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龄角度看,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64岁和50~54岁年龄组患癌症病例最多,60~64岁的男性和75~79岁的女性癌症死亡人数最多。 另外,定期篩檢也很重要,高風險族群建議每年進行X光或超音波檢查,必要時也能透過「針吸細胞抹片」提高準確性。 飲食方面,則要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及蔬果,少吃過於油膩、辛辣、燙口的食物,並在醫師建議下適量攝取碘。 甲狀腺癌屬於中低度的惡性腫瘤,是少數「存活率高,預後良好」的癌症。
與其他香港男性常見癌症相比,前列腺癌是近年升幅較大的癌症;在2010年至2020年間,新症數目累積升幅達55.2%。 癌統計 自2008年以來,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增高。 目前,乳腺癌在140個國家的婦女當中是最常見的癌症。 在女性15~44岁年龄段中,乳腺癌导致的癌症死亡人数最多,而在45岁或以上年龄段的癌症患者中,肺癌占大多数死亡原因。 城市地区结直肠癌、肺癌、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但城市地区中,包括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在内的一些消化道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却低于农村地区。
癌統計: 甲狀腺癌症狀有哪些?
即使建立了筛查规划,早期诊断规划也依然必要,以便查明那些发生在不符合筛查的年龄或风险因素标准的人群中的癌症病例。 症状性癌症的早期诊断在所有环境中并且对大多数癌症都意义重大。 癌症规划应旨在减少诊断、治疗和支持性护理方面的延误和障碍。 癌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上升,这很可能是因为特定癌症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本地癌症病例數目繼續上升,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7 年新確診癌症個案創新紀錄共33,075宗。 癌症影響每一個人,不論你我,一生中總有機會直接或間接受癌症影響。 在2020年,全球患癌新症數字約有一千九百三十萬,當中死亡人數高達一千萬。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報告指出,2020年錄得的癌症新症有34,179宗,死亡個案則有14,805宗。
癌統計: 資料室
「不過,建議還是要儘量減少塑膠餐具的使用,降低直接攝取環境荷爾蒙的機會。」鄭乃源建議。 若正在服用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例如亞士匹寧或薄血丸,請於進行檢查前告訴醫生。 癌統計 姑息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癌症,而是缓解癌症引起的症状和痛苦,并提高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臨床上要病人進行預測性測試,醫生通常會預先制訂計劃,如陽性結果後續應如何跟進,且只有高風險人士才可能有需要進行,事前也要與醫生進行詳細商討。 需要留意,建議病人進行基因檢查也有很多考慮,最主要是測試的結果要對病人的治療有幫助。 癌統計 例如乳癌病人會建議進行 HER2、PIK3CA 或 BRCA1/2 的基因變異測試,不會無故要求測試其他明顯無關的基因。
癌統計: 健康解「迷」世界心臟日│每1.7秒奪一命?疫情下心臟病死亡率趨升!唔使多,每日運動30分鐘可護心
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膀胱癌、白血病(如附圖)。 2020年,女性乳癌首次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約佔新發癌症病例的11.7%。 其次分別是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宮頸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和膀胱癌。 這些常見的癌症類型,佔據了60%以上的新發癌症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於本週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對全球2020年常見的癌症類型、導致死亡的主要癌症以及癌症的趨勢進行了分析。
倘若檢查後有發熱或其他嚴重併發症,應到附近急症室求診。 醫生會將一個小探測器伸入直腸,利用超聲波描繪影像,量度前列腺的大小,更可在影像導引下抽取出細胞樣本,進一步檢驗。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腺體,位於膀胱頸與尿道之間,形如合桃。 前列腺分泌白色液體,營養及輸送精子,當與精子混和,便形成精液。
癌統計: 健康解「迷」中大研發!精準治療測試方法:助急性骨髓白血病童快速配對最適合藥物,有效延長存活期
2022年4月15-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提到癌症,大家并不陌生,基本是谈癌色变,但真正了解的却不多。 癌症也称为恶性肿瘤,是属于细胞的异常生长,癌症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等。 雖然胰臟癌只位列第11位最常見的癌症,但卻是全港致命癌症的第5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整体风险不断积累,而同时细胞修复机制的有效性则呈下降趋势。 在 二 零 一 九 年 , 大 腸 癌 新 症 共 有 5556 宗 , 男 性 有 3236 宗 , 癌統計 女 性 有 2320 宗 。 男 女 患 者 比 例 約 為 1.4 比 1 。
癌統計: 十大癌症「死亡排名」有3更動! 卵巢癌擠下子宮頸癌入榜
癌症人數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佔比85%,癌症死亡人數增加以65至74歲與85歲以上最多。 癌症連續38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冠,去年共奪走5萬0232條人命,佔所有死亡人數的28.6%,死亡率每10萬人口212.9人,較去年上升1.8%,在順序上也有所更動。 去年排名第7名的胃癌,與第8名的胰臟癌順序對調,去年排名第10名的子宮頸癌,也再度被卵巢癌擠下,掉到第11名。 由2018年開始,香港癌症資料中心報告「腦及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的數據,以取代「腦及中樞神經系統」。 其中惡性腫瘤的ICD-10編碼為 C70-C72 及 C75.1-C75.3,大致相當於世界衛生組織分級的II-IV級。
所有資料皆配有合適的安全措施保存著,任何未授權人士均不可登入電腦系統內。 按 癌統計 詳細圖表 檢視2020年十大癌症發病數字詳細圖表,並可選擇與2010年及2019年的數字作比較。 癌統計 感謝鄧頌樺先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醫科生鄭浩輝先生(M23)及瑪麗醫院臨床腫瘤科蕭偉君醫生撰寫及審閱本頁內容。 儘管大部分睾酮由睪丸分泌,腎上腺和一些前列腺癌細胞仍可以產生少量促進癌細胞生長的荷爾蒙。
癌統計: 前列腺癌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顧自己?
儘管甲狀腺癌並未進入男性癌症發生排行前十名,但卻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的第四名,顯見女性罹患甲狀腺癌的比例比男性更高。 誘發甲狀腺癌的風險因子,主要以「遺傳基因」與「暴露輻射」為主,其他的原因仍不明朗。 另外,有研究指出,日本在福島核災後,當地青年罹患甲狀腺癌的比例明顯上升;白俄羅斯在車諾比核災事件後,成人罹患甲狀腺癌的人數成長了三倍。 甲狀腺癌八成以上患者屬於乳突癌,好發於20至45歲女性,朴素丹此次罹癌也屬於這一類;其次,一成五的患者屬於濾泡癌,好發於40至50歲中老年人。 乳突癌、濾泡癌若能早期診斷,較好治療、存活率也相對高;若是罹患未分化癌,其特色為「一暝大一吋」,患者常在確診後數月內病逝。 在手術期間,會按情況需要將區域淋巴結切除,並進行組織學檢查。
- 此外,翻回十大死因第十名的卵巢癌,屬於腺體癌症,成因較為複雜,但可能與中年肥胖,基礎率代謝率變差有關。
- 醫生會把超聲波探頭放入病人直腸,透過會陰取得多份前列腺活組織,整個過程約10至15分鐘。
- 睾丸會分泌睾酮雄性激素來影響前列腺的生長和功能。
- 肺癌續居常見癌症首位,推算未來新症個案會持續上升,詳情請見下圖。
-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除了配合政府相關防疫措施,符合癌症篩檢條件的國人應積極參加篩檢,從資料中顯示男性接受篩檢人數較女性少,以致失去早期發現機會,罹癌風險會相對增加。
- 乳突癌、濾泡癌若能早期診斷,較好治療、存活率也相對高;若是罹患未分化癌,其特色為「一暝大一吋」,患者常在確診後數月內病逝。
- 1、远离烟酒、注意通风:多开窗户勤通风,使用油烟机,特别是呼吸道疾病患者及老人、小孩外出,最好戴上口罩,平时多喝水。
為建構一個癌症受控的未來,我們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公眾教育活動,及提供詳盡的癌症資訊。 歡迎您免費下載我們的「癌症小冊子」,了解更多關於癌症成因、預防、治療及復康過程等資訊。 綜合兩性而言,肺、大腸、乳腺、前列腺及肝癌依次序為現時最常見的五大癌症。 肺癌續居常見癌症首位,推算未來新症個案會持續上升,詳情請見下圖。 前列腺癌於香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中排名第三,於2020 年共新增2,315宗病例,約佔香港男性新診斷癌症病例的13.9%。
癌統計: 前列腺癌
隨著現時患癌趨勢及本港人口結構的變化,預料在數年內女性患癌的新症數字將會超越男性。 這種現象在中年組別尤其明顯,主要由於與性別有關的婦女癌症如乳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相對較高。 統計資料包括癌症發病數字及死亡數字、存活率、癌症分期及終生罹病風險等。 无论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肺癌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癌症里的第一杀手。 仅2016年就有超过80万人诊断肺癌,近66万患者去世,分别占所有癌症的20%和27%以上!
過程中,醫生將利用針頭抽取前列腺組織、量度前列腺大小並檢查前列腺是否有異常。 「緊急要就醫」:若有呼吸困難、頑固性頭疼、活動障礙或喪失活動能力、腹脹、腹痛等,可能是腫瘤或治療導致的緊急狀況,這些情況可能嚴重會危及生命,請與醫院相關人員連繫,安排就醫。 乳腺癌和肺癌则分别是15~59岁和60岁以上年龄段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 女性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占所有新发癌症的16.72%,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
癌統計: 醫生教室
現時大約有60至70種基因變異生物標記被認為與不同癌症可以配對,但如消委會職員向癌症基因檢測公司查詢,可檢測逾500個標記,當中可能包含一些意義未明的基因突變,即使檢查出有變異,現時也未必有藥可用。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2019年本港癌症新增個案達35,082宗,相比2009年的25,977宗,十年來的升幅達到35%,平均每日有96人確診癌症。 而2019年因癌症離世有14,871人,佔全港整體死亡人數30.5%,癌症已成為香港的頭號殺手,預防也變得尤為重要。 它可能會在你最沒有防備或心理準備之下突然出現在你眼前。 事實是,每年死於癌症的人佔了全港總死亡數字的30%,亦屬香港疾病的頭號殺手。 所以我們必需對此疾病提高警覺,及早認識癌症,包括了解它的成因、普查、探測、治療、復發機會等,以作出適當的預防。
癌統計: 甲狀腺癌存活率高嗎?
以上3大殺手同樣是男性首3位致命的癌症,肺癌( 29.6%)、大腸癌(15.4%)和肝癌(12.8%) 共佔男性癌症死亡人數近 60%。 而導致女性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肺癌(佔 21.9%)、大腸癌(16.6%),而第3位則是乳腺癌 (12.4%),3項癌症幾乎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一半。 2018年男性5大最常確診的癌症依次為︰大腸癌(19.1%)、肺癌(19.0%)、前列腺癌(12.9%)、肝癌(8.0%)和胃癌(4.3%),共佔男性癌症新症個案近63%。 報告指出,雖然2018年男性大腸癌及前列腺癌新症個案沒有增長,但兩者仍然維持於高水平。 不僅人口增長和老齡化導致癌症新增個案的的數字持續攀升,男性整體癌症的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過去十年轉趨平穩,而女性整體癌症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過去十年間亦有上升趨勢(圖3)。 男性患癌風險仍較女性為高,但差距於過往十年已顯著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