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雙出死氣喉的音效,絕對襯得起1200的身份。 7mm Showa前叉,同樣不設調較。 煞車卡鉗由Nissin升級為Brembo,雖然只是基本的雙活塞卡鉗,不是現今流行的單件徑向式卡鉗,但配上雙頭碟煞,制動效能比起Bobber一定更強,打得又睇得。 綜合外國多位試車員的感受,都一致認為Bobber Black的制動能力,並沒有脫胎換骨地變強,但仍比Bobber明顯地強。
所以Triumph特別把Bobber/Bobber Black的錶板設計為可以調較仰視角度,非常好玩。 喜愛自由奔放的騎士,甚至可以把錶板扳平,讓視點更開揚,觀看前路更清楚。 新車的引擎和Bobber一樣,都是來自Bonneville 1200HT水冷直二引擎,動力輸出和特性都沒有變化。 市面上有很多其他不同品牌的Bobber,而Triumph開發的Bobber/Bobber Black,除了強調對稱美和平衡感之外,有現代科技作後盾。 先有晶片防盜車匙,還有注重低扭的水冷1200直二機器、電子燃注噴注、Traction Control和ABS防鎖轆系統。
- 操作非常簡便,只需在俾油時按一次定速鍵便可以。
- 市面上有很多其他不同品牌的Bobber,而Triumph開發的Bobber/Bobber Black,除了強調對稱美和平衡感之外,有現代科技作後盾。
- Bobber Black有定速巡航功能,這是2017 Bobber沒有的。
- 左右雙出死氣喉的音效,絕對襯得起1200的身份。
- 不過要鎖軑便要在轉向鵝頸插匙再鎖。
- 因為低座位、窄車身、9.1公升小油缸和一字把手的關係,擺動Triumph Bobber/Bobber Black 1200時覺得車身很輕,扶直或打側車身都非常容易。
Bobber/Bobber Black採用雙風盒設計,引擎內部構件如鮮風位和曲軸也經過微調,更強調低中轉的扭力發放。 電子油門提供細緻的油門操控、可關閉的Traction control和Road/Rain兩段式馬力模式。 相比起T120 Black,Bobber/Bobber Black加長了軸距至1510mm,突顯出斬尾單座的效果。 最正係單座下收藏著一支水平擺放的油壓避震筒,令尾擔保留著hardtail的外觀效果。
連接在轉向把手未端的後鏡,和匙膽位置放在車身中央右側,都是玩味十足的設定。 不過要鎖軑便要在轉向鵝頸插匙再鎖。 尾輪hub位扮鼓煞,從車身右側觀看,絕不會知道是碟煞,又多了一分玩味。
因為低座位、窄車身、9.1公升小油缸和一字把手的關係,擺動Triumph Bobber/Bobber Black 1200時覺得車身很輕,扶直或打側車身都非常容易。 一字把手令座姿有點Drag Racing的感覺,比Cafe Racer的Thruxton R舒適,也比街車Street Twin甚至是T120更有型。 最正係座位可以前後調較,配合個人身形之餘,也可以營造不同駕駛風格。 跑直路為主,可以坐後一點,手和腳都可以伸直一點。 喜歡嘆彎的人,把座位調至最前,讓上身保持低伏,手腳維持屈曲狀態,更有利攻彎。 隨著座位可以前後移動,錶板的觀看角度也會改變。
Bobber Black有定速巡航功能,這是2017 Bobber沒有的。 操作非常簡便,只需在俾油時按一次定速鍵便可以。 再按鍵或扣迫力或拉極力子便會取消定速功能,相當易用。 Bobber Black便是Triumph加碼的變奏作品:換上較細直徑的頭輪、更肥厚的頭胎、更粗壯的前叉和雙頭碟制動。 全車沒有電鍍,只有亮黑或啞黑選擇。 隨著Bobber和Bobber的出現,兩兄弟誓要把不同口味的車迷都一網打盡。
- 一字把手令座姿有點Drag Racing的感覺,比Cafe Racer的Thruxton R舒適,也比街車Street Twin甚至是T120更有型。
- 綜合外國多位試車員的感受,都一致認為Bobber Black的制動能力,並沒有脫胎換骨地變強,但仍比Bobber明顯地強。
- 跑直路為主,可以坐後一點,手和腳都可以伸直一點。
- 再按鍵或扣迫力或拉極力子便會取消定速功能,相當易用。
- Bobber/Bobber Black採用雙風盒設計,引擎內部構件如鮮風位和曲軸也經過微調,更強調低中轉的扭力發放。
由香港SEO公司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