 青年旅舍計劃的設計及建議的用途,包括公屋博物館、展覽場地、多用途室及咖啡室,與建築物的歷史兼容。

屋邨是草根階層生活的根據地,但英雄莫問出處,現時揚名荷里活(好萊塢)的香港導演吳宇森,小時候亦曾住在這裡。 本旅舍已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準確,唯本旅舍或香港青年旅舍協會不會就網站任何錯漏資料承擔任何義務或法律責任。 入住多人床位房間之旅客須注意閣下攜帶之行李尺寸及數量限制並嚴格遵守各旅舍的管理規則,詳情請直接聯絡旅舍職員查詢。

美荷樓: > 香港好去處搜尋

石硤尾邨共有 29 座樓高 6 至 7 層的徙置大廈,美荷樓是首 8 座徙置大廈之一。 公共屋邨養活一代代香港人,走進美荷樓(Mei 美荷樓 Ho House)便能認識這第一代公屋的歷史,在經活化的僅存 H 形大廈走走,或者在改裝後的旅舍嘗試住宿體驗。 屋原本包括了28座第一型大廈及1座第二型大廈,而美荷樓是8座最早期的6層高「H型」第一型大廈的其中之一,於1954年建成。 「H型」大廈屬於第一型徙置大廈中最早期的設計,而美荷樓則為現時香港僅存的H型大廈,見證著香港徙置及公共房屋的發展。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