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刻於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記載了當時官富場鹽官嚴益彰到南北佛堂(即東龍洲和大廟灣)遊覽,以及該處附近的佛堂門天后古廟的歷史。 大廟灣刻石於1955年由一名叫余謙的建築師發現。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石刻長約10呎、高約5呎,厚約5吋,刻有108字,分為9行,每行12字。. 為香港及廣東沿岸最古老的天后廟,建於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 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大廟灣刻石又名地堂咀刻石,是香港已發現的古蹟中最早記有年份的刻石。
大殿供奉天后娘娘,左邊偏殿供奉天后龍床及歡喜佛,右偏殿有一座銅鐘及龍床。 這個是我們第二段行程的最後一站,極具歷史價值的一座古廟。 旁邊還有一個刻石,於南宋 咸淳 甲戍(1274年)刻成,是香港最早有年份的石刻。 座落淸水灣半島南端佛堂門的大廟雖然名聞遐邇,過去沒有道路通往,交通非常不便利。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香港廟宇7. 上環濟公廟 (明星最愛 求得好姻緣)
他舉例,佛堂門天后古廟後方的西貢大廟灣刻石是香港的法定古蹟,但天后廟本身卻只是一級古蹟。 他認為,在為歷史文物評級時要多考量文物的重要性,而非建築物本身的新舊美觀程度。 他提議,香港應該透過民間募捐,成立保存香港古蹟的基金,以此推廣保育目的及用途,並藉此增加維修經費。 此外,廖迪生分析,香港的天后廟有別台灣媽祖廟的「分香」文化,廟宇之間沒有層級輩份關係,都是「海上漂來」,故彼此關係平等,以姐妹相稱。 台灣則重視分香文化,故前往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的媽祖祖廟參拜的風氣盛行。 由此可見,宗教往往是反映一個地方組織、社會文化的重要觀察點。
此刻石除了記載南宋咸淳甲戌年(1274年),鹽官嚴益彰與友到南佛堂門(東龍洲)以及北佛堂門(大廟灣)遊覽的事蹟,還記錄大廟灣兩所廟宇的歷史、修葺相關之人等和於大廟灣立石的經過。 石刻長約十呎、高約五呎、厚約五吋,內容為九行,每行十二字,全文本應共刻有一百零八個字,但現在原文第四行的最後三個字則獨缺。 雖然刻石上獨缺三字的中文筆畫仍能在該位置依稀可見,但內容卻無從考究。 刻石位於清水灣半島南部的大廟灣地堂咀,鄰近佛堂門一帶,歷史與鄰近的天后廟相若。 稍停一會後原路下行,其間除了開揚景色,也可看到一些形狀奇特的大石,我們邊行邊拍照直至回到山下,之後便跟隨天后廟的路標指示,行至第3個checkpoint——佛堂門天后古廟。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華人廟宇委員會
深圳南頭南山畔,亦有一座天后廟,又稱南山新廟,為清代建築,現僅剩後殿一座,為五開間,進深11.5米,寬23米,前殿已被拆毀,後殿右側有一水井,是供廟祝用的。 後殿中堂設有天后神位,靈牌上書“護國庇民天后元君之神位“其對聯為”自宋迄今八百年來昭聖蹟,由閩而粵三千里內著神靈“。 左右兩間各有窗一對,左額為”種蘭“,對聯為”痊身藥樹無煩惱,觸手天花報吉祥“,右額為”植桂“,對聯為”丹桂有香皆結子,青萱無蕊不宜男“。
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是香港唯一一間以哪吒為主神的廟宇。 這裡的「主角」雖然是哪吒與北帝,不過廟內供奉的另一神祗文昌君,就每年都會出來「搶鏡」一下。 這次挑戰可謂腦力和體力缺一不可,參與學生來自大埔舊墟公立學校、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九龍塘宣道小學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歷史文物
西貢佛堂灣大廟位於西貢半島, 鄰近清水灣郊野公園, 西貢大廟設有天后廟, 每逢天后誕期間,祭祀善信絡繹不絕,十分熱鬧。 不過,佛堂灣天后宮位於清水灣郊野公園內,公共交通選擇不多。 清水灣(英文:Clear Water Bay)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東南部,設有兩個泳灘,分別為清水灣第一灣和清水灣第二灣。.
張均本來從事造船工作,一直都有到佛堂門天后廟敬奉天后,閒時會在天后廟協助司祝打理雜務,慢慢學懂廟務。 因曾在工作期間發生意外,幸得天后保佑而安然無恙,自此立定決心投考司祝。 佛堂門天后廟除了是香港最歷史悠久的天后廟外,甚至在廣東地區也是最古老的天后廟, 以規模計算也是香港最大的天后廟,所以稱為大廟, 正式稱呼為佛堂門天后古廟。 西貢位於香港新界東部的西貢區西貢半島,面向西貢海,有“香港後花園”的美譽。 由於西貢市地處各鄉村的中心,因而附近的地區也稱為“西貢”,可觀賞的景點還有西貢郊野公園、吊鐘洲等。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天后古廟及石刻
碰巧那年大廟司祝換屆,張均決心落標,最後投得司祝一職,認為只要有能力便一直做下去。 數十年前,大廟賀誕還保持搶花炮的習俗,舉行地點就在廟後的山頂上。 山頂上有間小屋,布袋澳村村民稱為「夜鏡樓」,它原是一座更亭,相信是日治時期日本軍人作防哨之用。 搶花炮時,賀誕值理會在「夜鏡樓」居高臨下,望著整個山頭,花炮往高處發射,就讓各花炮會的成員搶奪。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鄒興華,作為文化導賞員,便在各式廟宇中選擇了天后廟和車公廟,來介紹香港的信俗文化。 離開釣魚翁可向田下山進發,或下山住清水灣乘車離去。 田下山沿途可欣賞清水灣鄉村俱樂部高爾夫球場一帶,最後到達大廟坳沿馬路行到布袋澳離去。 (曾憲宗攝)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Sunny表示,釣魚翁外觀尖削,是「西貢三尖」之一,高344米,有多條登頂路線,而我們由大坳門方向上來,已為較短及輕鬆的一段,但大家也氣喘喘,要稍為休息後,才可定神欣賞美景。 從山上遠眺布袋澳、柴灣、小西灣及鯉魚門,景色一覽無遺,確實心曠神怡,當然少不免來一輪打卡活動。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香港回歸儀式當中,中國升旗手朱濤响…
「譚公」信仰是開埠初期由惠州人帶到筲箕灣,並於當地興建譚公廟。 而每年四月初八除了是佛誕,還是譚公寶誕,而筲箕灣譚公廟舉行的慶典就最為盛大,已有逾百年歷史,並成為筲箕灣區內每年一度的盛事。 位於沙田排頭村後山上的萬佛寺,廟內除了有12,800座佛像,這裡還供奉了一座關帝像,而這座關帝像更是全港唯一騎著馬的關帝。
- 天后廟不只是見證香港社會變遷、歷史興衰的古蹟,更是建構地方認同、連繫人與人關係的文化資產。
- 釣魚翁(High Junk Peak)是位於香港西貢區清水灣半島上的一座山峰,海拔 344 米。
- 其中部所示之缺口,可證為將軍澳之盡頭;因站於田下山頂石刻之位置,視線則不能全通將軍澳;視線受地塘頂山所阻,故佛堂咀及砧板角等沿岸一帶未能入目。
-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
- 主要供奉觀音菩薩的大坑蓮花宮,除了是法定古蹟外,其建築風格獨特,在全港廟宇中可謂獨一無二。
- 旅客憑同一張八達通卡於北角碼頭乘船去紅磡或九龍城,在指定入閘機入閘,可免費乘船一次。
此廟原本位於香港與澳門間的三角洲,但在日軍侵華後漁民將天后像移到船上,之後籌錢建立廟船。 1955年後廟船停留在香港仔避風塘,現時則停靠於銅鑼灣避風塘。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前來參拜的信眾絡繹不絕。 善信更會到側殿摸天后的龍牀,以祈求子嗣、健康和財帛。 天后又稱「媽祖」,相傳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 據說天后天賦異能,拯救過許多遇到海難的人,故舉凡以海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為其守護神。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天后廟
布袋澳內有魚排養殖場,是西貢著名吃海鮮的勝地之一,布袋澳本身亦頗有小漁村風味。 釣魚翁郊遊徑雖然穿過幾個山頭,但整體上不算難走。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郊遊徑其實並沒有經過以它命名的釣魚翁山頂,想登上山頂便要在山下兩側的小路走上山,路況較主路難走,有點像登蚺蛇尖,但無論路況、高度和距離上都較後者容易,初學者打算挑戰蚺蛇尖之前,或可考慮先登釣魚翁熱身。
- 本周舉行的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是凝聚海內外媽祖信徒及結合文化旅遊的盛事。
- 及後“紅香爐港”泛指港島一帶,亦是“香港”的命名。
- 從海外或台灣地區來港人士已免除隔離及疫苗接種要求。
- 西貢位於香港新界東部的西貢區西貢半島,面向西貢海,有“香港後花園”的美譽。
- 信眾可在床舖下摸出紅包,並將紅包裏的茶葉(「茶」發音近「財」)、吉祥語等帶在身上。
- 新渡輪將在4月22日和23日安排直達船往返北角至大廟灣航線。
島嶼面積2.42平方公裡,位於清水灣以南,香港島小西灣之東南。 東龍洲上設有東龍島炮台特別地區,內有東龍洲炮台遺址。 島上還有一處大約3000年前的石刻,被定為香港法定古迹。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天后廟的總數雖未有正式統計資料,但各界估算其數量超過上百間,謝永昌著述的《香港天后廟探究》推算,香港約有350座天后廟,其中華人廟宇委員會直轄管理的廟宇有八間,歷史悠久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廟也在其列。 相傳媽祖在九月初九「羽化升天」,信眾會在當天(今年是10月17日)敬拜祭祀。 本周舉行的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是凝聚海內外媽祖信徒及結合文化旅遊的盛事。 在媽祖信仰興盛的台灣,桃園市和離島馬祖本月中亦合辦「媽祖升天祭」系列活動。 從小漁港到自由港,再到現在的國際金融中心,天后信仰和天后誕的慶祝活動,在香港的歷史轉折中並沒有消逝,逾百座天后廟隱身在高樓密集的都市中,把香火延續下來。
佛堂門天后古廟後,有南宋摩崖石刻,石刻為一巨石,闊十呎,高五呎,厚五呎,南面向海甚平。 石刻共一百零八字,分九行,每行十二字,字闊約四吋,高度不一,全文大致完整,只數字剝落,但近人已加修補。 北佛堂門天后廟起源自福建莆田的林長勝,於宋朝年間來港定居於九龍黃大仙區附近,至後,由其孫林松堅、林柏堅兩人所建。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當時林氏兄弟以行船為業,往來浙江、福建及廣東一帶,某次因颱風二人於海上遇難,倖力挽船篷及一尊「林氏大姑」神像,一直飄流到東龍島北面的灘岸脫險,林氏兄弟皆認為是「林氏大姑」天后的護佑。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地方
據刻紋所示,大致為本港東北部之牛頭角及清水灣兩半島略圖:其西自九龍鯉魚門起,繞將軍澳、大小赤沙、上流灣、田下灣、碇齒灣、佛堂門,而東至布袋澳止。 其中部所示之缺口,可證為將軍澳之盡頭;因站於田下山頂石刻之位置,視線則不能全通將軍澳;視線受地塘頂山所阻,故佛堂咀及砧板角等沿岸一帶未能入目。 現已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廟後面的宋代刻石記載了部份關於重修廟宇的歷史事跡。 張均坦言,近年善信的數目明顯減少,原因是很多善信年事已高,單是應付那段由下車後,前往大廟的樓梯斜路,已考起行動不便的老善信,唯有放棄到大廟拜神。 雖然大廟算是個文化旅遊景點,但畢竟地方偏遠,遊客人數不多,即使遊客到來參觀,頂多拍拍照證明「到此一遊」,對天后信仰的傳播和廟宇收入幫助不大。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建築格局
如果你上年常常生病,不如到九龍城候王廟參拜一下,以求身體健康。 九龍城候王廟建於1730年,主要供奉曾護宋帝、身染惡病仍與未代皇帝同生共死的楊亮節「侯王」。 據說金花娘娘成仙前每次在孕婦的家庭出現,該婦人一定會平安產子。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將軍澳綫
無論是魯迅筆下的「社戲」,還是香港的神功戲,殊名而同歸。 據說天后誕是香港最多神功戲上演的節日,除酬神祈福外,此舉亦希望通過戲曲故事教人向善,導以道德規範,曉以儒家教化,令信眾懂得分辨是非黑白和忠奸曲直。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各處善信所成立的花炮會,都會進獻花炮到天后廟還神。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北角碼頭
Sunny表示,釣魚翁外觀尖削,是「西貢三尖」之一,高344米,有多條登頂路線,而我們由大坳門方向上來,已為較短及輕鬆的一段,但大家也氣喘喘,要稍為休息後,才可定神欣賞美景。 從中環7號碼頭外巴士總站乘25線巴士往天后廟道;或乘地鐵至天后站B出口,過馬路後沿天后廟道步行,廟宇位於右面。 天后廟為屯門漁民的信仰中心,所以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寶誕都會舉辦廟會,其間會一連五天於廟前廣場架起舞台演神功戲及一系列活動如舞龍舞獅等。
2009年10月,妈祖信仰入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侯王廟建於石砌的高台之上,除了正殿、偏殿,還有一個小花園。 昔日清軍曾進駐九龍寨城,所以當時不少官兵都會前往侯王廟參拜,而這裡更是香港少數仍保留了大量與九龍寨城有關歷史文物的廟宇,例如由首任九龍巡檢司許文深於1847年所捐的香爐。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香港廟宇3. 坪洲金花廟 (平安產子)
其中的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顯然屬於中路的防禦範圍。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天啟二年(1622年),有荷蘭東印度公司軍艦闖入佛堂門,當時的新安縣知縣陶學修率領軍民將荷蘭人擊退。 本地佛堂門大廟主奉天后,是香港最古老的天后廟。.
他認為,古蹟及文化保育不應單靠民間,政策、組織及金錢這三者缺一不可,香港目前在這方面做得不太理想,政府部門及民間團體應該通力合作。 此外,香港作為東西方文化及思想碰撞的城市,民間信仰往往被視為封建迷信。 香港大學建築保育學部客席助理教授黎志邦分享說,以前他住在油麻地天后廟附近,他觀察到天后廟的人潮近年確實較少,進廟的年輕一輩亦減少了,社會對於保存民間信仰文化的關注也不多。 香港天后誕的重點活動,包括搶花炮、神功戲和媽祖巡遊。 搶花炮的活動在天后誕的正中午舉行,此習俗最重要的工作是重新分配代表媽祖的各花炮,每一個花炮都是媽祖的行身。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西貢墟天后廟
由戴氏家族管理的銅鑼灣天后廟鄰近港鐵天后站,屬法定古蹟,極富盛名;華人廟宇委員會委託東華三院代管的油麻地廟街天后廟,則是法定一級古蹟,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參拜。 「拜廟要拜大」,佛堂門天后廟在香港俗稱「大廟」,亦是香港最古老的廟宇,興建於1266年,歷經多次重修,現為香港法定一級古蹟。 每年的天后誕,前往佛堂門天后廟參拜的信眾絡繹不絕。 佛堂門天后古廟,建於南宋理宗時期,咸淳二年(1266年),是全港天后廟中最古老、規模最大的一間,故稱大廟,也是廣東沿岸現存最古老的天后廟,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物。 可在大廟坳行一段路參觀香港最古老的天后廟,已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及可參觀大廟灣石刻,是香港法定古蹟。 在保存「無形」的資產方面,黎志邦指出,應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有生命的,會隨時間轉變,更可能在某個時刻完全消失。
佛堂門天后古廟交通: 香港廟宇1. 黃大仙 (求籤準、有求必應)
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 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 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據說宋朝年間,遇上海難後獲救的船家,在佛堂門興建天后廟,期后廟宇曾失修, 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光緒三年1877年、1962年及2009年都重新修葺整理。 前方圍欄上有石刻的簡介, 當中有一幅清代的地圖。 想不到,香港部分地名,例如龍鼓、屯門、塔門、燈籠洲等在1812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