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頭磡徙置區2025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新蒲崗前身是飛機場,日本人曾在這片填海得來的平地興建兩條交叉跑道。 戰後港府為適應大型飛機降落,將其中一條跑道向西北方伸延,橫越清水灣道(1963年改名彩虹道)。 港府於是在九龍灣填海,1958年建成一條伸出海面的跑道。 原有兩條交叉跑道停用,部分土地在六十年代興建客運大樓和滑行道,其餘開闢工業區,因位於已拆卸的蒲崗村以南,故稱「新蒲崗」。 六十年代出現的公營房屋有東頭邨(1960年代初)、橫頭磡邨(前身是1962年興建的徙置大廈)、彩虹邨(1963年)、慈雲山邨(前身是1960年代的徙置大廈)、竹園邨(前身是1960年代的徙置大廈)和沙田坳邨(1967年)。 踏入七十年代,有美東邨(1974年)、彩雲邨(1978年)和富山邨(原名斧山邨,1978年)等。

  • 1898年英國租界新界後,官富司轄下村落納入港府管治範圍。
  • 橫頭磡邨西面部份的原址是英軍練靶場(WDL 18)。
  • 本校位處橫頭磡富美東街,毗鄰樂富地鐵站及樂富巴士總站,交通便利。
  • 中午時份,來到馬仔坑公園,離鄺嘉仕平日練間歇跑的穎竹街不遠,回頭俯瞰,方知我們朝獅子山進發,邊走邊說故事,已繞了黃大仙半圈有多。
  •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 直至發生《石硤尾大火》的災難,香港政府才下定決心進行大規模的徙置計劃。
  • 天主教和基督教會亦很早進入黃大仙區發展,以教育尤其顯著。

1954年初,香港政府成立了一個緊急小組委員會研究應變計劃。 而這個緊急小組委員會主席是由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祈德尊出任。 結果,緊急小組委員會就向政府提出大規模的徙置計畫,並獲得政府接納。 本校位處橫頭磡富美東街,毗鄰樂富地鐵站及樂富巴士總站,交通便利。 愛爾蘭籍的莫神父選擇了愛愛爾蘭的主保聖人聖博德作為堂區的主保,因他也是瑪利諾會的主保之一。

橫頭磡徙置區: 黃大仙|社區達人鄺嘉仕:山城裏 我跑過香港的一百年|跑向18區

區內的麗宮戲院於1966年開業,可以容納3,000多觀眾,足見新蒲崗有龐大的消費能力。 1898年英國租界新界後,官富司轄下村落納入港府管治範圍。 1937年港府將界限街以北、獅子山以南的地區劃為「新九龍」,進行都市發展,鄉村風味逐漸消失。 日治時期更進一步破壞,為了擴建啟德機場,日本人下令清拆附近大批村落,蒲崗村和大磡村等被夷平。 和平後,大量內地移民湧入,許多人棲身於新九龍,各地遍布寮屋,大磡村毗鄰便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寮屋區,環境擠迫。

為配合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的成立及接管後,再於同年改稱樂富邨。 隨着啟德機場的遷出,香港的土地需求增加,故獲改裝的第一型徙廈因應「土地浪費」為由,加上石硤尾邨打斷廁樓後樓宇出現傾斜的問題需要以石屎架支撐,而於1991年至2008年把這些徙廈清拆重建。 只有石硤尾邨的美荷樓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而可以保留下來。 改裝第一型徙廈是徙置事務處於1970年代根據原本擁有的第一型徙廈改裝而成,單位面積大大擴增。

橫頭磡徙置區: 設計

1965年創立的天主教溥仁學校,與東頭邨22座連結一起,是迄今唯一尚存的「附屬」校舍。 後來因為老虎這名字剎氣大,兼且不吉利,所以香港政府便以「老虎」諧音「樂富」取替,亦含居民能夠安樂及富足之意。 在1970年提出建造地下鐵路系統的建議時,當時樂富的位置仍稱老虎岩站。 以前老虎岩有著名的老虎岩木屋區,其後徙置大廈在1957年至1963年間落成,成為老虎岩徙置區。 橫頭磡徙置區 老虎岩徙置區1963年被更名為老虎岩新區;1971年再被更名為樂富新區。

  • 黃大仙區是全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分區,我們一步步走來,真切感受她的一事一物,在時代巨輪下依山而成。
  • 天主教博智小學為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會)於一九六三年創辦之政府資助小學,為紀念博智神父來華傳教的貢獻而命名。
  • 第一批清拆的第三型徙廈位於慈樂邨,因結構問題提早於1990年封閉,翌年5月正式拆卸;最後一批清拆第三型徙廈則位於葵涌邨(第1至13座),2000年清拆。
  • 回顧九龍半島山城的房屋發展,也是香港的百年故事,獅子山下,人們不是看到希望才堅持,卻是堅持才有希望。
  • 其後竹園村聯同鄰近村落組成「九龍十三鄉委員會」,在三山國王廟商議對策,為受影響居民爭取較佳的賠償和安置。
  • 昔日的十三鄉僅餘衙前圍村,和牛池灣村部分村屋,在觀塘區則有茶果嶺村和鯉魚門村。

最早的第四型徙廈出現於東頭邨22座,1965年4月建成。 橫頭磡徙置區前身為新九龍四號墳場(即曬魚石墳場)。 命名原因: 有兩種說法, 記得是一九八零年代,《東方日報》的「香港人須知」提到日佔時期,橫頭磡是日軍把市民斬首的刑場,故名;另外一種說法,根據網友吳獅皇在「住在橫頭磡邨( 4)一反駁橫頭磡名字由來之說( 2)[ 並解開橫頭磡名字的意思]的見解,橫頭䂶的意思就是,壹隻橫頭躺臥的獅子山巖崖下面的地方. 香港電台電視部-《獅子山下》:1970年代的連續單元劇,重建以前的橫頭磡徙置區第24座作為曾於背景,而橫頭磡正位處獅子山之下。 橫頭磡邨最後兩座徙廈第23、24座於1991年拆卸,同年樂富中心、地鐵樂富站上蓋的六幢樓宇改屬樂富邨。 橫頭磡徙置區 即是說徙置大廈的作用最初的原意是用作長久性的存在。

橫頭磡徙置區: 歷史沿革

昔日的十三鄉僅餘衙前圍村,和牛池灣村部分村屋,在觀塘區則有茶果嶺村和鯉魚門村。 第二個在區內落成的公共房屋是黃大仙徙置區(1957年),位於竹園村附近。 及後為了區別龍翔道另一面的黃大仙政府廉租屋,而改稱「黃大仙下邨」。 黃大仙政府廉租屋(1958年)則於1973年更名「黃大仙上邨」。 1957年港府宣布清拆竹園村(位置在今天黃大仙祠側),但遭村民抗議。

而石籬邨的第10和11座:曾作為中轉房屋用途,除美荷樓外,亦為香港最後兩幢仍然用作居住用途的徙置大廈。 至2020年11月,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正式宣佈,將在2022年12月拆卸重建石籬中轉房屋第10及11座,並於2020年12月8日起給予為期兩年的遷出期,可於2028年完成重建,將提供2,600單位。 此外,鄰近的石籬天主教小學舊校舍,亦將於2022年中租期屆滿時收回並一併重建。 至2023年1月16日,隨著以上樓宇正式封閉並準備拆卸,除美荷樓,由徙置事務處興建的大廈成為歷史,而石籬邨歷時39年的重建工程亦將告結束。

橫頭磡徙置區: 香港九龍的住宅區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第七型徙置大廈,在房委會系統中與政府廉租屋、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長型大廈一併算作「舊長型大廈」,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與徙置事務處合併後,於1974年至1982年間竣工的公屋大廈類型。 而隨著家庭用電要求提高,第七型徙置大廈原有供電系統因無法負荷,而時常發生故障停電。 因此,絕大多數第七型徙置大廈均已於1990年代初加建新變壓器房,以提升供電可靠性。 七型徙廈早在房委會成立前已完成設計,但嚴格來說,這些大廈在房委會成立之後才落成,因此屬於「甲類屋邨」。

有一個狹小的居住單位,但煮食和晒衣服都要出到外面公共露台處進行。 美國天主教傳教會,又名瑪利諾神父會,於1911年在美國紐約創立。 而1960年橫頭磡徙置區開始動工,向有關當局申請建築一所學校,除了作教學用途之外,教育署欣然接受教會在教育上的幫助,批出了三所小學:華德學校、天主教博智小學和聖博德學校。

橫頭磡徙置區: 位於黃大仙區的公共屋邨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由於本邨的位置鄰近啟德機場,樓宇高度受限制,所以本邨大部份樓宇便使用了外觀較長而窄的相連長型樓宇設計,而本邨其中的宏光樓及宏顯樓,採用了相連長型樓宇類型中較少使用的「L」款的樓宇,相連長型L款樓宇全港公共屋邨中只有4座,還有大窩口邨的富秀樓及富平樓使用相連長型L款樓宇。 而於1989年後才開始重建工程的樓宇,皆使用與外型與相連長型較相似的和諧三型樓宇設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現時橫頭磡邨中間部份,原址是1903年建立的晒魚石華人墳場,亦稱為新九龍4號墳場,政府限令1949年遷走所有墳穴。 橫頭磡邨西面部份的原址是英軍練靶場(WDL 18)。 現時宏順樓原址的山中有一座大王爺古廟,橫頭磡南麓山腳是虎尾村屋舍及農田。 1960年,虎尾村700多間屋舍全部清拆,5000多名居民徙置到佐敦谷及官塘雞寮徙置區,大王爺廟亦在雞寮重建。

本校初時建於橫頭磡徙置區第五座的地下,教學環境欠佳;而於1986年獲分配天馬苑現址,各方面條件均大有改善,令校務更上一層樓。 橫頭磡徙置區 自2005年開始上下午校按步合併,正式步入全日制年代。 周六早上,沙塵滾滾,工人正為4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趕工,即將迎來的是鑽石山「筍盤」公屋和居屋。 留守至最後一刻的路線,1984年7月22日悉數遷往樂富中心地下新落成的巴士總站。 隨後橫頭磡巴士總站連同橫頭磡邨25-26座被拆卸,並重建為富強苑,其中巴士總站遺址位於今富裕閣。

橫頭磡徙置區: 設計資訊

在1973年房委會合併期,第六型徙廈的興建一度出現真空期,直至藍田邨四座六型徙廈在1974年落成,成為最後一批此款大廈為止(而當時第七型徙廈已獲廣泛興建)。 及後的26座問題公屋醜聞爆發後,發現有4座第六型徙廈有出現結構問題的情況,第六型徙廈於2002年前清拆,清拆時各大廈的平均樓齡不逾30年(僅秀茂坪邨第43、44座符合結構安全標準,其餘全部屬於低於混凝土強度標準的大廈),和第三型(於香港制水期間興建,因此絕大部分樓宇為鹹水樓)都公認是結構質素最差劣的公屋。 橫頭磡徙置區 由於家庭用電量提升,導致不少後期興建的徙置區,以及屬甲類屋邨的第七型徙置大廈,時常因供電不穩而停電。 因此,政府於1980年代尾起,為此等屋邨加建額外的變電站;然而,由於第四及六型徙置大廈需於短期內拆卸,為該等樓宇作出同類加建不符成本效益,此等工程僅於較遲或不用拆卸的第五及第七型徙置大廈進行。

德強苑、嘉強苑、富強苑和康強苑屬樂富居屋屋苑,分別於1991年和1999年落成,提供約1370個單位和640個單位。 橫頭磡徙置區 樂富邨是樂富唯一的公共屋邨,早在1957年落成,共23座,重建後的樂富邨則在1984年落成,共11座,截至2017年12月31日提供約3600個單位,人口為9,900。 現存僅有一座第一型徙置大廈:石硤尾邨第41座(美荷樓)為全港首批落成的徙置大廈之一,因有歷史價值而保留,已活化為青年旅舍。

橫頭磡徙置區: 第一型

直至目前,已展開或擬議的七型徙廈重建只有兩個:白田邨(第七型大廈部份)及美東邨。 這些樓宇樓高只有5至7層,沒有升降機,主要分布於新九龍。 各單位大小約10至20平方米,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因此連接著兩翼中間的樓層會用作為公共廁格和廚房用地,而徙廈亦會在天台搭建天台小學給徙置區的學童提供基本教育,此類天台學校一直沿用至第三型徙廈為止(石硤尾邨首批落成的8座第一型及樂富邨其中4座第一型不設天台學校)。 1970年代中期,少數公共屋邨把原有的第一型徙廈改建成「改裝第一型」。 樂富邨第5座、黃大仙下邨第8座(黃大仙上邨長欣樓)及佐敦谷邨第4、5座在建築時已經為獨立廚廁。 最後一批清拆的共用廚第一型型徙廈,於1991年清拆;最後一批清拆的獨立廚廁第一型徙廈,於1996年清拆。

橫頭磡徙置區

不過從相關學校的設計上,學校雖然與第五型徙廈的設計模稜兩可(統稱為「火柴盒小學」),初期的牛頭角下邨第4、5座第五型大廈與一所「火柴盒」小學連接,但後期已經改為獨立式設計,不再相連著徙廈,及後部份位於非徙置屋邨的同類校舍再加建一層作禮堂之用(而此等學校設計一直沿用至1981年為止)。 徙置事務處共於香港不同地區先後興建了25個徙置區,樓宇共分七種類型(當中第一型至第六型是由徙置事務處管理,之後的由房委會接管),當中第一二型只有七層高,故俗稱「七層大廈」。 第一、二型及加插於以第二型為主徙置區的第四型樓宇在落成初期均以英文字母命名,各徙置區皆跳過容易與「1」混淆的字母「I」,只用餘下25個字母;當單字母座號用盡時就會以A-A、B-B等重疊雙字母命名。 (第一代)1994年 瑞安建業迅達宏耀樓(第16座)宏祖樓(第17座)宏偉樓(第18座)值得一提是,樂富中心附近的 宏康樓、宏逸樓、宏順樓、宏達樓、宏旭樓及宏樂樓,原址皆位於重建前的橫頭磡邨,重建後該樓宇原本是屬橫頭磡邨的,樓宇興建期間亦以「宏」開頭命名,唯因管理上需要於1991年改屬樂富邨、故此不再屬於橫頭磡邨,因此不列在上述的樓宇資料。 )是居屋屋苑,由房委會總建築師(3)設計,於1991年至2001年期間落成。

橫頭磡徙置區: 重建

大坑東邨的第1座、第2座第一型徙廈在打斷兩翼之間的樓層之後,將形成的四座大廈冠上名字(東榮樓、東富樓、東運樓及東和樓),與同期新建的樓宇看齊。 最終,香港政府接納緊急小組委員會的建議,於1954年成立徙置事務處。 並於同年收回《石硤尾大火》災區大約8.5英亩的土地,著手興建徙置大廈的房屋。 竹園村已經清拆,今只剩下十多間石屋(稱「竹園聯合村」),而九龍十三鄉委員會亦於1986年易名「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抹去鄉村色彩。

橫頭磡徙置區: 學校歷史

隨著石籬邨10-11座於2023年拆卸(拆卸時樓齡長達57年,是眾多被拆的第三至六型徙置大廈中最長壽者),第四型徙廈终于成為歷史。 因為第三型徙廈的設計仿照舊型政府廉租屋,樓宇比第一、二型徙廈纖細令座數更多,因此棄用以往徙置區以英文字母作為座號的做法,一律以數字作為座號。 第二型徙廈於1960年在東頭邨出現,主要分布於新九龍、荃灣和葵涌一帶,與第一型徙廈相同,樓高5至7層,沒有設立升降機,住客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在兩翼之間的相連梯間設有公眾浴室和廚房。 但與第一型最大分別的就是第二型是由三條梯間相連兩翼的,以致徙廈俯瞰外觀呈「日」字形;而第一型的就只有一條。

橫頭磡徙置區: 歷史

1953年12月25日,深水埗石硤尾六村發生大火,導致53,000名災民無家可歸。 翌年港府成立徙置事務處和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徙置大廈安置災民。 及後為應付人口急增,也在其他地區包括今日的黃大仙區,推行這項公屋政策。 ),屬於黃大仙區,而同屬樂富一部分的樂富公園則在十八區分區中劃入九龍城區。 樂富位於獅子山山腳,即九龍城以北、橫頭磡以南、九龍仔以東,全區以樂富邨為中心。 第四型徙廈早於1988年開始清拆重建,拆卸期長達35年。

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計劃重建,建成現在的屋邨。 樓宇於1982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現由卓安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天主教博智小學為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會)於一九六三年創辦之政府資助小學,為紀念博智神父來華傳教的貢獻而命名。 自一九七四年起由香港天主教教區接辦,學校至今一直承傳瑪利諾會神父傳揚福音、服務人群的精神,提供優質教育。

有人會以為黃大仙區在戰後才發展起來,其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清時期。 康熙廿七年(1688)刊行的《新安縣志》介紹新安縣分有三鄉,其中延福鄉有衙前村和莆岡村,即是後來的衙前圍和蒲崗村。 嘉慶廿四年(1819)的《新安縣志》除了提及上述二村外,還有「牛池灣」,都屬官富司轄下的村落。 此區以「黃大仙」命名,是1969年港府發表《民政主任工作檢討報告書》時確立的,因區內有一座香火鼎盛的黃大仙祠,而管理機構「嗇色園」又是一個服務社區的慈善團體,故此獲得港府垂青,以此為名。 1981年港府發表《地方行政白皮書》,將全港劃分為18個行政區,黃大仙區是其中之一。

橫頭磡徙置區: 設計

)是香港早期的出租公共房屋,於1954年至1975年間興建,主要分布於較早開發的衛星城市和新市鎮(包括觀塘、葵涌、荃灣、屯門和元朗等),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1973年,屋宇建設委員會(屋建會)改制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徙置區與其他政府出租房屋統稱「公共屋邨」:徙置區(不包括第七型大廈)稱為「乙類屋邨」、屋建會廉租屋邨及政府廉租屋則稱為「甲類屋邨」。 現時,第一至六型大廈除石硤尾邨第41座(美荷樓),均已拆卸或/及重建,而第七型大廈亦已有部份開始重建。 1980年代初,政府開始為徙置區屋邨進行計劃重建。

橫頭磡居民以香港回歸前的勞動人口為主,不少人在回歸前致富而購買居屋,甚至私人屋苑。 有別於觀塘新移民公屋區,橫頭磡地區的綜援領取比率較低。 除了在石硤尾、大坑東和李鄭屋一帶興建徙置大廈外,政府還在老虎岩(現稱樂富)及本邨現址興建徙置大廈,為低下階層提供穩定居所,今天本邨所有徙置大廈已拆卸,當時這些徙置大廈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大廈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 六十年代大量七層高的徙置大廈出現,天台和地下空間常被辦學團體用作學校,校長室和教育室多租用七樓的單位。

當中德強苑及富強苑因鄰近廣播道豪宅區,是樂富/橫頭磡綠表市場成交價最高的屋苑,也是九龍以至全香港綠表最高成交價最高的屋苑之一,未補地價每實呎成交價超過一萬港元。 由1954年到1964年,共10年之間,香港政府就在《石硤尾大火》災區原址陸續興建徙置大廈。 最終,政府就在原址興建了29幢徙置大廈,為居民提供了安全的徙置居所。 於是,香港政府就於同年(1954年)以快捷的速度,興建了8幢7層高的徙置大廈。 其中19000人入住徙置大廈,其餘35000人入住兩層高的臨時平房。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