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頌君15大著數2025!(持續更新)

手麻痺 家庭主婦、廚師、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之民眾,常會因手腕的過度使用而面臨這樣的問題。 手腕的橫腕韌帶(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在手腕過度使用的情況之下會慢慢增厚,造成正中神經的壓迫、引起手麻的問題。 症狀較輕微的患者,通過適當的休息及復健,急性症狀即可獲得緩解。 病患會覺得手掌、腳掌好像穿了手套和襪子一樣,接觸東西時感覺不如以往敏銳。

  • 如您對個人的病況有進一步的疑問,請洽詢您的醫師,謝謝。
  • 過去幾年台灣地區出現的急性非典型呼吸窘迫症候群(SARS)以及嚴重腸病毒71型流行時也都曾使用免疫球蛋白來治療病患。
  • 持續型的心房顫動可以在體檢時藉由心電圖檢測發現,然而,若是陣發性的心房顫動,在例行檢查時不容易發覺,且因為心悸等症狀不一定明顯,常常是等到中風發生了才知道有心房顫動的問題。
  • 神經內科的病人很多是在其他科發現問題再轉診過來,門診時每一位患者看診時間都會較長,必需要藉由詳細的問診,及神經學檢查,如同偵探般的釐清患者究竟是神經科的病症,或者是其他科別如特定內科或精神科等的病症。
  • 畢業後進入神經內科有許多的機緣,一個是學生時代遇到很好的老師,一個是對於腦及神經系統的興趣。
  • 幾個大型的臨床試驗都證實新型態,非抑制維他命K的口服抗凝血劑相較於可邁丁,預防缺血性中風的效果相當或更好,而出血的風險類似或顯著較低。
  • 腦中風造成失智可以是一次嚴重的中風導致重要的認知功能受損,也可以是反覆的小中風導致腦部的整體或者部分認知功能及反應變慢或喪失。

傳統的放射手術,必需拿四個螺絲鎖進頭骨裡,以固定頭部。 台大電腦刀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用再釘頭,適用於顱內及顱外(如脊椎)腫瘤、血管畸形、以及三叉神經痛等治療。 電腦刀雖好,仍不能完全取代開顱手術,對於較表淺、體積較大的腦瘤,目前仍以開顱手術為優先選擇,術後再評估配合電腦刀治療殘存的腫瘤。

湯頌君: 手麻痺: 對抗大腦認知退化 神經科學家推薦真正有益的健腦活動

但要注意,由於肌肉癱瘓,沒有特別感覺,幫忙做關節活動時,不能太用力,也不能花太多時間,以免拉傷而不自知。 至於喝水或吃東西,若喉嚨肌無力、吞嚥困難,尤其是有語言障礙的中風患者,必須由語言治療師評估,避免嗆到,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問題。 穿戴式生物感測技術 偵測心房顫動防中風– 文章裡提到:心房顫動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的腦中風機率增加5倍以上,且隨著年紀的增長、發生率越高。 免疫球蛋白治療腦中風有希望– 文章裡提到:腦中風的治療仍然以預防性的控制各項危險因子為主,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以及高膽固醇等。 腦中風可分為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腦中風,目前的新觀念是患者進入加護病房,腦中風最重要的決定因子是年齡,經濟支出。

長效型單株抗體可用於治療「具任一重症風險因子,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五天內之成人或 12 歲以上且體重 40 公斤以上」COVID-19 輕症患者。 採單次肌肉注射,施打之後留院觀察 1 個小時就可以回去。 另外,接種疫苗後,保護力並不會即刻發生,也無法完全排除未來被新冠肺炎感染之可能,仍然還是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減少群聚,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風險。 疑似心肌炎與心包膜炎: 施打 mRNA 疫苗(輝瑞 BNT 或莫德納疫苗)之後的罕見併發症。 常發生在年輕成人跟青少年,通常在注射之後的幾天內出現。 若您於注射 mRNA 疫苗後出現胸痛、喘、心悸的症狀請儘速就醫。

湯頌君: 台大腦神經內科權威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醫學中心神經科學實驗室研修心得-續篇. 湯頌君進一步表示,相較於血栓溶解劑,低劑量的免疫球蛋白治療的安全性與適用性都比較高。 目前雖然尚在基礎實驗階段,等待未來大規模的臨床研究進一步證實免疫球蛋白在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安全性,治療時機及使用劑量之後,許多的患者將可以受惠並減少家庭與社會為照顧慢性中風患者所需付出的龐大成本。

湯頌君

缺血性中風的原因除了腦血管本身異常,或者心臟結構或者心律異常外,也可能跟凝血功能異常有關。 如果靜脈內產生栓塞,由於血液無法順利回流心臟,可能導致肢體腫脹。 湯頌君 血栓也可能順著血液回流至心臟,經由動脈跑到肺部造成肺動脈栓塞影響呼吸,或者藉由體內的右到左分流的異常結構,如心臟有開放性卵圓窗等,跑到腦部產生急性腦梗塞。 另外,凝血功能異常也可以直接在心臟產生血栓,順著血流造成腦部血管阻塞,或者直接在腦部靜脈產生栓塞等,導致各式各樣不同的腦中風表現。

湯頌君: 湯頌君腦中風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系列】腦中風與糖尿病-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造成凝血功能異常的原因有許多,有些是先天的遺傳性疾病,有些與癌症,自體免疫疾病或者與可能誘發凝血異常的藥物有關,另外,過高的血紅素或者體內缺鐵等等,也可能會造成容易凝血的問題。 臨床上,分辨中風發生的原因,找到可能是凝血功能異常導致的中風,並且針對凝血功能異常的問題予以對症下藥,才能夠有效的預防下一次的中風發生。 在沒有發生嚴重問題之前,要察覺自己有凝血功能異常並不容易,通常還是要看是否有不正常的出血或者無法解釋的瘀青,刷牙時經常出血、鼻血不止等等。 如果有上述的問題,或者家族成員被診斷出可能遺傳的凝血功能疾病時,可求診相關醫師釐清問題。 現今的醫學進步,遠比我二十年前剛進入醫院工作時,有更多的工具可以診斷腦血管疾病,同時也有更好、更多的藥物可以控制造成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然而,發生中風的人數還是有增無減,主要還是急性中風的死亡率逐年降低,但這些發生過中風的患者,卻是再次發生腦中風的高危險群,長期累積下來,整個國家社會的腦中風病患越來越多。

湯頌君

台大神經部主治醫師湯頌君曾在文章中指出,手腳麻痺的原因很多,從大腦、腦幹、脊隨、周邊神經、肌肉、末梢神經,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手腳麻痺,而治療手麻、腳麻,首先就得釐清原因。 湯頌君 手麻痺 湯頌君 台大神經部主治醫師湯頌君曾在文章中指出,手腳麻痺的原因很多,從大腦、腦幹、脊隨、周邊神經、肌肉、末梢神經,任何部位出現問題都可能造成手腳麻痺,而治療手麻、腳麻,首先就得釐清原因。 民眾遇到手麻的問題,可以通過醫師的看診,診斷出是否為病理性的原因。

湯頌君: 使用者登入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中風後3~12個月是恢復期,屬於復健黃金期,功能恢復情況最大,因此出院後必須積極復健,讓肢體回復到最大的功能,同時要維持體力及循環系統的正常運作。 腦中風十大死因 前3名篩檢能預防 – 文章裡提到:腦中風最重要的決定因子是年齡,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則是氣候變化。 臺灣地區最大的引用文獻資料庫,目前收錄臺灣地區所出版的人文學、社會學領域學術期刊,穩定出刊中的期刊總量約400種,若包含已收錄但後續停刊的期刊,總期刊量超過500種,每年定期公布收錄期刊的影響係數等指標給大眾,並可提供專家學者免費進行學術研究使用。

湯頌君

但由於這類的心電圖裝置,目的是在高危險中風族群或已經發生中風病人確診是否有心房顫動,對於一般的民眾,並不被建議當成例行的篩檢工具。 如何利用有效又簡單的方法或者裝置,成功的篩選出高度懷疑有心房顫動的病人,再進到醫療院所進行心電圖的確診,是目前很重要的醫療概念。 簡單來說,心房顫動的特點是,不規律的不規律性心跳,因此,摸脈搏來自我檢測,看心跳規不規律其實是最簡單的判斷是否有心律不整的方式。 學生時期我其實有一段時期對外科蠻有興趣,總覺得外科醫師可以針對問題即刻解決,“手”到病除,非常了不起。

湯頌君: 台大神經部門診:

林智堅論文抄襲風波導致民進黨1126大敗,日前本人撤回台大訴願,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昨(16日)在臉書開炮林智堅護航者「台大是你們可以隨便指控和污衊的嗎?」,對此台大中文研究所博士、台師大國文系退休教授林保淳也在底下留言,無奈吐一句。 阿文說,自己是第三代,堂兄弟這一輩已知也有四人死於腦中風,包括二伯的七個兒子已經有三人中風去世,死時都只有四十多歲;大伯也有一個兒子五十多歲,洗澡時不慎跌倒,送醫不治。 阿文指出,家族有高血壓病史,聽父親說爺爺六十多歲時,有一天在田裡工作突然腦中風倒地,送醫已回天乏術,奶奶也在六十多歲輕微中風,七十多歲過世。 20 多歲的陳小姐因為出現視力模糊、複視而到眼科就醫,經過檢查後,發現原來不是眼睛的問題,而是神經出了狀況,轉介至神經免疫科後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 國內外在推動兒童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之後,成效相當顯著,呂俊毅醫師說,過去常見的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都減少許多。 65 歲以上或屬於高危險群的民眾,建議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另外一種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帕金森氏症,患者常見有顫抖,動作遲緩及行走困難等,主要的致病原因是腦部缺乏多巴胺,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患者,是由於多次小中風的累積發生,造成動作變得遲緩,這是所謂的腦血管性的帕金森症。 頸椎退化、狹窄造成的神經病變,也屬於感覺遲鈍的類型。 長時間需要低頭、固定同一姿勢、缺少適當頸部休息的民眾,其頸椎退化的速度會比一般人來得快,這類型的民眾,也更早面臨頸椎狹窄所造成的神經病變。 頸椎退化、狹窄的患者,除了會有上肢感覺遲鈍的問題,也常常伴有頸部痠痛的情況。 手部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重複同樣動作的工作者,為高風險群。

湯頌君: 神經內科

李銘仁 醫師服務於台大醫院,專長及治療項目是遺傳性神經疾病(基因診斷及諮詢)、一般神經疾病。 – 文章裡提到:手腳麻痺的原因很多,從大腦、腦幹、脊隨、周邊神經、肌肉、末梢神經,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手腳麻痺,而治療手麻、腳麻,首先就得釐清原因。 湯頌君醫師強調,透過生物感測晶片技術與穿戴式裝置的高度準確性,進行長時間、居家監測心跳規律性,可免除以往受限於大型醫療儀器,耗時長、不易操作且無法長時間監測等缺點,可有效篩檢高度可能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達到早期診斷、降低中風機率的目的。

出院後的復健有分居家照護、前往社區復健中心或回到醫院進行復健,前者是針對患者完全不能自理的社福資源,出院前就需申請,但經費有限,屬於接軌式復健。 有部分中風患者因為舟車勞頓,會選擇住家附近的社區復健中心,但通常是針對骨科的痠痛復健,較少是為中風患者服務,反而是醫院的醫護人員及設備都很齊全,可以做到全面性的照顧。 為了能夠順利照顧患者,醫護人員會教導家屬搖高病床、幫患者翻身的照顧技巧,前者是擔心臥床過久突然起來容易有姿勢性低血壓問題,需要注意床的高度,翻身是避免出現褥瘡。 湯頌君 由於每位中風病患的情況不一樣,因此家屬在協助之前,可詢問醫護人員還可以幫忙做哪些復健。 屬於中風初期,患者的肌肉整個軟癱,沒有力氣,經醫師診斷生命跡象穩定後,醫護人員及家屬可以積極替患者復健。 湯頌君 分醫院如馬偕醫院,並核對病人寫給醫師的感謝函,期望透過病人滿意度調查,以提供該院最符合病人需要的好醫師名單。

湯頌君: 湯頌君Sung-Chun Tang

這些原因中,有些只要通過簡單的藥物治療、復健,即可得到改善。 呼籲民眾若出現以上問題,可以及早就醫,才不至於延誤治療。 此一階段的復健重點在於維持關節的柔軟度與肌力,增加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復,原本沒有力量起身、翻身、坐著、站起來,可以藉著每天不間斷的復健改善,逐漸能坐、站及走路。 藉由職能治療的復健,能避免跌倒、移動位置,還能穿衣服、吃飯、刷牙、梳頭,更進一步還會恢復到夾筷子、拿東西、切菜等。 由於每一位中風患者的症狀不一,恢復情況也會不盡相同。

湯頌君

曾發生「腦部靜脈栓塞」或有「特定免疫或血液相關疾病的腦中風」患者,建議在施打前,與您的醫師討論個人疾病情況之後決定。 系列前言:考量到許多病友接種疫苗前需要參考更個人化的資料,本系列將從各國醫學會的治療指引與研究中,擷取精華,用較容易理解的方式,整理對各專科患者接種疫苗的建議。 如您對個人的病況有進一步的疑問,請洽詢您的醫師,謝謝。 神經系統疾病導致昏厥是重要的導致昏厥的原因,常見包括自律神經異常導致姿勢性低血壓,神經心因性昏厥或迷走神經性昏厥,頸靜脈竇症候群,以及特定情境昏厥等。 另外,神經性昏厥也必須與常見的神經疾病導致意識障礙做鑑別診斷,如癲癇及腦血管疾病等。 本次演講將介紹及討論上述重要鑑別診斷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提供一般臨床醫師參考與實際應用。

湯頌君: 推薦閱讀

希波克拉底也觀察到頸動脈的存在,若將其阻斷會引發意識喪失的現象。 然而以解剖學為基準的中風觀點卻沒有繼續發展下去,古希臘哲學家提出的體液平衡論,主導了中世紀的醫學發展長達千年。 國內研究發現,運用穿戴式生物感測技術及生理訊號分析方法,能夠早期診斷、預防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心臟疾病,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內科主任湯頌君表示,國內確實有腦中風家族遺傳確定案例,不過阿文家人是否為遺傳性腦中風,需進一步進行基因檢測。 無論是口服、皮下注射、還是靜脈注射藥物,都有助於穩定病情、降低惡化程度、減少復發頻率,郭育呈醫師說,多發性硬化症無法完全治癒,即使症狀改善也要規則治療,避免出現永久性神經學後遺症,盡量維持神經功能。 單株抗體是蛋白質藥物,注射後要留意過敏反應,所以會請患者在醫院觀察 1 個小時再離開。

湯頌君: 相關

鄭建興 醫師評價、門診網路掛號、現場掛號、醫生加號加掛相關資訊。 鄭建興 湯頌君 醫師服務於台大醫院,專長及治療項目是腦血管疾病、腦血管超音波、神經流行病學。 日本富永疼痛管理診所院長富永喜代也表示,引起麻痺的疾病很多,且大部分都能透過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並為我們分析了造成麻痺的各種原因、看診的科別,幫助我們更快速找到掛號科別,也更容易向醫師表達我們出現哪些症狀。

湯頌君: 鄭建興 醫師評價|門診網路掛號|現場掛號|醫生加號加掛

土耳其當地時間6日發生規模7.8的毀滅性地震,截至12日全國死亡人數攀升至3萬3,179人,西南部哈塔伊省埃爾津(Erzin, Hatay)成為「奇蹟城鎮」,當週邊城鎮重創,該城鎮歷經浩劫無人身亡、也沒有建築物倒塌,究其原因歸功長期嚴格取締違章建築。 湯頌君說,遺傳性腦中風目前尚無很好的治療方式,發現此一基因突變,可協助家族後代進行基因篩檢,積極控制中風的危險因子,若家族中每一代都有人在四、五十歲時中風,最好能進行基因檢測。 帶有此種基因的父親或母親,每一胎都有一半的機會帶有此種基因病變,而有此種基因位置突變的人,九十%以上隨著年紀增加都會發生中風 ,發病期約四、五十歲,且年輕時不會有任何症狀。 阿文無奈說,自己及一名堂哥也都曾腦中風,自己三十多歲輕微中風,所幸沒有造成很大傷害;堂哥就沒那麼幸運,四十多歲二次中風,導致雙腳行動不便。 【大紀元7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雲林縣古坑鄉一名四十多歲男子阿文(化名 ),四十多年來家族四代中至少已有十二名男性及二名女性疑似死於腦中風,且大多於壯年發病。

湯頌君: 臺灣大學 臺大醫院與聯發科技跨界合作利用穿戴式生物感測技術偵測心房顫動 預防中風發生

黃佳琦認為要依照中風期別及損失功能予以不同的復健,愈早復健,患者的功能愈早恢復。 有說話、吞嚥困難者,是肌肉控制出問題,需經由語言治療師訓練恢復。 大多數人對中風患者的印象多半是手腳不靈活,很難走路、嘴歪眼斜,連吃飯都要別人餵,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如果能夠在中風黃金救援時間盡量減少血栓影響的範圍,不傷及大部分的腦神經細胞,加上發病後勤做復健,就有機會恢復正常的活動功能。 台大及台大醫院以及聯發科,自 2011 年共同投入「醫療電子創新技術研發計畫」,結合學界、醫療與半導體產業三大領域的領導優勢,開創台灣在國際生醫、資訊及電子整合性研發的新里程。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