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絕大多數1999年版新十字型大廈(除筲箕灣東濤苑及油翠苑B、C、D、E座外),均由居者有其屋屋苑改為公屋出租,由於新十字型樓宇的設計原本是居者有其屋屋苑獨有的,但近年面對人口老化及出生率偏低的問題,2房及3房單位明顯地與現時公屋單位的需求有分別,所以大部份由居屋屋苑改為公屋出租的屋苑都是讓公屋居民作調遷的選擇。 另一邊廂,有議員則認為不少市民需要居住在環境惡劣的劏房,增建公屋計劃刻不容緩。 房屋署總建築師說明油麗邨第七期並非「插針式公屋」,只是油麗邨的延伸發展,大廈設計上也會因地制宜、考慮單位坐向、加設隔音窗戶等,減少噪音對居民滋擾。 而擬議公屋並非「長者房屋」,而是會以長幼共融概念設計,並提供多項文康社區設施如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和休憩綠化空間等。 )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出口側,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與標準策劃)設計。
- 此款設計僅可見於富昌邨富悦樓、石籬邨九期、長宏邨一期、鯉魚門邨一期、牛頭角上邨一期、葵盛東邨盛和樓及愛東邨愛寶樓。
- 再者,早期和諧式公屋為住戶提供鐵閘,但和諧式公屋鐵閘的設計容易讓人從屋外伸手入屋內開啟鐵閘,曾發生不少爆竊案,即使後來作出設計改良後仍然非常容易讓人從屋外伸手入屋內開啟鐵閘。
- 因應新和諧式單位設計於1999年面世,於2001年尾至2003年落成的部份第三代後期和諧式屋邨採用了經改良的單位設計,家庭式單位的廚廁改為與新和諧式相近的設計,單位面積依舊不變,而和諧一型大廈電梯大堂外的平衡陣則改為每層都加設,與新和諧一型相同,是為2000年版本和諧式大廈。
- 附翼大廈是與和諧式大廈相連的小型樓宇,至今已有和諧附翼大廈一至三型及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五型。
-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故此有些住戶違規在客廳窗外設置曬衣架,或把衣服、被褥放在附近的公園、球場曬晾。 有見原裝曬衣設備劣評如潮,房委會在興建彩盈邨時,開始更改新樓宇曬衣桿的擺放位置,從廚房變作浴室外牆。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又加上輔助設備如晾衣桿;於近年開始為所有和諧式屋邨的客廳窗外加設曬衣杆,但有不少住戶反映其設計有問題,使用非常不便。 單方向設計大廈是為了解決噪音問題而設計,面向噪音源頭一方不設單位,只設走廊、樓梯及升降機大堂。 單方向設計大廈沒有固定的設計,會根據地盤的大小而決定,單位大多數仍是標準和諧式設計;但可因應樓宇設計而作出少量修改,例如梨木樹邨葵樹樓的特別設計小型單位。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然而,審計署曾經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房委會沒有善用土地以獲得最多的實用面積,而此等問題亦在新和諧一型大廈出現(例如上水清河邨所在用地准許地積比為7倍,但最後僅使用了約4倍)。 而第二代和諧一型大廈的1P型單位與第一代相似;三睡房單位方面,第二代的仍保留第一代的浴廁分離的設計,部份屋邨/屋苑(如:金坪邨及坪麗苑)已經開始取消在浴室內浴缸設計,改為採用屏風式企缸設計。 和諧式大廈的特點在於採用高度統一的設計,預製組件佔很高比例,包括使用預製樓梯、預製乾牆、預製廚房工作檯、預製外牆面板,以至半預製樓板,大大加快興建過程及減低成本,興建過程如工人把預製組件吊上樓層,再移動至預定位置安裝。
另外,房委會建築小組於2003年6月通過,今後新建的公屋不再為每戶安裝鐵閘,任由居民按規定加設鐵閘,直至2006年石硤尾邨重建第一期開始才重新提供趟閘。 早期和諧式大廈的曬衣設備設置在廚房窗外,本意乃因該處位於大廈的凹位,遠離地面行人通道,可減少衣物從高處墮下所引致的意外。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然而,正因該處位於大廈的凹位,令陽光照射的時間不多,而且鄰居的廚房油煙更容易把衣服弄污。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大廈資料:油麗邨盈麗樓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四型於1995年發表,為基於第一代和諧附翼大廈改良而成的新設計,主要改動是與相連的和諧式大廈共用屋宇設備、加設警報系統,並接駁至主大廈之警衛室以及面積由17平方米增至22平方米,從而將每座大廈的標準高度由15層增至為21層。 因應2人家庭反映1-2人單位面積過窄,故此新和諧附翼大廈除了改良原有的1-2人單位設計的廚廁使其更實用外,亦設計了一款全新的2人單位,面積約20平方米,專供2人小家庭入住。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型從未曾出現過;第二型為採用2人單位的L字形大廈設計,每層設8個單位;第三型為採用1-2人單位的長型設計,可選擇每層設7個或9個單位;第四型為改用1-2人單位的第二型設計,而建築師可按地盤限制及項目對不同大小單位的需求而選擇興建附翼的款式。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四型於1998年至2002年期間落成,而所有新和諧附翼一至四型大廈均採用了第三代設計並不設露台。
全港最高的新十字型大廈是位於油塘油麗邨的雅麗樓,智麗樓和逸麗樓(46層高,全港新十字型大廈只有此三座設有隔火層)。 最矮的新十字型大廈是位於橫頭磡富強苑的富裕閣,只有13層高,亦為唯一一座只設兩部升降機的新十字型大廈。 油麗商場是油麗邨的附屬商場,毗鄰港鐵油塘站,主要服務油麗邨、油塘邨和油翠苑的居民。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商場結構
和諧一型因為其高靈活性,是興建最多的款式 (共295座) ,遍佈除了大埔區、中西區及灣仔區外的十五區。 首批和諧一型大廈是1992年11月落成的天水圍天祐苑,而油塘邨華塘樓則擁有最多單位,每層有24個單位,全座共提供960個單位(由第五款設計的翼尾「三睡房單位」分拆成一個「1-2人單位」及一個「2-3人單位」而成)。 自1997年至2002年間落成的後期/第三代和諧式大廈起,供水、排污及座廁通風喉由以往設於露台,改為設於大廈外牆。 廚廁設計方面,取消了原設於廚房內的露台,以擴大廚房面積並重新規劃灶台及洗碗盤的位置;而三睡房單位的洗手間由原先的浴廁分隔的設計,改為提供一個設有浴缸的洗手間連同一個不連淋浴設備的洗手間,與1995年起落成的私人參建居屋看齊,並可自行分間一間套房。
和諧二型大廈的電梯大堂延續了Y3型的中空設計,電梯大堂圍繞升降機槽而建,升降機位置與Y1及Y2型大廈相似,上方的樓層可以從中間的三角形天井看到下方的大堂,亦令大堂非常通風。 此外,和諧式大廈可因應地盤環境而作多種改變,例如華荔邨的兩座和諧一型基座設計成停車場大樓,七樓以下有一半面積獲改造成停車場的一部份,另一半為租住單位。 新和諧一型自2000年起,逐漸取代和諧一型設計,最後一座的和諧一型大廈位於葵青區石籬邨的石廣樓,於2002年落成。 值得一提,和諧式本以每人享有更多空間作設計理念(每人約10-11平方米),故此和諧式單位整體面積較其它款式的同類型單位更大,尤其是廚房面積。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大廈內部設計
屋邨項目名稱為「東區海底隧道建屋計劃」,項目編號KL77,原名為油麗苑。 涉及7座和諧一型、1座和諧3A型、1座SAB單向大廈(和諧3A型組合)、5座新和諧一型大廈。 新和諧型的設計把標準二人單位改變成一種適合編配給二至三人家庭的全新小型單位,從而決解該等單位的不足問題;在第六款大廈每一隻翼的終端,均有編配給二至三人家庭的小型單位。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較重建前嘅1,600伙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喺2013年嘅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係到2043年就會去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會好高,若果拆咗起過,可重新規劃,以符合當時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同美東邨確定重建。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係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唔代表喺可見將來就可以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喺邊度揾到遷置居民嘅資源。 呢個表包括由喺上面所提及嘅三間組織轄下嘅公共屋邨,包括已經落成、起緊、重起緊、等緊起或者建議緊,同埋拆咗同改做其他用途嘅公共屋邨。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大廈資料:油麗邨秀麗樓
此外,於新和諧一型大廈裡,亦引進了退台式設計,但僅屬美田邨及葵涌邨之特別設計,直至非標準設計大廈取代此款設計後,才獲得廣泛採用。 和諧三型的設計為了取代新長型及相連長型大廈,尤其針對應用於市區/擴展市區的舊屋邨呈長型,並設有高度限制的重建地盤及應用於一些呈長條型的地盤剩餘位置,靈活地把屋邨地盤可建單位極大化。 第三代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及居屋屋苑包括有:天慈邨、興華(一)邨、天恆邨(唯一一個不提供一人單位的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大廈的屋邨)、田灣邨、尚德邨、天麗苑、曉麗苑、錦豐苑(集齊前後期和諧一型的屋苑)、廣明苑、雅寧苑等。 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及王戴建築師有限公司聯手設計,並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及金門建築聯手承建,於2001年開始興建,2004年8月21日入伙。 另外,禾輋邨景和樓的新十字型大廈的外型因受到受地形及噪音限制,故略作修改至呈「T」字型,每層的單位數目減至只有6個,長翼擁有4個2房單位,短的翼擁有2個3房中型單位。 而位於斧山的瓊軒苑,每翼都有不同最高樓層,擁有全港唯一設有附屬平台單位的居屋屋苑。
2017年前,2B型單位屬4-5人單位,而3B型單位則為5-7人單位。 和諧式住宅單位內部採用標準組件式設計,統一家庭單位中廚房、廁所、客飯廳及首個房間的面積,且採用無間隔設計,但單位內已在建議自行間隔房間的地方預設窗戶,住戶可因應需要自行間隔房間。 所有和諧式家庭單位均採用統一的廚廁佈局(除第三代因減去露台而有所改動),但大窩口邨的三座和諧一型大廈採用了縮窄的露台窗戶,廚房佈局亦與同期的第一代大廈有分別,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和諧式大廈。 由於海麗邨設計時原本屬居者有其屋計劃,香港房屋委員會預料居民為中產人士及原公屋富戶,加上政府近年的交通政策都是以鐵路為主,政府原意是於本邨開辦數條途經或以鐵路車站為總站的巴士或小巴線作接駁用途,希望本邨居民以使用鐵路為主,導致本邨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的面積較小。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商場設計
值得一提,由於和諧附翼大廈興建時期極短,故此所有大廈均為第一代或第二代和諧式單位設計,並沒有採用第三代設計的和諧附翼大廈,即使主樓已改用第三代設計亦依舊不變。 值得一提,2001年落成的秀茂坪邨秀暉樓採用了此款大廈的單位設計,但單位不設露台,窗戶形式、去水渠位置等亦仿照第三代設計,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大廈。 第一座和諧三型大廈位於藍田廣田邨廣靖樓 , 於1992年11月落成 , 亦是全港首座和諧式大廈。 最後一座和諧三型大廈為石籬邨石欣樓,該大廈原本高20層,但因應同邨1-3及8-9座重建戶「原區安置」的訴求,故此在興建時更改設計增加樓層至31層,是同類樓宇中最高的其中一座,其它達31層高的和諧三型為紅磡邨紅暉樓及慈樂邨第三期。 每層的單位數目為16個(第三、四、七及九款)、18個(第一、二、八及十款)或20個(第五及六款),視乎所需單位組合而定,每翼有四至五個單位。 而每翼又可按情況將最末端的兩個單位建造為3房2廳、2房2廳或附有尖角形窗台的1房單位等不同組合。
- 而每翼又可按情況將最末端的兩個單位建造為3房2廳、2房2廳或附有尖角形窗台的1房單位等不同組合。
- 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及王戴建築師有限公司聯手設計,並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及金門建築聯手承建,於2001年開始興建,2004年8月21日入伙。
- 故此絕大多數1999年版新十字型大廈(除筲箕灣東濤苑及油翠苑B、C、D、E座外),均由居者有其屋屋苑改為公屋出租,由於新十字型樓宇的設計原本是居者有其屋屋苑獨有的,但近年面對人口老化及出生率偏低的問題,2房及3房單位明顯地與現時公屋單位的需求有分別,所以大部份由居屋屋苑改為公屋出租的屋苑都是讓公屋居民作調遷的選擇。
- 所以按統計數據顯示和諧二型由1989年面世開始,為極少數負責公共房屋設計的建築師所採用,所以房屋署已經決定於1999年5月1日正式淘汰和諧二型設計,而最後一批建成入伙的和諧二型大廈就是位於馬鞍山90區第五期的錦豐苑錦荷閣及錦蘭閣(亦是僅有兩座採用和諧二型設計的居屋大廈)。
- 另外,一、二及三睡房單位的洗手間的洗手盤及座廁的位置對調,並安裝楕圓形洗手盤連木製桌面及長型鏡子。
1999年1月21日,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通過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與標準策劃)Mr. Chris GABRIEL 所帶領的團隊設計的新和諧一及三型設計,並規定在2月起動工項目採用(首個動工的項目為清河邨,而首批落成的此型大廈為長宏邨二期,即宏勇樓、宏心樓、宏意樓及宏善樓)。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和諧三型數量不多,設計時最長一翼預設了0度、30度、45度、60度及90度擺動設計;但一般最長一翼是0及90度擺動,例子有慈正邨正德樓、橫頭磡邨宏偉樓和嘉福邨福泰樓便有此設計。 和諧三型也隨著啟德機場關閉令市區建築物高度限制放寬、整體重建計劃的完成、新和諧一型、單方向設計大廈及小型單位大廈的面世,而逐步取代其。 故此,和諧1A型的單位總數較少,但單位間格靈活性與第二及三代和諧一型大廈相若,而且兩座大廈可選擇於1B單位的翼尾位置相連,相較只能於2B單位相連的和諧一型更有彈性。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大廈資料:油麗邨頤麗樓
改為興建附有家庭單位的小型單位大廈,成為海瑞樓屯門區屯門54區第3及4號(東)地盤12改為興建非標準設計大廈,成為菁田邨合計82除黃大仙下邨及葵盛東邨外,以上屋苑項目在終止前,均採用1999年版本新十字型標準設計。 )是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之一,其設計改良自舊十字型大廈,並於1987年至2005年間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中所廣泛使用。 在觀塘區議會屬下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多名委員質疑有關計劃,未來油塘灣發展將加重區內交通負荷,有委員認為應將第七期土地作緩衝之用,並留待日後用作擴闊路面以疏導交通。 有委員亦擔心第七期公屋設置於雅麗樓現有的隔音屏障外,落成後將面對周邊道路的噪音面題。 而因興建公屋而需拆除部份面向鯉魚門道的隔音屏障,使居住在面向鯉魚門道的的居民承受噪音滋擾,即使房屋署承諾為受影響居民更換加裝隔音窗戶,但未必能滿足居民需要。 油麗邨盈麗樓平面圖 油麗邨是第三個樓宇超過40層的公共屋邨(第一個是興民邨,第二個是尚德邨),由於需要符合香港的消防條例,所以其中三座高於40層的大廈內其中一層及天台設有隔火層,而本邨部份樓宇更可遠眺香港島北角至柴灣一帶的景色;當中雅麗樓、智麗樓、逸麗樓三座樓宇樓高達46層,是目前全港樓層數第二高的公營房屋大廈,僅次於牛頭角下邨貴顯樓及貴月樓。
因應老年住戶普遍不願入住附翼大廈,使附翼大廈住戶越趨年輕化,所以新和諧附翼大廈五型標準樓高較先前的設計大大提高,達到36層。 大廈為T字形設計,每層有11個單位,建築師可以因應需要而選擇興建1-2人單位或2-3人單位。 另外,葵涌邨第五期(曉葵樓及逸葵樓)的新和諧附翼大廈五型是全港唯一有退台式設計的附翼大廈,而合葵樓的附翼則為全港唯一同時設有1-2人單位及2-3人單位的附翼大廈。 由於長者住屋租戶需要與其他的租戶共用設施(如:廚房及廁所),所以普遍不受長者歡迎;加上長者住屋比起獨立小型單位更不符合成本效益,因為長者住屋單位面積細,所以要提供額外的舍監服務及其他共享設施,如:休息室,共用廚房,共用廁所,共用浴室及洗衣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