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戲院鬧鬼2025介紹!內含皇都戲院鬧鬼絕密資料

而且其隔音設備超棒,位於車水馬龍的西門町繁華地帶,在裡面看電影卻聽不見車聲,導致高朋滿座。 活現香港專門舉辦匠心獨運、知識與趣味並重的深度遊導賞團,適合任何希望發掘香港鮮為人知一面的本地人和旅客參與。 我們擅長將沉悶的歷史課化作令人難忘的體驗,透過導賞團、工作坊、青少年培訓計劃以至網上虛擬活動等嶄新手法傳揚香港的獨特文化。 如想對私人物業進行保育,政府並非只有把它買下來這單一方法,還可以向私人業主提供經濟誘因,例如提高地積比率、換地、或放寬高度限制等,以鼓勵私人業主保存所擁有的歷史建築,我們是有方法未必一定要花納稅人的錢也能做到保育的。

皇都戲院鬧鬼

他在1991年當選北角區議員,皇都正屬選區範圍,「請投王國興一票」的拉票招牌,仍未拆除。 他過去光顧皇都的次數不多,所餘記憶有限,最深印象是五十年代上海人自成一角,舞廳林立,燈紅酒綠,以致北角被稱為「小上海」,後來上海人減少,變成福建人聚居,盡見香港地發展的縮影。 (吳楚勤攝)璇宮建於戰後戲院業剛復甦的年代,初期曾大放異彩,主要放映首輪西片,成為普羅大眾的主要娛樂節目,開幕首映Just For You,中文戲名特意翻譯為《高歌艷舞樂璇宮》,別有一番心思。 戲院在1995年經歷了一場大火,浴火重開,生意大不如前,其實早在21年前,已經結束營業,若非新世界發展就大廈申請強拍,恐怕時間會繼續做歲月神偷,一抹抹的盜去人們的回憶。

皇都戲院鬧鬼: 中國救援隊完成國際救援任務平安回國 香港特區救援隊同機抵達

為此,新世界將「高規格地保育」皇都戲院這座文化地標,並注入新的文化精髓,打造「文化綠洲」。 有見皇都戲院大廈開始被地產商收購,文化企業活現香港撰寫了舊皇都戲院文物價值評估報告,確立這建築獨有的歷史、建築及社會價值。 皇都戲院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既印證香港昔日娛樂事業的風華年代,也盛載市民的集體回憶,2017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1964年開業的東城戲院,前身為萬國殯儀館,因此鬧出「全院滿座」都市傳聞,1974年結業後拆卸重建成為現時的東城大廈。 不少口耳相傳的經典靈異故事背景都是戲院,例如:灣仔東城戲院「全院滿座」的傳聞便相當經典,想知可以自己上網搜尋。

直到2015年,戲院開始傳出被收購業權消息,皇都戲院再次引起市民注意,更吸引不少人去探靈,由於是舊建築加上日久失修,令皇都戲院增添陰森氣氛,再加上2018年皇都戲院大廈後門門前發生奪命交通意外,令北角皇都戲院鬧鬼傳說、恐怖傳聞甚囂塵上。 皇都戲院鬧鬼 而改寫戲院命運,卻是1995年一場四級大火,火災後戲院生意一蹶不振,終於在1997年結業。 新地預料下月中完成法律程序後,將正式成為該地段業權持有人,並開展保育計劃,屆時將會按照強拍條例,在6年內完成重建,強調集團會盡力修復屬於一級歷史建築的皇都戲院,保留和重塑其古迹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將戲院活化成表演藝術的新舞台。

皇都戲院鬧鬼: 中國四川生育登記取消結婚前提為何引發熱議

時遷事移,皇都戲院歷經多次改建,1995年更遭遇火災,於1997年結業。 活現香港其後多次撰文,批評古蹟辦建議評級背離專業、常理及民情,做事黑箱封閉。 尤其是在4月18日古諮會會議中,古蹟辦代表指戲院「裏面改動比較大」,但當被委員質疑及追問下,卻坦承其實當時並不充分掌握戲院內部的改動情況,只是「靠估」。 後來活現香港邀請保育專家翻查戲院過往改動申請記錄,並親赴現場考察,證實戲院內部結構完整,「裏面改動比較大」根本是一派胡言,並指古蹟辦不如直接改名為「估即辦」- 「估一估即辦事處」(Assumptions Making Office, AMO)。

而開創此先河的就是現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重修後成為戲曲活動中心的油麻地戲院(1930~1998)。 戲院早期是放映默片,隨後是有聲電影,60年代隨着邵氏電影崛起而經常滿座。 直至80年代舊戲院風光不再,改以放映日活院線的色情電影,不禁令人想起一些抵死宣傳口號,包括「日活院線 徹底淫賤」、「老友鬼鬼 全日任睇」、「唔使左揀右揀 始終日活最盞」、「一張票 睇到笑」,教人懷念。 因為東成戲院經常鬧鬼,搞到冇人敢幫襯,結果戲院喺1974年拆卸重建,改建做東成大廈。

皇都戲院鬧鬼: 北角歷史文化遊:帶你走盡四大景點!|細味香港

最近一周有一宗新聞引起筆者的注意,就是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地標皇都戲院及相連的住宅物業,半年來一直被一地產商收購。 按照現有的法例,超過五十年樓齡的樓宇,只要發展商收購到八成業權,餘下的兩成就可過強制拍賣業權。 勞工處發言人表示,男工在外牆工作期間,懷疑被鄰近另一個樓宇拆卸地盤墮下的磚塊擊中,對於在意外中有工友身故,處方十分難過,並對其家屬致以深切慰問。 在得知意外發生後,處方已即時派員到意外現場展開調查,已向兩個涉事地盤的有關承建商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停止在肇事地盤有關工作區域的所有工作,以及在鄰近地盤進行樓宇拆卸及廢料清理工作,直至處方信納承建商已採取措施消除有關危害,才可復工。 當年它是極盡豪華的劇院,可容納1,173位觀眾,設有獨立銀幕及試映室;而當時交通條例禁止英皇道停車,於是戲院加建一個可停泊50輛汽車的地下停車場,全港首創。

皇都戲院鬧鬼

我必須說,這個故事非常普遍,在我蒐集資料和朋友打聽故事時,至少台中、台北四間戲院都曾發生同樣類似案例。 難怪別人說過,鬼總是喜歡看戲,所以攝影棚與電影院特別多…。 天台上俗稱飛拱的拱型混凝土桁架結構 ,作用是為了支撐戲院內部的天花。 為了不阻礙戲院觀眾的視線,所以建築師利用一個外部骨架結構系統以提供一個室內無柱空間。

皇都戲院鬧鬼: 香港三大鬧鬼戲院

1953年,電車路線由銅鑼灣延長至北角,也就造就了電車穿插於春秧街街市的鬧市人群中的特別風景。 電車有如「分紅海」般緩緩地駛進春秧街街市,司機駕輕就熟地減慢車速,儼如在節奏急速的香港中少有地「歎慢板」。 這晚餐廳老闆最後報了警,警察到場視察,更走上對面街望向該四樓單位,現場眾人連警察在內,竟然都親眼見到四個無頭人在打麻雀,事件引來過千市民圍觀以至報紙記者採訪,但就始終再無一人敢上樓拍門,據報最後警方只好封鎖該單位,就此不了了之。 另一個傳說就係戲院長期「全院滿座」,當年東成生意唔太好,但次次都有好多觀眾入場,因為入場人數同戲飛銷售數目長期唔一樣,院方懷疑有好多人冇買飛偷睇戲。

皇都戲院鬧鬼

舊皇都戲院雄踞英皇道,其頂部的巨型桁架有型有格,是屬於香港人的大型都市藝術品。 皇都戲院鬧鬼 香港擁有一道如此獨特和具時代魅力的街道風景,是一種軟實力。 若這座被違忘的戰後奇葩能來一次二十一世紀的華麗變身,絕對有條件成為一個能令大家自豪的旅遊景點及文化地標。

皇都戲院鬧鬼: 北角皇都戲院靈異事件|3大嚴重事故成探靈熱點 80後認證:陰氣極重 邪咗幾十年

〈【街坊帶路】新舊交替重新發掘北角 從街名看社區歷史兼嘆老字號豆漿〉(2020年7月9日)。 北角碼頭依舊有供市面渡海的小輪,而海堤上的幾株石牆老樹也一如以往地屹立於海旁。 皇都戲院鬧鬼 面對即將到來的「知命之年」,新光戲院早已「知命」——繼續將粵劇傳承下去。 在人車交集的街市體驗過這難得一看的都市風景之後,沿春秧街,經糖水道走到英皇道,短短四分鐘的路程,就已經到達下一個景點 — 新光戲院。

2018年10月22日,新世界發展旗下公司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拍賣皇都戲院大廈,希望統一業權以作重建,發展商指如成功統一業權,將「積極考量如何保存前皇都戲院的精髓」,並會與民間團體合作,徵集北角和前皇都戲院的口述歷史。 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強烈建議發展商需保留入口上方「蟬迷董卓」浮雕和屋頂混凝土拱架建築特色,否則不會是皇都戲院。 她又透露,顧問委員會於過去兩年開始收集文物、戲條文件,以及進行歷史訪問,收集了許多無形的資料,認為對團隊在保育方向有很大幫助。 記下這一段,除了能追溯香港的摩登不是五十年代之後忽然而至,甚至能追溯至更早,「我覺得這段不止是戰後歷史,其實是戰前三十年代歷史,也可能是整個摩登中國、現代中國的一頁,璇宮這一章其實幾緊要的」。 不過單憑歌劇表演難以支持戲院龐大的開支,「璇宮戲院」於1959年易手,並改名「皇都戲院」,變身商場及戲院一站式娛樂場所,曾播放過多套膾炙人口的港產片,好像《死亡遊戲》、《賣身契》、《吉屋藏嬌》等,陪伴香港電影業走過70、80年代的黃金歲月。 皇都戲院下層的商場店舖林立,包括廣為人知的「偉倫唱片公司」、「上海菜館雪園」、「輝煌洋服」、「公主眼鏡」等等,逛這商場是當時品味的象徵。

皇都戲院鬧鬼: 香港的「小上海」、「小福建」

「超等位」與「堂座」樓下有四個洗手間,男女廁各二,吳韻怡說,洗手間雖仍有尿兜坐廁,但這空間已變了放置雜物的士多房,抬頭看,見到天花呈梯級形——那是堂座的地台,「這證明了現在的桌球會地台下,堂座的座椅雖已被拆走,但梯級形向下斜的地台,原來仍然存在」。 戲院雖已改裝成桌球會,但若有心保留建築、把建築還原成戲院再保育,其實只要拆去假天花與假地台,將其他戲院配套設施如放映室、樂池、超等位重新鋪上電線,電燈亮起,這座戰後最老的戲院,重見天日並不是癡人說夢。 今次體驗活動除了可看到不同場景之外,商場內其中一間昔日舊髮型屋絕對是另一重點。 店面設計具街舖特色,舖內保留著店內特色,反映出當年舊香港歷史文化。 皇都戲院作為香港文化遺產建築之一,裡裡外外都有很多值得大家細味的設計和細節。 皇都戲院鬧鬼 首先當你乘搭電車、逛街經過皇都戲院英皇道入口,請先抬頭看看建築上的《蟬迷董卓》大型浮雕裝飾,這個是皇都戲院珍貴的歷史遺跡之一。

  • 另外,香港電台《早辰.早晨》節目(2016年5月30日至6月1日)訪問了古蹟辦評審專家小組兩名成員,揭示他們的歷史觀超錯,價值觀駭人,也跟社會大眾的想法嚴重脫節。
  • 雖然成了農家女,爹娘又是老實巴交、不懂拒絕的濫好人, 但憑藉著擁有靈田和靈泉的空間,她一點也不擔心生活出問題, 前提是連接空間的訂親信物要在身邊才行……所以沒錯,她有未婚夫了, 只不過這個準世子夫人的新身分沒給她帶來多少便利,反…
  • 另一委員黃比亦指飛拱支架設計罕有,絕對需要保留及提升評級。
  • 當年電影業蓬勃,皇都戲院的商場同樣興旺,每天人頭湧湧,但現已十室九空,只得一家西裝店營業。
  • 當時西方世界正值「太空時代」,尤其在美國更應運而生出一種新穎的「古奇建築」風格 。
  • 整個導賞活動會第一身體驗之旅,參加者踏入皇都戲院商場的一刻,便仿如置身50年代皇都戲院的華麗舞台,會從售票處接過一張舊式戲票,之後便可遊歷皇都的前世今生,由璇宮戲院、「小上海」到皇都戲院,由國際級表演到中西首輪電影的歷史片段。

「古奇建築」是未來主義建築的一種,早於 40 年代起受汽車文化、太空時代和核子時代的影響,特徵包括向上傾斜的屋頂,曲線的幾何形狀。 古奇建築上亦常見有太空時代象徵動作的設計如拋物線等設計元素。 此外,就算獲得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共有三級)並不等於獲得尚方寶劍。

皇都戲院鬧鬼: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被問到最想保留的部分,吳明言最希望皇都戲院的歷史能重現眼前,強調保育需顧及歷史回憶,並非以仿古建築增添新元素,而現時戲院和商場均是一級歷史建築的一部分,將會完整保留,她亦對現時的專業團隊很有信心,相信日後亦會開放予公眾使用及參觀,惟住宅部分則要面臨清拆。 吳韻怡今午重遊故地時提到,其母親1984年在皇都戲院商場開設童裝店,是商場內僅有賣童裝鞋的店舖,自己童年便陪同母親開舖,下課後便在店內午睡,亦與其他店舖的孩子耍樂,商場猶如他們的遊樂場,孕育了一代人。 她憶述年少時不時到皇都戲院觀賞電影,甚至連戲院1997年結業前最後一場戲,亦特意前往觀看,以懷緬年幼時的情懷,而現時仍有保留着當年的戲票。

皇都戲院鬧鬼

此外,活現香港多番去信古蹟辦執行秘書蕭麗娟女士,要求檢視專家評審小組評分,或與專家小組見面溝通,或讓更多專家參與是次評級,但只是得到最典型「好官我自為之」的官僚回應,全部被拒。 1940年代末,國內局勢動盪,大量上海人南移香港,並於北角聚居,他們把上海的生活文化帶到這裡,形成北角於1950年代及1960年代初的「小上海」歷史時空和洋化面貌,璇宮戲院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出現。 皇都戲院的前身為1952年12月建成的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該建築物由建築師劉新科及1950年的香港測量師學會主席 George. 璇宮戲院於1957年底結業後與毗鄰的地段重新發展成住宅及商用建築物,而地下停車場則改建成三層商場。 1959年2月8日,易了手的璇宮戲院重開,改名皇都戲院,到1997年2月28日結業,後於2000年改裝為桌球會,而該娛樂場所一直營業至今。 香港開埠至今留下不少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而古蹟辦事處會按建築物實際情況作出不同評級,當中由最高級的法定古蹟至入門級3級歷史建築,每個級別對建築物都有相關指引。

皇都戲院鬧鬼: 保育

「在中環,寸金尺土,能夠演大戲的地方都拆掉,僅餘的一家,便是威靈頓街轉左入皇后大道中,叫中央戲院。」(它的外型像一家倫敦的銀行,長長的垂直玻璃及石柱,仍有一幅三十年代的照片留下來,門前的人穿着唐裝衫褲)。 據聞:中央戲院當年有一宗轟動的謀殺案,有一位花旦移情別戀,在表演途中舊情人拿槍射向舞台把她殺死。 昔日的麗宮戲院(1966~1992)位於新蒲崗彩虹道,即現在越秀廣場所在地。 戲院於1966年8月開幕,當年開幕有兩大噱頭,第一是設有74呎大銀幕,第二是全院座位數目多達3,000個,堪稱香港史上最大和座位最多的戲院。

皇都戲院鬧鬼: 保育藍圖如何?

時空隔了六十多年,關於戲院的痕迹,並不如古蹟辦說的無法想像,這次進入戲院,吳韻怡發現除了戲院結構與配套如放映室、洗手間等仍存在,舞台的痕迹也未消失。 近年談論甚多的皇都戲院(1959~1997),本坐落北角英皇道,易名前為1952年開幕的璇宮戲院,建築本身將近70年歷史,是香港碩果僅存成為一級歷史建築的劇院式舊戲院。 此單幢式建築有兩大特色,包括體現戰後現代主義的天台拋物線型桁架;出自名畫家梅與天手筆的「蟬迷董卓」弧形大型外牆浮雕。 內設1,173個座位,單是超等座席便有400個,並擁有配備獨立銀幕、可容納120人的試映室。 鏡框式舞台除可放映電影,亦可作西方戲劇、粵劇、舞蹈及音樂等不同藝術表演,1970年當時只有17歲的鄧麗君便曾在此演出。 而為了籌備保育皇都戲院,集團於3年前開始搜集與皇都相關的舊物,是次活動將展出當中逾百件收藏,包括50年代用作簡介上演電影的戲橋、多款不同舊戲票,包括超等位、堂座、午夜場、戲院員工制服、英皇道電車站明信片、舊北角鳥瞰圖等。

皇都戲院鬧鬼: 網民:嗰度陰氣極重 邪咗幾十年

「璇宮戲院」的創立更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帶來香港,創辦人歐德禮將大量世界頂尖古典音樂和西方歌舞表演帶到「璇宮戲院」,成為當年紅極一時的地標,並改寫香港演藝發展歷程。 不過,古蹟辦的人大抵沒有好好研究過皇都內部,「活現香港」最近邀請中大保育專家吳韻怡到戲院內部,發現桌球會所當年只是把戲院用假天花與地台遮蓋便營業,換句話說,戲院大部分的原裝結構,包括梯級形的堂座地下、舞台裝置、放映室等,仍保留至今,等待重見天日。 2020 年 10 月位於北角英皇道的皇都戲院批出強制拍賣,由新世界發展正式取得業權,宣佈將盡力復修並保育這座屬一級歷史建築的戲院。 在皇都戲院展開復修並建構成一個藝術文化表演的全新地標前,新世界旗下的非牟利機構 Culture for Tomorrow 皇都戲院鬧鬼 特別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讓人親歷皇都的昔日輝煌。

皇都戲院鬧鬼: 昔日皇都戲院的售票處、戲票

而他今天早上被家人帶去廟裡拜拜收驚,師父說他遇上不乾淨的東西,幸好他意志力堅強,沒有跳下橋,不然就…。 他就開始想,西門町一大早平日根本幾乎沒人來看電影啊,頂多清潔阿姨,難道之前早上來借廁所的都是……。 直到,前陣子我參加一個片商舉辦的活動,要大家在半夜一起看鬼片,覺得新鮮,我就去了。 雖然是半夜,但其實撿便宜的觀眾依然多多多,很快地,那個影廳就被塞滿,甚至有些人排隊進不來。 有一群學生到錢櫃歡唱,突然間有一位服務生出現,並詢問說:「請問你們有沒有按服務鈴?」,大夥一如往常問其他人有沒有按到,不過就在此時,他們驚覺,服務生並不是站在門那邊,而是從廁所門走出來的…。

位於北角的皇都戲院,因業主申請「強拍」,再度引起社會關注。 (吳楚勤 攝)皇都戲院(State Theatre),香港現存最後的單幢式戲院,鄧麗君和鳳凰女都在此踏過台板,記載了一代人的美好回憶,現在是一級歷史建築,屹立在港島中心地段,經歷了60多個寒暑。 為了籌備保育皇都戲院,集團於 3 年前開始搜集與皇都相關的舊物,在是次《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活動中亦有展出,包括 50 年代用作簡介上演電影的戲橋、超等位、堂座、午夜場舊戲票、戲院員工制服、英皇道電車站明信片、舊北角鳥瞰圖等逾百件收藏。 在香港文化遺產建築之一的皇都戲院重建動工前,特別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