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何樓12大好處2024!內含美何樓絕密資料

若您曾入住在本平台上預訂的住宿,或曾抵達該住宿但未實際入住,都可為住宿留下評語。 美何樓 而您現在所看到的整體分數,是我們將所有收到的評語分數加總﹐再除以我們所收到的評語總數量而計算出。 此外,顧客也可以在其他重要項目給予分項分數,例如:位置、清潔度、員工、舒適度、設施、性價比與免費 WiFi。 請注意,顧客會分別送出分項分數與整體分數,因此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係。 是網站 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print.com) 美何樓 的作者及博主。

  • 此外,協會特別成立「美荷樓舊居民網絡」,透過凝聚昔日街坊,進行口述歷史訪問,紀錄屋邨生活面貌,重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 除了重建公共房屋,房屋署亦興建安老院、青少年中心和小學等公共設施。
  • 若您曾入住在本平台上預訂的住宿,或曾抵達該住宿但未實際入住,都可為住宿留下評語。
  • ),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寮屋區清拆後分期重建的石硤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現時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 香港的電腦產品銷售商場,位於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福華街黃金大廈地下及底層。

當前,美荷樓主題展覽「歲月留情」更加入口述歷史及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至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美荷樓創建於1954年,是香港僅存的第一代「H型」徙置大廈,亦是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 美荷樓的故事始於1953年12月25日聖誕夜晚9點鐘發生在石硤尾寮屋的一場大火,當時58,000人無家可歸,香港政府遂啟動緊急程序,在火災原址建立了八座H型簡易徙置大廈。 H型的兩邊長廊是住戶,但無廁所和廚房,H型中間是可提供兩條水喉的接水處和廁所。

美何樓: 開放日

建築雖然簡易,卻令當時大批無家可歸的居民從此有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並由此產生了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 「美荷樓生活館」雖然並不是很大,但所收藏的展品卻十分豐富。 展館內除了陳列了一些由昔日居民捐贈的物品外,也有簡單介紹香港公共屋邨的歷史文化。 這些資料都十分實用,好讓遊客更易了解香港的發展歷史及生活特色。 「美荷樓生活館」是以公共房屋為主題的博物館,主要介紹香港公共房屋的發展歷史,以及公共屋邨的生活文化。

除了活化這座二級歷史建築物成青年旅舍外,其內亦設有「美荷樓生活館」,展現當年石硤尾徙置區的風貌,以及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居民的屋邨生活。 此外,協會特別成立「美荷樓舊居民網絡」,透過凝聚昔日街坊,進行口述歷史訪問,紀錄屋邨生活面貌,重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美荷樓是香港現今唯一碩果僅存的「H型」徒置大廈,建築源於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的一場無情大火,令五萬多名災民頓失家園。 當時港英政府為了在短時間內安置好大量災民,便興建了8座樓高6層,設計簡潔平實的徙置大廈(美荷樓為其中一座),以便宜的月租(10元)為將近二萬名低下階層市民提供長期的安居之所。 是次項目亦是港英政府第一次正式關注低下階層的住屋問題,並促使了及後的公共房屋政策。

美何樓: 展覽

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建築風格獨特,高空下望,建築像英文字母「H」,是香港第一代公屋的標誌。 屋邨是草根階層生活的根據地,但英雄莫問出處,現時揚名荷里活(好萊塢)的香港導演吳宇森,小時候亦曾住在這裡。 本旅舍已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準確,唯本旅舍或香港青年旅舍協會不會就網站任何錯漏資料承擔任何義務或法律責任。

  • 國共內戰期間,大批難民從內地湧現,石硤尾木屋區成為了他們其中的一個居住地。
  • 沿著深水埗美荷樓後面的晨運徑走,踏上400級樓梯,就可以登上嘉頓山。
  • 協會由行政委員會管理,成員分別來自不同界別人士。
  • 任何17歲或以下之客人必須由一位年滿18歲之監護人陪同下入住,且必須入住獨立房間 / 多人宿舍 (包房)。
  • 主題展區包括:美荷樓的設計、走廊廚房、公厕及公共浴室。
  • 香港第一代徙置大廈,主要用作安置1953年石硤尾大火災民,為現時唯一保存下來的第一型徙置大廈,現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 其實香港有不少歷史建築都是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中的一員,例如之前曾介紹的何家園石屋、何東夫人醫局主樓及平房和聯和市場等。

YHA Mei Ho House 提供舒適、具現代化風格的客房。 接待櫃檯為 24 小時開放,全館提供免費 WiFi 。 愛寶遊愛寶遊 (hy.HongKongFootprint.com) 建站於 2019 年 4 月,是一個集旅遊及生活於一身的休閒網誌。 內容主要環繞著寶寶這一家遊歷世界不同地方的故事,記載各大大小小不同的旅行經歷,而且都是以親子遊及輕旅行為主。 香港有很多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公園,而這個公園就是在眾多個休憩型的公園之中,比較大型的一個。

美何樓: 香港大廈搜尋

為確保顧客能找到實用的評語,我們僅接受在退房後 3 個月內送出的評語,而且當評語在頁面上顯示超過 36 個月,或者住宿有所有權變更的情況時,我們就會停止顯示這些評語。 國共內戰前後,大批中國大陸難民湧港,石硤尾木屋區便是移民其中一個聚居地。 美何樓 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 港英政府在災場原址興建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及徙置大廈。

導賞員陳女士透露,自己在公屋長大,舊時居所已經拆遷,見到美荷樓後深有感觸。 她說,小朋友讀歷史會悶,但在這裏就可更直觀地感受香港互助互愛的精神,讓孩子們看到香港的演變。 美荷樓生活館展出逾千件展品,其中包括上世紀基層家庭常用的用具及生活用品,雞公碗、雙喜牌熱水壺、珠子算盤、手動打字機……都是現代孩童不為所知的用品。 雜貨店及50至80年代居室所展出的傢私和用品都是徵集而來的舊物,室內佈置亦根據原居民口述打造成舊時場景,讓參觀者好似時光倒流,置身於當年真實的環境中,感受著當時的人文風貌。 美何樓 建築樓高6層,由一中央部份將相同的兩翼住宅單位連接而構成H型。 兩個單位互相背靠,由單位外的開放式公共走廊連通。

美何樓: 活化成青年旅舍

美荷樓生活館示範單位內展示的並不是道具,那些大型家具如碌架床、櫃等,其實是來自牛頭角下邨的。 另外,生活館內亦有搭建出來的場景展覽,如供320人公用的廁所、洗衫洗碗的「水喉房」等,配合超大型黑白歷史照片,一幕一幕將舊日公屋居民的生活重現眼前。 美荷樓地下有懷舊呼吸Café ,旁邊有售賣本地特色精品的士多。 美荷樓生活館更提供導賞團,一日一團,費用全免(需預約)。 旅舍内的特色博物館「美荷樓生活館」,透過模擬單位、3D攝影區,帶你穿越時光隧道,認識香港公屋歷史,及50-70年代石硤尾區的生活故事。 經過活化後,美荷樓已變身成現代化的旅舍,地面和一樓的「美荷樓生活館」免費開放。

美何樓

不過,並無民間團體願意營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等亦都拒絕接手,致使美荷樓自2005年關閉後了無寸進。 而房屋署亦不願意投資翻修,以鐵絲網將大廈包圍,而大廈狀況亦日差,外牆油漆脫落、設施嚴重損壞,走廊出現多條長達數米的裂痕、地下糞渠爆裂,而且空置單位雜物堆積發臭,情況不堪而想。 由第一代「H型」徙置大廈活化而成,提供129個由原公屋單位改建的房間,設有懷舊主題房、懷舊冰室及士多,讓你親身體驗本地文化。 旅舍內的特色博物館「美荷樓生活館」,透過模擬單位、3D攝影區,帶你穿越時光隧道,認識香港公屋歷史,及50-70年代石硤尾區的生活故事。 建於1954年,深水埗「美荷樓」是香港最早期的公屋,為公共房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著香港社會發展和經濟起飛。 石硤尾邨多年前開始陸續清拆重建,只留下美荷樓,在香港政府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下,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將這座碩果僅存的H型徙置大廈活化為青年旅舍,於2013年年底完成。

美何樓: 評語標準與準則

無論是當地的居民,或是外國的遊客,都喜歡來到這裡閒逛,欣賞一下這裡的迷人景色。 如果也有興趣想來這裡看看,那麼便不要錯過 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print.com) 將要為大家的介紹了。 2000年代,石硤尾邨各座舊型大廈陸續清拆,並且分期重建,興建4,110個單位,於2011年落成,接收鄰近的蘇屋邨拆遷戶。 除了重建公共房屋,房屋署亦興建安老院、青少年中心和小學等公共設施。 其實香港有不少歷史建築都是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中的一員,例如之前曾介紹的何家園石屋、何東夫人醫局主樓及平房和聯和市場等。 美荷樓生活館展出的照片經悉心設計,令訪客有不同體驗。

港式快餐店是香港飲食文化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不少勞動工人早午飯下午茶的不二之選。 沒有特別舒適的桌椅,可能會讓一般食客卻步,但這即叫即製街邊即吃的風格才是港式快餐店的一大特色。 雖說深水埗的庶民風光帶點市井式的可親,但給人的感覺卻又是帶點疏離的。 隨著移民增多,走在某些街道偶爾會聽到別國的語言,眼前明明是熟悉的唐樓建築,卻彷彿來到不屬於自己的地方。 再不抓緊時間好好逛逛,或許某些地方又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

美何樓: 計劃分歧,荒廢多年

美荷樓其實係全港碩果僅存的H型徒置大廈,呢座徙置大廈既歷史就要由1953年既石峽尾大火年講起。 1953年的聖誔節,本來係普天同慶的大日子,但是石硤尾寮屋區一帶發生左一場大火災,大火就將整個的徙置區吞沒,當時近5萬名的居民無家可歸,所以政府陸後迅速係石峽尾起左呢類型的徒置大廈。 協會由行政委員會管理,成員分別來自不同界別人士。 已成立了美荷樓旅舍工作委員會監督計劃,成員包括行政委員會管理成員及保育專家。 於後天井位置增設露天休憩空間,為入住旅客及當區居民提供欣賞文娛演出及其他功能的場地,而不影響建築物獨特的H形布局。

美何樓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