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如果轉用第二代針劑,因病人只需每2至4周使用一次,不如口服藥般每天使用,就可解決病人擅自停藥的問題。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發表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最低,雖然新式的針劑可解決此問題,惟因資源問題,只有少量病人使用。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表示,不少港人仍對情緒病患存有誤解,例如分別有83%及82%受訪者認為承受逆境能力較低及個人性格悲觀是抑鬱症成因。 抑鬱症屬腦部疾病,並非患者可單靠自身意志力控制,倘乏適當治療,長期情緒問題會對身心造成嚴重影響,增復發機會,進一步傷害腦部,因此如情緒有異,應及早求診,「病向淺中醫」。 雖然普查顯示精神病患病率不低,但求助率卻只有至26%,可見精神病仍是社會中的禁忌。 據食物及衞生局統計,2016年至2017年度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及診所的精神科病人數目逾24萬,其中4.9萬為嚴重精神病患者。
調查結果又反映,95%受訪者認為本港社會有歧視情緒病患者情況。 精神病藥物具嗜睡、難以集中、流口水、手震和身體僵硬等副作用,病人即使離院,適應生活也不容易。 王明爍教授 若醫生能密切跟進病人用藥情況,當能更有效調節用藥,助他們融入社區。
王明爍教授: 王明贵
【星島日報報道】精神健康問題近年備受討論,有關注情緒健康的醫學團體今表示,躁鬱症患者的腦部神經細胞萎縮,需持續服藥,但不少患者都沒有按指示服藥,呼籲大眾關注。 躁鬱症患者Wendy自2000年病發,曾入院接受半年治療,出院後自覺已經康復,擅自停藥兩個月。 後來躁鬱症病情復發,復發期間曾花近10萬元瘋狂購物,「(那時)好像好有動力,不用睡覺不用休息。」經藥物治療後,Wendy 現已康復,但目前仍需每天服用兩種藥物及定期覆診。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會長王明爍表示,據調查指本港有5%的人患躁鬱症,患者的腦部神經細胞萎縮,認知及記憶能力下降,需持續服藥,方可穩定神經網絡。 他表示,若果病人自行停藥,在幾個月後,情緒將開始出現變化,逾半病人在2年內病情復發。 香港腦學科研學會總裁鄧兆華表示,據本地研究,精神科醫生有5成以為患者正在服用藥物,但經血液檢查後,發現病人未有服藥,呼籲大眾關注按時服藥的重要性。
他也是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到訪北大文研院的首位台灣學者。 王明珂由多點移動之村寨田野研究入手,深入瞭解歷史記憶、族群認同與人類生態之間的關係,然後藉此重新思考古今中國之歷史記憶、族群認同與人類生態長期變化,並以此說明華夏與其邊緣共生、互動且經過近代變遷而形成當代中華民族的過程。 在開始藥物治療前,作為腫瘤科藥劑師的我會給他提供藥物輔導… 美國藥廠莫德納正研發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的第二代新冠疫苗,料可提供800萬劑,並計劃申請在港使用。
王明爍教授: 教授详情
生活 Power Up 網站 收錄香港超過 30,000 名註冊西醫及執業醫生(14,000 名西醫、10,000 名中醫、2,400 名牙醫、3,600 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資料。 王明珂專書著作包括「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和其他等。 王明珂於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間,擔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長;2014年9月至2022年10月期間任職特聘研究員。 王明珂於2022年11月1日退休,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聘為通信研究員。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微信公眾號10日刊載「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一文,作者為王明珂,簡介提到,王明珂為著名歷史人類學家,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客座講席教授(全職)。
王明爍表示,躁鬱症病人會出現情緒高漲的情況,身邊的家人和患者往往誤以為是病況好轉,部份患者更因此而擅自停藥。 轉眼2018年,王明爍感覺,社會對精神病人的接納度總體提高了,但對精神病的誤解,依然縈繞不止。 近日,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香港藥學服務基金、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以及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等四個關注精神病的團體,委託香港樹仁大學研究公眾對精神分裂症的認識,發現72.3%的受訪者誤認為精神分裂症就是由性格或心理造成,51.7%的受訪者誤認為單單以心理治療就可以取代藥物。
王明爍教授: 美國籲聯合國表決 讓更多援助經由土耳其進敘利亞
走出診症室,王明爍常常參與講座,分享精神病知識,講座上聽眾總是踴躍提問。 「許多人的家屬或朋友患病之後,其實都唔知點算,很無助,對精神病的知識很渴求。」王明爍說,他希望透過公眾教育,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專業、準確的信息,無論是面對面的活動,還是網絡資訊。 在上海首推“三网联动”计划:2017年在上海成立“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专家委员会”,任常务副主任委员,实施“三网联动”计划,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及医院感染监测网三个监测网的数据进行联动。 “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质粒介导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的防治策略”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98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決定接受寧養服務,在家中與家人渡過餘下時間,不再接受治療。 卡特中心發表聲明,指卡特得到家人及醫療團隊全力支持,卡特家族呼籲大家在這個時刻尊重私隱,並感謝外界關心。 隸屬民主黨的卡特,在1977年至1981年擔任總統,任內命對經濟困境和伊朗人質危機等問題,但促成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協議,最終在1980年的大選不敵共和黨的列根。 卡特卸任後,一直活躍於人道主義事務,2002年獲授予諾貝爾和平獎,表揚他為和平解決國際衝突、推動民主和人權,以及促進經濟及社會發展的貢獻。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等組織促進政府增撥對照顧者的資源,包括將社區內的照顧者朋輩支援計劃訂為常規、為患者提供宿舍暫託服務等,讓照顧者有喘息機會及紓緩壓力。 亞洲精神藥理協會早前分別向市民、醫生及情緒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情緒病患者在港的情況。
王明爍教授: 王明洋科研成就
一項調查發現,近八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顧者會因為照顧患者感到憂慮,近半照顧者更因照顧病人而要減少個人社交活動。 團體建議政府於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中增撥資源,為所有病人處方更先進藥物,並加強對照顧者的支援。 調查結果亦反映出情緒病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社交生活,過半受訪者表認為僱主或會降低聘請情緒病患者的機會,同時大部分人受訪者未能接受子女和另一半為情緒病患者,可見受情緒病困擾的人,在家庭和感情的層面上也會受到影響。 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抑鬱症成因源於腦部疾病,並非「不夠樂觀」所致,他又指,抗抑鬱藥需終身服用是大眾誤解,阻礙病人獲真正有效治療,他呼籲病向淺中醫,亦盼社會接納情緒病患者。
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次,江苏省首届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优秀专家,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华英文化教育基金奖。 河南省宁陵县人,1957年出生,1977年考入河南大学数学系。 1990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4年在中科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破格从讲师晋升为正教授,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曾任江苏省数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数学系主任、应用数学硕士和博士点学科负责人、特聘教授和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重点学科“应用数学”首席科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特聘教授和二级教授。 調查結果顯示「拒絕覆診」和「拒絕服藥」是造成照顧者壓力的主要來源,分別得分4.29和4.19,當中5分屬最大壓力。 照顧受訪者期間,有78%受訪者曾感到憂慮,有49.8%因照顧患者而減少與外界接觸,45.8%因而失眠。
王明爍教授: 王明贵擅长领域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18日報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蔡衛平指出,中國在前段時間已經有較多人群被感染,形成了一定的群體免疫,所以目前不太可能引起新一波的流行,短期內也沒有跡象表明… 疫情逾年,王明爍提到,有從事美容業的女病人受社會環境轉變,影響病情,亦有經營貨運業生意虧損,誘發情緒病。 Joey約十年前察覺自己情緒有異,工作時經常哭泣,「會匿埋喺廁所喊,又會打牆、打門,打到手腫晒,眼淚不停流,控制唔到」,Joey最終決定求醫,確診抑鬱症,「原來係我成長背景一路積累嘅問題無解決好」,服藥半年後,自覺病情好轉,遂決定停藥。
澎湃新聞報導稱,北京大學官網去年6月介紹,王明珂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人類學者,他在本科與碩士研究生階段接受史學訓練,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建立其考古與社會人類學基礎,1994年開始長期從事結合史學與人類學的青藏高原東緣村寨人群之研究。 王明爍教授 次子王丹丁生于1945年,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进入苏联远东研究所工作了十几年,专门研究中国问题,苏联解体后,他辞职离开单位,创办了一家中国武术中心,在俄罗斯教授气功、武术、太极拳。 由于母亲出身中医世家,父亲为治病曾拜师学气功,因此王丹丁自幼对中医和气功很感兴趣。
王明爍教授: 王明洋荣誉表彰
逢星期二晚8點半至9點 《我的事務所》時段内嘅「腦」實講 主持 劉婉芬 請嚟醫生教授 為你解構腦功能健康,以及情緒相關嘅常見問題。 王明来到苏联后,受到高规格对待,不仅得到了最精心的治疗,苏联政府还为他准备了国家领导人级别的别墅,并每月发放5千卢布补贴,配备专车司机、保姆等工作人员。 王明爍解釋,現時治療情緒病可透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及合併治療,新一代多機制抗抑鬱藥物透過激動和拮抗來調節不同的血清素受體,可以多方面改善病徵,有較少副作用。 情緒病除了對患者造成情緒影響外,其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也會受累。 例如情緒病患者的執行能力變差、難以作出判斷、記性差、思考速度緩慢、身體多處疼痛等。
- 陳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近來他雙腳痕癢,腳趾間更有裂縫和水泡,醫生診斷他患上由真菌感染的皮膚病,俗稱「香港腳…
- 及早和適當的藥物治療能對改善情緒病患者病情,藥物的原理是改變調節神經傳遞物質,其中最新的多機制抗抑鬱口服藥物副作用較少,亦比傳統抗抑鬱藥更有效改善患者抑鬱情緒。
- 現時醫管局會安排精神科社康護士,社工或職業治療師等擔任「個案經理」,上門跟進病人用藥情況,以及復康過程中的心理和適應問題。
- 而伴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目前,第二代精神科藥物的針劑已有四星期注射一次或三個月注射一次等形式,這意味着病患不需要天天謹記定時服藥,只需隔一段時間回醫院覆診和注射針劑,這對於抗拒服藥或需要工作的病患來說,都較為方便。
-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亞洲精神藥理協會公布一項調查指,近七成情緒病患者表示曾被質疑工作能力。
- 調查結果亦反映出情緒病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社交生活,過半受訪者表認為僱主或會降低聘請情緒病患者的機會,同時大部分人受訪者未能接受子女和另一半為情緒病患者,可見受情緒病困擾的人,在家庭和感情的層面上也會受到影響。
易坚回忆,王明经常外出,对“妻子”很不关心,很少说话,闭口不谈自己的经历,仅有一次告诉易坚说,他的俄文名字叫“克劳白夫”,两三个月的“夫妻”生活中,只陪易坚看过一场电影《魂断蓝桥》。 虽然是同乡,但孟庆树并没有看上名气很大、个头却只有一米五多的王明,不顾他的频频示爱,另外交往了一个男朋友,但王明却没有放弃追求,以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坚持不懈地挖着墙脚。 这个矮个子年青人在校期间,因为对苏联的特别崇拜,而获得副校长米夫赏识,被选为“学生公社”主席,1927年7月,米夫升任校长,王明留校成为米夫的秘书和翻译,是当时“中大”的无冕之王,地位显赫。 1974年,王明因病离世,葬入莫斯科新圣女墓地,9年后,孟庆树与女儿王芳妮安葬在他的身边,夫妻永远留骨异乡,只是他们的墓碑却都朝着中国的方向。 王明是早期党史上的重要人物,1931年任中共领导人,当年9月,携妻子孟庆树前往苏联,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有意向申请香港(尤其是HKUST)Engerneering专业PhD的同学,本文将会给大家推荐一些可以套磁的教授,并整理相关的详细信息,供大家参考。
王明爍教授: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67歲辭世 中研院:永遠為政治學界感念
去年5月,時任食衞局長高永文指,每名社區精神科醫療專業人員(如精神科社康護士、社工等),平均同時照顧40至60名病人;2015年香港護士協會的調查也發現,精神科社康護士對病人的比率是1:55,相比起英美兩國的個案經理比率,分別為1:21及1:29,香港的比例明顯太高。 王醫生希望社會大眾多加認識情緒病,如發現自己情緒有異,應盡早求醫接受治療,醫生在評估過情況後,可從多方面入手,包括藥物及心理治療等,協助患者擺脫情緒病的困擾。 2015年,醫管局招聘的精神科護士減少,部分未覓得職位的畢業生批評開辦課程的院校濫收學生,而院校則批評醫管局不肯請人。 醫管局該年度接獲186名應屆畢業生求職,但該局首階段僅聘用了69名精神科註冊護士及7名登記護士。
資料顯示,本港每5個人一生當中,就有1人受到某程度上的情緒病困擾。 情緒病患者不但在情緒上產生煩躁、憂慮及不安等徵狀,亦會因為情緒問題而引發起身體各種不適。 另外,情緒病成因除患者個人性格及環境因素外,患者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去平衡,也會令情緒受到影響,而常見情緒病則包括焦慮症、驚恐症、抑鬱症及躁鬱症等。 香港腦學科研學會總裁鄧兆華教授指出,腦部疾病的特點就是要持續服用藥物,才能得到真正康復,但患者若不遵循醫生的勸告接受治療或間斷治療,腦細胞就會好像缺水及缺乏營養的植物一樣」。 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今年9月24至29日進行網上調查,成功訪問4340名18歲以上市民,56%屬在職人士,9%受訪者表示正患有情緒病,19%曾有情緒病史。 以Joey為例,她就因為友情、感情上多次遇到挫折而情緒低落,更曾於上班時沒法控制情緒到洗手間擊打牆壁和門,導致手部受傷。
王明爍教授: 醫療服務包括
由於情緒病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去甲腎上線素、多巴胺、谷氨酸等)失去平衡,令患者情緒受影響,並非患者可單靠自身控制,故不應將患上抑鬱症完全怪罪於患者的個性。 王明爍教授 是次本地調查由香港生物精神醫學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網上問卷,成功訪問4,340名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當中最多人認為壓力(97%)是情緒病成因之一,另外分別有逾八成受訪者認為承受逆境的能力較低和個人性格悲觀也是成因之一。 王明贵,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明爍教授: 藍批陳建仁違反人事規定 中研院:新聘非延任
張先生來到藥劑部的發藥櫃位,投訴我們早前配發的藥物不足,一種降血壓藥物快要服完,而另一種卻剩下不少! 王明爍教授 王明夫妻的墓地位于莫斯科近郊的新圣母公墓,墓前设有王明半身塑像,墓碑朝向中国,周围安葬的都是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前苏领导人和文化名人。 每年清明节,他们的儿子王丹丁会按中国习俗,独自一人来到公墓,为父母敬献鲜花。 王丹丁至今未婚,他曾回国到父亲的家乡金寨县祭祖,也醉心于中国文化,谈起父亲当年的问题,他却不像父母那样固执己见、唯书唯上、拒绝反省,而是感慨地说道:“毛泽东是一位伟人,历史地位毋庸置疑。 1931年,王明借批判“立三路线”趁机夺权,成为当时的中共领导人,1931年9月,他跟随米夫前往苏联任中共驻国际代表,临行前指定博古负责中央,遥控指挥国内革命,而他的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让苏区在几次反围剿中蒙受了很大损失。
王明爍教授: 王明贵获奖及荣誉称号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真菌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抗微生物化疗学会执委会委员,ESCMID会士,ISAC会士。 王明洋,男,湖北仙桃人,1966年1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钻地武器毁伤效应与工程防护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2]。 作為醫院藥劑師並不是只在藥劑部工作,我們是整個醫療團隊的一員,也常在病房中協助醫生護士處理關於藥物的問題。 王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创始主任、机械及航天工程及电子及电脑工程教授。
在生活上,孟庆树对王明体贴入微,由于王明长期患病,孟庆树不辞辛苦地亲自照顾和护理他,认真研究病情和治疗方案,常在王明服药前先试服、观察效果,一次,她自己也动了手术,可因为放心不下王明,术后第三天,她跪着走到了王明的病床边。 回国之后,王明与孟庆树在延安生活多年,由于家庭出身不同,王明夫妇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异,王明是贫民出身,比较土气,生活不讲究;孟庆树家境优裕,到苏联后,长期住洋房、吃面包,显得气派十足,爱吃西餐,吃饭不用刀叉,在延安颇为另类。 他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第一阶段中,令工农红军损失惨重,抗战开始后,王明夫妇回到国内,但始终抱着教条主义错误,招致一片反对声。
目前Wendy仍需服藥,每16周到醫院覆診,而她亦成為朋輩支援輔導員,開始參加話劇演出,講述康復者故事。 情緒病康復者Joey患抑鬱症期間,亦受到身邊朋友認為她不爭氣、沒法好好控制自己情緒所致。 更有朋友即使起初願意照顧和陪伴她,最終卻因覺得疲累、覺得麻煩而慢慢疏遠Joey,令她感到孤立無援;她亦試過被僱主「勸退」,令她覺得無論如何努力,社會也會因她的病情而拒諸門外,令她十分氣餒。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在研一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8项。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分享調查結果,顯示公眾普遍對於精神分裂症存有誤解,逾七成受訪者誤以為精神分裂症由心理或性格問題引起;逾四成人誤以為患者大多有暴力傾向;逾五成人誤以為心理治療或行為治療可取代服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亞洲精神藥理協會公布一項調查指,近七成情緒病患者表示曾被質疑工作能力。 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指出,只要患者及早接受治療,情緒病病情可控,呼籲大眾消除誤解,了解更多有關精神健康和情緒障礙資訊。 精神科醫生兼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主席王明爍稱,針對精神病患者,建議增加及提早使用第二代長效針劑,副作用較少,亦可減少病人拒絕服藥與照顧者的衝突,故建議食衛局增撥資源,讓醫管局鼓勵醫生多為患者轉用每4星期一次,或使用12星期一次的長效針劑。
李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也是纽约大学机器人与制造实验室的助理教授。 王明爍教授 李泽湘教授长期从事机器人,制造科学与自动化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推动中国研究生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王明爍教授 他先后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在SCI收录的国际核心期刊论文近30篇和国际核心会议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2本。 其有关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论文被国际同行普遍采用或引用,开拓了机器人在非完整约束下的运动规划这一学术领域。 她出現躁狂症狀時情緒高昂,以為自己復康,曾瞞着丈夫自行停藥兩個月,當時有許多「創新」念頭,包括做創業衣飾店,更甚者是為答謝在病中探望她的家人,「豪花」近10萬元購買禮物,令自己經濟陷入困難,結果後來因經濟問題,情緒再陷入低谷,丈夫陪她回醫院覆診,須住院一個月。
他在制造技术、存储设备、激光器、光学设备、机电系统和固体物理等领域有着众多的发明和贡献。 王明爍教授 他說,最新的治療方向是選擇一種多機制抗抑鬱口服藥物,除了增加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亦會增加與抑鬱症有關的腦部物質如多巴胺、膽鹼、組織胺和麩胺酸等,以調節腦神經傳遞信息,副作用亦較少。 最新的治療方向是選擇一種多機制抗抑鬱口服藥物,此類藥物擁有SSRI的好處,同時又能以不同的激動劑和拮抗劑來調節5—羥色胺受體,除了增加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亦會增加與抑鬱症有關的腦部物質如多巴胺、膽鹼、組織胺和麩胺酸等,以調節腦神經傳遞信息。 上文節錄自第9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2月12日)《 政府冷待資源嚴重短缺 精神康復 路阻且長》。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等四個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組織,2018年委託香港樹仁大學數據分析及民調研究中心,進行市民及患者對精神分裂症的認識與了解程度之問卷調查,並舉辦「公眾及患者對精神分裂症的認知 – 調查發佈會」。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委員陳靄華參與發表意見,分享近80%精神分裂病患的照顧者因照顧病人而感到憂慮,壓力來源主要來自患者拒絕覆診、拒絕服藥和不理解患者的病徵。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等組織,委託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民調與研究中心進行問卷調查,並召開 「精神分裂症照顧者壓力調查報告」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