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衢雲經新加坡,前往南非約翰尼斯堡,之後再轉往日本,並輾轉在各地發展興中會。 1899年,孫中山命陳少白來港籌辦革命機關報,第一份革命機關報《中國日報》遂於1900年1月創刊。 《中國日報》報館除了出版革命報刊,更為興中會以及各地革命黨人提供聚會議事的場所,1900年惠州起義的大本營即設於報館三樓。 第一次國共合作,即在1924年1月到1927年7月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首次建立的合作。
另外加工部份方面牽涉步驟甚多,包括開孔、切割、焊接、噴油、鍍鋅、品質保證等等。 藝術品對於工藝上要求更高外,更要表達出設計者的意念,故我們用上不少時間與設計者黃國才先生溝通,了解藝術品希望展現出的理念及美感。 「四大寇」聚所楊耀記舊址為孫中山史蹟徑的第六站,位於香港島上環歌賦街8號。 孫中山在香港習醫時,經常與尢列、陳少白、楊鶴齡等志同道合的友人,在楊鶴齡的祖業楊耀記內討論時局甚至暢談革命。 正因為他們言論大膽,叫人側目,故被時人稱為「四大寇」。 1895年,楊衢雲加入孫中山創立的香港興中會總會,並擔任會長。
楊衢雲遇刺處: 第十二站: 香港興中會總會舊址
衢雲殁年40,殁二年而有謝纘泰、李紀堂、洪全福廣州壬寅之役。 又四年而有孫中山、黃興欽廉之役,以至鎮南關、黃花崗、武漢起義諸役,距其殁世,越時十載,而中華民國乃告成立。 兇徒乘清砲艇自廣州來,得手後,奔回艇上,急拔碇駛出港外。 楊衢雲遇刺處 港當局得訊,知有清砲艇不清關星夜馳去,顯有干連,急遣警輪往追,不獲而返。 楊衢雲遇刺處 案發後,港紳某與團防局(即四環更練管理處)更練長某,涉有旁助嫌疑,一被停議席,一被遞解出境。 孫中山不僅在香港完成學業,往後亦以香港為籌劃革命的基地,期間的所見所聞,孕育了這位歷史偉人劃時代的革命思想。
以上景點近年經過活化,在不同史蹟點設有合於該地主題的藝術品,各位在遊覽的同時,既可欣賞藝術品,也可感受國父在香港的足跡。 孫中山先生紀念館亦是不容錯過,館內展出很多與國父相關的照片及資料,從他萌發推翻排滿的革命理念,往世界各地籌措經費、遭遇倫敦蒙難,直至在武昌起義成功、建立民國等歷史,均有介紹。 此外,博物館由富商何東胞弟何甘棠的住宅甘棠第改建而成,因此遊人除了解國父生平故事之外,亦可在這幢充滿建築特色、富麗堂皇的大宅漫步時,趁機一睹十九、二十世紀香港華人上流社會的生活圖像。 史蹟徑更新計劃由香港大學為起點,沿般咸道至德己立街為終點,遊畢全程約需2小時。
楊衢雲遇刺處: 孫中山致函謝纘泰善後
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孕育於香港,他的革命事業亦與香港關係密切。 他在香港接受了中學和大學教育,並廣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討強國富民的方法,並多次策動推翻清朝的活動。 現在,漫步香港島中西區的「孫中山史蹟徑」,您依然可以找到他在這片土地上遺留的革命痕跡。 此外,您還可以透過沿途多個由在地藝術家合作設計,以「古今、藝術」為主題的史蹟徑的藝術品,一探香港的往昔歷史和文化特色。 中國國民黨史內的說法是楊“藉端要挾,要(孫中山)先生以伯理璽天德相讓……先生力表謙讓,以此席讓衢雲。
早在孫未逝世前六個月,逐日排登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內,孫不讀到,廣州外交部亦曉讀到,倘內有半句假話,早被駁倒矣,何不見有一詞相加。 今黨報流氓(Rascals)之話,實不值得駁覆。 楊衢雲受到無情的貶沒,原因簡單之至,因為有人不想見到革命的光環出現在楊氏頭頂之上。 蔣介石甚而在民國初期,吩咐下屬用100萬購入楊氏坐在孫氏身前的照片和底片,予以銷毀(見蔣介石前妻陳潔如回憶錄),這種切志淡化興中會首任會長地位的意圖昭然若揭。 因楊衢雲是當時革命秘密會社領袖,身份行蹤都要隱蔽之極,豈會要「總統衛隊」招搖過市逞威風? 而革命黨人又如此小器不識輕重、因未有精良槍械而臨時退出?
楊衢雲遇刺處: 香港回歸儀式當中,中國升旗手朱濤响…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偕宋慶齡出席黃埔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 李大釗、瞿秋白、毛澤東等共產黨人參加了大會的領導工作。 1924年1月20日至2月6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 楊衢雲遇刺處 大會通過了“宣言”,改組了國民黨,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圖為孫中山在主持國民黨“一大”預備會議後留影。
以當時興中會及輔仁文社之組織及力量,以及後來廣州革命的發動的史實,楊為興中會首任會長應是相當順理成章。 中國國民黨黨史作此說法是提高孫在國民革命的歷史地位。 楊衢雲(1861-1901),字肇春,別號衢雲,福建海澄(今廈門市海滄區霞陽村)人。 在廣東東莞出生,中國近代革命家,1892年於香港創立最早的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併為香港興中會首任會長,負責策劃廣州起義。 中央書院舊址為孫中山史蹟徑的第五站,位於香港島上環歌賦街44號。
楊衢雲遇刺處: 孫中山史蹟徑更新 藝術品附QR Code一掃知歷史
和利綠色動力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其中,為本地歷史文化的宣傳出一分力。 楊衢雲遇刺處為孫中山史蹟徑的第七站,位於香港島上環結志街52號百子裡公園。 楊衢雲為孫中山創立的香港興中會總會會長,先後參與了廣州和惠州起義。 1900年1月,楊辭去興中會會長一職,改由孫中山任。 失敗後楊衢雲於年底返回香港,於上環結志街五十二號設私塾輔仁文社教授英文以養妻兒。
在國民黨的舊說,楊衢雲是攘奪了孫文興中會長之位,但事實上,楊衢雲在1890年創輔仁文社,便已經在廣東(至少廣州與香港)開展了革命事業。 而孫文是到 1894年才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同年才由尢列的牽線下,與香港的輔仁文社合併,合併後仍叫興中會。 論實力,楊衢雲在地方上的力量遠高於孫文;論資歷,楊衢雲也是高於孫文。 但楊之任興中會長一職,卻引來孫系不滿,鄭士良等人甚至想殺了楊衢雲以為孫文奪會長之位,雖國民黨的官方說法是孫文勸阻,但個人對此深表懷疑。
楊衢雲遇刺處: 孫中山問及故友家小
日本外務省檔案《孫文動向》記錄了宋慶齡與孫中山見面的有關情況。 1914年,因宋藹齡回國結婚,宋慶齡代替接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 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字嘉樹(1861~1918),海南文昌人,早年留學美國。 1892年與孫中山相識,是最早追隨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者之一,並在經濟上竭盡全力資助孫中山的革命事業。
- 該書亦有述及衢雲遇害之事,稱衢雲為熱血男兒。
- 因楊衢雲是當時革命秘密會社領袖,身份行蹤都要隱蔽之極,豈會要「總統衛隊」招搖過市逞威風?
- 1920年11月28日,宋慶齡首次陪同孫中山抵達香港。
- 楊衢雲為孫中山創立的香港興中會總會會長,先後參與了廣州和惠州起義。
- 百子里、文社里皆無指示,三家里則為鴨巴甸街側隱蔽巷口。
- 贊詞又有句云:「紀公者赤道之陽光而北極之冰雪也」,熱情豪邁,聰慧高崇,如見其人。
與孫中山並列「四大寇」的尢列,出身廣東順德富家,本該過着優渥舒適的生活,然而他耳聞目睹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列強無止境的侵凌,義憤填膺,受時代的感召,毅然踏上革命一途,立下「志不成時誓不還」之宏志。 以後為革命大半生飄泊,散盡家財,行蹤無定;又為親近百姓,懸壺濟世,宣揚革命思想;晚年生活貧困,需人接濟,惟仍憂懷國事,四出奔走,至死方休。 本書介紹尢列一生的足跡,也論其同時代人和他所身處的世界,特別是他與香港的種種關係。 過往有關尢列的研究甚少,一方面是尢列生前的藏書、文稿等不是毀於火災,便是早已散佚。
楊衢雲遇刺處: 香港歷史系列
馮自由是興中會知名人物,後成為孫文的機要秘書,所寫的民國前革命史被認為詳實可靠,常為史家所用。 他這樣寫楊的死:“清吏……暗買兇徒陳林,刺殺之於教室”。 尤列的説法也差不多:“兇手陳林、突然入校、槍擊公於教授室中。 記不清今年還是舊年,香港《華僑日報》登載革命當年事,云香港最早發售新文化書籍之荷里活道萃文書局,其東主亦為衢雲由南非帶領回港參加革命數人中之一人。
今細閱南非洲興中分會會員照片其中一幅,中有一人頗像其人,但不知其姓名,以確定是否即萃文書局東主。 楊衢雲遇刺處 謝纘泰子樹民云,手內尚保存各原照片,每照下均有印列所攝各人姓名,余以不便過擾,故尚未往尋看究竟。 其姊云:廣州首義事發前,家人絕不知其行事,即輔仁文社之組織,亦托言自身為獨子,社員各人亦為獨子,組織乃在彼此照顧云。
楊衢雲遇刺處: 楊衢雲遇刺處
期待更多研究香港歷史的本地學者牽頭,為楊衢雲討回一個“名份”。 得說理者說理,置理於不說者,鬥擊亦所不辭,以是甚能得衆。 楊衢雲遇刺處 戚友遇有難題與外人交涉者,得其前往一言,無不迎刃而解。 其姊言之,歷年港中大小報及書冊,亦屢常載及。 殁後,家人移居香港荷里活道73號3樓,屋主念衢雲生時曾助解困難,廉收租值,迄家人遷寓廣州時,十餘年中,未稍增租(家姊隨接居該樓,即余等幼時常往之處也)。
其「遊離都市」攝影系列、「流浪家居」一人居所三輪車屋,以及「夢遊號」均為香港公共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近年更把作品帶到街頭,以藝術介入社會議題。 曾與王頌威合編《革命與我》(2015年),及與傅錡華合作英譯、整理1939-1965年期間之《傅秉常日記》。
楊衢雲遇刺處: 第十六站: 孫中山時期的香港
筆者從沒有讀過孫中山先生貶沒楊衢雲的記載。 策展人謝錦榮認為,以嶄新面貌呈現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的史蹟,會較以往單是白板文字的介紹牌更為生動。 他在荷李活道處參照孫中山曾入讀的皇仁書院,其校刊《黃龍報》上的黃龍標誌製成屏風藝術品,以紀念他及後在學業上的努力不懈和推動革命的影響力。 孫中山史蹟徑更新計劃今天(26日)舉行啟動典禮,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出席啟動禮時表示,培育及拓展具香港及國際特色的旅遊産品是旅遊發展藍圖的四大策略之一。 整項更新計劃由籌備至今需時2年,希望能配合元創方、香港旅遊發展局的舊城中環推廣項目和即將開幕的「大館」(前中區警署建築群),進一步滿足旅客對多元旅遊體驗的需求。
楊衢雲遇刺處: 興中會的楊孫之爭與楊衢雲遇刺之疑 有 “ 2 則留言 ”
著有《金庸小說與文學》、《浪蕩散文》、《現代書信》等多種著述,現為香港小說學會榮譽會長。 2009年,香港致群劇社公演話劇《無名碑》講述楊衢雲之事蹟。 12月公映的電影《十月圍城》的開頭部分就是楊衢雲被清政府殺手在街頭被刺殺的虛構情節,由張學友飾演楊衢雲。 大麻二酚(簡稱CBD)已在香港被列為危險藥物管制,含有CBD的產品已被禁止,違例者最高刑罰會被監禁及罰款,按此了解詳情。
楊衢雲遇刺處: 文化角落:地區文化資源推動旅遊業
又說到假使衢雲壞至如此田地,何以孫於衢雲死後,函中說得如此悲傷,如此盡禮。 函中且有說到「自香港南北,以及西方各路,請足下作主,代寄為望」之語,其人(楊衢雲)當時主要地位,不難想見,其事世人有頭腦者,當能立判是非。 再又說到彼本人已交託謝英伯轉語黨報中人,勿再妄作胡言。 另則傳聞是清廷向革命黨招降,委以官爵,說楊衢雲心動。
1922年6月16日,軍閥陳炯明在廣州發動武裝叛亂,炮擊總統府。 宋慶齡對孫中山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 ”堅持先送中山先生撤離險境,才在衛士掩護下正面突破火線,身體受到無法補償的摧殘。 孫中山登上永豐艦(後命名為“中山艦”)指揮平叛,堅持50餘天,後被迫離粵赴滬。 1895年1月,梅屋莊吉在香港中環大馬路28號梅屋照相館首次接待來訪的孫中山,此後大力支持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鬥爭。
1884年4月26日,時任港督寶雲為中央書院的新校舍主持奠基禮,當時剛入讀該校的孫中山,有可能見證了這項儀式。 皇仁書院於1950年遷往銅鑼灣,如今上址為「PMQ 元創方」。 楊衢雲遇刺處 由美國公理會福音堂舊址出發,於城皇街左轉向前走,越過荷李活道後,繼續步行至歌賦街右轉,中央書院舊址就在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