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西铁线大堂及转乘通道均设有香港邮政邮箱方便乘客在车站内投寄邮件。 美孚站(粤拼:meifuzaam;英文:Mei Foo Station)是中国香港一个铁路车站,港铁荃湾线、港铁屯马线都经过本站。 荃湾线大堂同月台,在美孚新邨万事达广场地底,而屯马线的大堂同月台,就响荔枝角公园入面,两边大堂有条喺闸内嘅路连埋,方便人转车。 〈兩鐵交匯車站動工 有史以來尚屬首次〉,載《策力》第93期(香港:九廣鐵路公司公司事務處,2000年2月)。 美孚站出口圖 美孚站出口圖 2022年12月19日:晚上約10時40分,與南昌站C出口相連、通往深旺道的1條行人隧道突然起火,車站出入口與隧道之間大幅分隔玻璃亦被燒至爆裂。
由於西鐵綫車站位置偏遠,並需要通過轉乘通道到達荃灣綫月台,加上車費高,故此九廣西鐵(而家嘅西鐵綫)通車初期使用量偏低。 及後當時嘅九廣鐵路公司推出月票及日票計劃,以低過巴士嘅車費吸引乘客搭西鐵,令更多乘客改用西鐵進出市區,以及因為屯元天居民越嚟越多,本站人流不斷增長。 荃灣綫1號(往荃灣)同埋2號月台(往中環)共用一個島式月台,位於美孚新邨地底,介乎荔灣道至到美孚巴士總站之間。 美孚站出口圖 屯馬綫1號(往屯門)同埋2號月台(往烏溪沙)係兩個側式月台,喺荔枝角公園貼近呈祥道嘅地面,側式月台佈置同上環及坑口站一樣。 1號月台西面設有預留管道畀未來港口鐵路線嘅貨運列車用。
美孚站出口圖: 車站商店、洗手間
紅磡站現時是東鐵綫和西鐵綫的車站之一,每日設有多班列車經東鐵線開往新界的沙田、大埔墟、上水、羅湖及落馬洲等地,每小時共開出10多班列車。 美孚站出口圖 在1975年11月30日至2004年10月24日下午3時,該站更是當時九廣東鐵的南端總站。 2004年10月24日下午3時至2009年8月15日,東鐵綫大部份列車均以尖東站作總站。 不過2009年8月16日,紅磡站再度成為東鐵綫總站,也是西鐵綫的總站,經西鐵線,可前往荃灣西、元朗及屯門等車站。 由當天起,乘客可在荃灣線月台直接前往西鐵線月台,原有的轉乘閘機將會停止使用,乘客毋須在中途進出閘,而原有C2出入口的升降機將會改作為E出入口。 2008年11月10日系統完成測試,全數轉線閘機已被拆除。
该站座落于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内,而且本站是新界西部地区通往市区的重要枢纽,因此一直有稳定而大量的人流使用荃湾线。 由于西铁线车站位置偏远,并需要通过转乘通道到达荃湾线月台,加上车费高昂,故西铁线(当时称为九广西铁)通车初期使用量偏低。 及后当时的九广铁路公司推出月票及日票计划,以低于巴士的车费吸引乘客使用西铁线,使更多乘客改用西铁线进出市区,人流不断增长。 由於南昌站位置偏離深水埗既有發展地帶,車站周邊大多為住宅區,所以自開幕以來均倚靠接駁交通前往各區,車站啟用初期,客源主要由九鐵開辦來往深水埗、旺角和尖沙咀之接駁巴士所提供。 九龍南綫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西鐵綫延伸至紅磡,南昌站之總站地位告終。 當日起,連結南昌站與尖東站的港鐵接駁巴士K16綫取消與港鐵市區綫列車之轉乘優惠,並於9月19日永久停辦。
美孚站出口圖: 車站啟用
由當天起,乘客可在荃灣綫月台直接前往西鐵綫月台,原有的轉乘閘機將會停止使用,乘客毋須在中途進出閘,而原有C2出口的升降機將會改作為E出口。 2008年11月10日系統完成測試,全數轉綫閘機已被拆除。 由於西鐵綫車站位置偏遠,並需要通過轉乘通道到達荃灣綫月台,加上車費高昂,故西鐵綫(當時稱為九廣西鐵)通車初期使用量偏低。
屯馬線全線於6月27日正式通車,代表西鐵線及屯馬線一期將會全面接通,屆時全線總長將達56公里,成為全港最長的鐵路線。 美孚站(英文:Mei Foo Station)位於中國香港九龍荔枝角,是港鐵荃灣線與港鐵屯馬線的一個換乘車站,名稱取自車站附近的美孚新邨。 随着九广西铁(现称屯马线)在2003年通车,西铁屯马美孚站启用;当时的地铁美孚站连接西铁的转乘通道及D出入口亦同时启用。 由于西铁走线需跨越既有的地铁隧道,整个车站要高出地面很多且占用荔枝角公园的空间,曾遭美孚新邨居民大力反对。
美孚站出口圖: 車站結構
1990年代中九鐵批出紅磡站擴建合約,進行翻新工程,並於1997完成。 2007年就九龍南綫再一次進行擴建及重編列車月台。 另外,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服務(直通車)於1979年重新投入服務,城際客運服務列車在香港的總站即設於紅磡站。 城際客運服務一直延續至今,並遍及中國大陸多個城市,包括廣州、東莞、肇慶、上海、北京等。 在各個車站出口,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出口周邊的建築物及設施列表。
- 其後因兩鐵合併,行人隧道大部分範圍被納入收費區,以方便轉乘兩條路綫的乘客。
- 啟用之初,南昌站是唯一九鐵與地鐵共用的綜合車站,由兩鐵共同管理,地鐵範圍的月台更曾使用九鐵提供的列車到站廣播,獨特安排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美孚站嘅車站出口主要喺地面,同埋荔枝角公園嘅平台上。
- 兩鐵合併於2007年12月2日實施,港鐵公司將原有的地鐵荃灣綫和九廣西鐵的美孚站合併成為同一車站管理,並將九廣西鐵改稱西鐵綫。
- 紅磡站旁設有兩條行人天橋連接車站大堂及香港海底隧道紅磡收費廣場的巴士站,方便乘客轉乘過海隧道巴士往返香港島或香港各區。
- 2010年底,九巴在最東端站位試驗夜光水晶站柱;約於2012年4月,九巴將整列巴士站改裝為水晶站柱,並加設排隊指示方便乘客候車,夜光水晶站柱已於2022年11月換回普通「波板糖」站柱。
及後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推出月票及日票計劃,以低於巴士的車費吸引乘客使用西鐵綫,使更多乘客改用西鐵綫進出市區,人流不斷增長。 美孚站同時提供接駁西九龍發展區及荔景山路一帶的交通服務。 站旁荔枝角大橋下有美孚巴士總站及小巴站,大橋兩旁亦有多條巴士線的中途站。 另外,九龍專線小巴81K線與港鐵提供免費轉乘優惠;而鄰近美孚站的盈暉薈亦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的車費回贈。
美孚站出口圖: 九巴命名
紅磡站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紅磡以西接近香港海底隧道的九龍入口,是東鐵綫及西鐵綫的重要轉車站。 因此每天的繁忙時間均有很多乘客使用本站轉車,往返九龍及新界。 由於東鐵綫及西鐵綫不能直接過海,不少乘客會在本站下車,前往紅隧收費廣場的巴士站再轉乘過海巴士前往香港島。 此外,本站也是香港往返中國大陸各地城際客運服務列車(又稱「直通車」)的總站。
屯馬線1號(往屯門方向)及2號月台(往烏溪沙方向)是兩個側式月台,位於荔枝角公園貼近呈祥道的地面,側式月台佈置跟西鐵線第一期市區車站相同。 美孚站出口圖 1號月台西面設有預留管道供未來同屬西部走廊鐵路的港口鐵路線之貨運列車使用,但使用機會渺茫。 荃灣綫1號(往荃灣方向)及2號月台(往中環方向)共用一個島式月台,位於美孚新邨地底,介乎荔灣道至美孚巴士總站之間。 西鐵綫1號(往屯門方向)及2號月台(往南昌方向)是兩個側式月台,位於荔枝角公園貼近呈祥道的地面,側式月台佈置跟上環及坑口站相同。 1號月台西面設有預留管道供未來港口鐵路線之貨運列車使用。
美孚站出口圖: 路線數目
當時九巴命名車站的政策,是避免為私人屋苑宣傳,因此初時名為「荔枝角(橋底)巴士總站」(Lai Chi Kok Bus 美孚站出口圖 Terminus)。 兩鐵合併於2007年12月2日實施,港鐵公司將原有分別為地鐵荃灣綫與九廣西鐵的兩個美孚站合併為同一車站管理,並將九廣西鐵改稱西鐵綫。 由於舊有車站出入口編號出現重疊的情況,故港鐵公司於合併後重新編配出入口的字母,西鐵綫大堂的A-C出口更改為D、F及G出口,以免乘客混淆。 隨著九廣西鐵在2003年通車,西鐵美孚站啟用,而九廣西鐵車站部分的承建商為基亞-亞太建設聯營;而當時由前地鐵美孚站連接九廣西鐵車站的轉乘通道以及D出口亦同時啟用。 由於要上跨既有的地鐵隧道,新車站須佔用荔枝角公園的空間興建,故曾遭美孚新邨居民強烈反對。 而當時兩鐵的美孚站並不如同南昌站的形式視為同一車站管理,兩站的分界位於轉乘通道近D出口的位置。
- 兩鐵合併後,美孚站合併為同一車站管理,港鐵公司之前喺美孚站搞咗一系列車站改善工程,包括拆除轉乘閘機,喺轉乘通道劃分為收費區、起多兩部升降機同埋客務中心等,工程已經喺2008年11月24號完成。
- 2007年就九龍南綫再一次進行擴建及重編列車月台。
- 该站座落于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内,而且本站是新界西部地区通往市区的重要枢纽,因此一直有稳定而大量的人流使用荃湾线。
- 在荃灣綫大廳及轉乘通道(近屯馬綫大廳)設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時裝店、書店等不同類型的商店,以及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自助服務。
- 該住宅發展項目命名為「匯璽」,建有高座與低座住宅各七座,並在基座附設名為「V Walk」的購物商場。
- ),名稱來自荔枝角灣,隨同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通車啟用,承建商為熊谷組株式會社。
1985年5月31號,茘灣站改名做「美孚站(Mei 美孚站出口圖 Foo Station)」,係兩個喺投入營運後改中文名嘅港鐵車站之中嘅其中一個(另一個係東鐵綫嘅大學站)。 九鐵公司為表誠意,已答允支付一千萬元的額外費用作為提供公園設施之用,以彌補公園所損失的平地,並已承諾重建所有受影響的公園設施。 九鐵公司亦已應居住在美孚新邨近葵涌道天橋居民的要求,答允提供消減噪音的設施,例如安裝雙層玻璃,以減低來自天橋的噪音;儘管這些設施與西鐵(第一期)完全無關,亦非環境影響評估的規定。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美孚站出口圖: 月台類型
由當天起,乘客往返兩綫月台時毋須在中途出入閘,而原有連接C2出口的電梯須被納入收費區,而其地面出入口亦加設票務設施及以欄杆分隔收費區/非收費區,並且將電梯出入口編名為E出口。 2008年11月10日系統完成測試,全數轉綫閘機已被移走。 站旁荔枝角大橋下有美孚公車起訖站及小巴總站,大橋兩旁亦有多條公車道的中途站。 隨着九廣西鐵(現稱屯馬線)在2003年通車,西鐵屯馬美孚站啓用;當時的地鐵美孚站連接西鐵的轉乘通道及D出入口亦同時啓用。
為了減輕車站對茘枝角公園設施和美孚新邨居民的影響,上述研究建議,鐵路應該密封在一個箱形結構內,然後由一個建有園景設施的土墩所覆蓋。 這土墩會配合公園現有地形,由專業園景師負責設計,並會徵詢區內居民意見,以確保建成的設施美觀悅目,與荔枝角公園融為一體。 與此同時,土墩覆蓋的車站採用梯台式設計,令公園能保留的平地有所增加;按照這個設計,整個公園17.5公頃土地中,只有0.7公頃(稍大於一個小型足球場)會永久為車站所佔用。
美孚站出口圖: 香港歷史博物館、紅磡區、尖沙咀東部
2008年11月10日系统完成测试,全数转线闸机已被拆除。 通車後,更可以取道西鐵綫來往尖沙咀及紅磡,相比起路面交通確實節省不少時間,因此此站能吸納不少當區居民和上班族。 此站上蓋物業匯璽於2018年落成,V Walk商場亦於翌年開業,再加上車站附近的海盈邨、海達邨、凱樂苑、凱德苑等新建公營房屋陸續落成,使南昌站使用狀況大大改善。
另外,位於屯馬綫1號月台的西側設有預留管道供未來同屬西部走廊鐵路的港口鐵路線之貨運列車使用,但由於港鐵貨運業務已停止營運,故此該管道使用機會渺茫。 後來港鐵於2017年在車站內增設兩台「付費通道使用核准機」,讓使用八達通的居民能夠免費經車站收費區往返車站的不同出入口,只要以八達通拍卡,在20分鐘內出閘便不會被收取任何費用。 在荃灣綫大堂及轉乘通道(近屯馬綫大堂)設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時裝店、書店等不同類型的商店,以及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自助服務。
美孚站出口圖: 出口數目
其後專線小巴路線81K同西鐵綫提供免費轉乘優惠,由於專線小巴81K直達荔枝角道、部份長沙灣工廠區同埋西九龍新填海區,吸引乘客喺本站轉嗰條線。 因此每逢返工放工時間同埋例假日都有相當多乘客經本站轉荃灣綫或其他公共運輸工具往返港九市區。 本站嘅出入口主要位於美孚新邨同埋荔枝角公園入面,方便居民搭港鐵。 部份出口鄰近巴士總站同埋來往新界西部巴士之分站,轉其他交通工具同樣方便。 美孚站座落於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內,而且位處新界西部通往市區的重要樞紐,部分居民會乘搭往九龍西的巴士路線,到達美孚後轉乘鐵路往其他地區,因此一直有穩定而大量的人流使用荃灣綫。
美孚站出口圖: 路線資料
〈Parkour青年南昌站挑戰瀡扶手梯台 事主回應:如行路一樣自然〉,《香港01》,2022年10月13日。 由新鴻基地產附屬機構仲益有限公司以低於市場預期的港幣118億元投得。 該住宅發展項目命名為「匯璽」,建有高座與低座住宅各七座,並在基座附設名為「V Walk」的購物商場。 本站設有21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美孚站出口圖: 紅磡站 擔當鐵路樞鈕
其後專線小巴路線81K與九廣西鐵(現時為屯馬線)提供免費轉乘優惠,由於專線小巴81K直達荔枝角道、部份長沙灣工廠區及西九龍新填海區,吸引乘客於本站轉乘該線。 因此每逢上下班時間和例假日也有相當多乘客使用本站作轉乘港鐵或其他公共運輸工具往返港九市區。 該站的出入口主要位於美孚新邨及荔枝角公園內,方便居民乘搭港鐵。 部份出口鄰近巴士總站及來往新界西部巴士之分站,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同樣便利。
美孚站出口圖: 金鐘 – 會展 – 紅磡 – 旺角東 – 九龍塘 – 大圍 – 沙田 大學 – 大埔墟 – 太和 – 粉嶺 – 上水
在荃灣線大堂及轉乘通道(近屯馬線大堂)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包括便利店、麪包糕餅店、時裝店、書店等,以及各樣自助服務,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和自動照相機。 此外,西鐵線大堂及轉乘通道均設有香港郵政郵箱方便乘客在車站內投寄郵件。 ]估計沙田至中環綫的興建會成為改善南昌站跨月台轉乘安排的契機,只要馬鞍山綫「右上左落」的行車安排擴展至東西走廊全綫(現屯馬綫),並將南昌站原屬於西鐵綫的兩個月台對調方向。 當馬鞍山綫與西鐵綫連通成為屯馬綫後,就可使來自大嶼山、葵青和新界西的乘客跨月台轉車前往西九、尖東和港島。 但沙 中綫土瓜灣站敲定採用兩層側式月台設計,並隨以西行車隧道改回左上右落,相信以上構思實行的機會相當渺茫。 本站的出入口主要位於美孚新邨及荔枝角公園內,方便居民乘搭港鐵。
)係香港一個鐵路車站,港鐵荃灣綫、屯馬綫都經過本站。 荃灣綫大堂同月台,喺荔枝角美孚新邨萬事達廣場地底,而西鐵綫嘅大堂同月台,就響荔枝角公園入面,兩邊大堂有條喺閘內嘅路連埋,方便人轉車。 此站同時提供接駁西九龍發展區及荔景山路一帶的交通服務。 九廣鐵路原來的終點站是在尖沙咀,但該站使用逾半世紀後,未能滿足日益增加的運載需要,加上該站附近已有相當的發展,政府遂另覓土地,興建新的鐵路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