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橋發展2024必看攻略!(震驚真相)

屯門港鐵緊急救援入口26修改工程是為配合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道路工程,根據鐡路條例(第519章)於2022年11月18日第一次刊憲,文件可於以下連結瀏覽。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即前期工程第三期和第二階段工程)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的詳細設計已於2020年分階段展開,目標是於2034年竣工。 天水圍被列入元朗區,早年由於配套差、多公屋,區內人士多為低下階層,失業率和青少年犯罪率高企,加上偶爾發生倫常慘劇,被傳媒形容為「悲情城市」,區內的樓價一向較外區低一大截,亦因此被認為是香港上車客的「上車天堂」。 以藍籌屋苑嘉湖山莊為例,根據中原地產數據,5月平均實用呎價為10,828元,雖然對比10年前2011年5月時的4,189元上升1.58倍,但現時大部分成交價在500多萬至600多萬元,屬於現時上車客仍然能承受的範圍。

洪水橋發展

反對人士須在反對通知書內說明其權益及聲稱受該項工程或使用影響的情況,並提供聯絡資料,方便聯絡。 洪水橋發展 反對通知書須不遲於二○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送達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該局估計洪水橋站在50年的營運期內,可為公眾節省合共約3.14億小時;新站的經濟效益,包括上述節省的時間價值,估計約為550億元。 現時正興建的公屋地盤對面,是預留作醫院用地(粉藍色),以北有兩塊商住混合地(橙色),再加上早前公佈的西鐵天水圍站居屋用地,與現存天水圍南組成天水圍站的「次市中心」,說穿了洪水橋和天水圍將以洪天路為界(中間的粗白線)。

洪水橋發展: 工程一拖再拖 造價增至41億 西鐵洪水橋站2030年始竣工

項目估計可建逾2500伙,料以300至500方呎中小型單位為主。 香港住屋供不應求,低息環境持續,買家負擔力強,集團旗下項目將以合理價推出,不擔心競爭會搶佔項目購買力。 至於西半山寶珊道23號,提供16伙分層豪宅單位,標準戶面積由約3700至4000方呎,另設近8000方呎特色戶,料為港島半山區面積最大的分層豪宅。 項目已完成平頂工程,估計短時間內將取得入伙紙,現正裝修大廈內部並搭建示範單位,預計今年第三季開始軟銷及宣傳,有望年底前對外開放現樓示範單位,並以現樓形式推出應市。

  • 他透露,買家料是「九十後」,是上車客,認為洪水橋屬重點新發展區,未來將有西鐵接通,前景可期,加上屋苑位置便利,上址減幅吸引,故速拍板入市。
  • 相比之下,若不介意樓盤的方位,則可以選擇「#LYOS」以西,望向洪水橋河邊及單車徑的單位,現時均為較低密度的發展;又或者向北面都會望到「石埗村」,均屬幾層高的村屋項目,長遠景觀較有保障。
  • 她又說,去年貸款需求下跌,但隨著投資情緒改善,今年需求將會好轉。
  • 洪丕正認為,內房行業已過最壞情況,預料將逐步復蘇,但未來數季會否快速反彈視乎投資及置業信心。

在區內持有項目的發展商也摩拳擦掌準備搶飲「頭啖湯」,其中長實在洪水橋「洪元路2號」的「#LYOS」已取得預售樓花同意書,也計劃短時間內會推盤。 除新建的洪水橋站外,洪水橋新發展區內還預留了一條集環保運輸服務、行人道及單車徑於一體的環保運輸走廊。 洪水橋發展 洪水橋發展 據了解,這條運輸走廊主要是連接新發展區內的住宅區、就業中心和主要社區設施,日後更會與元朗南發展、天水圍站及現有輕鐵站相互連接。

洪水橋發展: 交通運輸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擬建的洪水橋站將坐落於現時屯馬綫天水圍站及兆康站之間,將服務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及鄰近地區的居民。 洪水橋站是《鐵路發展策略2014》建議的七個鐵路方案之一,位於西鐵線天水圍站與兆康站之間,主要服務日後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 該局其後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補充資料,指以2018年12月價格計算,該站建造成本約為41億元,比《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以2013年價格估算的30億元造價,增加36%。

第二期發展工程方面,根據目前工程計劃,政府最早將於2023年下半年開展收地工作。 為了讓土地佔用人有更多緩衝時間,工程部門將會為工程範圍內不同位置的土地佔用人訂定分階段的遷離限期,預計最早遷出限期為2023年第四季起。 政府在《鐵路發展策略2014》提出7個鐵路方案,其中一項建議為在現時西鐵綫(即未來屯馬綫)天水圍站與兆康站之間加設洪水橋站,主要照顧日後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的運輸需求,原定2021年動工、2024年竣工,以配合新發展區首批住戶於2024年遷入。 不過,政府拖至現時才批准邀請港鐵展開詳細策劃,料2030年才落成,即新發展區市民搬入去,要捱足6年,方能使用洪水橋站。 土拓署指,根據顧問評估,須就擬建工地平整和相關基建設施,收會部份私人土地,同影響私人土地內的構築物將被清拆,但強調已盡量減少收回私人土地。 當局預料最快今年第三季就擬建工程刊憲諮詢,在行會授權收地後,便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展開上述工程,以爭取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的主要人口能如期在2030年起遷入。

洪水橋發展: 相關推薦

所以雖然以方位計,向南屬於最優質,但「#LYOS」南面景觀卻相對輸蝕;預計日後有較多發展項目積壓在樓盤前方;樓盤以東就是公屋「洪福邨」。 「洪福邨」為9幢樓高16-24層的住宅大樓組,所以也不要預計「#LYOS」的東面可望什麼景,主要都以公屋為鄰。 屋邨內的「洪福商場」設有超市、麥當勞、餐廳等,可大致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完結後,政府參照公眾人士提出的意見,於2016年9月5日發佈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

洪水橋發展

當有新鐵路綫投入運作時,港鐵會適時檢討當區的港鐵接駁巴士服務,亦會諮詢區議會及相關持份者的意見,為乘客提供切合需要的服務。 屯馬綫「洪水橋站」為工程項目名稱,車站名稱一般在通車前才會正式落實;為車站命名時,會考慮不同因素,包括名稱的代表性、車站的地理位置及地區特色等。 洪水橋發展 至於對現時當地的屋苑來說,青山公路以南將仍然是純住宅區,以北是公營房屋主導,可能較能受惠的是近輕鐵鐘屋村站一帶,離未來的西鐵站較為近便。

洪水橋發展: 開放式單位(56個單位)

香港區行政總裁禤惠儀表示,若美國利率維持現水平,香港最優惠利率有條件再加,但要視乎資金成本及流動性。 油塘「朗譽」首批開出了128個單位,即供平均呎價17,938元,開放式單位折算414萬元,又能否抵銷了長樓花期的缺陷? 我們會透過一文剖析「朗譽」的特色,其景觀、交通等優劣,並就樓盤開則提供揀樓建議。 相比之下,若不介意樓盤的方位,則可以選擇「#LYOS」以西,望向洪水橋河邊及單車徑的單位,現時均為較低密度的發展;又或者向北面都會望到「石埗村」,均屬幾層高的村屋項目,長遠景觀較有保障。 根據規劃大綱,在河岸毗鄰西北面有兩幅GIC用地,一幅初步擬預留作體育場、而一幅則預留作學校用途,故這個方位的景觀相對有保障,會成為選擇內園的另一選擇。

首張價單共有17個特色戶,但就算剔走特色戶不計算,分層即供供價稍為壓低至15,182元呎,也仍然比市價高一截,而背後更大關鍵就是樓盤玩總價低效應,折實入場價346萬可以買到開放式單位。 一房由22柱單位提供,分層單位共有88個,面積由最細的279呎至最大的292呎,大細差幅只有18呎。 一房單位開則很相近,入門口經過小玄關後,旁邊為洗手間,清一色均屬黑廁設計,之後直入就是客飯廳連開放式廚房。 我們按平面圖量度,最大分別在於292呎的一房單位,洗手間及玄關位置均大了四呎,至於房間及客飯廳主體面積則分別67呎及108呎,面積均等。 即使撇除了日後由「洪水橋站」延伸出來改劃,單計「#LYOS」附近的用地,實情也有不同程度的轉變,除了有更多人口遷入外,也對「#LYOS」的景觀產生隱憂,尤其樓盤以南。 「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站的選址,會擬議屯馬線「洪水橋站」的休憩用地,會預留 地下空間設置「洪水橋至前海」的「跨境鐵路站」,沿途會經過「廈村」接駁至「流浮山」,之後會跨境至「前海」。

洪水橋發展: 洪水橋站

環保署助理署長曾世榮則表示,在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的東大嶼山接駁點,發現有盧氏小樹蛙及林地,工程將會繞過相關位置。 (獨媒報導)換屆後的環境諮詢委員會周一(2月6日)首次開會,即討論「中部水域人工島」填海工程(「明日大嶼」),會上多名委員關注「發展」,有委員倡增加發展密度,反問「密度高係咪就係唔好呢?」,形容密度高的將軍澳方便,亦受年青人歡迎。 新任主席查逸超會後向記者表示,委員們清楚環保與經濟議題的界線,但兩者相輔相成,「好難唔講晒所有嘅議題」。

洪水橋發展

但採用這種方式上會,雖然銀碼跌入舊按保門檻,但因樓花期問題,按證公司有可能拒絕其「按保」申請,故買家必須自己支付40%首期。 買家在售樓處簽臨約時先支付5%訂金,之後有120天時間(相當於4個月)可首期餘額、以及同時向銀行申請60%按揭上會。 由於此前已經支付了5%訂金,故在上會時多預備35%首期,餘額借貸,以30年還款期計算,息率2.5厘計算,每月還款額8,202元便可以,入息約有19,646元便可通過壓力測試。 當然如此選項的首期支出較高,也需要有150萬元資金才夠支付雜費、厘印及首期等支出。 大玩「北部都會區」概念,「#LYOS」首批開出88個單位,平均呎價似乎也反映了對未來的憧憬,因為扣除最高折扣額13%後,即供均價15,503元,較周邊二手包括「尚城」及「泉薈」等價格大幅拋離。

洪水橋發展: 項目背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成功發行代幣化綠色債券,標誌香港在結合債券市場、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以及金融科技方面的優勢,具里程碑意義。 渣打集團去年信貸減值8.38億美元,按年升2.2倍,當中5.82億美元屬於內地商業房地產風險承擔相關支出。 亞洲區行政總裁洪丕正表示,內地監管機構放寬融資對內房有幫助,但未見樓市交投顯著上升,因此採取審慎撥備。

洪水橋發展

撇除特色單位,今次「#LYOS」分層提供了少量開放式單位外,餘下均為一房及兩房。 而開則上也不算太複雜,尤其開放式及一房的內櫳可比性不算很大,故建議準買家真的決定選購時,可按方位作為排序。 就算成功真的貫徹相關大計,配套是否能否應付區內突然驟增的人口,這又是另一個話題。 一個「北部都會區」中的洪水橋地帶,令這一帶新增47,000-52,000個單位,屆時交通能否完全負荷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洪水橋發展: 樓盤以南 *單位: 1A座GF室、2A座GF室

對於有個別環保團體拒絕出席會議,發展局表示失望,並不點名批評個別環團失實地稱政府「無主動、無諮詢」。 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的第一階段公眾參與的首輪活動已於2010年11月19日至2011年1月舉行,向各法定及諮詢組織展示新發展區的主要議題,包括它的願景、策略角色和規劃原則。 2011年1月,政府表示將耗資7040萬進行相關的發展規劃及工程研究,預算研究年期3年,工程可於2019年動工。 規劃署發言人指,洪水橋會以房屋居住帶動新區為主要考慮,也將預留配合深圳發展的土地,並預留土地給高端、研發型工業,發展高增值及低污染工業,令洪水橋新區提供相關就業機會;而發展過程亦可能會影響到非原居民村落。 第一階段公眾參與的次輪活動亦已於2011年12月9日至2012年2月9日期間進行,主要與持份者和市民討論及交換意見。

其中自動捷運系統最快,從泥圍站至流浮山站需時13分鐘,初步預算建造成本約400億至450億港元。 整個新界西北地區規劃研究於2003年完成,但因為當時的人口增長及住屋需求放緩,加上環保城的發展方案被立法會否決,洪水橋的居民也對計劃有大量反對意見,發展計劃暫時擱置。 而上述提到的元朗南發展亦有新眉目,項目位於元朗新市鎮的南面,總面積約224公頃,當中185公頃屬於可發展面積。 政府去年提高發展密度,令區內單位數目增至3.29萬伙,公私營比例接近七三比。

洪水橋發展: 單位中可剔走「1B座L室」及「2B座L室」

渣打集團去年以基本表現計,稅前溢利升13%至47.6億美元,收入升10%至近163億美元,兩者均創2014年以來新高。 亞洲區行政總裁洪丕正表示,去年下半年業績發力,為今年開局帶來好增長。 他看好今年業務前景,預料亞洲將是全球經濟增長引擎,尤其中國重新開放帶來機遇,增加市場信心。 他相信,跨境業務將有增無減,集團將持續在海外貿易走廊投放資源。 洪丕正認為,美國加息周期是否完結仍言之過早,考慮到滯後反映的因素,加上受惠資產重新定價,預計淨息差將由去年的1.41厘,進一步升至今年的1.75厘,明年再升至1.8厘或以上。

洪水橋發展: 政府新聞公報

地盤面積約104,000呎,最高可建樓面約521,000呎,當中90%為住宅項目,而10%則會設計為臨時商舖,泛海在2020年10月接納了政府批出的補地價金額21.287億元,以每呎地價4,086元成功補價。 發展商表示會在明年第二季至第三季推售,會興建5座12層高住宅,提供1,000個住宅單位,當中逾半為400呎兩房單位。 洪水橋發展計劃的第二階段公眾参與於2013年7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間進行,初步發展大綱圖亦同時公佈。 新發展區佔地達826公頃,覆蓋範圍東至天影路、屏廈路、橋洪路,南至元朗公路,西至港深西部公路,北至深灣路、流浮山道。 新發展區預算可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218,000人,及製造100,000個就業機會。 新發展區分為六個部份,包括河畔和鄉村區、灣景區、物流和科技區、商業及住宅綜合區、東部住宅區及商業中心,和南面住宅區。

洪水橋發展: 港版開發大西北 新界巨變

值得留意的是,新地商場雖然位於天水圍站旁邊,但實際上被納入附近的「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東面商業區內(下稱洪水橋新發展區)。 土木工程拓展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處長胡國源表示,5800億當中三成用於填海、兩成為島上基建、五成為策略性道路及鐵路基建,並不包括建屋成本。 規劃署則表示,首批居民最早在2033年才入伙,目前未能判斷居民人口分佈,但會保留規劃上的彈性。

地政總署已於2022年第四季內向相關人士發信,通知相關預計遷出限期及補償或安置安排,供受影響人士參考以及及早準備遷出事宜。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共分為三期,第一期發展工程已於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2020年6月通過工程撥款後展開,目標是讓專用安置屋邨首批居民於2024年入伙。 最後,長實短期推出位於洪水橋新盤「#LYOS」,主打一房及兩房,為「北區都會區」計劃公布後首個新推樓盤,備受注視。 基於具有策略性位置,未來新發展區將提供大量空間作辦公室、零售、酒店及特殊工業等經濟用途,以應付對經濟用地日益增加需求,因而成為新界西北地區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 洪水橋站是《鐵路發展策略2014》建議的七個鐵路方案之一,位於西鐵線天水圍站與兆康站之間,主要照顧日後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運輸需求。 資料顯示,紫翠花園位於洪水橋南新發展青山公路洪水橋段180號,於1995入伙,建有13座,提供232個單位,實用面積由493平方呎起,至最大1,246平方呎。

於2013年政府公佈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初步發展大綱圖時,顯示五條需清拆的村落全為非原居民村,而所有原居民村則不受影響;而在公眾參與的過程中,非原居民的待遇和意見也不被重視,在公眾參與期限完結後才安排居民會。 洪水橋新發展區聯村關注組成員何開發認為,政府此舉只保障原居民,不保障非原居民,違反了基本法第三章二十九條「香港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不受侵犯」。 1998年,政府完成《全港發展策略檢討》,按照檢討之結果,開展了《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洪水橋因有西鐵和多條策略性道路連接,又可與天水圍新市鎮相互結合,以及鄰近當時仍在倡議階段的深港西部通道,故被列作具發展潛力之地區之一。 值得留意是,日後洪水橋新發展區會新設一個洪水橋站,最新政府公布2024年動工,至2030年才竣工,但被市場批評速度太慢,令首批居民於入住的首6年無法享用,仍需透過輕鐵站轉車到天水圍或兆康站出入。 車站有別於西鐵綫以「服務經營權」營運的做法,以「擁有權」模式興建,日後政府會批出物業發展權或補貼現金方式作補助。

洪水橋發展: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

今次發展商沒有太花巧的高成數按揭安排,只是很簡單地提供了「即供」及「建築期付款」。 選擇「建築期付款」的買家可選擇分期繳付訂金外,若最終能夠提早成交還可獲得1-2%的樓價現金回贈。 似乎也因為首張價單總價能符合新按保門檻,以建期價計,全數單位低於800萬可借取「新按保」上會,所以發展商並沒有再透過財務公司提供高成數按揭。 值得注意,由於物業樓花期長達23個月,故即使銀碼符合舊按保門檻都好,準買家對高成數按揭有需求,也只能依賴新按保。 前身為「以利亞之家」,位於洪元路88號的「泉薈」,由新地發展。 當年新地成功以1.4億元補地價,相當於每呎地價1,285元把項目改劃為住宅,發展為兩座物業,合共提供173個住宅單位,最細單位由459呎的兩房起步。

洪水橋發展: 樓盤資料

世界綠色組織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余遠騁則問到國際上有沒有離島成為CBD的成功例子,以及人工島前往各區的交通時間。 根據發展局去年12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明日大嶼」中部水域人工島將分為三島填海,共1,000公頃,造價達5,800億。 島上擬興建19萬至21萬伙單位,可住50至55萬人,工程料由2025年開始,橫跨20年。

洪水橋發展: 項目顧問:

長實在2005年時以8.8億元向中信泰富購入持有地皮的公司,及後成功以4.26億元補地價,每呎地價僅804元,其後發展為8座734個住宅單位,包括697個分層單位、以及37幢洋房項目。 另外在「#LYOS」附近的「瑞豐華庭」也是長實在1999年的出品。 另外,「#LYOS」也有51個「花園複式戶」,並命名為「層層叠趣」,單位提供地下花園、1樓平台及天台,面積由778至806呎,全部均為三房一套設計,樓層高度3.5米。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發展(即前期工程第一及第二期和第一階段工程)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的詳細設計已於2017年分階段展開,目標是於2025年竣工。 公道地說,區內樓價之所以較平,原因在於該區存在的一些規劃問題遲遲未解決,包括街市和物價等,而公屋及私樓的建築布局等亦一向為人詬病,加上地處較偏遠地帶,令區內樓價一向低水。

洪水橋發展: 環諮會傾「明日大嶼」 委員多關注「發展」倡增密度:將軍澳受年青人歡迎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現時在繁忙時段由未來新發展區的市中心往天水圍站需時約24分鐘,往兆康站則需時約20分鐘。 泛海國際有兩個住宅項目推出市場,包括中小型單位及豪宅項目,合共涉逾千伙。 發展局昨日在社交網站上發文指出,團隊昨日在法定環評程序展開之前,就交椅洲人工島的初步建議和相關環評研究,向環境諮詢委員會及環保團體作簡介,並理解與會者就填海項目對水流、水質、生態及環境方面影響的關注。 發展局會繼續在深化研究時,確保環評研究符合相關的規定,並且致力做好規劃及城市設計,透過智慧、環保及具抗禦力的城市策略,應對氣候變化,達至碳中和社區目標,並提升生物多樣性。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