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作性睡病和癲癇均可引起意識喪失和猝倒,因而易被誤診為癲癇。 兒童腦癇病 如果睡眠為發生在白天的發作,且有強迫性,患者也有陣發性意識喪失,這樣的情況和癲癇發作的症狀確易混淆。 覺醒狀態下的微睡眠常是由於發作睡眠或睡眠窒息所致,這種情況反覆出現在睡眠Ⅰ期或簡短地爆發出現於快眼動期。 頻繁出現可導致麻醉狀態,此時可見自動行為而且患者也不記得發作時的情形。
上述標準應綜合考慮,單一標準並不能有效鑒別假性發作。 錄像腦電圖監測系統對鑒別假性發作很有意義。 93%的癲癇發作可在長期腦電圖監測下表現異常,僅3%的部分性癲癇發作時腦電圖正常。 發作後立即查腦電圖,強直-陣攣性發作全部異常。 或許,很多人對腦癇症發病的場面有着深刻印象,但對其背後成因卻不太瞭解,甚至存着偏見。
兒童腦癇病: 小兒癲癇治療
除了臨牀診斷和評估外,亦要做腦電圖(有20分鐘的,更有用的是錄像24小時腦電圖),更能準確診斷及分類是哪一種腦癇,再決定用哪一種藥,才最有效。 「成個人好似hang咗機(當機)咁,轉唔到彎,腦海一片空白……」現年廿六歲的腦癇症患者杰偉於小四確診,有一次考試時發病,只能坐在考場內發呆。 兒科醫生指出,兒童腦癇症並不罕見,由於不正常的腦電波影響腦部發展,患者除了間歇性抽搐外,智能及語言能力發展均可能遲緩,甚至有情緒問題。 約三成患者更出現抗藥性,需以外科手術切除腦部病組織,根治率達六至七成。
EEG可見瀰漫性異常放電,表現為棘慢波或多棘慢波。 有時需描記睡眠到清醒時腦電圖才能明確診斷。 失張力發作:表現為突然發生的肌張力減低或喪失,不能維持原來的姿勢,導致突然跌倒或姿勢不穩。
兒童腦癇病: 癲癇兒童的家庭護理
EEG背景波正常,呈特定部位限局性或雙側對稱同步癇樣放電。 腦癇症是第三大常見的成人神經科疾病,據醫管局資料,約每20人就有1人曾經有過腦癇症發作,每200至500人中更有1人會持續發作,當中約有半數人在15歲前發病,絕大部分患者服藥後能控制病情。 過去由於被稱為「癲癇」或「發羊吊」,給人負面印象,對患者及家屬造成困擾,較少患者敢於公開病情。 因此在2010年,香港復康會聯同有關組織發起「腦癇症」正名行動,希望消除公眾對該症誤解。 發病主要因為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從而引起陣發的短暫大腦神經功能紊亂。 發病時可能會出現手腳抽搐、大小便失禁、嘴唇發紫、口吐白沬等症狀。
由於大腦負責控制身體各項功能,患者發作的情況會視乎腦部哪一部份受到干擾。 兒童腦癇病 因此,腦癇症的發作類別眾多,每個人發作的方式亦有不同。 而腦癇症發作的時間通常由數秒至數分鐘不等,並可能單獨或一連串地發生。 無國界醫生與利比里亞衞生部合作開展的腦癇項目中,心理社交團隊會向學校和教師提供支援,以協助患腦癇的孩子重返校園。 兒童腦癇病 Carielle Doe/無國界醫生無國界醫生自2017年起與西非利比里亞當地衞生部合作,為蒙特塞拉多縣的腦癇病人提供護理。
兒童腦癇病: 症狀和體徵
驚醒後伴有出汗、瞳孔散大、氣促、心悸和肢體不協調的運動。 夢恐症常見於3~7歲的兒童,可能在發熱時出現,但除此外尚無其他病理改變。 兒童腦癇病 夢遊在兒童期屬良性病症,但若在成人期仍有此症,則可能表示有精神異常。
這些可以是小動作,但也可能是患上腦癇症的先兆或病徵。 即使只是目光呆滯或眼定不動,或似白日夢、失神的,也可以是發作。 此藥的鎮靜作用比較小;常與苯巴比妥配合使用,來治療各類的癲癇症。
兒童腦癇病: 患者可能會:
此外,根據藥物的半衰期合理安排服藥次數,評價達到穩態血藥濃度的時間。 癲癇腦電圖異常多為陣發性,常有棘波或棘-慢綜合波;偏頭痛僅少數患者可出現局灶性慢波,即使伴有尖波也常局限於頭痛同側的顳區。 磨牙:大約15%的人在3~17歲有睡眠磨牙現象,大多數人的夜間磨牙是暫時的和良性的。
腦癇症是香港頭號常見的兒童腦科病,在成年人當中,亦是第四常見的腦科病。 每20人之中,便有1人於一生中有腦癇發作的徵狀。 當一個人有兩次或以上的自發腦癇發作,會被診斷為腦癇症。 香港目前沒有官方的腦癇症統計,按病發率估算,全港有7萬人患腦癇症。 若由確定的病因引起,如中風、顱腦外傷、中毒或代謝性疾病,則被稱為急性症狀性腦癇,並不屬於腦癇病本身的範疇,而是被歸納在更大的腦癇相關疾病的範圍之中。
兒童腦癇病: 病因
病人並不會跌倒,發作結束後馬上會恢復正常。 失張性發作的肌肉失去活動的過程則會超過一秒鐘,這樣的發作通常會在身體兩側發生。 六、根治癲癇臨床治療中有少數不能完全治癒,需終生服藥方可像常人一樣, 外科手術 ①、手術適應症,藥物難治性癲癇。 手術需要得到患者及其家屬較好的理解和配合。
許多地區的脑痫患者的駕駛資格會受限制,或是被要求必須一段時間沒有癲癇發作才能夠駕駛。 原來腦癇患者「大發作」時,即全身痙攣,異常的放電活動出現在腦子的多個部位,甚至口吐白沫,雙眼會持續向上望,發出類似羊的叫聲,所以才被俗稱為「羊癇症」,跟你吃什麼肉沒有關係。 兒童腦癇病 若懷疑小童患有腦癇病便需儘快見兒科、腦科醫生作出評估及診斷。 兒童腦癇病 一般除了詳細的病歷查詢及身體檢查外,醫生會安排腦電圖檢查以協助分類及診斷腦癇病。 腦電圖檢查是將電極放在頭皮上特定的位置,從而記錄腦電波的變化,當中並無輻射。 視乎個別情況醫生亦可能會安排其他檢查以找出病因,如血液檢查、新陳代謝檢測,或安排磁力共振及神經系統核子醫學檢查等。
兒童腦癇病: 癲癇發作時該怎麼辦?發作前很可能會出現的6種前兆
當患者發病時,應該要順其自然將患者放平,復原臥式(Recovery position)即是側臥,待患者的呼吸暢順一點,如頸部繃緊便替患者解開衣領,找些軟墊將頭部墊起,避免受傷。 如果可以,觀察患者抽搐的時間多久及當中的過程變化,這些資料,能有助醫生作診斷之用。 當發病抽搐時,確實有機會咬到舌頭,但如果將異物塞入口中,有機會阻礙呼吸,尤其是在抽搐時,身體處於激烈狀況,如硬塞東西入內,反而會令患者口腔受損,或是把異物如湯匙吞下去,反而令氣管堵塞或造成破損,接着便有機會造成窒息。 一般人大發作是指抽搐一至三分鐘,如超過或是持續的抽搐,而神智不清者,如無人陪伴,應馬上召救護車。
- 发作期间可能會大小便失控及咬到舌尖或舌头两侧。
- 另有些脑痫是因腦病變造成,這些腦病本身也會造成精神不穩定的症狀。
- 頻繁出現可導致麻醉狀態,此時可見自動行為而且患者也不記得發作時的情形。
- 過去曾有病童因為擔心疫苗副作用而不敢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結果不幸得病,雪上加霜,讓原本雖然有癲癇,但還能走路的孩子,退化成臥床的狀態,至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