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站連接大堂及月台的原有升降機屬舊式油壓型號,港鐵已於2015年8月17日開始停用該升降機,以更換成較新型號,並於2016年4月23日重投服務。 在地鐵修正早期系統通車初期,位於彌敦道的五個車站,除了尖沙咀站外,其餘四站的英文名稱都是以所在街道命名,而當時油麻地站的英文名稱為「Waterloo」,取自該站所在的窩打老道的英文名稱。 至1985年5月31日英文名稱改為油麻地的英文拼音「Yau Ma Tei」。
此外,果栏、玉器市场和俗称榕树头的油麻地休憩公园等地方,都极具特色。 根据天后庙内1870年(同治九年)所立碑记,当时该地称为“蔴地”。 后来到了1875年(光绪元年),当时“蔴地”是渔民晒船上麻缆的地方。 不少经营补渔船的桐油及麻缆商店在那里开设,故改称为“油蔴地”。 根据1873年的差饷收册中,在油麻地的人士除了经营船只维修、麻缆、桨橹、铁匠及木材外,还有经营杂货、理发、米店、妓院、鸦片、长生店、仪仗花桥等等。 渡輪油蔴地小輪於1924年成立,曾是香港最主要的渡輪公司,2000年開始放棄港內外線的渡輪專營權,由新渡輪營辦。
油麻地長樂街: 車站藝術
1981年11月10日下午,一列由中環開往觀塘的地鐵列車,駛進油麻地站1號月台時,車長及月台上部份乘客均看見一名身穿校服的十多歲女學生墮軌,車長緊急煞車,但列車仍滑行了一段路並把該女學生捲進車底才停下,同時車長亦感到有物件撞到列車及捲進車底。 地鐵職員、警員、消防員和救護員火速到場檢查並展開營救,但無發現死傷者,連血跡也沒有。 此事當時轟動香港社會,更成為都市傳說,鬧鬼之說不脛而走。
後來到了1875年(光緒元年),不少經營補漁船的桐油及麻纜商店於區內設立,故改稱為「油蔴地」(油麻地)。 根據1873年的差餉收冊中,居住油麻地的人士除了經營船隻維修、麻纜、槳櫓、鐵匠及木材外,還有經營雜貨、理髮、米店、妓院、鴉片、長生店、儀仗花橋等等。 油麻地長樂街(Cheong Lok 油麻地長樂街 油麻地長樂街 Street Yau Ma Tei)巴士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佐敦彌敦道 A號儉德大廈外,屬單向南行路邊中途站。
油麻地長樂街: 月台配色及車站英文舊稱
庙街在不少香港电影和一些有香港作为场景的外地电影均会出现,通常被描写成为一个龙蛇混杂、充满罪案的地方。 油麻地長樂街 此外,无线电视的电视剧集《庙街妈兄弟》,也以该条街道作为故事场景。 1968年,香港政府拟在天后庙的广场的附近兴建梁显利社区服务中心,引起该处经营的200多个流动小贩对搬迁安排的不满。
那些摊档售卖的物品相当多元化,包括男性服装、手工艺品、茶具、玉器、古董,甚至廉价电子产品都有。 而在天后庙附近亦有不少算命和睇相的摊档,更会有粤剧表演。 当时庙街分为两段,以油麻地天后庙为界,以北一段被称为“庙北街”,以南一段则称为“庙南街”。 由1920年代开始,天后庙对出的广场(俗称“榕树头”),开始发展成大笪地式的休憩场地,带动了庙街附近不少贩卖杂物及小食摊档的存在。 广场对出一带的街道众坊街(英文为 PUBLIC SQUARE 以前曾译为“公众四方街”),也是由这个广场得名的。 庙街(Temple Street)位于中国香港九龙油麻地,是香港一条富有特色的街道,同时也是香港最负盛名的夜市。
油麻地長樂街: 月台
早年油麻地人煙稀少,清代嘉慶二十四年刊行的《新安縣志》,並沒有關於油麻地的任何記載。 油麻地之名與油麻地天后廟及區內原有的海上產業有密切關係。 根據天后廟內1870年(同治九年)所立碑記,當時該地稱為「蔴地」。
- 在香港其他地區如大圍、荃灣及深水埗均面對同樣問題。
- 地鐵職員、警員、消防員和救護員火速到場檢查並展開營救,但無發現死傷者,連血跡也沒有。
- 當油麻地站仍然是觀塘綫的終點站時,雖然列車的廣播不會提及油麻地站能轉乘觀塘綫,但部分乘坐荃灣綫往荃灣站方向列車的乘客欲轉乘觀塘綫時,為避開旺角站繁忙轉車月台人潮及在列車選擇座位乘坐,均會選擇在油麻地站轉乘觀塘綫列車,因此油麻地站成為不少乘客轉乘觀塘綫的轉車站。
- 同日下午1時29分左右,庾被發現在羅湖邊境管制站,由於庾不能與他人溝通,身上並未有身份證明文件,入境事務處職員誤以為庾是非法入境內地兒童,將庾遞解出境往深圳,其後一直下落不明。
- 油麻地站連接大堂及月台的原有升降機屬舊式油壓型號,港鐵已於2015年8月17日開始停用該升降機,以更換成較新型號,並於2016年4月23日重投服務。
- 此外,果栏、玉器市场和俗称榕树头的油麻地休憩公园等地方,都极具特色。
- 2019年9月6日反修例風波示威,晚上11時許,一批反修例示威者破壞油麻地站設施,如打破出入口的玻璃窗、用竹枝敲打燈箱、打碎售票機熒光幕和噴上黑漆、出入口港鐵標誌被拆下,亦有出入口升降機被雜物堵塞及縱火。
受影響道路將於2013年7月8日起封閉部份行車線及行人路,整項工程於2016年下半年完成,升降機並於同年12月29日啟用。 油麻地長樂街 相比位於車站北面的旺角站,車站一帶的繁華程度較低,附近多以住宅為主,但亦鄰近廣華醫院,以及九龍華仁書院、真光女書院等學校,因此車站一直以來都有著穩定的出入閘人流。 而從2000年代初開始,隨着登打士街陸續出現更多的樓上食肆及潮流商場,進出車站人流並逐漸增多。
油麻地長樂街: 觀塘綫延綫
同日下午1時29分左右,庾被發現在羅湖邊境管制站,由於庾不能與他人溝通,身上並未有身份證明文件,入境事務處職員誤以為庾是非法入境內地兒童,將庾遞解出境往深圳,其後一直下落不明。 前地鐵公司在2000年代初發現油麻地站大堂和月台多處的牆身紙皮石被發現出現多道裂縫,相信是車站呈現老化的現象,於是其在2003年開始為車站進行翻新工程,並於2005年10月完工。 相關工程將月台上原有的紅、白、藍代表法國國旗上三色的紙皮石被完全移走並統一更換為淺灰色。
其实本来“油蔴地”方为该地区正名,只是民间将其简化,特别港铁(当时仍为香港地下铁路有限公司)于当地设建油麻地站后,约定俗成才出现“油麻地”的写法,之后“油麻地”已取代“油蔴地”,成为该区通用名称。 与香港其他旧区一样,油麻地的楼宇多数是地下和二楼为商业用途,其余的楼层是住宅。 香港的著名街道庙街就在区内;庙街因油麻地天后庙而得名。 每天晚上庙街的马路会摆满售卖各式各样货品和食品的摊档,有如台湾的夜市。
油麻地長樂街: 油麻地長樂街
油麻地站的承建商為金建利組合公司(包括金門(香港)有限公司、基亞集團及麗萊有限公司)。 而於1979年12月16日,修正早期系統由石硤尾站延長至尖沙咀站,但當時油麻地站仍未啟用,直至同月22日啟用。 啟用時只使用現時上層的月台;後來在荃灣綫通車前的1982年4月26日,地鐵公司率先將修正早期系統分拆為荃灣綫和觀塘綫,以旺角站作轉車站,並啟用油麻地站下層月台,以便乘客熟習。 當油麻地站仍然是觀塘綫的終點站時,雖然列車的廣播不會提及油麻地站能轉乘觀塘綫,但部分乘坐荃灣綫往荃灣站方向列車的乘客欲轉乘觀塘綫時,為避開旺角站繁忙轉車月台人潮及在列車選擇座位乘坐,均會選擇在油麻地站轉乘觀塘綫列車,因此油麻地站成為不少乘客轉乘觀塘綫的轉車站。 而當觀塘綫延綫通車後,每天的繁忙時間均有很多乘客使用油麻地站轉車前往觀塘綫各站。 雖然荃灣綫列車廣播只會提及轉乘觀塘綫往黃埔站沿途各站,但仍有不少荃灣綫轉乘前往調景嶺站沿途各站的乘客為避開旺角站的擠迫人潮,會選擇在油麻地站轉乘觀塘綫。
)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街道,位於佐敦北部,西起廣東道,東至加士居道與志和街交界,與其北面的油麻地甘肅街及其南面的西貢街大致平行。 油麻地街市大廈內外幾條街道的攤販都是零售海鮮、肉類、家禽、蔬菜、水果、糧食及日用品等。 )分為兩部分,其一是指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甘肅街20號的一座多層街市大廈,於1957年落成(66年前);其二是指昔日至現在歷史悠久的街市大廈傍的新填地街戶外街市市集。 由於開發時缺乏城市規劃和監管,地產商在發展市區外圍的新區時,為了盡量利用昂貴的土地,一方面將新建建築物向高空發展,另一方面將大廈與大廈之間的距離縮至最小,形成屏風樓效應,使市區內部的舊區變得有如盆地一樣。
油麻地長樂街: 地方
庙街以售卖平价货的夜市而闻名,被喻为香港的平民夜总会。 如果有个旅游团,在晚上带你参观凶杀案发生地,给你讲述案发时的情形,你愿意(敢)参加吗? 香港旅游团“油麻地的两万种死法”就是这样一个团。 “油麻地的两万种死法”在 2016 年开始接待游客,到现在为止已经办过 50 多场。 一条和箭厂最近发布的采访视频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团的存在。
由于货品价格比较便宜,而且街道充满地道特式,庙街已成为旅客的旅游点。 1953年以前油麻地有兩處地方經營公眾街市,其一是新填地街市場(位于現街市原址),主要聚集雞鴨、水果及蔬菜檔;另一為位于上海街與街市街之街市街市場,主要銷售豬牛肉及鮮魚。 街市大廈的建築工程於1956年冬天開始,工程費約62萬港元,1957年11月1日上午8時45分由時任市政局民選議員李有璇醫生主持啟用典禮,並由李夫人進行剪綵。 油麻地是歷史悠久的地區,中華電力公司早於1903年開始為人口稠密的油麻地區供電,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豆製品品牌——廖孖記腐乳,也在1905年在閩街成立,於1911年成立的廣華醫院更是九龍第一所醫院。 區內有不少歷史建築物,例如油麻地戲院、油麻地抽水站宿舍(俗稱「紅磚屋」)和油麻地警署,此外果欄、玉器市場和俗稱榕樹頭的油麻地休憩公園等地方都極具特色,還有舊式茶樓得如酒家(已結業)。 與香港其他舊區一樣,油麻地的樓宇多數是地下和二樓為商業用途,其餘的樓層則是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