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淳認為,友師要幫助年輕人認識自己,如果作為接近上帝的友師未曾幫助學員認識自己,至今的工作還是屬次要。 他又指,這個時代最好的交流就是Q&A,從問答中回應別人的心結。 「呢個時代嘅人一聽到大路嘢就會恰著」,他認為若不是回應別人的心結的話就不要說。 當看見有同事出現問題,人力資源的同事可嘗試轉介有關員工予社會服務機構的輔導員,又或引入資源幫助有需要的同事,邀請輔導員到公司與個別同事傾談。 有些輔導員是政府資助的,故費用上的問題不大。 或者有些公司自知未來的工作需要同事有高的適應能力,可事前安排有關的心理準備訓練,提醒同事遇到改變時可能出現的心情起伏,以及如何留意自己的情緒健康,如有需要時,同事可致電聯絡一些專業團體尋求協助。
羅皓文和吳詠欣由相識、相知、相愛,再經歷十五年的婚姻,身邊朋友亦認為他們是模範夫妻,誰不知潛藏暗湧。 他們會一連兩集分享神如何翻轉他們的婚姻,使他們現在的關係甜蜜更甚以往。 「舍下」是我們專為癌症同路人所設立的,以會所及家的概念讓同路人能在這裡歇息,透過配對與癌症過來人義工面談、舉辦不同療癒興趣班及生命見證分享會等,讓患者們能把重擔卸下,尋獲個人生命的意義。 當他自覺走到盡頭,他反問「人生繼續下去將會如何?」然而,上帝很奇妙,在他打算放下多年的事奉工作,希望退到相較休閒的澳門生活時,在分享會裡竟然遇到對的人,那是二人的第一次見面。 余德淳 余博士早年全職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曾為香港心理治療團體學會會長,現擔任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主席、那打素全人健康持續進修學院委員、香港短宣中心副主席、國際短宣使團董事等職務。 在一般人眼中,在人生最後的限期應該盡情享受人生。
余德淳: 余德淳:邁向婚姻迎新春
余先生說,香港人講求效率,任何事情都要「快!快!快!」人就變得盲目,不願去思考深層次的問題,心靈愈變得空虛。 然而,心靈空間是需要長時間建造的,若能養成每天撥出特定時間,安靜下來作深層次思考,長久累積下來,心靈空間便更寬廣了。 心靈重建也需要訂立長期、短期目標,亦要恢復和諧的人際關係。 2015年,也許會有許多人想尋找心靈釋放的地方,相信教會是可以幫上忙的。 希望教會能開放地方,給受傷的人群安然躺下,讓心靈得著醫治與重建。 其實人人都不夠,譬如你讀十本EQ書籍,讀盡所有哈佛研究,不等如你有EQ,你明白,卻做不到,還是怕,為甚麼聖經重要?
同是照顧者亦是患者,Lillian 深深明白兩者所面對的困難與壓力,盼望藉著自己的經歷與同路人一起面對癌路上的種種挑戰。 2006年確診患上肝癌至今,身上還有惡性肉瘤,期間復發了10多次,深深明白及體會癌症路上的每一個困難。 經歷許多上帝恩典的同時,科榮不斷關心及鼓勵身邊癌症朋友,向他們述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的真理,得著安慰和盼望。
余德淳: 余德淳先生 / 鄺保強醫生 / 麥基恩醫生
此外,就算是有精神病的員工,他們可能在某些方面的表現較差,但相對在某些方面亦有令人滿意的表現。 假如你能夠發揮這位員工的優點,就可以藉此遮擋他的弱點,並減少對他造成的創傷。 工作以外,Charles也有一段美好婚姻,他跟太太Serene小時候就在教會,由認識、拍拖到結婚,三十年來過得幸福快樂,直到06年。 由96年開始,Charles成為香港EQ代表,經常四出講解,他亦很享受這份工作,因為他自小就很欣賞主日學老師。 我們相信只要堅守您的價值觀再加上積極的態度,怎麼活都會精彩的,希望我們的人生下半場充滿喜樂,因為您會發現喜樂是由心而發,不斷添加的。
余德淳對與會同工表示,他在17歲中學畢業後便於小學代課,當過兩年多的小學代課老師。 【時代論壇訊】青少年的生命當中,常常需要導師扶持及鼓勵。 余德淳 面對現今複雜的世代、疫情下基層生活的艱難,友師若能與生活於較貧窮家庭的年輕人同行守望,必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余德淳: 心靈雋語
我的病對這種藥反應不錯,於是可以進取些,冒險接受肝移植。 這一條路若不是因為神供應和施恩,是不可能有的。 科榮心中有主,到那裡他也會遇見主,主亦會賜他心裡平安。 余德淳 在醫院期間,他一直與我們幾位組員用WhatsApp談笑風生。 在科榮身上,我學習到要將自己生命的主權交給神,神才是最終掌管我們生命的那一位。 科榮很想分享「護心喜藥樂團」音樂總監嘉健所作的詩歌《讓我禱告》。
雖然口罩遮蓋了面容,但擋不了發自真心的笑容,雖然在悶熱天氣下,口罩的確叫人不舒服,但看著新人的喜悅,倒是叫人心中舒暢。 婚後二人成為一體,一起生活,所有芝麻般的缺點被逐步發現… 一、他說話聲線很和氣,看來他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好像沒有埋怨。 神給他延續的生命已經使他很滿足,所以他的心境異常平靜。 最近預備出席一個大型演講會,想到一個很有意義可去探討的講題,起名為「壓力就是動力」。 余德淳 其實我們在百般試煉中遇上的衝擊,會使我們離開沉悶、漫無目的、不用腦筋思考的生活形態。
余德淳: 余德淳 Good Vibes Podcast
余博士以自己家庭故事為例,縱然父親長期離家,但余母卻風雨不改為丈夫禱告50年,終得丈夫頑石點頭歸信上帝,這恰恰體現了「幫助」二字。 常言道:「相見好同住難。」在同一屋簷下,很多問題便無所遁形。 夫婦二人因性格迴異而發生口角乃平常事,但假若時常互相指責,則會為關係留下裂痕。 情緒智能導師、EQ書籍作家余德淳博士以「退出互相指責的遊戲」切入,大談夫妻恩愛之道。 中國人百年歸老時都想回到家鄉,卻以為那就是祖先的家鄉。 耶穌成為挽回祭,當相信祂已洗淨我們的罪,我們不再是罪人,得以回去家鄉——天堂。
- 余先生盼望年輕一代能多認識中國的歷史發展和多瞭解國情,明白香港人、特區政府和國家本身的限制,學習包容、接納,建立一個有優良「民德」素質的香港。
- 妻子十二年前因病離世,雖然不捨,但他仍積極生活,不停教學,足跡走遍天下。
- 父母如何處理子女的情緒,如何為婚姻尋找新創路……
- 然而當回想自己時,我好像全沒印象父母曾與我出席學校活動的情景,似乎真的一次也未試過。
- 有一位老師跟他分享,以前在馬來西亞讀大學,落雨捉蚯蚓賣給實驗室賺錢交學費,以前的人讀書是艱苦的,現在的年青人想像不到,因香港未能培育下一代清晰的金錢價值。
- 他於1999年尾及2000年四月更被應邀到馬來西亞及墨爾本推介情感教育。
這是Tony的分享:「政府推出『限聚令』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市民的社交接觸,有助防止疫情不斷擴大。因此,『限聚令』在抗疫的事情上十分重要。 余德淳 我寫過一位智障學生,他也是面對自己生命的關鍵時刻。 當義工問他最想做什麼的時候,這位智障學生的答案竟然是「想返工」。 於是,我與這男孩的對話就從這毛公仔開始,「你是否很喜愛『做爸爸』這新角色?」他回答是,因為自覺十分愛錫這個超可愛的兒子(毛公仔)。 我反問他﹕「如果這個兒子再不可愛,你會否仍願意照顧他?」他立即有所猶豫,並表示可能不再那麼愛他。 若論「互相指責」,創世紀中阿當及夏娃可謂「首創先河」。
余德淳: 余德淳「EQ接見室」 之 公平的愛與恨
與其怕,不如說「一齊諗吓啦」,意見就會豐富多了,氣氛自然亦會好起來。 病友很多時會擔心要用上巨額金錢,或一次「使光」又未必醫好,加上子女年幼,故對治療有猶疑,很怕做錯決定。 關懷者此時最好是聆聽,不爭拗,「佢見你咁好傾,可能會接受醫落去。」以戰友的精神陪他上陣「打仗」。
- 聖經裡記載了多位母親,令我最深刻的是友尼基,就是提摩太的母親。
- 在患病的歷程中,緊緊依靠主耶穌基督,就必定有出路。
- 在過去兩年余先生應經濟日報邀請擔任家長大學研討會之講員。
- 迷茫、無助的病者自然需要各種有效的治療方案,藥物治療病者身體,他們及他們家人的心靈需要也必須關注。
- 由96年開始,Charles成為香港EQ代表,經常四出講解,他亦很享受這份工作,因為他自小就很欣賞主日學老師。
- 余德淳先生引用《聖經》的一句經文:「虛心的人有福了。」他說,人愈謙卑,愈承認自己「唔work」,心靈空間便愈大,能夠承載更多不同的意見,作更多方面的思考。
- 正如余德淳所言,逆境其實就是學習停的時候,而當困擾出現,就應該去檢示過去和反省。
人生召命的探索是充滿挑戰和不確定的因素,過程中或許充滿難關,正如香港社會正處於低谷,如果可以的話,讓我們靜下來思索,或許現在的你感到迷茫、沒有盼望,但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停下來,想清楚自己想要過的人生及人生的意義。 正如余德淳所言,逆境其實就是學習停的時候,而當困擾出現,就應該去檢示過去和反省。 SEN.COM.HK為有特殊教育需要(自閉譜系障礙、特别學習障礙、發展障礙、專注力缺乏及過度活躍症等)的學生提供一個一站式的平台,尋找合適的服務和免費的資訊。 十四年前用來治癌的藥物不多,傳統的化療又對治療肝癌没有理想效果。 當年出現這標靶藥,就成為我唯一可以續命的機會。
余德淳: 余德淳【EQ在線】
此外,他是短宣教中心的董事及兼任神學院及短期宣教中心的心理及輔導學科講師。 「兄弟為患難而生。」余博士指出,很多時摯友也是因患難而生,故有所謂生死之交,能共患難的友誼往往都能維持,而兒時中相識多數只是泛泛之交,正因為童年很少經歷大的患難。 余博士妻子病危時有友人雪中送炭,一舉遷進余家照顧其妻,直至一年半後他的妻子去世。 他認為神要使人面對患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要人遇見真正朋友。
余德淳先生是我姑丈,從小已帶我到不同地方見識,帶我到當時七間大學飯堂,做一件事,食西多士,不是要嘗那家好吃,而是觀察那些大學生,有甚麼學習態度,跟我姑丈相處感覺很舒服。 近年身邊不少同輩或長輩患病,當人生走到盡頭,總有些事物點滴你仍記著,仍值得記下,因此餘德淳就不斷替一些臥病的癌症病人,錄音,寫書。 有一位老師跟他分享,以前在馬來西亞讀大學,落雨捉蚯蚓賣給實驗室賺錢交學費,以前的人讀書是艱苦的,現在的年青人想像不到,因香港未能培育下一代清晰的金錢價值。 三項鐵人媽媽 Shirley 於2019年確診肺癌後,以正向樂觀的態度面對治療之餘,更積極推廣癌症關懷的事工及努力為主作見證。 雖然Shirley已於 2021年7月返回天家,但她「堅持到底、實有嘢睇」的精神將一直延續下去。 Ada 是一位傳道人,於2011年正直年青時確診患上血癌,雖然經歷復發和骨髓移植,但依然靠主活出喜樂,熱心關懷癌症同路人。
余德淳: 關懷癌友這些事情要知道 余德淳博士:癌症會捆綁人的心情,交給神就得釋放
自1996 年起由余德淳先生創立,目標是普及兒童及家庭的心理教育。 我們支持學校推行情緒訓練、發展領袖才能和幫助家長了解子女不同 … 友師陪伴學員成長,就如擔起年輕人的一生,從學校選科目,選擇工作甚至選擇伴侶,在旁的友師必然要給予他們最有利的建議。 他坦言即使年輕人有大學畢業證書,或是專業人士,他們在不同的旅途中都會迷茫徬徨,這是源於不認識自己。
此外,我相信總要有人坐在他的附近,你就要想想,有沒有一位同事的敏感和反應程度比較低,較適合與這位同事共處一個空間。 你需要好好的選擇,並要對那被「欽點」的同事進行心理準備的功夫,告訴他那位火爆的同事的性情或行為習慣。 當你發現「壞脾氣同事」如在表現上有好轉的跡象,你就要告訴他身邊的人,否則,那位被「欽點」坐在他附近的同事就會有無期徒刑的感覺。 我們可以用另一角度看,公司覺得員工的態度有問題但沒有對他作出任何處分,那位員工必然有其存在價值。 假如公司認同這位員工有實際的價值,那麼,就要對同事的工作能力給予肯定。
余德淳: 「人生足印」專欄余德淳分享日記一篇(7月4日消息)
一般出貨後 1-2 個工作天可抵達指定取貨點。 惟物流受許多因素影響,恕我司未能為運送時間作出保證。 那位太太說:「這條路不是我們單獨面對,而是有個朋友時時刻刻看守我們,帶領我們走過去。面這位朋友便是神。」 即便至親,也無法廿四小時照顧對方,但神卻是無時無刻看顧著人,與人甘苦與共好朋友。 我有兩個小朋友,我每個星期都將子女交託可信任的朋友代為看管幾個小時,讓自己能夠靜下來,停一停不做任何事情。
余德淳: 講座活動回顧
想及男孩父親曾告知我,兒子因討厭學校教英文的老師,無心學習,導致英文科成績一落千丈。 這爸爸表示,兒子從不敢對師長不敬,最令他擔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績,而是不想兒子心中有恨。 交談中,我首先讓這爸爸明白,孩子在11歲前叫做潛伏期,因在9、10歲的時候他很乖巧,沒有很多說話和主見,喜歡安靜,跟6-7歲的好動很不一樣。 家長會因此將期望提高,以為孩子變得馴良;但成長至11歲之後,孩子的性格突然多變,情緒起伏,可能會令家長大失所望。
余德淳: 分享此文:
到新人分享為甚麼會決定走一起時,都提及因為一次目睹一宗意外,有感人生苦短,既然兩情相悅,就倒不如轟轟烈烈地愛一次,免得錯過了日後會後悔與遺憾。 我們深信靠著上帝在聖經的應許及透過生命互動交流,轉化癌症患者的心態,使患難化為祝福,讓患者在困境中重新得力,重現喜樂、平安和盼望。 兒童在六歲就要開始熟習選擇的智慧,要學會選取較為適合的,不選取與環境不配合的。 一個患癌病人要曉得不選取對健康沒有益處的飲食和不做使自己情緒受傷害的事情。 在平安的日子,我們不會感覺到需要什麼額外的愛心和關懷。
想吃什麼,想玩什麼,就盡情吃和盡情玩;這樣才不枉此生。 看似快要熄滅的生命,因有主的祝福轉化為近似「五餅二魚」一樣的神跡;一直取之不盡。 我思想:假如天父施恩,讓我未來仍有機會『睇住仔女大』,但若果我沒有把握時間活出好榜樣,好好教導他們、把他們帶到主跟前;那麼,雖然我可以『睇住』他們大,但是我可能同時面對『睇住』他們壞。 聖經裡記載了多位母親,令我最深刻的是友尼基,就是提摩太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