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五金舖2025全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第二型徙廈於1960年在東頭邨出現,主要分布於新九龍、荃灣和葵涌一帶,與第一型徙廈相同,樓高5至7層,沒有設立升降機,住客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在兩翼之間的相連梯間設有公眾浴室和廚房。 但與第一型最大分別的就是第二型是由三條梯間相連兩翼的,以致徙廈俯瞰外觀呈「日」字形;而第一型的就只有一條。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型大廈的「日」字四角會出現面積較大的單位,這些單位內更設有獨立廁所和水喉,主要是編配給擁有地契的寮屋拆遷戶,這些單位又有俗稱為「地主房」。

所以他們已多年不送外賣,「送上去又無咁好食,我哋都鼓勵人唔好買外賣走,真係差啲」。 他們順着客人心意,待牌檔一裝修好就在2017年搬回去,「集中經營以前的牌檔,不用兼顧兩邊(室內及室外)」。 石硤尾五金舖 2015年7月22日,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早前在石硤尾邨中2012年重建完成的第二期及第五期中,抽取6個樣本化驗,其中第二期美亮樓3個單位的4個水辦含鉛量超標,最嚴重的水辦更錄得每公升含87微克鉛,超出世衞標準7.7倍。 13樓(12/F)設有特式大單位,單位大小是兩個標準單位合併而成的。 而第21座及第24座的一樓(G/F)設有分別有兩間幼稚園及一間自修室,其餘是地下層單位,這些單位可不經大堂直接從側門按密碼進入到達。

石硤尾五金舖: 深水埗主教山:隱藏「地下之城」

室內並無廚房或浴室,居民須使用設於兩翼之間的公共廁所和浴室,並在家門口的走廊煮食和晾曬衣物。 大廈也沒有電梯,居民要使用設於兩翼末端的樓梯上落。 在1973年房委會合併期,第六型徙廈的興建一度出現真空期,直至藍田邨四座六型徙廈在1974年落成,成為最後一批此款大廈為止(而當時第七型徙廈已獲廣泛興建)。 隨着啟德機場的遷出,香港的土地需求增加,故獲改裝的第一型徙廈因應「土地浪費」為由,加上石硤尾邨打斷廁樓後樓宇出現傾斜的問題需要以石屎架支撐,而於1991年至2008年把這些徙廈清拆重建。 只有石硤尾邨的美荷樓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而可以保留下來。 為紀念石硤尾邨歷史,美益樓地下設有展覽廊,內設展板及互動遊戲,介紹石硤尾邨的歷史及屋邨生活的演變,對出亦保留了重建前的紅磚屏風。

兩期面向白田街的一邊均設有街舖,而美葵樓一樓亦設有商舖。 設有平台層,有兒童遊樂設施、商店、餐廳、非牟利機構辦公室、商場管理公司辦公室及公廁,而地下層亦有郵政局,四面設有樓梯連接地下層,並有4條天橋連接美山樓、美彩樓、近美亮樓對出空地及重建第六期。 第20座因地盤大小問題只有半座,但設獨立升降機服務及大堂,與同為半座的24座有所差別。 1980年代起,政府推行「整體重建計劃」,計劃全面重建徙置大廈及廉租屋大廈。 第1-13、35、36、38座已於1999年10月1日封閉,2000年拆卸,當中鄰近山坡的第35、36及38座,於1999年8月25日發生山泥傾瀉而需使居民盡快遷出,所有受影響租戶也於事發後一星期內獲發新單位,大多居民都獲編配到旺角海富苑。

石硤尾五金舖: 地盤選秀:石硤尾耀東街 五金樂韻飄揚 回味牌檔風情

第一期樓宇樓高37-39層不等,大部份單位附設窗台及/或花槽,外牆主色是白色底色襯藍色及紫色,項目於2007年1月入伙,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管理。 兩座均採用了「通用設計」,室內及戶外公共地方的設施均方便傷健及長幼人士使用。 由於電梯大堂不再設置單位,並設置空中平台取代部分大廈頂層小型單位,使大廈整體公共空間面積擴大。

其中2棟公屋之間設有平台連接,平台層有休憩空間和小型公園,平台亦設住宅大堂,並預留了天橋口作連接日後第20座重建後的新平台。 第二期重建計劃最低幾層的間色模仿原址第一型徙置大廈,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由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另服務設施大樓7樓將會用作重置因白田邨清拆而搬遷的小型公共圖書館,命名為石硤尾公共圖書館。 第3期重建計劃,原擬興建兩座分別8和12層公屋大樓及平台,但最終修訂至1幢12層高的出租公屋大廈,位於平台之上,平台設社區服務中心、商舖、平台花園等。 該樓宇名為美葵樓,共提供240個公屋單位,已於2019年3月4日開始入伙,並首次出現12間可間三睡房,備有兩浴室的構件式非標準設計出租公屋單位,首創出租公屋單位有條件設主人套房的先河。 第1期重建成美如樓及美映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如樓更是罕見地擁有非構件式3睡房(3B)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

石硤尾五金舖: 樓宇

石硤尾又名夾石尾(碣石尾),原指深水埗南昌街街尾起的一帶山嶺谷地,早於1900年前已有人定居於兩條從山上流出長沙灣的溪澗旁邊。 至1930年代,不少其他地區的居民遷到石硤尾村,居民數目逾千,其中包括1927年遭迫遷的九龍塘村村民等,建有不少農寮、棚廠和工場。 提到石硤尾打卡熱點,首選當然是南山邨,但原來附近的石硤尾公園都一樣受IGers歡迎。 公園內的設施大部分都以粉色設計,只要有心思的話,很容易拍到日系少女風的照片,而且遊人較少,可以慢慢影個夠。

石硤尾五金舖

此外,港鐵荃灣車廠現址亦曾規劃採用同款徙廈的政府廉租屋項目,名為「白田壩政府廉租屋邨」。 (位於石硤尾的白田上邨命名為「白田政府新邨」相信是為了避免和荃灣白田壩混淆),但因為當時地鐵荃灣綫規劃更改,最終沒有興建該屋邨。 徙置事務處共於香港不同地區先後興建了25個徙置區,樓宇共分七種類型(當中第一型至第六型是由徙置事務處管理,之後的由房委會接管),當中第一二型只有七層高,故俗稱「七層大廈」。 第一、二型及加插於以第二型為主徙置區的第四型樓宇在落成初期均以英文字母命名,各徙置區皆跳過容易與「1」混淆的字母「I」,只用餘下25個字母;當單字母座號用盡時就會以A-A、B-B等重疊雙字母命名。

石硤尾五金舖: 大坑西邨:逾半世紀屋邨

最吸睛的是平台空地的舊式兒童遊樂場,已經成為中外遊客的打卡勝地。 但因為空地三面被大廈圍繞,塑造出獨特的空間感,非常適合拍攝取角度。 邨內食店頗有名氣,例如小炒馳名的品香樓及巧製端午糭的嘉湖。 商販以最地道活潑的語言交流,主婦以敏銳而獨得的觸覺挑選生活所需,處處流露動人的生活氣息。 石硤尾邨街市也不例外,落成40年,當中的乾濕檔鋪逾300個,蔬果、海鮮、魚類、豬肉、飾物玉器、衣物等等,包辦區裏居民生活所需。 街市平台有街坊食肆,其中堅記大排檔是當中老字號,鑊氣小炒很有風味,必試。

石硤尾五金舖

而石籬邨的第10和11座:曾作為中轉房屋用途,除美荷樓外,亦為香港最後兩幢仍然用作居住用途的徙置大廈。 至2020年11月,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正式宣佈,將在2022年12月拆卸重建石籬中轉房屋第10及11座,並於2020年12月8日起給予為期兩年的遷出期,可於2028年完成重建,將提供2,600單位。 此外,鄰近的石籬天主教小學舊校舍,亦將於2022年中租期屆滿時收回並一併重建。 至2023年1月16日,隨著以上樓宇正式封閉並準備拆卸,除美荷樓,由徙置事務處興建的大廈成為歷史,而石籬邨歷時39年的重建工程亦將告結束。

石硤尾五金舖: 祥興 2000 五金漆油

街市上方的平台空地,設兩則舊式兒童遊樂場,而該空地有三面均有大廈圍繞,形成非常特別的景觀,成為近年的熱門拍攝熱點。 從居民口中所知,這棵大樹已屹立該處60多年,但因山竹颱風吹襲倒冧。 【明報專訊】從前,多少大明星把房車泊在石硤尾耀東街,只為坐在木櫈上呷熱奶茶、來碗熱氣騰騰的雲吞麵。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逃難後回流人士和新移民紛紛來港,香港的人口急劇增加,各處山坡迅速佈滿僭建的寮屋。

石硤尾五金舖

盲人輔助的凸字卻會跟隨中式樓層寫出數字層,如1樓是1/F。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相關樓宇除第21-23座外已納入整體重建計劃下重建、而第21-23座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改建的18幢徙置大廈當中,有10幢H型第一型徙置大廈拆除中間廁樓,令兩翼成為獨立的樓宇,涉及徙廈第1、2、14、16至22座,改建後的20座樓宇重新編號由15至18座及25至40座。 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 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4、25及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二型徙置大廈。

石硤尾五金舖: 五金舖 – 公司 – 九龍 – 香港

其外形非常特別、感覺似由多個不規則的積木砌成的建築物,只要配合角度及光線,就能拍到仿如置身外國的效果。 由於位於半山,由九龍塘地鐵站行上去需要點體力,路程至少20分鐘。 (中央走廊式,連接I)粗體表示該樓宇曾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而強度大約只有10.38MPa),但遲至1990年代初才被揭發,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絕大部份採用此設計的校舍早已隨徙廈遷拆,首三座被拆卸的「火柴盒」小學,也是與第四型大廈相連,不過屬原型設計,於1965年啟用的獻主會溥仁小學校舍卻碩果僅存,但相連徙廈已不復存在,而屹立於徙廈原址的東匯邨匯智樓低層亦採取挑高設計,並將原校舍後樓梯的設計修改,以免影響新公屋的施工。

  • 所有舊徙置大廈於2007年6月20日起清拆,並分7期進行重建,但該7期工程並非按數字順序進行,故此處以各期建成時間先後次序述之。
  • 玩二胡和色士風的劉生是30年街坊,由石硤尾邨搬到白田邨,他憶述這類音樂聚會來自地盤舊址、耀東街與巴域街之間的後巷。
  • 2013年政府撥款一億元在區內興建社區重點項目,西九新動力副主席沈少雄區議員,3月向深水埗區議會提交了興建藝術中心的意見書,計劃在石硤尾美荷樓對出興建集「排練場地、展覽廳及商舖」於一身的藝術中心,聲言要為西九文化區培養觀眾。
  • 館內復刻舊式公屋生活場景,展出千多件珍貴藏品及40多段口述歷史。
  • 石硤尾又名夾石尾(碣石尾),原指深水埗南昌街街尾起的一帶山嶺谷地,早於1900年前已有人定居於兩條從山上流出長沙灣的溪澗旁邊。
  • 考慮到南面的毗連綠化山丘(主水平基準上約80米)能發揮視覺調劑的功能,亦會在有關用地施加主水平基準上80米/110米的梯級式建築物高度限制。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負責活化美荷樓的項目,在2012年美荷樓會變身成一座青年旅舍,當中還會建立一個生活館,展示石硤尾及深水埗區舊日居民的生活。 1973年5月28日,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大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而本邨也獲分為「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屋邨)。 改建自石硤尾工廠大廈的藝術空間,進駐了超過100個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及團體,例如繪畫、雕塑、攝影、戲劇等。 除了是藝術家的工作空間外,這裏不時舉辦展覽、文創、導賞團、市木集等活動。 雖然這裏已經全面改造,但仍依稀看到舊日工廠的痕跡,例如大廈大堂擺放數台工廠機器,各樓層保留開放通風的舊建築特色。 秉承舊式雜貨店精神,價廉,實用,一切從日常生活出發,雜貨種類實而不華,砂煲罌罉,碗筷叉羹……且並沒有因為裝潢有型,吸引了很多捨得洗錢的 石硤尾五金舖 hipsters 及日本遊客而開出「手信價」,反而很多小雜貨十元八塊十零廿蚊有交易。

石硤尾五金舖: 公共交通

前者分別設於兩個不同的地台上,後者則設於另一地台上。 由於石硤尾健康院的位置並不方便,深水埗區議會在2010年1月通過了一項動議,促請政府抓緊石硤尾邨第6期重建的機遇,進行重置石硤尾健康院計劃。 為使上述3塊地台用地的設計布局更符合效益,建議把該等用地由「住宅(甲類)」地帶及「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1」地帶,以便把有關用地合併,並規定須在該「住宅(甲類)1」地帶內興建一間政府診所。 考慮到南面的毗連綠化山丘(主水平基準上約80米)能發揮視覺調劑的功能,亦會在有關用地施加主水平基準上80米/110米的梯級式建築物高度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美禧樓及美柏樓乃是全港最後兩座按照「整體重建計劃」興建而落成的大廈。 石硤尾五金舖 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中國大陸居民逃難往香港;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石硤尾一帶已發展成石硤尾六村,由西至東包括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石硤尾村、窩仔上村、窩仔下村及大埔道村。

莫昭如是香港社區藝術的推手,現在為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的總幹事,是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啟用後的首批租戶之一。 他在這區出入多年,最記得每早都見到有屋邨長者聚在互助委員會的辦公室合奏樂曲,惜疫情後就不見影蹤。 他推廣社區音樂多年,指每個社區或屋邨都有人聚在一起玩音樂,這是自然而然的,「像九龍城寨以前也有班潮州人玩自己的音樂,但搬走後可能各散東西,都會發現找地方是困難的」。 據他觀察,長者要玩音樂,通常只能到社福機構入會、靠人脈或租借場地,各有不同門檻,公園也要視乎情况和聲浪而定,「像周日外傭就可以跳舞唱歌」。 石硤尾五金舖 要到訪長發麵家,下午3時是不錯的選擇:有剛燜好的牛筋牛腩、師傅正手起刀落為黃門鱔起肉。

石硤尾五金舖: 五金舖 – 公司 – 紅磡 – 九龍 – 香港

現在的第19及20座興建於原本的徙廈第3至6座位置,於1979年7月至9月落成;而第21至24座則建於原來徙廈第11至13座位置,於1979年4月至1982年9月落成。 上述樓宇用作安置大坑東邨第7至9座及同邨徙廈第7至10座重建的住戶。 想了感受石硤尾舊日氣息,定要到訪有逾半世紀歷史的大坑西邨。 話說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一個名為「光民村」(現址即大坑西邨)的寮屋區付之一炬。 石硤尾五金舖 60年代,港府逐以特惠地價批出土地予私人公司興建房屋,安置受到清拆計劃影響的居民,即大坑西邨。 屋邨老化,數年前開始傳出重建消息,但一直未有進展。

石硤尾五金舖: 五金舖 – 公司 – 石硤尾 – 九龍 – 香港

他也是在5年前加入,見他們技藝了得,就邊請教他們邊自學:「我識音樂都係因為嗰度。現在上得大台啦我,之前去過大澳大會堂。」舊樓清拆後,他見發哥只能拉着一箱理髮工具,到處接生意。 五十年代的中華民國「雙十」國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石硤尾徙置區41座(後改稱美荷樓)掛上孫中山與蔣介石的巨型畫像。 台灣電視台在民國68年(1979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報道香港民間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的情景,在一些地區,熱鬧情景堪比過年。 香港政府於8月3日公佈新一輪驗水結果,結果顯示石硤尾邨59個水辦則有5個超標,數值介乎11至19微克。 此外,此期設有商舖及小型街市,此期對面的石硤尾商場街市部份檔戶爭取重置街市,惟由於此期的街市太小,只有11檔,未能完全安置所有檔戶。 範圍包括窩仔街與石硤尾街交界處以南的土地涵蓋2個「住宅(甲類)」地帶和一個「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

石硤尾五金舖: 社區設施

星期日的耀東街尤其熱鬧,泊滿為大牌檔而來的汽車,甚至會並排停泊。 「啲客人會嚟聽,做埋fans。」店內的角鐵鋼片之間,放有街坊暫存的中阮、二胡、揚琴、椰胡甚至小提琴等十多件樂器,成為遊人駐足細聽的朱弦玉磬 ,「五金樂團」、「老人樂隊」之名不脛而走。 發展商恒基自2010年起收購業權,以將南昌街、巴域街、耀東街合併成樓高55層的商住項目。 唐樓陸續人去樓空,變成電影拍攝場地,偶有單位被非法霸佔。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