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後,子宮會收縮至未懷孕時的大小,排出的新陳代謝物稱為惡露。 若是產後已經超過5-6周,出血量由少漸漸變多,顏色也都是鮮紅沒有改變,還是這種情況,表示是血量或惡露異常過多,而非月經,請盡速就醫,告訴你的主治醫師,是不是產後延遲性的出血? 時間在生產後的24小時至6周內,如果有大量不止的血液出現,有可能是子宮收縮不全、胎盤流在子宮內部無法排出、傷口問題…等等,請盡速就醫,這可能是產後大出血的徵兆,不可忽略。 一開始所排出的惡露因為含有出血,顏色呈現鮮紅色及深紅色,和月經前期的感覺非常類似,流出的量也會稍多。
主要是產後初期為容易發生合併症的關鍵時刻,為了健康,再疲累也要多加注意才是。 他補充,產婦若有植入性胎盤的問題,多會使用胎盤鉗刮除剩餘的胎盤組織,不免有刮過頭或刮不夠的問題,「刮過頭會破壞內膜層,刮不夠時則易造成胎盤組織的殘留,都會造成惡露滴滴答答不停的狀況」。 如果媽媽生產完身體太過勞累,又或是生產完後沒有好好調養,這時惡露量就有機會突然增多,漸漸地身體上就會出現一些狀況,因此如果感到身體有異常發生就要即時就醫。
產後惡露: 子宮內腔發生感染狀況:
如果沒有摸到像剛剛說的那種網球或是石頭的那種硬的感覺,還是要用手去做環狀的按摩,一直按摩到有硬的感覺,才是子宮收縮的一個正常的現象。 惡露的正常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子宮的收縮以及傷口的恢復。 通常在產後的第二、三天,惡露會是鮮紅色的,到了第四、五天,顏色會慢慢從褐色、淡黃色、或是黃色,變成透明的顏色,這樣的話就是一個正常的過程。 產後惡露 餵哺母乳可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荷爾蒙,促進子宮收縮,使惡露排出時間縮短。
- 想知道更多關於惡露的你,惡露的「惡」,是表示的東西嗎?
- 此外,因為適切的家庭計劃更能為日後美滿的家庭生活奠下良好基礎,所以夫婦應協議用何種方法避孕。
- 「產後24小時必須讓子宮維持在『硬棒球』的狀態。只要感覺子宮又變得軟趴趴,就要按摩。」楊宜芬表示,指腹的神經較敏感,較容易感覺到子宮的變化,按摩時最好用指腹施力;過程中須固定子宮下緣,避免讓子宮滑動。
- 基本上,除非出現流量多、異味伴隨腹痛發燒,其餘情況只要先觀察即可。
產後的前三天,宜進食易消化的流食,如稀粥、雞蛋羹等;避免進食容易產氣及引起上火的食物,如澱粉類、豆子、甲殼類等。 待腸胃功能日漸恢復後,便可回復至正常飲食,但仍須以清淡飲食為主,並建議於每餐加入少量准山、南棗等促進氣血的藥材;期間要多注意補充水分,切忌急於進補。 不少新手媽媽對坐月知識都只是一知半解,以為坐月只是不停進補、臥床休息,並沒有配合自身體質及身體狀況去調整食療,最後弄巧反拙,使身體出現更多健康問題。 產後惡露 在中醫角度,產後媽媽於分娩過程中大量出血,元氣大傷,故產後初期的產婦均屬於血瘀和氣血兩虛的體質,進食補品必須按部就班。
產後惡露: 促進惡露排出3方法
至於惡露何時才會完全排出體外,每位產後媽媽的狀況皆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平均約需時4~6週,並受產下的胎兒體型大小影響,胎兒體型愈大者惡露持續時間愈長,但也有產婦在產後2~3週就將惡露排清。 服用過量生化湯:生化湯含有活血用的當歸,若生育後過早開始飲用且過量,容易造成產後子宮新生的內膜不穩定,使惡露難止。 一般而言,產婦約每2小時需更換產褥墊,以免惡露過多而溢出,進而引發感染的風險。 但若產婦發現血塊太大或是血流不止,或者於產後10天發現惡露有膿樣分泌物,建議須盡快就醫。 一、子宮內尚有胎盤殘留:例如有時胎盤黏很緊,剝離不完全,導致殘存一小部分胎盤留在子宮內;或是有些孕婦有多發育副胎盤,雖然主要胎盤已完整排出,但副胎盤還留在子宮內,這些情況可能會發生惡露不止情形。
前3、4天會有「血性惡露」,像月經的量,有血腥味,可能會掉出一些胎膜組織,每2、3小時要更換一次衛生棉或產褥墊。 到了產後1~2週左右,此時的惡露為「漿性惡露」,顏色變成咖啡色或粉紅色;直到產後2週左右,惡露會變成黃色或白色,量變得比較少,進入「白色惡露」的階段,直到產後5、6週,惡露會完全排乾淨,然後就會恢復成產前狀態。 產後6週之後,如果分泌物呈黃綠色、或有腥味、或陰部搔癢,就有感染性陰道炎的可能。 寶寶出生後,媽媽的子宮也要開始進行復原,不管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的媽咪,在生產後多少都會有「惡露」產生,也就是產後陰道所排出的分泌物,混合了子宮出血、胎盤碎片、胎膜、蛻膜、子宮及子宮頸的分泌物等。 這篇文章就護理長來教媽咪,如何從觀察惡露變化,來了解產後身體的復原狀況。 國人坐月子習慣服用生化湯,根據記載生化湯有活血化淤的功能,會促進惡露排出,因此一般在服用生化湯的期間,惡露量會變多,這是正常的現象。
產後惡露: 產後惡露會持續多久?
惡露的過程,大概在產後的前兩三天,顏色會是紅色的;在第四天之後,慢慢會變成褐色,量也會變少。 通常在產後 產後惡露 42 天之內,顏色會慢慢改變,也有可能會有褐色、黃色反覆的出現的狀況,這有可能是跟媽媽吃的東西有關係。 陳恒如醫師表示,使用子宮收縮劑的方式有點滴注射、肌肉注射,口服或含在舌下,但子宮收縮劑與生化湯應擇其一服用,以免造成子宮收縮過於激烈,導致腹部疼痛。 陳恒如醫師表示,血塊其實是培養細菌的溫床,如果生產之後,血塊及胎膜組織沒有儘速排出體內,反而繼續堆積在子宮內,就會引起細菌感染,使惡露產生惡臭味。 如果覺得惡露排出量與文章中有些不同,請記得回診時,將觀察到的狀況告知醫師以幫助醫療診斷,如果有需要,醫師也會針對個人化的問題,給予適量的子宮收縮藥物,幫助惡露排出更完全。
惡露是子宮恢復的指標,依據產墊滲濕的情形或產墊秤重皆可評估判斷惡露量的多寡,來推測是否有產後出血。 如果一次大量排出有血塊的惡露,惡露量明顯增多露排出不順暢,暗瘀污穢,反反覆覆沒完沒了,發出惡臭或腐朽味,下腹痛、胸脹、頭暈、發燒等症狀時,那就說明惡露異常,要留意是否有組織物殘留子宮腔發炎等。 產後惡露 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產後的前3、4天必須做子宮按摩! 產後惡露 之後的1、2週內,隨時一想到就摸摸看子宮有沒有軟軟的,如果軟軟的就要按摩子宮,直到子宮變硬為止(像額頭那麼硬),以藉由子宮收縮來排出惡露。 產後惡露 尤其是惡露量多時更要按,就算按了會痛,也還是要按。
產後惡露: 醫生開立子宮收縮藥物
奶水不足的媽媽可以多吃含維他命A、B1的食物,以刺激乳汁分泌;並須注意鈣質攝取,每天至少攝取1,500mg鈣質。 惡露有異味、臭味、或是有像膿狀的東西,且有時候伴隨著發燒、肚子疼痛,就會擔心感染的狀況,可能就要擔心有子宮內膜感染的問題,也要趕緊求助於醫生。 生化湯的藥材配方在一般中藥房都買得到,但最好還是先讓中醫師評估之後再服用。 有些中藥房自製的生化湯會加入其他藥材,林巧梅醫師提醒,並非越多藥材對於媽咪的身體越好,藥材加得越多,除了價格也隨之增加,加了過多藥材的生化湯反而變得不那麼單純,效果也不會比較好,還是有需要再加即可。 產婦哺餵母乳時,身體會自動分泌催產素,此激素不僅能使乳汁順利排出,也會促進子宮收縮,所以哺餵母乳的產婦,其子宮復原情況會比較快。
紅色惡露:呈鮮紅色,約產後1~3天開始出現,不僅血量較多帶微腥味,惡露並會摻雜著紅血球、上皮細胞,偶爾有胎糞、胎毛、少部分組織液排出。 四、產婦本身的凝血功能異常:這些產婦在懷孕前就有不易凝血的情形,例如生理期經血流量大,傷口易流血不止等;另外有些是藥物造成,例如服用抗凝血藥物等。 在產後第1天,護理人員會頻繁探視、隨時監控狀況,如果有傷口疼痛、解尿困難、痔瘡疼痛等問題,可與護理師討論解決方法。 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評估及護理剖腹產的傷口,不必擔心換藥的問題。
產後惡露: 自然產或剖腹產,惡露大不同?
而這些取出的組織會進行病理切片檢查,成分多為胎盤組織。 產下寶寶的那一刻,肯定讓不少媽媽如釋負重,但經歷10個月的懷胎過程,卻不是1天就能讓身體恢復到產前狀況,而是需要漸進式的恢復期,才能重拾產前的身體狀態與元氣。 自然產的產婦在經歷生產後,難免會在產道留下程度不一的傷口,其症狀也只有自己最了解,因此,新手媽媽需認識產後照護的要點,以儘快恢復孕前的健康狀態。 有些新手媽咪可能會把惡露誤以為是月經,認為一週過後,流量就會漸漸減少,但實際上惡露分泌的時間較久,因此會擔心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相反的,也有部分媽咪對惡露一知半解,認為惡露量多是正常現象,導致太晚治療產後出血。 有些新手媽咪在產後會發現,陰道不斷流出類似經血的深紅色液體,便懷疑自己是否在生產過程遭受感染而造成產後出血,但醫師又說這是正常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穿戴束腹帶時,最好平躺讓腰帶貼合身形,再用魔鬼氈固定。 白天活動基本上都可穿,但用餐和睡覺時必須脫下,以免消化不良或起疹子。 依傷口深度可分為4種:第1、2程度即為輕微的撕裂傷,僅傷到表層皮膚或是表層黏膜下的結締組織;3度則是傷及肛門的括約肌;4度的撕裂傷已傷至直腸黏膜。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透過視、聽、嗅、味、觸覺等感官知覺來探索世界。 所以,寶寶對於新鮮事物,必定會聞一聞、摸一摸、嚐一嚐;寶寶每多看一個新的東西、每多聽到一個新的聲音,都將成為他的經驗…. 彭凱莉 婚前我是一名記者、一名電台新聞主播、一名主持人、一位背包客;原以為生活就…
產後惡露: 認識「產後惡露」
若確定不是胎盤或胎膜的殘留,而是血塊殘留,意謂子宮收縮不好,這時,會開子宮收縮藥,幫助將血塊排出來。 楊宜芬表示,自然產、剖腹產的產婦均要注意產後大出血,剖腹產另外要留意傷口感染。 如果心跳變快、惡露變多、突然頭暈嗜睡或臉色蒼白,應馬上通知護理人員。 現今的剖腹產手術不大會出現傷口感染的後遺症,產後只要護理得當、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通常不致有問題。
正常的血性惡露之中,應該不會有很大的血塊或是大塊的胎盤組織,出血量也不會太大。 一旦有這些異常的現象或是不斷地有鮮紅的血液流出,都是不正常的情形,應該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產後惡露 產後惡露 ,如果惡露發生情形超過3週,別懷疑請盡速知會家人帶你去醫院就醫檢查,因為如果狀況都沒有轉好這樣下去很有可能就是身體出了問題,請大家務必注意這點,重點提醒之後,現在就跟著iBaby認識惡露的變化。 胎兒自母體分娩之後,產婦在接下來的幾週內,會陸續排出鮮紅色的液體,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這些產後分泌物稱為「惡露」,產後媽咪可以藉由觀察惡露,進而得知自己的產後恢復情形。
產後惡露: 產後惡露不止的原因
術後,只要麻醉藥退掉、身體沒有不適,即可開始嘗試進食。 先從喝幾口水測試是否會噁心、嘔吐或腹脹,沒有不舒服,再嘗試魚湯、米湯、果汁等流質食物。 流質食物吃得不錯,再嘗試軟質食物,最後恢復正常飲食。 新竹台大分院產後病房護理長楊宜芬表示,子宮按摩聽起來不難,只是眉角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