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住院方式外,更利用團隊方式,幫助家屬在家中照顧病人,所謂居家寧養Home Hospice。 因某種原因病人不能再在家中療養時,才將病人轉送到寧養院。 癌症去到末期的時候可能已經擴散至身體很多地方,醫生可以會告訴病人即使繼續接受治療,成效已經很低。 紓緩治療癌症 目的只是減少疾病所帶來的不適,例如止痛、止嘔、通便等。 病人需要決定萬一病情急轉直下,是否希望被搶救,還是接受自然離世。
其次,結合腫瘤生物學特徵和抗腫瘤藥理的現代研究,許多抗腫瘤中藥的細胞毒作用並不強,但在抗炎、調控腫瘤信號通路,調節腫瘤微環境、抑制腫瘤幹細胞和腫瘤免疫調節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診斷——病證結合:辨西醫的病,辨中醫的證(根據西醫的病(確診肝細胞癌或膽管癌)和TNM分期,辨中醫的證型),辨證要點為濕、水、瘀、毒、風、熱、寒、鬱、虛(氣血陰陽)。 同時必須結合現代西醫的診斷,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不是辨中醫的病,而是辨西醫的病),才能做到中西醫結合,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發揮中西醫所長。 紓緩治療癌症 音樂治療師跟據病者持別要求,播放病者喜歡聽的音樂,或為病者伴奏,讓病者高歌一曲。
紓緩治療癌症: 放射治療的應用
此時給予病者疼痛控制及其他症狀的紓緩,再加精神心理性、社會性及靈性問題的照顧成為極重要的優先行動。 認為死亡是自然過程,讓病人有順其自然的死亡。 所以不加速死亡,縮短生命;或不刻意拖長死亡過程,延長生命。 透過醫療團隊的合作精神,緩解疼痛及其他症狀,提供病者和家屬在肉體、心理及靈性方面的照顧。 在病者未死前及在病者死後家屬的哀傷期幫助家屬應付有關問題。
- 在治療肝癌,沿用多年的標靶藥物雖然副作用較傳統化療輕微,但療效也相當有限。
- 抗血管新生抑制劑(Angiogenesis Inhibitor)可令血管不再增生,腫瘤便會因缺乏營養而縮小,甚至停止生長。
- 這類突然死亡的病人,不屬於紓緩服務中輔導服務對象。
病人會由紓緩治療及老人科專科醫生及護士團隊跟進,並接受為晚期病人而設的特別護理,如排放肺積水、抽痰等,以減輕或紓緩病癥。 「好生不如好死」,在香港,無論是老人或臨終病人,要安然地走完最後一程的確不容易。 紓緩治療癌症 現今醫學昌明,維繫生命的治療方式眾多,但若然病人處於病患末期,「積極」治療的實際意義已經不大,到這階段,病人、家人及醫療人員三方便要思考應否繼續治療以維持生命。 可是,現時社會上很多人對紓緩治療有誤解,近日更有電視劇中的角色誤斥紓緩治療等同不做手術,放棄治療,讓病人自生自滅。 事實上,選擇紓緩治療或更能改善末期病人的生活質素,減輕身體的痛楚與心靈的困頓,讓人生的最後一段路走得更安詳、更有尊嚴。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由持牌的醫生、中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組成,致力為香港人提供專業的健康資訊。
紓緩治療癌症: 癌症病人資源中心
朱可您又認為社區及家人是一大資源,應該善加利用。 在寧養病房接受紓緩治療,院方會教導及訓練家人掌握相關技巧以照顧病人,如痛症的用藥、腸塞引致的肚脹、反胃、作嘔,及大面積傷口護理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時間訓練及掌握。 紓緩治療癌症 我們要令至愛的人沒有痛苦,至少,我們要至愛的人得到關愛。 紓緩治療癌症 温暖親切、支持接納的環境,協助他們交代後事,安慰悲痛的家屬,滿足他們逐日發生的不同需求。
這不單為香港兒童紓緩服務打開了新的一頁,也為未來發展奠下重要的根基。 中心透過個人輔導服務、病人支持小組、心理教育、講座及相關活動以支援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渡過各樣挑戰。 至今,我們已有兩個病人自助小組相繼成立,分別是慶生會(鼻咽癌)和紫荊社(乳腺癌)。 另外,中心亦向接受化療的患者提供免費借用假髮服務。 紓緩治療是用以協助患有疾病持續惡化不能逆轉,而令生命受限的病人和其家人/照顧者的治療方法,以改善其生活質素。 這類會持續惡化,不能逆轉的疾病通常是癌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如腎衰竭、慢性呼吸道、心血管及腦神經科疾病等。
紓緩治療癌症: Oscar 治療師
就像不是所有人有親友過身,都需要找哀傷服務支援,有些人有能力可以自己過渡。 我估計三份一人在至親離世後,能慢慢過渡;有三份一人需要朋輩陪伴;最後三份一或更少的,需要專業輔導。 如果每個人在至親離世後,都需要大量專業輔導,這個世界肯定出了問題。 病人也可以向社康護士、社工等提出,但醫管局的轉介信並不容易填寫,例如要填寫曾經接受甚麼治療,一般還是需要醫生填寫,也有私家醫生肯轉介。
肝臟移植,顧名思義就是切去壞肝,植入健康的肝臟。 適合換肝的,是腫瘤體積較小,直徑未足六厘米;癌細胞尚未擴散;以及身體足以承受手術的患者。 移植手術後,患者須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免身體免疫系統不及適應,排斥新的肝臟。 但還須注意:它們並不像「自助餐」,可以任君挑選,而是要視乎腫瘤大小、數量、位置、擴散程度,治療的副作用,患者的年齡和其他身體狀況等,多方考慮,權衡利弊,來挑選合適的方法。 流質飲食 以流質食物為主,通常在手術前或完全禁食前一至兩天會由醫生指示和監察下進行,目的在於減少腸胃負擔,消除腸道脹氣,為手術作好準備。
紓緩治療癌症: 癌症飲食和營養
除常規化療外,本部門亦會為合適的病人提供標靶治療。 在中西合璧醫治癌症方面,黃麗珊醫生與黃韻婷醫師算是走得較前的一群人,因有不少數據研究顯示,中醫在紓緩西醫治療後副作用方面甚有效果。 黃麗珊醫生指抗癌病人不時面對各式各樣的治療副作用。 紓緩治療是為照顧患有危疾重症的病人和其家人/照顧者的方法,以改善其生活質素。 透過及早識別、評估及處理痛楚和其他身體上、心理社交上或靈性上的問題,紓緩治療可預防及減輕病人的痛苦。 紓緩治療以團隊模式支援病人直至離世,亦在過程中為家屬提供適切的支援及在病人離世後提供哀傷輔導。
有些癌症在治療後暫得緩解,又因復發而轉成不能痊癒。 常見的是在初診時是屬於早期可治癒的癌症,但因徘徊掙扎在「癌症是絕症」、「西醫不能治斷根」、「做手術會將癌擴散」或「化療及放射治療很傷身」等誤解及無知地誤信坊間甚麼秘方醫術,錯失了及早治癒的機會。 對他們來說,各種高科技的儀器和藥物,延長的祇不過是他們的死亡過程而己。 在整個病人旅程中是有無數事宜需要由病人和照顧者作出決定——例如是病人想在什麼地方接受治療、想接受的治療方法、在生命最後階段是否想用所有方法去延遲死亡等。 照顧者作為最了解病人的人,可以將其意願告知醫療團隊,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療和支援。 參加「慈惠病床計劃」的病人須由醫生診斷,預期壽命只有六個月以下,而病人及家人亦同意不接受心肺復蘇術。
紓緩治療癌症: 癌症食療 紓緩治療副作用
治癒性治療的焦點在於疾病;紓緩治療的焦點在於病人。 治癒性治療的焦點在於清除疾病;紓緩治療的焦點在於使病人舒適。 治癒性治療的目標在於延長生命,但過程中所起的副作用大;紓緩治療的目標是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品質,過程中所起的副作用小。 曾經治療一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免疫療法後,極度疲倦,以往能夠每天行山,治療後要經常在家中臥牀休息,而且出現冷汗,胃口差。 在西醫來說,這是免疫療法的常見副作用,因為免疫系統被激活,令人感到疲倦。
卻忽畧臨死時期也是人生的一部份,漠視這段時期病人和家屬的生命和生活質素,忽略了安祥死亡的意義。 一個安祥的死亡和盡全力去治好疾病是同等重要。 每年大約有180個兒童及青少年被確診患上不同類型的癌症,而無法醫治的有40多個。 兒童癌病基金成立於1989年,基金創辦人明白到患有晚期癌症孩子及其家庭的需要,與正在接受治療或康復中的是非常不同,而當時的醫療體系中並沒有關注這一小撮人的特殊需要。
紓緩治療癌症: 健康の貼士
心理學家透過情緒的輔導,從而令癌症病人及其家屬積極地面對及重新掌握生命的意義。 紓緩治療癌症 服務宗旨:透過中心提供的醫療護理服務和多元化的治療活動,為腫瘤病者及其家屬,提供綜合身、心、社、靈的優質醫療全人照顧。 結合多年的臨床和研究經驗,我們提出中醫藥包括民族醫藥在腫瘤領域的研究重點是預防、提高生存品質和治療復發以及治療晚期癌症的藥物和新治療方法的開發,而非在現有細胞毒的藥物裡再增加一個備選的化療藥物。
飢餓療法是坊間流傳的癌症食療,飢餓療法的理論為透過低醣飲食,斷絕癌細胞的養分供給,以阻止癌細胞分裂,將其殺死。 需留意飢餓療法不具針對性,亦即是人體所有細胞均會受到影響。 當患者的免疫系統正對抗癌細胞入侵,又或者正接受癌症治療,人體其實需要比平日更多的熱量和蛋白質提供能量和促進組織修補。
紓緩治療癌症: 紓緩治療
當時林醫生跟腫瘤科和泌尿科的醫生們會診,研究治療方案。 由於患者屬早期的膀胱癌,而且身體狀況不錯,因此建議採用最標準的做法:先做引導式的化療,將腫瘤控制好,然後再做手術,可提升5%存活率。 小便不暢順、膀胱脹痛,甚至小便出血,可能是膀胱癌先兆!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林河清向《星島頭條》分享病例指,一名婦人因小便出血求醫,結果發現患上早期膀胱癌,幸好經治療後成功戰勝癌魔,亦毋須切除膀胱。 林醫生又指出膀胱癌的高危一族及講解不同的治療方法。 在實際層面,照顧者要處理無數的事,例如安排覆診、病人進出醫院、提醒病人服用不同藥物等。
- 癌症患者出現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腫瘤被破壞或壓著正常的身體組織或器官,例如神經線或骨骼而引起疼痛;治癌手術、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均會引起疼痛。
- 黃醫生指,不少西醫為了確保病人能安全地完成整個抗癌治療,會建議盡量避免使用中藥,全因中西醫各自施藥診症,怕藥物相沖相撞,未必適合患者狀況,甚至帶來反效果,延誤治療黃金期。
- 在整個病人旅程中是有無數事宜需要由病人和照顧者作出決定——例如是病人想在什麼地方接受治療、想接受的治療方法、在生命最後階段是否想用所有方法去延遲死亡等。
- 哥哥更直言健明這幾個月來,找回了自己人生的尊嚴。
- 治療方案未必期望根治性,目標希望以舒緩性質為主,透過控制病情,減少病症,從而提升生活質素,延長存活率。
冼:在發展初期紓緩治療主要是針對晚期的癌症病人,但現在大家已公認紓緩治療對患其他疾病(如心臟晚期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病人同樣重要。 2015年《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研究全球80個國家的死亡質素報告(2015 Quality of Death Report),香港只是排名22,即是大有空間作出改善。 社會政策改善當然重要,但是政策往往就是市民需要的反射。
紓緩治療癌症: 紓緩治療醫療團隊
治療團隊包括醫生、護士、社工、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亦會與病人以積極方法商討「死亡」,處理情感及身後事。 現代醫療由於檢查方法和治療方法的發達,以及機械設備的進步,醫生把眼光放在檢查資料和疾病上,往往喪失了觀察病人的苦惱。 紓緩護理喚醒醫務人員和社會人士更明白人必死的理念及好好照顧臨終病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