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樓問題7大伏位2025!(小編貼心推薦)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 反觀全球,各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積都大於200呎以上。

  • 近年香港多了不少單幢式的新樓盤,落在市區位置交通方便,附近配套設施完善,吸引年輕人或新婚夫婦上車。
  • 在澳門出生、長大的湯文亮,1969年中學畢業後來港入讀浸會書院,一年後遠赴加拿大求學,1976年回港,與胞姊廖湯慧靄女士及胞弟湯子亮先生合組公司,後來演變成「紀惠集團」,今年初更上了福布斯榜(香港區),排行第25。
  • 接下來我們去了新界的沙田(石門)裕德苑,距離港鐵站僅幾步之遙。
  • 以面積劃分,實用面積少於150呎的單位有858伙,佔期內申請動工紙比例11.1%。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去年指出,上世紀80年代的新市鎮私樓「微型單位」,一個單位至少有兩房、實用面積200多呎,但近年的納米樓已慢慢轉至一房、只有百多呎,甚至是開放式,即沒有房間的單位。 他們認為,納米樓的出現,不宜理解為香港居住環境的惡化;因為現在買納米樓的人,並非打算一家大細都搬進去住,而更多的是只有一個人住。 這類人以前只能與家人一起住,現在卻可以獨立住一個單位,有更多的私人空間,他們的居住環境是在改善,不是在惡化。 因此,未來有可能出現「好心做壞事」現象,不單令一手上車盤價上升,同時或令現在納米盤物以罕為貴,同時又可能推高600萬元以下二手樓樓價,甚至減少400萬至500萬元的細價樓盤源。 基於納米新盤供應將減,買家轉投現存二手納米樓市場,未來可能亦買少見少,因更易被上車客追捧,令納米樓現貨價被炒高,連二手納米樓上車成本亦升。

納米樓問題: 網民不同意!鬧爆天真心態

但發展商為了賣得更高價錢、謀取更多利潤,於是在新興建的納米樓盤內加入奢華元素,例如私人會所、停車位以及豪華裝潢作為招徠,滿足對品味生活有要求的港人。 納米樓沒讓本港樓價降溫之餘,反到促成新一波的炒賣熱潮。 市民愈來愈難負擔高昂樓價,間接導致市場對面積細小但入場費較低的「納米樓」產生需求。 2010年的260呎以下單位只佔整體一手單位0.2%,2019年其比例卻已上升至12.9%,亦即接近每八個新單位就有一間是「納米樓」。 在政府多年覓地建屋步伐緩慢的背景之下,它已成為了無法抽到公共資助出售房屋也負擔不起傳統私人屋苑的夾心階層置業首選。 在購買納米盤樓花時就更要小心未來數年的樓價變化,有些發展商為迎合市場購買力,不少細單位都會湧現,到頭來或會出現減租潮,故市場高估納米樓盤的承租能力時,也會令業主有蝕讓風險。

以目前全港最細的六個新盤單位為例,當中便有四個分別位於尖沙咀、何文田、北角及馬頭角,僅排列第四位、最細單位提供165平方呎的長實旗下大埔「嵐山」,屬唯一的新界項目。 無論是買樓還是租樓,傳統三房兩廳單位活動空間須大,但地理位置較佳的單位租金難免較貴,偏遠地區的單位亦大大增加年輕上班族的通勤時間,對年輕單身一族或二人家庭而言負擔頗大。 不少納米樓位於市區,不只交通方便,亦較一般三房兩廳單位便宜,經濟負擔對年輕一族而言會較小。 根據2021年Now新聞報道,有投資者2018年11月以825.6萬購入西灣河一納米樓,3年後叫價750放售,惟仍無人問津,最後以660萬成交,共蝕過百萬。 目前疫情尚未完全平息,而且全球股市動盪,難免影響買家買樓意欲,以投資為目的購買納米樓的話要審慎入市。 古人要求廚房要有間隔,即「下間」,那是因為用燒柴火會製造很多煙塵污染;但因為大部分開放式廚房不能用明火煮食,雖然產生油煙較少,用後也較易清潔,但其實會影響宅內求子不順,或不育,或者主婦身體不佳,嚴重可以導致家人有病。

納米樓問題: 納米樓

香港寸金尺土,香港政府一直重申我們的土地供應不足以應付未來的房屋需求,但是我們卻浪費土地興建非宜居的樓宇,令它們淪為商品。 單位設計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會直接影響單位的使用方法。 要解決房屋問題,我們不能只着眼於如何令單位可負擔,已忘記了單位需要適合居住的大前提,上回提到的健全房地產概念,正是一個很好的回應。 不過,2022年政府放寬按揭保險,九成按揭由原本只有800萬大增至1000萬,增加置業人士的借貸力,納米樓的供應才有所調整。 在一般情況下,納米單位內的客廳,睡房,廚房都集中在一個空間裏,並沒有房間的分隔,而納米單位中的廁所,往往都是「黑廁」,即是一個完全沒有窗的廁所。 「黑廁」如果沒有良好的通風,在出現COVID-19這樣的公共衛生問題時,亦可能會造成相當大的災難。

納米樓問題

根據市區重建局,重建的目的是改善市區居民的生活質素,這項政策的目的是減少居住在惡劣環境人士的數目。 令人遺憾的是,報告發現有大約六成的納米樓是來自重建土地。 納米樓問題 重建對於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毫無作用,將不宜居的舊樓拆下,然後再興建不宜居的新樓。

納米樓問題: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除了基層市民面對居住環境惡劣的問題,即使有能力勉強置業的人士,其實同樣面對居住擠逼問題。 過去幾年,私人發展商新建住宅單位時,其面積單位愈漸縮小,衍生「納米樓」現象。 樓市過去數十年節節上升,本已昂貴的樓價仍無間斷地爬升,並進一步脫離市場購買力。 納米樓的蝕盤個案屢見不鮮,數據亦反映納米盤的價值逐漸倒退。

宏安早年從事私人參建居屋的裝修工程,近年興建了6個以「薈」字為頭命名的納米樓盤;九龍建業主要從事重建,是著名「劏房之城」——環海‧東岸的發展商。 排第四位是盧華家族,興建了494個納米單位,包括以「Ava系列」命名的納米單位重建項目。 該報告並發現,近八成半(84.6%)的納米單位採用開放式設計,即沒有獨立睡房,同時間接近所有納米單位(94.7%)以開放式廚房取代獨立廚房,69.6%單位的廁所為無窗衛浴,簡稱「黑廁」。 但納米單位室內空間不足的同時,不少納米單位卻備有露台、工作平台、特大空中花園、落地玻幕等傳統「豪宅」級室外配置,可謂奇則百出。 納米原本是長度單位,衡量十億分之一的極細微的事物。

納米樓問題: 【納米樓價值】發展商指小型單位需求減弱 投資者看淡前景

【Now新聞台】賣地條款加入最低280呎的面積限制,有發展商認為是大勢所趨,市場對小型單位需求正在逐步減弱,有物業投資者則預計,二手「納米樓」價值會大跌,蝕讓個案會陸續出現。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指出,政府宣布新建的住宅最低的實用面積為280平方呎,這個標準確實可以改善居住的面積。 但他認為整個問題的核心是香港地價太高,令住宅價格亦高昂,這個最低標準變相令這些物業的價格最少要500萬元,較近市區的更高,而納米樓買家財政實力相對較弱,但納米樓呎價動輒逾2萬至3萬港元實屬偏高。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坦言,納米樓是香港樓市扭曲下的產物,香港寸金尺土,地方細小人口密集,土地供應從來都是供不應求,發展商有見及此,將貨就價,建造細小的單位去迎合市場的需求,納米樓就應運而生。 廖偉強又指,納米樓其實有很多支持者,因為樓價連年上升,確實令人難以負擔,入市的買家想有獨立的私人空間,於是只能越住越細。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政府在多區提出新房屋項目時都遇到居民反對,認為市民要作取捨才可解決房屋問題。

納米樓問題

研究發現⾸⼗⼤納米樓發展商均沒在《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披露其納米樓業務。 納米單位為不適切居所,但恒基、九建和遠東發展在《報告》中列出的部分獲獎樓盤實為納米樓, 顯⽰《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未有有效地監察發展商披露發展不適切居所的業務狀況。 趙: 香港每年一直都有不少人移民,同時也有人回流,觀察所得,最近移民的人未必一定賣樓。 納米樓問題 如今嚮往在其他地區生活移民的人,隨時也可以回港,所以我們並不太擔心港人移民會影響樓市。 趙:今次市場反應較預期為佳,與政府放寬限聚令有關,多了準業主揀樓,人丁暢旺,氣氛亦異常熱鬧,買家入市較放心;最重要是樓盤三房四房單位比例較高,成功吸引換樓客入場。

納米樓問題: 納米單位:不為生活只為生存

曾經係TVB花旦嘅葉璇,近年主攻內地直播帶貨,但係近期佢嘅造型以至行為舉止都相當「我行我素」,成為網民熱話。 外籍女傭昨天(15日)入稟區院法院控告其男僱主,指在入職翌日開始不斷遭其非禮,其後更被姦成孕。 她現指遭男僱主性別歧視,引用《性別歧視條例》要求賠償。 據其入稟狀透露,該男僱主曾一度被捕並被控強姦等4罪,惟最終獲撤控。

納米樓一睇現樓就現形,二手都無人買,無論投資或自用,納米樓都非投資之選。 趙:要徹底解決香港樓宇供應問題,短期方案是增加土地供應;中期而言,可以加快大灣區經濟圈發展規劃,部分港人可以考慮在大灣區尋找新機會,這也是解決方案之一。 發展商絕對不希望因為沒有土地供應而推高樓價,沒有土地起樓發展商也沒生意可做,地價愈貴風險亦愈高,這是發展商不願見的情況。 黃友嘉說: 如果「納米樓」都消失了,例如本來可以用600萬便能買到「納米樓」,但現在就可能要用900萬,那就慘了,更加沒有希望,我認為這真的不是幫助到社會解決問題,最終一定是增加供應以解決問題。 因為如果土地供應足夠,樓價是會舒緩,如果買得到400呎,他們都不會想買150呎的單位,其實買150呎都是逼不得已。

納米樓問題: 出現納米樓的另類解讀

趙:我覺得人應該有一個相對合適的環境居住,納米樓面積太細,不適合我們的生活空間。 不少朋友跟我說,東京、紐約甚至倫敦近市中心也有好多細單位;但他們不明白這些細單位只是供工作日住,例如周一到周四,到了周五住客會揸車回郊外大屋住,外國稱之為principal residence。 趙:我同意政府必須急市民所急,居住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由於量化寬鬆關係,樓價持續上升,銀紙不斷貶值,政府愈早解決問題便愈好。 社會目前對新土地供應未有共識,無論是棕地、農地、或是政府引用條例收回官地,以及在北大嶼山填海造地,政府提出任何意見都有人反對,一直原地踏步。 銷售該樓盤的美聯物業西九龍發展商新樓專組客户主任周曉暉指,此類樓盤反而是最快沽清的,因為相對易於入手、首期少。 他坦言「納米樓」湧現,因市場需求大,面對樓價愈來愈高,大多年青人都只能有能力購買這類「納米樓」。

納米樓勝在一切都為你搞好了, 但事實上, 如果不介意自己裝修的話, 找到一些高價值的舊樓來投資, 絶對是更勝一籌的選擇。 據中原地產高級區域營業董事陳凱超披露,筲箕灣柏匯高層K室,實用面積209方呎,開放式間隔,近日以482萬元易手,實呎23062元。 納米樓問題 原業主2015年491萬元買入,持貨7年,帳面蝕約9萬元或約2%。 與不少先進城市一樣,「大家庭」不再,「單身貴族」比例上升,亦可能帶旺細單位市道。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本港家庭住戶平均人數已由1982年有紀錄以來的3.9人,跌至去年的2.8人,連「一家三口」都稱不上;統計處並推算至2034年,數字會進一步跌至2.7人。

納米樓問題: 單位幾細才為之納米樓?

開售兩星期已售出逾330個三房及四房單位,是過去一年售出最多過1000萬元單位的項目之一。 梁生說:我正常地打工的話根本無可能申請公屋,除非我做兼職或出現金的工作,那便拿到公屋,又或不工作直接申請綜緩,便有機會了。 但是社會就是這樣,要我們做這些不正常、不合理的事,才能覓得一個單位居住。 無可否認,現時新盤面積愈起愈細,尤其樓價較高的港、九地區,更成為了納米樓集中地。

昔日好收租,令業主願意以高溢價接貨的效應,隨著全城租金有下調壓力,準買家可以用更低租金,租到面積更大的單位,所以疫症下環球出現股災,雖然香港樓市尚未正式大跌,但不少人都形容,如果樓市真的失守,納米樓會率先倒下。 納米樓問題 屋宇署每月公布的「資料月報」會反映出發展商的動工量。 若以2018上半年為例,共有7,813伙申請動工,以涉及總住宅樓面239萬呎來計,圍起每個單位面積306呎,面積之細是有紀錄以來新低。 以面積劃分,實用面積少於150呎的單位有858伙,佔期內申請動工紙比例11.1%。 更重要一點,當外國不少國家均有規管人均面積,香港不單沒有作出相關規管,反而政府施政上卻刻意配合。 近年為求盲追私樓供應量達標,而力谷限量地為發展商興起納米樓大開放便之門,結果「納米樓」也成雨後春筍。

納米樓問題: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飲茶可預防主動脈鈣化,歸功於這種營養素!點飲法最有利心血管健康?

除了被喻為龍床盤的屯門「菁雋」,在去年劈價四成重推下,全盤最細128呎的單位平均賣192萬元外,其他蚊型單位也是價值不菲。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量化寬鬆刺激下,本港二手樓價也愈推愈高,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更反覆在高位徘徊,政府為遏止市場資產泡沫而推出多輪逆周期措施,包括收緊按揭政策,令一般小市民需動用較更高首期才能夠置業。 納米樓問題 San Marino 裝修公司堅信,每個單位的裝修都應該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專業裝修項目。

納米樓問題: 政府其身不正 納米樓十年增加20倍

具有多年的設計工程經驗,大、小項目,包括香港豪華獨立住宅、城市私人住宅、村屋廚房裝修工程等,嬴得了良好的聲譽。 我們相信,優秀的設計需要滿足時尚的高品質材料,才能嬴得客人的支持和信任。 發展商常常強調,年輕人預算有限,要靠納米樓才能上車,事實是否如此? 上車族多需靠按揭保險下的高成數按揭買樓,但研究發現,於 2013 年至 2018 年間,靠首置高成數按揭上車買 200 呎以下一手納米盤的買家只佔整體的 29.4%。

納米樓問題: 納米樓常見問題:

「納米樓」泛指我們居住的生活空間愈住愈細,有人稱之為「迷你樓」、「奀豬盤」;外國也有人會稱為「鞋盒公寓」,是一個概括居住空間狹小的代名詞。 浴室是香港每個人回家放鬆的小地方,即使單位是小窩居,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人寧願犧牲有限的面積來換取舒適的浴缸,而選擇浴缸有很多學問。 因為定期清洗保養浴缸可以延長浴缸的使用壽命,所以使用浴缸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浴缸的保養。

不過,始終納米盤空間有限,再多一個人居住就會覺得擠逼,將來等樓市升後也有意換面積大些的單位。 目前很多納米盤在收樓之後,都立刻放租或放售,出現「人踩人」的情況,業主互相鬥平,將租金及售價越壓越低。 但到真正收樓之後,就會真相大白,原來一百多呎真係唔夠住,所以寧可繼續租樓,至於「成功靠父幹」的子女,就繼續住在父母的大屋,每天有工人姐姐照顧,而不會自己一個人搬入去。 最新鮮熱辣的一宗見血個案,是恒地旗下蝶翠峰第五期的尚悅. 嶺,地址在元朗大棠路99A號,兩座住宅大廈共504個單位,以納米單位為主,最低實用面積只有174平方呎。 物業在上月開始入伙,最新一個二手蝕讓個案在高層J室,實用面積195平方呎,原業主於2019年以364萬元一手購入,持貨僅一年多後以345萬元沽出,帳面蝕讓19萬元,連同10%SSD稅共蝕了超過53萬元,認真慘情。

今次港府定出住宅單位最低實用面積要求,對未來納米樓供應又會有多大影響?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表示,由於政府有意在賣地上加入條款,限制興建單位的最低面積要求,相信未來納米樓的供應與需求比例相應將減少,對未來住屋需求及居住環境起正面作用。 此外,政府目前正研究限制樓宇面積,單位實用面積最少要有280呎或以上,以保障住户有足夠居住空間。

納米樓問題: 納米樓的投資價值

早前隨放寬按揭成數上限後,有一些發展商睇淡納米樓市場,認為未來供應會飽和,甚至爆煲收場,計劃主力建300尺以上的單位。 對於一部份未能受惠資助房屋,又心急上車的準買家而言,他們只能用有限首期來入市,將價就貨,購入細單位。 納米樓問題 納米樓頓時變得有價有市,雖然實用面積不足200平方呎,尚可叫做五臟俱全,如果再扣除工作平台和小露台的話,實用面積可能剩下約160平方呎。 新盤設計僅可容納一人站立的超迷你露台,被謔稱為「棺材式露台」(HK01)直至 2011 年,政府才立法規管,限制發水面積不超過 10%,兩年後再實施《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新盤須以「實用面積」而非「建築面積」發售。

最近出現多宗納米樓見血成交,真係聞者傷心,見者流淚,希望大家都不是當中的受害者。 這個如此納米的蚊型樓,面積只得168呎,門口旁邊設有開放式廚房,嚴格來說應該叫廚櫃,內裡設有迷你雪櫃、以及洗衣機等。 客飯廳面積很迷你,但相信單位卻是全港最安全地方,因為現時政府在公眾場合已實施限聚令,規定不能多於四人聚集,而這個單位剛好只夠企四個人,多一人都會覺得迫狹。 記者嘗試跟攝影師做距離測試,發現兩個單位打對角1.5米後,背面還有少量空間可放一個衣櫃。

鑒於香港與很多其他國家及地區不同,並沒有實施「最低居住空間標準」 – 納米樓問題 即是指政府並沒有規定, 一個人居住的單位最低要有多少面積。 市民林小姐心水啟欣苑,但發現剩下的單位太細,最終轉戰裕雅苑。 林小姐原本居住公屋,已經「儲咗四十幾年錢」,今年終於抽到居屋,希望轉換一下環境。

納米樓問題: 按揭計算機

現今本港民粹主義當道,部分人持仇富心態,反對派又在煽風點火,很少人會細心聆聽和冷靜思考分析;因此,解決港人居住惡劣問題,不容鬆懈。 有投資者指,市場認為「納米樓」需求強勁,其實只限於一手市場,相信在賣地條款加入280呎最低面積限制後,二手市場會陸續出現蝕讓個案。 不相伯仲排第二位及第三位分別是宏安及九龍建業,各自興建了732個納米單位。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