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濟宮2024詳解!(震驚真相)

陳元光少通經史,十餘歲時便隨父親陳政領兵平蠻獠之亂,18歲時父親去世,便繼父職領兵攻打南海邊邑的賊寇陳謙、苗自成和雷萬興等人,攻陷後便開始治理當地,經過三年,使得百姓生活安定,遂上疏朝廷建一州於此,乃見漳州(西元686年),並命元光為漳州刺史。 後來因苗自成的部下繼續作亂,景雲2年(西元711年)元光再領兵勦亂,但因援兵後到,元光死於藍奉高之刃下。 元光子孫繼續治理漳州,當地百姓感念陳氏父子孫給予安定的生活,而建陳聖王祀典廟。 清濟宮 開漳聖王陳元光,又稱聖王公、威惠聖王、陳府將軍,他是唐朝武進士,任開漳將軍。

在中國福建德化的「法主公組合」是張慈觀、蕭朗瑞、章朗慶(一說姓洪)等結義三兄弟,是為「法主三公」。 在永春、安溪一帶亦是「張、蕭、章」;亦有人奉祀「張、蕭、黃」,加入了黃法師(顯應祖師)。 福建龍巖市漳平則是「張、蕭、吳」,張、蕭二法主之外,加入吳真人(保生大帝),或是奉祀「張、蕭、吳、黃」。 在福建省會福州是「張、蕭、連」,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三位真人。

清濟宮: 台灣英文新聞

值得一提的是,遶境隊伍前設有兩名吹海螺手,吹海螺發出聲音,在方圓300公尺都聽得見,以通報遶境路線上的廟宇接駕,這在台灣廟會中少見。 清濟宮為迎接水官大帝、保生大帝聖誕出巡大典,已布置燈籠和牌樓,增添祭典的熱鬧氣氛。 〔記者楊金城/學甲報導〕學甲區大灣清濟宮4年1科的「大灣香」將在後天(4月10日)登場,舉辦「水官大帝─開基禹王」及「白礁開基祖─保生大帝」聖誕出巡大典,前往先民登陸地北門蘆竹溝港「請水火」謁祖,估計將有3千人以上參加,是最熱鬧的1科。 而隨同安移民遷徙,也成為台灣、東南亞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9日電)台南市學甲區大灣清濟宮每4年1科的「水官大帝─開基禹王」及「白礁開基祖─保生大帝」聖誕出巡大典,明天登場,預計將吸引大批信眾湧入參與。 保生大帝的坐轎是傳統的八抬文轎,屏東木雕師傅花費1年時間手工刻製,全轎沒有使用任何一根鐵釘,全部都是用「木榫工法」完成,轎身有蝙蝠賜福、雙龍搶珠、鳥獸花草等圖案雕刻,相比過去的主帥轎來得精緻。

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是該廟的主要祭典活動「上白礁謁祖」,長達三公里的祭典隊伍由「蜈蚣陣」領頭,蜿蜒前進,民眾相信讓蜈蚣陣從頭上經過,可以消災避邪。 整個活動表達先民對大陸福建白礁鄉渡海來台,飲水思源追懷家鄉的重大意義,因係隔海遙祭,故稱「上白礁」。 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由於天上聖母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皆為北宋福建人士,民間傳說遂附會二神相戀,後媽祖見母羊生產苦狀,悔而辭婚。

清濟宮: 傳說

為解決轎班人力不足問題,自1989年起,上白礁祭典出現首座輦宮,仿古代宮殿或皇帝出巡時所用鑾駕,以鐵牛、小貨車載運,形式多樣,彩繪與木工雕琢十分細緻,取代傳統神轎,甚至安上涼傘、儀仗等等;也有部分廟宇,將原有神轎裝上貨車,略加改裝、彩繪,屬於較為簡單的形式。 目前上白礁香陣中有數十座輦宮,造價由新台幣60萬至120餘萬不等,為學甲上白礁祭典的重要特色。 每逢刈香,每日繞境區域,必然會跨越一個不屬於學甲慈濟宮信仰圈的庄頭,稱為「過堡」,意思是超過清代時學甲堡的轄域,第一日「過堡」到佳里區的溪洲社區,早年則曾到佳里區營頂、佳里興等地。 第二日則「過堡」到鹽水區的大埔,第三日「過堡」,到北門區的溪仔寮。 學甲刈香儀式採「出香-遶境-入廟」的型態,所有參與之藝陣與神轎,每日出發前,都需至慈濟宮「拜廟」,由紅頭法師做法淨陣,此儀式有接香的意味。 民政局長柯慶忠指出,中和廣濟宮創建於清雍正年間,廟體建築為漳派木作大師陳應彬作品,並保有清治時期單龍盤旋八角柱;中和福和宮則創建於清朝乾隆期間,廟體建築雕梁畫棟、古色古香,與中和廣濟宮均是在地極具代表性超過至少250年以上的老廟,香火鼎盛、遠近馳名。

大正14年(1925年)由王土龍為首籌資四萬三千六十五圓元,卜地於今址,興土木建新廟,延閩南大工匠陳應彬,為保生大帝起造出一座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的新廟宇,並於昭和2年(1927年)竣工,該年10月24日舉行三朝慶成祈安清醮祭典。 在清醮後,樹林地區信仰活動中心也正式的由舊廟址潭底山麓東移至交通便利的保安街一段32號的新廟址,同時以往信奉保生大帝居多的務農信徒,此時也增加了不少從商的信徒。 每年的元宵節舉辦花燈車遶境活動經過板橋溪崑地區和樹林保安市場等路段,及農曆3月15日保生大帝聖誕千秋前夕,舉行保生文化祭,並繞境遍及整個樹林全區,保生大帝聖誕前一晚開始至翌日,有舉辦保生大帝祝壽法會及乞龜活動。 台南市安南區原為台江內海,經泥沙淤積逐漸形成陸地,拓墾先民多自曾文溪北岸遷徙移居,逐漸形成所謂「台江十六寮」的區域。

清濟宮: 春日好禮「兔gether Forever」 台南推薦6款社區公益禮盒

學甲慈濟宮所奉祀開基主神稱為「開基二大帝」,相傳保生大帝於北宋景佑年間仙逝後,鄉人於白礁立廟祭祀時,雕刻有「大大帝」、「二大帝」、「三大帝」三尊保生大帝神像,二大帝於明鄭時期由同安縣百姓李勝迎祀隨鄭成功軍隊前來臺灣,原由台南學甲下社角李姓後代私人奉祀,後成為學甲地區信仰核心。 樹林的經濟發展與地方政治、文化勢力皆與此座地方大廟密不可分,凡樹林有重大建設或區域性的小型祭典,民眾皆會奉請濟安宮保生大帝的神尊前往作客,其地位由清代追溯至現今,毋庸置疑是主宰樹林地區的民間信仰中心。 1978年,學甲慈濟宮在該地頭前寮將軍溪畔建「鄭王軍民登陸暨上白礁謁祖紀念碑」,由當時的台南縣長楊寶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衡道、台灣史蹟研究中心主任黃宇元、慈濟宮董事長鄭帝分別於四面題字,楊寶發與鄭帝並撰有碑記。 學甲各角頭廟宇、台灣各地分靈廟宇、交陪廟宇之神轎、陣頭、藝閣,每年約有七、八十陣。 除學甲區內各庄頭外,包含台東市、南投縣草屯鎮、台南市、屏東市、高雄市、七股區、鹽水區、北門區等地祀奉保生大帝廟宇。

  • 現在懸掛於文昌帝君殿外的文昌筆,是近年由郭欽智先生捐獻訂製,希望莘莘學子能體會學習的樂趣,勤奮向學。
  • 「鴨母本」攜大帝分靈來台後,鄰人一但生病,便祈求保生大帝,有求必應,靈驗無比,威名傳遍當時的海山莊。
  • 除董監事會掌理廟務之外,另由祭祀圈內下角、中角、後角輪流擔任爐主,每年由輪值角頭,推派十六人於保生大帝神像前擲筊決定爐主、協會、副會各一人,其餘十三人則擔任頭家,爐主與頭家主要負責祭祀工作,任期皆為一年。
  • 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由於天上聖母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皆為北宋福建人士,民間傳說遂附會二神相戀,後媽祖見母羊生產苦狀,悔而辭婚。
  • 據樹林地方耆老說,樹苗當初是以倒頭栽方式植下的,所以才會長的特別高挺,又說老樹底下埋有一鎮殿八卦,能逢吉避凶。
  • 保生大帝在臺灣早期是同安人移民信仰中心,隨同安縣移民遷徙,至今已不分原籍畛域,成為重要的台灣民間信仰之一。
  • 點文昌燈不僅僅適用於各階層讀書的學子,也適用於一般上班族,讀書人祭拜文昌帝君祈求金榜題名、學業成就,上班族祭拜文昌 帝君祈求工作昇遷、仕途如意。
  • 臺灣奉祀保生大帝廟宇以臺南市學甲慈濟宮、臺南市祀典興濟宮、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臺中市賴厝廍元保宮等最為著名。

渡海來台分隔兩地、在因緣際會下由大觀音亭興濟宮牽線終於相遇相認、故以降文、特明言、兩宮的保生大帝以至親互相扶持、共同濟世。 在2020年麻豆良皇宮庚子年北巡會香時,兩宮互相交換保生大帝王令,百年之後世人將永記,樹林濟安宮有尊麻豆公祖,麻豆良皇宮有尊樹林公祖,庇佑萬民,永傳世人。 濟安宮後埕有一棵膾炙人口的樹,是桑科榕屬的老榕樹,是1923年潭底老廟東遷至現址時,經扶乩卜地,由大帝親選廟址在其分金處以倒裁方式種下樹苗為記,迄今樹齡已達九十歲,但仍枝葉茂盛,生機無限(二O一五年樹圍約四公尺、樹高約十五公尺)。 據樹林地方耆老說,樹苗當初是以倒頭栽方式植下的,所以才會長的特別高挺,又說老樹底下埋有一鎮殿八卦,能逢吉避凶。 賴本其家族與養鴨戶眾人等,自白礁慈濟宮迎請保生大帝至樹林潭底築茅屋安奉,此傳說可能為樹林濟安宮的前身。

清濟宮: 媽祖遶境十八庄不合鬧雙包 民擺香案苦等拜兩次

上白礁祭典原屬學甲地區的鄉鎮級祭典,參與廟宇以學甲慈濟宮的交陪廟、分靈廟、學甲十三庄的庄廟為主。 縣市首長如不克出席則由副首長主祭,近幾年則由前教育部長吳清基擔任主任委員。 民國56年(1967年),再度籌巨資八十餘萬元,全面重修,以成今貌。 清濟宮 乾隆16年(1751年),業戶泉州人張方大(張必榮)自臺南安平港輾轉抵達樹林,開拓海山莊墾務。 乾隆53年(1788年),張方大(張必榮)重病而向保生大帝祈禱,未幾痊癒,因而首倡籌資建廟於潭底山麓名曰濟安宮,俗稱大道公廟或稱潭底廟,設置廟公看管,並於每年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為年例祭典,組成樹林地區各村落庄民參加公共祭典,扛大道公神轎繞境各村落。

清濟宮碑記所記載:「臺灣崇仰之聖神禹王-水官大帝,保生大帝-吳真人威靈顯赫,歷代追尊,各有典禮,香煙鼎盛。所在構璇宮、塑聖像、隆祭典,而奉者相望也。然溯其源流,未有大灣清濟宮之久遠也。」實非虛語。 先民王獨自大陸移居臺灣時,迎請安徽省當塗縣當塗禹王廟禹王(世稱大禹)抵蘆竹溝海遇到達大灣定居而奉祀於清濟宮。 逮明永曆十五年辛丑(西元1661年)復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金龍海縣角美鎮)白礁慈濟靈宮迎請保生大帝(白礁開基祖-吳本開基聖像)偕天上聖母(天妃、媽祖)護佑開臺民族英雄鄭成功登陸臺南鹿耳門,完成復臺大業而奠基於清濟宮。 大灣為二聖奠基之聖地,清濟宮乃水官大帝-開基禹王奠基暨「白礁開基祖保生大帝-吳真人(吳本開基聖像)」坐鎮之真蹟。 乃是各地廟宇謁真蹟暨進香、過爐、請火、請香,及諸善信膜拜,共迓天庥沾德澤之聖地。 慈濟宮經內政部評定第三級古蹟,本宮八百餘年歷史的神像開基二大帝,係來自福建泉郡白礁慈濟宮,於康熙年間由李姓者自白礁迎來奉祀,以迄於今為全省大道公廟僅有者,因此終年香火鼎盛。

清濟宮: 學甲大灣清濟宮

而許多拓墾者便來自學甲地區,並自慈濟宮分靈、分火前往奉祀,建立角頭廟宇,逐步擴張成為以保生大帝為祭祀主神的聯庄祭祀組織。 當地百姓追懷原鄉祖廟,於每年保生大帝誕辰後便迎請慈濟宮保生大帝神像前往當地繞境巡狩,後來因時代變遷,繞境習俗中斷多年,然而該地廟宇每年仍會迎請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前往當地廟宇輪流駐蹕,接受百姓祭拜。 2010年在慈濟宮與安南區十六寮各廟宇的倡議下,循舊日之例,擴大舉辦為「安南巡禮」活動。 在台灣台南市同樣奉祀保生大帝為主神的廟宇,尚有學甲區大灣清濟宮、將軍區金興宮舉辦類似上白礁的謁祖祭典。

清濟宮

宮殿雕樑畫棟,石柱蟠龍,建築深具古色古香之歷史化藝術,並有一代宗師葉王交趾燒及何金龍剪黏等精巧別緻,宮外尚有石獅、旗桿等各一對分別左右,另有宏巍牌樓,不但堂皇而且嚴肅。 位於惠濟宮後殿二樓祭祀文昌帝君,在旁邊的柱子旁可見到一支很大的毛筆,名為「文昌筆」。 清末秀才施錫輝先生回憶:在過去的文昌祠經常是文人雅士常在此聚會,同治12年(西元年)潘永清在惠濟宮設宴款待文人墨客,興起手持大筆題字「洞天福地」,這些字後來裱褙懸掛於惠濟宮內,並鑲刻到岩壁上,那枝大筆則懸於文昌祠。 相傳摸了文昌筆可以得到保佑,讀書認真、考中秀才、狀元,家長都會帶著學習中的子弟來摸文昌筆,乞求保佑。 現在懸掛於文昌帝君殿外的文昌筆,是近年由郭欽智先生捐獻訂製,希望莘莘學子能體會學習的樂趣,勤奮向學。 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八芝蘭街士紳潘永清(號定民)於惠濟宮後方建文昌祠供奉文昌帝君。

清濟宮: 台灣好新聞

唯原訂於2020年舉辦之庚子年香科,因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延期至2022年舉行,目前暫定2024年再次舉辦。

於將軍溪畔白礁亭舉行,由祭典委員會主任委員,率領副主任委員、委員、慈濟宮董監事、爐主、各角頭廟宇領隊、信徒等參與。 西南五大香科皆以蜈蚣陣為香陣前導,學甲上白礁祭典蜈蚣陣由後社集和宮負責裝閣,為臺灣西南五大香科中,唯一維持由人力扛抬者。 學甲蜈蚣陣所扮神童,共計36名,由各地信徒登記擲筊確定,向集和宮繳納一定費用,以供治裝、裝飾、人力工資等後,由數名扛工協力抬行。

清濟宮: 學甲香

樹林濟安宮全名財團法人新北市樹林濟安宮,建立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於樹林潭底地區山麓,奉祀保生大帝,名曰濟安宮,俗稱大道公廟或稱潭底廟。 清濟宮 學甲區學甲寮慈照宮於上白礁祭典時,神轎皆排列於慈濟宮之前,乃肇源於慈照宮雕刻保生大帝神像奉祀時,神像較慈濟宮保生大帝神像高大,雕刻後學甲寮庄內事故紛傳,經庄內大老請示神意後,將慈濟宮原祀舊四大帝與慈照宮神像交換,現今慈濟宮內舊四大帝神像實為當年慈照宮開基神像。 將軍區金興宮:在將軍溪畔亦建有白礁亭,位於慈濟宮所建白礁亭之西,約兩公里處,於農曆3月14日保生大帝誕辰前一日舉行上白礁祭典。

分別於1971年、1978年、1984年、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2016年舉行刈香,幾乎確立四年舉行一科刈香的傳統。 學甲慈濟宮主神保生大帝,係於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請,隨鄭成功部隊來台,而由學甲頭前寮將軍溪畔登岸。 上白礁祭典根據考證,始於清代,學甲地區鄉民經常返回原鄉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謁祖,由於保生大帝誕辰為農曆3月15日,故必須提前數日渡海,方能趕上神誕,所以乃訂為每年農曆3月11日。 上白礁祭典原非年年固定舉行,20世紀後半,才逐漸改為每年舉辦。 臺北大龍峒保安宮肇源於清領時期乾隆初年,同安籍移民入墾台北大龍峒地區,由於水土不適,瘴癘四起,所以返回故裏白礁慈濟宮分靈保生大帝神像來臺灣,1755年(乾隆二十年)建廟,1805年(嘉慶十年)遷於現址重建,清代台北地區艋舺頂下郊拚、漳泉械鬥時,保安宮為同安縣籍移民避難之所及據點。 於1995年至2002年自費重修,獲得行政院文建會文馨獎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總部「二00三年亞太文化資產獎」,為全臺廟貌規模最大之保生大帝廟宇。

清濟宮: 信仰發展

廟方為了慶祝廟宇東遷百年,並傳承建醮文化,在廟內設置一處展示空間,除了列出建廟歷史外,也設置無塵室展出「主帥轎」。 清濟宮 濟安宮董事長陳黃綠妹表示,該神轎造價260萬元,僅有時隔數十年的建醮儀式才會拿出,盼展出後能讓信徒一起回味遶境盛況,也讓年輕人了解建醮,將文化傳承。 據說有一次盟軍又來空襲,因為天氣晴朗,所以順著大漢溪一路飛來的時候能見度非常好。 二次大戰,盟軍強力空襲台灣,當時飛機沿著滬尾(淡水)順大漢溪空襲沿岸城市,位於大漢溪旁的樹林居民,當時因為躲空襲,屢進防空洞已是家常便飯的事。 在盟軍密集的空襲下,樹林並沒有重大的損傷,尤其是在樹林鬧街上的濟安宮,未遭受任何砲彈襲擊,毫瓦未損,大帝庇祐樹林之說甚囂塵上。 但經歷空襲的老輩樹林人,事後卻言之鑿鑿的說出當時的特異現象,讓人不得不感佩於保生大帝的威靈顯赫。

清濟宮: 清濟宮

學甲蜈蚣陣採龍首、鳳尾形式,平日首尾供奉於集和宮內,稱為「蜈蚣公」。 裝閣主題為五大香科中最為多樣者,多採自唐宋歷史演義作品,共有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隋唐演義、白虎戰青龍、薛剛鬧花燈、郭子儀大戰安南國、狄青押軍衣、五虎平西、五虎平南、狄青大戰八寶公主、水滸傳、岳飛傳等十三齣戲碼,每年擲筊決定辦演劇目。 每年上白礁祭典,香陣繞境區域以學甲及中洲兩庄頭為主;如舉行刈香時,三日遶行區域則涵蓋昔日「學甲十三庄」範圍,即三寮灣、溪底寮、二重港、灰窯港、渡仔頭、宅仔港、倒風寮、學甲寮、草坔、大灣、學甲、中洲、山寮等地,甚至廣及今日學甲區全境、佳里區、鹽水區、北門區鄰近村落。 【民眾網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前往中和地方信仰中心財團法人新北市中和廣濟宮、福和宮參拜祈福,並向開漳聖王、神農大帝祈求庇佑新北百業興盛、五穀豐收、市民平安康樂,遠離疫情與災厄。 〔記者林旻臻/台中報導〕台中烏日東女慈聖宮即將在26、27日舉辦媽祖出巡徒步進香活動,當日清晨5點半,信眾將從東女慈聖宮團拜後出發,前往芬園寶藏寺、彰化南瑤宮謁祖,沿途行經烏日弘濟堂、同興宮、彰化元清觀天公壇、玉闕朝仁宮等多間在地福德祠與宮廟。 開基保生二大帝自移駕學甲後,神明威靈顯著,遐邇傳聞,香火益盛,四方善男信女仰賴而來行香者,絡繹不絕,神明乃「相關地勢」,剛好鹽水岸內有一趙姓信徒,為感念大帝替其禳災之恩而獻廟地,乃於現址鳩工興建大帝來台後首座廟宇,各地善男信女聞風,同心協力,解囊捐獻,宮殿遂告竣工。

清濟宮: 大帝濃霧護體

現有廟地為清代時由鹽水岸(今鹽水區)趙姓信徒所捐獻,面積約為0.213公頃。。 明洪武20年(西元1387年)有王讀者自唐山避難來台,迎請安徽當塗禹廟禹帝定居大灣奉祀,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復台,移民自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白礁迎來保生大大帝、保生二大帝,從此在公厝庭臥虎穴建公厝安奉,此為本宮草創之嚆矢也。 淨壇道士:由兩名道士擔任,行走於香陣之前,手執法鈴,沿途為信眾所設香案灑淨,民間信仰相信,此法可以消除邪穢。

學甲慈濟宮的三川殿屋脊為三脊形式,屋頂為硬山式單簷造型,房屋的棟架採曲三柱式,架內結構為三通三抱斗的形式,殿前的石鼓與石枕為咸豐年間修建時所造。 正殿屋脊為一條龍並有燕尾,屋頂同為硬山單簷的形式,在結構上,前步口為二通二獅座,棟架內則為典型的三通五瓜。 目前學甲慈濟宮主體建築分為前殿、正殿、後殿三落建築,為三落三間起建築,大體保持嘉慶至咸豐年間面貌。 清濟宮 三川殿前左右各有舊式金爐一座,屬三級古蹟建物的一部分,已不燃燒金紙。 正殿供奉保生大帝為主神,陪祀有三官大帝、謝府元帥(謝玄)、中壇元帥、虎爺、趙元帥、康元帥、張聖者、江仙官、書僮。

清濟宮: 台灣新生報

台南市西港慶安宮香科醮典:素有「台灣第一香」美名之西港香科正式醮典之前,慶安宮先舉行南巡前往台灣府城隍廟謁祖進香,南巡當日先往佳里青龍宮迎請保生大帝,擔任醮典出巡的隨陣先生,隨後前往台南市各交陪廟宇駐輦,接受信徒參拜,香醮期間襄贊出巡香境達九十六村鄉,享有”瘟醫”之美譽。 學甲區大灣清濟宮主委陳惠川表示,今年祭典預計會有來自各縣市宮廟神輿、民俗藝陣和信眾3000多人參與,創歷年來最高紀錄;出巡時也將到當年先民登陸地的台南市北門區蘆竹溝港舉辦祭祀儀式,遙拜大陸列祖列宗及福建省白礁慈濟祖廟。 依學甲當地民間相傳,學甲慈濟宮開基二大帝曾於西元1860年左右失落,由嘉義北社尾軍伕迎奉,僅留下大帝神像木椅,1945年下社角李抄、李長記父子連夜受保生大帝托夢,李長記遂前往北社尾查訪,趁機迎回開基二大帝神像。

「學甲香」直至目前尚未完全固定化,舉行與否,民國七十六(一九八七)年以前是神前「跋杯」(即擲筊),由保生大帝神示,連得三杯即舉行,否則便罷;七十七(一九八八)年起則改以信徒代表大會的表決為依歸。 雖然屬於不定期廟會,不過一旦舉行,為配合「上白礁」祭典,絕對定日,也就是三月初九至十一日三天。 明末清初,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的部份忠貞軍民隨鄭成功來台,為求渡海平安,由李姓人家迎請家鄉慈濟宮神明保生二大帝、謝府元帥和中壇元帥等三座神尊同渡,庇護眾生。 先民在將軍溪畔的「頭前寮」平安登陸,後散居在學甲、大灣、草坔、溪底寮、西埔內、山寮、倒風寮等地,胼手胝足墾土屯田,並共議在學甲李姓聚落的下社角,搭建草寮奉祀保生二大帝等三尊神像。

清濟宮: 台灣好報

於此保生大帝乃由賴姓家族奉祀的神明,演變為全樹林地區民眾信仰的神明,更是地方的守護神。 學甲慈濟宮自清代以來便有返回中國大陸白礁慈濟宮謁祖的活動,依照傳統邀請學甲大灣清濟宮參與,清濟宮所祀保生大帝與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平座,1983年慈濟宮於將軍溪畔舉辦祭典之處新建白礁亭,以亭內占地狹小為由,改變清濟宮保生大帝的祭典地位,引起清濟宮廟方不滿,1988年清濟宮正式退出上白礁謁祖祭典,另行舉辦謁祖請水儀式。 慈濟宮與清濟宮兩廟斷香,兩廟並各自聘請學者,援引文獻,考證源流,互爭建廟時間早晚,成為台灣民間信仰中互爭正統地位的一件公案。

清濟宮: 台南旅遊網

財團法人新北市樹林濟安宮於廟內道場設內壇,廟外之外壇有玉皇壇、天師壇、北帝壇、觀音壇及福德壇等五大壇。 醮祭經費由「斗燈首份」及「丁口錢」來籌措,斗燈平均約一千元,爐主最高則要一萬二千元,丁口錢限醮祭內十二里信徒,但居民非常踴躍捐獻。 歷史悠久的濟安宮擁有許多文物瑰寶,「寄附芳名金額」刻於大正11年(公元1922年)至今已有88年歷史,為廟內最古老的香油錄石碑文物。 自潭底老廟遷移過來,豎立在正殿兩側的四點金柱,以及前殿、正殿以陰刻金漆題聯的柱列、左右雕龍石柱,還有左右牆面拆自潭底舊廟的交趾陶,出自名師手藝的忠孝節義人物,都是大正14年(公元1925年)文物,距今皆有近百年的歷史。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