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回收便利點的角色:「點止回收咁簡單!」在支持乾淨回收的同時,亦肩負推廣源頭減廢及惜物重用的工作。 綠綠賞積分計算 例如,全線回收便利點均設置加水機,方便市民自己水壺自己帶,源頭減廢「走塑」,善用加水機可免費補水,尤其適合香港炎夏所需。 另外,歡迎大家跟隨各回收便利點的臉書專頁,多留意其減廢重用的實用資訊。
然而回收箱僅在下午6時至晚上10時開放,期間會有職員在15個地點協助廚餘回收。 8 種回收物均設有獨立的回收櫃,包括廢紙、金屬、膠樽、其他塑膠、玻璃樽、小型電器、充電池、光管、慳電膽、紙包盒、膠袋及發泡膠。 每個櫃上均寫上了接受的回收物、不可回收的物件及需注意事項,例如紙包盒需要先剪開及沖洗,並去除塑膠部分;有塑膠成份的紙張亦不可回收。 在回收積分兌換率中,可賺取積分的最低回收物處理量為0.1公斤,例如1份報紙、6個鋁罐、5個膠樽等。
綠綠賞積分計算: 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又「綠綠賞」 (Chinese Only)
環保署重新塑造「綠在區區」品牌,把現有的九個社區環保站會改稱為「回收環保站」;22個提升規模的社區回收中心會易名為「回收便利點」;超過100個「回收流動點」會以街站形式,在全港各區每周定時定點運作。 這三組設施加上「社區智能回收車」構成全新的「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接收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型電器、充電池、慳電膽及光管。 2018年中,環保署轄下與非政府團體合作的社區回收網絡訂下新里程。 當時,「綠在區區」覆蓋7區,推廣及教育源頭減廢、二手重用及「七式回收」等,夥伴團體亦各自嘗試開創乾淨回收有賞計劃,推動大眾減廢回收。 綠綠賞首次回收時,只要同一時間提交至少2公斤回收物,並進行簡單登記,便可領取「綠綠賞」智能積分卡,用於日後儲分。 其後每次提交回收物時,職員會按照回收物的類別及重量計算積分,大家只需出示積分卡或積分卡的專屬二維碼(QR code),即可賺取及儲起相應積分。
根據環保署的分析,近年陸續開展塑膠回收服務先導計劃及廚餘收集先導計劃,回收量按年上升大約 32%。 回收便利點的新形象及配套為社區的減廢回收帶來了新氣象,令乾淨回收成為城中熱話。 抗疫期間,市民會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了即棄塑膠產物,剛巧「綠在區區」現時所回收的廢膠已更全面,大家只要預先處理乾淨,膠樽、外賣膠餐具、生果網、發泡膠等均可回收。 而所收集的各類廢膠,會由下游回收商進行分揀、破碎、清洗及熱溶等工序,造成再生原材料,如膠粒或膠片等,可出口或於本地應用,轉廢為材。 以近期回收物的總重量計算,塑膠約佔半,須知乾淨回收雖好,源頭「走塑」減廢更是上策。 智能回收機與環保署「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銜接,以「綠綠賞」積分鼓勵市民進行回收。
綠綠賞積分計算: 塑膠回收:1-7 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下的禮品包括一些較受街坊歡迎的日用品,如麵食、米、食油及調味料,及環保用品例如竹漿廁紙、毛巾及環保回收袋。 透過《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市民於提交一些市場價值較低的回收物(例如塑膠及玻璃樽),亦可獲得綠綠賞積分,以鼓勵市民進行乾淨回收。 我們亦為部分缺乏市場價值的可回收物(例如慳電膽、光管和充電池)提供回收出路。
- 2018年中,即約三年前,網誌題為「綠在區區:點止回收咁簡單」,介紹環保署轄下與非政府團體合作的社區回收網絡新里程。
- (綠在灣仔fb) 不過,「綠綠賞」積分計劃於4月1日至20日期間仍會繼續暫停。
- 營運者亦應為每名客戶設定上限,以在參照客戶的財政狀況及個人情況的前提下,確保客戶就虛擬資產所承擔的風險根據平台營運者的判斷是合理的。
- 市民於「綠在區區」回收點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的二維碼或智能積分卡(或印於積分卡面背後的二維碼影像),即可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 市民於社區新的回收網絡回收不少於2公斤回收物後,可作簡單登記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此後回收物品時,出示積分卡或印於卡背的二維碼,即可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
- 回收便利點為全年開放(除聖誕節及農曆新年假期外),每日由9am開放至7pm,另增設夜間自助回收服務。
自2020年年底,環保署已逐步開發智能回收系統(Smart Recycling System)的應用,透過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技術聯繫各相關回收設備,以提升整體回收系統的使用、營運及管理效益。 同時,對市民大眾而言,署方可藉此建立更個人化的優質回收支援服務,鼓勵大家在生活上加強乾淨回收的好習慣。 屋苑早前設街站宣傳,為居民登記該屋苑專用的「綠綠賞」積分卡,在回收箱掃描卡背的二維碼,「嘟」一聲後,可在三色回收機的熒幕上選擇回收物品種類,回收箱會自動開蓋,投入回收物後,會即時計算重量,並在熒幕上顯示相應積分。
綠綠賞積分計算: 回收
有關變動主要由於集團度假村及物業發展分部之收益及毛利增加,原因為於期內向客戶集中交付物業,而於2021年同期並無集中交付的安排。 80/20 法則無人不曉、無所不在,有多少人確切了解如何運作呢? 綠綠賞積分計算 這個法則主張的是少數投入導致多數結果,所得的回報或結果,來自少部份的投入或原因,當中的因果關係並不平衡。 這樣的解釋貌似空泛,難似理解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幸好的是,這本書內有大量例子證實這個理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讀者介紹 80/20 法則。 2020 年創辦『生活的基本』生活風格媒體,目前在 Instagram 擁有 13.6K 追蹤人數,致力推廣極簡生活,把有整理的價值傳遞出去。
不但這樣,在 2022 年 1 月 6 日更推出「綠綠賞」應用程式,可以用電子方法登記會員,並在智能電話查閱積分。 我們應該提升環保意識,盡量避免使用即棄塑膠用品,從源頭減少產生垃圾、物盡其用後再回收,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回饋環境。 當然,塑膠分類只是資源回收的一部份,希望接下來的分享可以幫助你認識更多環保議題,同時也是對我自己的提醒,盡力回饋環境、虛心學習更多減廢方法。 我們鼓勵市民建立廢物源頭分類的習慣,把更多種類的可回收物進行乾淨回收。 證監會建議容許各類投資者(包括零售投資者)使用由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提供的交易服務,但持牌平台應評估客戶的風險承受水平及風險狀況,並據此為客戶釐定風險狀況,以及評估客戶是否適合參與虛擬資產的交易。 營運者亦應為每名客戶設定上限,以在參照客戶的財政狀況及個人情況的前提下,確保客戶就虛擬資產所承擔的風險根據平台營運者的判斷是合理的。
綠綠賞積分計算: 善用創新科技 鼓勵乾淨回收
綠領行動去年底在青山道開設「綠在長沙灣」,至今成功回收逾65噸廢物,遠超政府定立的目標。 街坊平日携帶回收物進店,職員會磅重提供「綠綠賞」儲值積金,然後教育市民自助分類。 市民憑「綠綠賞」積分,可換領各款禮物,包括印尼撈麵、香米及芥花籽油等。
故此,請大家日常「揼少啲 慳多啲 識回收」,包括於源頭分類以支持各類乾淨回收,好讓大家的可回收物在本地上、中及下游可貨如輪轉,於本地回收鏈中可轉廢為材,撐循環經濟,包括再工業化,並且締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 2021年年初,環保署推出入樽機第一期先導計劃,共設置60部入樽機供公眾試用回樽,並透過電子支付平台如八達通提供即時現金回贈。 近一年間,這些入樽機平均每部每天回收約千個飲品膠樽,即日均回樽總量數以萬計。
綠綠賞積分計算: 生活 POWER-UP
這3組設施,加上「社區智能回收車」,可接收多種回收物包括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型電器等。 環保署發言人提醒,登記換領「綠綠賞」積分卡所提交的回收物不能同時獲發「綠綠賞」積分,鼓勵市民以家庭作為單位,共用同一張積分卡,加快賺取積分;而換領禮物時,必須出示積分卡。 環保署由今日起推出為期兩周的推廣計劃至11月30日,市民可以在「回收環保站」和已投入服務的「回收便利點」以優惠方式,提交不少於一公斤的回收物,即可登記領取「綠綠賞」積分卡。
對生活品質有所追求,喜歡簡單的事物,嗜好是整理收納、縫紉鉤織、閱讀寫作,與你一起有意識地過生活。 印刷編碼需要與製造產品所用的物料相同,最常見的 1 號塑膠 PET 並不耐熱,加入溫度過熱的液體會導致變形,而且有可能釋放致癌物質,所以並不建議盛載熱水,而且樽口過窄難於徹底清潔亦不適合重複使用。 通常食物保鮮盒的盒身是耐熱的 5 號塑膠,如果外賣盒上註明是 5 號塑膠可以保留,當作食物盒重複使用,而且印有「Microwaveable」的塑膠盒能夠使用微波爐加熱,如果沒有註明,建議該塑膠盒只作常溫儲存用途。 由於積分卡並不會儲存任何個人資料,所以每次儲分都只會「認卡唔認人」。
綠綠賞積分計算: 綠在區區回收點遍全港 回收8類物品賺積分換領禮物 附回收地點及積分詳情
外國進口的產品可能在回收圖示內使用當地語言,但依然會註明原料材質在圖示下方,例如「PET」可以對照表格內的數目字作分類,但是,這些回收圖示或只適用於當地的回收系統,在綠在區區或其他機構回收時要進一步分類。 原料材質的名稱有時會有少許差別,例如:1 號塑膠會寫作 PETE;2 號、4 號塑膠的次序會不同,以 2 號塑膠作例子,名稱是 HDPE 或 PEHD;而 綠綠賞積分計算 7 號塑膠也會使用 O 作為名稱。 不同生產商及製成品所使用的用料可能有所不同,以包裝上的塑膠編號為準,不確定的話可以歸類為 7 號塑膠,或在回收地點向職員查詢,職員會非常樂意為你解答的。
首批22間回收便利點去年錄得訪客人次約300萬,帶來超過九千公噸回收物,回收量較上一代的社區回收中心上升逾四倍。 綠綠賞積分計算 至於11間回收環保站,去年共收集逾5,400公噸回收物,回收量持續遞增。 去年我已在網誌「撐循環經濟:塑膠回收 本地再造」介紹此轉危為機的路向,本地廢膠回收廠都要行多步,在本地將所回收廢膠轉廢為材,令其再生成品有下游出路,有市有價。 我亦不甘後人,首次用自家「綠綠賞」體驗換禮品,並自行利用新設的智能禮物兌換機,過程暢順,亦相當enjoyable!
綠綠賞積分計算: 「回收環保站」 地址
環保署鼓勵市民以家庭作為單位,共用同一張積分卡,加快賺取積分;而換領禮物時,必須出示積分卡,以保障持卡人的利益。 環保署由今日起推出為期兩周的推廣計劃至十一月三十日,市民可以在「回收環保站」和已投入服務的「回收便利點」以優惠方式,提交不少於一公斤的回收物,即可登記領取「綠綠賞」積分卡。 同時,市民在推廣期進行回收可獲發額外積分,詳情請瀏覽減廢回收網站/tc/community/crn_intro.htm。 稍後在各區陸續投入服務的「回收便利點」亦會有類似的「綠早鳥」限期優惠安排,以鼓勵市民及早參與積分計劃。 為便利和鼓勵市民使用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轄下的社區回收設施,環保署通過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今日(十一月十六日)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讓市民憑卡賺取電子積分及兌換禮品。
市民其後提交回收物時,只須出示積分卡或印於積分卡背後的二維碼,便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 市民提交不少於兩公斤的回收物後,經簡單登記可領取積分卡,發言人強調積分卡不會儲存任何個人資料。 計劃初期「綠綠賞」積分可兌換日常生活用品及糧油乾貨,也有環保日用品,例如竹漿廁紙、毛巾及環保手挽袋等。 環保署今日(16日)通過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通用於由「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回收流動點」及「社區智能回收車」組成的社區新回收網絡。 家中如要丟棄舊電器「四電一腦」(即洗衣機、雪櫃、電視機和冷氣機,以及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和顯示器),記得要依照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規定回收途徑,切勿胡亂棄置。 綠綠賞積分計算 由即日起至2月11日,在環保署「綠在區區」及「回收流動點」提交8種指定回收物(包括四電一腦),更可享「綠綠賞」雙倍積分,可兌換麵食、日用品等禮品。
綠綠賞積分計算: 【環保回收】環保署推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 回收儲分換糧油乾貨、日用品
聞說,熱門禮品有實用的廚房紙、印尼撈麵等,而大嘥鬼紀念版手巾仔等亦有不少捧場客。 新一批「回收便利點」提供約200個不同工作崗位的就業機會,多間「回收環保站」亦正增聘約共70位員工,全職或兼職均有。 政府投放資源支持減廢回收,同時締造綠色工作機會,疫下支持綠色復蘇。 去年我已在網誌「撐循環經濟:塑膠回收 本地再造」介紹此轉危為機的路向,本地廢膠回收廠都要行多步,在本地將所回收廢膠「轉廢為材」,令其再生成品有下游出路,有市有價。
綠綠賞積分計算: 會員著數
此後每次持卡回收,就能賺取相應積分;積分可以兌換調味料、飲品、粉麵、廁紙、毛巾等禮品,非常實用和生活化。 「綠在粉嶺」是全港首間樓上回收便利點,開設於附近屋苑居民恆常經過的天橋上。 (圖片來源:綠在粉嶺)「綠在寨城」是首間樓高兩層的回收便利點,下層用以收集回收物,上層則是活動空間。 (圖片來源:綠在寨城)除了收集回收物之外,不少便利點還嘗試擔當凝聚和教育街坊的角色,以桌椅營造社區共享空間;某些更劃出活動室,為舉辨環保公眾活動作準備。 「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是連小學生也能倒背如流的廢物回收口號。
綠綠賞積分計算: 回收環保站 資訊專頁及地址
有街坊表示,現時膠樽已不值錢,反而在這裡可換到禮物,最愛換米和油。 此外,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下提供的中央收集非工商業廢塑膠服務自3月底起逐步擴展至九區,包括新增的大埔、西貢、中西區、深水埗、荃灣、屯門六區,以覆蓋全港逾半人口,預計此服務的回收總量將提升至每年約5,000公噸。 如同回收業界人士所言,近年來,在政府、商界及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一般的回收意識及行為已成形。 而進展至今,當前回收鏈的瓶頸主要關乎大家在上游分類乾淨回收的配合程度。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網誌表示,政府正善用創新科技,從多方面支持本地乾淨回收,並加強業界的回收處理能力,提升整條回收鏈的質量。 其中,第二期入樽機先導計劃6月底展開,智能入樽機數量將倍增至120部,令回收塑膠飲料容器的流程更順暢。 環保署宣布由6月5日至7月5日推出「全城回收6倍賞」活動,在環保署「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回收的市民就可以獲取6倍「綠綠賞」積分。 綠綠賞積分計算 利用「綠綠賞」積分可換購的禮品包括日用品及糧油乾貨,也有環保產品如竹漿廁紙、毛巾及環保回收袋等。 重塑「6」字為品牌(以「綠」字為概念,取諧音數字「6」為標誌)的「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由「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和以定時定點街站模式運作的「回收流動點」組成。 首批22間「回收便利點」,自二○二○年年底投入服務後,回收量及訪客量均大幅上升。
在「全城回收6倍賞」活動中,它們分別可兌換到60分、60分、480分。 以上回收物品對應獎賞兌換表所見,只要有450分便可以換取日常獎賞中的一包梳打餅或者一包450克的砂糖,換言之,只要回收5個膠樽便可選擇換取以上2項物品。 而大家只要回收25個膠樽便可以得到2,400積分,可以換到900毫升芥花籽油以及廚房抹手紙。 綠綠賞積分計算 對儲積分換禮物沒興趣的市民,但又想回收廢物為環保出力,也是可以直接把廢物送到智能回收機回收有關物品。 不過,不時在Instagram教導網民分辨常見塑膠物品類別的她,曾經聽聞有些便利點分有1、2、4、5、6、7號膠收集箱,有些就只以「膠樽」和「其他塑膠」分類。 本地環保知識網誌wanbo_hk主理人就指,身邊朋友、網民大多贊同「綠在區區」比舊有回收設施更有系統,便利點內外企理乾淨,不再「似垃圾站」,的確是最能直接吸引大眾實踐環保的誘因。
綠綠賞積分計算: 登記帳戶
為便利市民,增加回收率,政府近年在多區設立「綠在區區」,現稱回收環保站,其中「綠在屯門」最近新設「智能回收箱」,讓市民參與回收減廢之餘,更可申請「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憑卡使用回收箱,把回收物品重量轉為積分,並換取禮物,增加市民參與度。 環保署推出「綠綠賞」積分計劃時,鼓勵市民以家庭作為單位,共用同一張積分卡,加快賺取積分。 最新推出「綠綠賞」app則更方便市民透過手機查詢積分及換領禮物,偏向個人化。 而現時持有實體卡的市民亦可到各區回收中心,將「綠綠賞」實體卡的積分轉移至手機應用程式,而實體卡將會在轉移積分後被收回。 垃圾徵費最快於2023年起實施,環境保護署(環保署)2020年底推出「綠在區區」及「綠綠賞積分卡」,讓市民憑綠綠賞積分卡用於由「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回收流動點」回收廢物賺積分及換禮品。 環境保護署《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資料顯示,本港都市固體廢物在 2020 年佔 539 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每日棄置 1.44 公斤,低於 2019 年的 1.47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