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醣飲食副作用2025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低醣飲食比例計算 如果把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調整到20%以下,就可以稱之為低醣飲食。 而所謂的生酮飲食則是低醣飲食的進階版,碳水化合物比例只有5%。 至於減醣飲食又可包含生酮飲食、極低醣飲食、低醣飲食、中度低醣飲食等4類,其中又以中度低醣飲食,也就是醣類佔總熱量26至45%,安全性較高。 楊智凱營養師解釋,主要因飲食控制階段不僅能吃適量碳水化合物,避免出現酮酸中毒、噁心、嘔吐、精神不濟等副作用,攝取油脂比例也不會過高,屬於較容易執行也能達到均衡的減重方式。

低醣飲食副作用

簡單來講就是主要食菜肉蛋、少吃澱粉、甜食的一種飲食方式。 首先,可以參考營養師設計的健康減脂食譜,14日減10磅不反彈;其次,可以飲用排毒蔬果汁,可以消除疲勞及補充身體所需營養,幫助促進消化及代謝;也可以試試椰菜花飯食譜,代替澱粉質的白飯,滿足沒吃到白飯的空虛。 在1970年代,Ancel Keys的七國研究中指出過多的飽和脂肪攝取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低醣飲食副作用: 生酮飲食的真實面

【健康生活.健康飲食習慣】近年社會越漸趨向關注健康,低醣飲食也漸漸興起。 為迎合消費者需求,市面上亦開始出現各種無糖、低糖飲品。 實際上這些飲品均以人工甜味劑代替砂糖,但這是否代表一定健康?

低醣飲食副作用

以體重74 公斤的人為例,一天需吃74 公克的蛋白質,約是370 克的瘦肉(瘦肉 100 公克約有接近20 公克的蛋白質),研究也顯示酮體可以減少蛋白質的氧化。 且身體每次能運用的蛋白質有限,多餘的蛋白質也是用來糖值新生,所以不要過量攝取。 血壓降低:因為糖與澱粉造成胰島素上升,會將鹽分及水分留在身體,血壓自然升高。 不吃糖跟澱粉後,鹽分及水分會排出,自然有利尿的效果。 血壓降低後,記得要吃鹹一點,否則會因為鹽分流失沒有及時補充,造成頭暈無力甚至抽筋,情況嚴重時可補充鹽片。

低醣飲食副作用: 運動健身

飲食方式有非常多種,即使你採行低醣飲食,也不是一個方法用到底,因著不同個體,甚至同個體不同階段都需要作調整,蛋白質、脂肪與醣質的攝取比例也不是既定的,一個方法嘗試約一週大概能感受到成效,那就是適合你的方案。 建議多喝水、吃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豌豆、南瓜、綠花椰菜等。 在低醣飲食開始後的第3-6個月時,很可能因為飲食習慣大轉變造成身體無法適應以及嚴格的飲食方式造成肚子容易餓,而產生暫時性掉髮的現象。 低醣飲食副作用 「低醣飲食法」(Low Carbohydrate Diet)原理是減低身體攝取「醣」,從而達至瘦身效果。

張佩蓉表示,生酮飲食屬於極端的飲食方式,基本上只適合身體健康、沒有疾病的人,並建議不要超過6個月。 在實行生酮飲食之前,最好先做健康檢查,以確定身體情況。 有些人誤以為生酮飲食就可以吃肉吃到飽,或者吃許多高油、高熱量的油炸食物,這是很大的誤解。 肉類、奶油、椰子油裡含有許多飽和脂肪,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一般均衡飲食的三大營養素攝取比例為碳水化合物50~55%、蛋白質 15~20%、脂肪 20~30%。

低醣飲食副作用: 台灣人愛吃的白飯,其實和砂糖沒兩樣?哈佛博士點名:5種有害健康的碳水化合物

看到這,希望生酮飲食的支持者,不要覺得我們是在「全然反對生酮飲食」。 這句話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先求不傷身體,再講究療效」這句應該聽過吧! 因為生酮飲食的風險,仍然會讓醫療人員有不少擔心,因此你很少見到醫師主動推薦這種飲食法。 畢竟低醣或其他例如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或隨著糖尿病患者狀況調整的均衡飲食或低醣飲食法,也都有一定幫助,而且風險小很多。 當你吃了醣類食物(米、飯、麵包等澱粉類食物,或蔗糖、葡萄糖)之後,消化系統會先將這些營養素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到血液中,進入血液的葡萄糖就被稱作「血糖」。

並沒有證據指出低醣飲食相較於其他健康飲食法在長時間的維持上有困難。 生酮飲食對三大營養素的攝取比例,跟一般建議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對於一般健康的人來說,我們都不建議採取生酮飲食,更不用說糖尿病患者採取生酮飲食可能造成的危險。 過往就有案例,發現糖尿病患者開始生酮飲食後,血液檢查結果發現血糖升高到 200mmol/L 以上,糖化血紅素也飆到 10% 以上,甚至還發生過死亡案例。 Greenutss提供營養咨詢服務和30日營養師計劃,可以協助你無需利用特別的減肥方法,以三餐均衡營養飲食就能達到有效的體重管理。

低醣飲食副作用: 沒有剪刀時,如何用手將紙膠帶平整撕下?日本廠商分享1簡單方法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葵涌)應用科學系講師兼註冊營養師黃蘊芝博士指出,醣是碳水化合物總稱,包括單醣、雙醣、寡醣及多醣。 低醣飲食副作用 其中「單醣」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雙醣」包括蔗糖、乳糖等,「寡醣」多來自豆類等,「多醣」多來自粉、麵、飯等。 要留意的是半乳糖或乳糖例如低脂奶,甜味雖少,但同樣屬於醣類。

低醣飲食副作用

醫師和營養師會做出的「飲食建議」,通常有非常明確,而且謹慎思考過後的理由。 上一篇文章標題造成了部分台客劇場的粉絲感到不舒服,但那並非我們寫文章的本意,讓更多人得到更完整的正確知識,才是我們的目標。 我們將會把標題以及可能會讓台客劇場粉絲感到不舒服的文字改掉。 有關影片的疑慮我們在上篇文章已經提過了,今天這篇文章,沒有要說「誰對誰錯」,希望不管你是誰的粉絲,都可以靜下心來看完這些相關的機轉跟研究,和你的醫師跟營養師討論你的飲食計畫。 醣類(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逼迫身體燃燒脂肪作為能量來源。 低醣飲食副作用 不同的地方在於營養素比例上的差異,相較於條件嚴苛的生酮飲食,減醣飲食較容易執行與維持。

低醣飲食副作用: 長期低熱量飲食 恐造成身體副作用

但是,連英國公共衛生合作組織這樣照理說比較科學的組織,竟然也是如此。 人們相信如果「它對我有效,就應該對所有人都有效」。 但是,我們知道相關性和因果關係不同,也必須瞭解即使有大量成功案例,也不足以構成證據,證明某件事有效。 調節生體機能:木鱉果由多種營養物質組成,若搭配積極運動的生活方式,有助於滋補強身、健康維持,並調節身體機能。 生酮飲食的好處是可在短時間內快速減重,但實行生酮飲食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半月,若超過3個月會讓效果大幅降低,甚至有復胖的可能性。

  • 一般減肥的方式都是精算熱量及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為主,三大營養素也是提供人體熱量的主要營養素。
  • 低醣飲食有一招最厲害的袖裡乾坤,可能也是讓那麼多人為這類飲食法如此狂熱的原因,就是在實行這類飲食法的最初階段,限制碳水化合物很可能會導致身體耗盡原本貯存的肝醣(在人體肌肉裡短期貯存的醣)。
  • 坊間流行的「低醣飲食法」,是將每天飲食攝取營養素的均衡比例:碳水化合物約55%+脂肪約30%+蛋白質約15%,調整為:碳水化合物約20%+脂肪約50%+蛋白質約30%。
  • 甜菊糖是從植物中抽取出來的低熱量、高甜隻的天然甜味劑。
  • 一般人可以選擇最先吃蔬菜,高纖的食材會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也會增加飽足感,還能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
  • 「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也是人氣營養師趙函穎透過專業分析,為亞洲人設計了「減醣5步驟」,成功案例有的半年減15公斤、2個月瘦下6公斤的大有人在,比起單限制熱量成功率高達8成,且不易復胖。
  • 因為每天食用的碳水化合物總量,再加上糖質新生的總量,維持基本的身體運作大致是足夠的。

每年的農曆1月15日元宵節,總會來碗象徵「團圓、圓滿」的元宵或湯圓。 然而元宵和湯圓其實都是高脂、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享用時也需注意白飯澱粉的攝取量,或可以用玫瑰茶、無糖綠茶或無糖豆漿等取代濃糖水,在感受節日氣氛的同時,也可以照顧好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我們的新陳代謝系統其實非常適應處理醣類食物的機制,包括對葡萄糖的巨大需求,也包括許多特殊的遺傳特性。 步驟 2:將木鱉果黑色籽上的一層薄膜-假種皮,透過搓洗的方式清洗備用。 低醣飲食副作用 因為它是木鱉果營養價值含量最高的部分,所以可以一同作為食材使用。 一般人三大飲食的比例包括碳水化合物佔約50-60%,蛋白質佔10-20%,脂肪佔20-30%;生酮飲食碳水化合物則佔5-10%,蛋白質佔25%,脂肪則佔70%左右。

低醣飲食副作用: 低碳飲食 vs 生酮飲食

試試看吃四個蘋果,一個接一個吃,絕大部分人最多吃兩個就放棄了。 現在看看喝四個蘋果榨出的蘋果汁,相當於一整杯,很輕鬆就能夠喝完,而且再來一杯由四個蘋果榨出來的果汁,也並非難事。 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蘋果汁的製作過程裡,絕大部分的纖維都濾除了。

因此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膽固醇偏高、腎臟問題的朋友切勿盲目跟從減肥餐單,建議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進行健康的減肥計劃。 此外,攝取低醣飲食血糖上升的幅度較慢,有延緩飢餓訊號的效果,也可幫助防止攝取過多熱量。 另外也有許多研究證實食物中的醣類比起食物中的脂肪,更會導致血液中的飽和脂肪酸升高,因此降低精緻糖的攝取也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雖然蔬菜確實多少含有碳水化合物,但大多數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計算方式,不會將其作為日常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的一部分如綠葉蔬菜類。 同時,低醣類蔬菜富含纖維質,除了擁有豐富的營養之外,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這也意味著它們對於身體血糖上升及下降幾乎沒有影響,因此,它們是一種很好的低碳水化合物選擇項目。 首先,你要知道便秘可能是由飲食以外的因素引起的,例如服用某些藥物和一些健康狀況也可能是罪魁禍首喔!

低醣飲食副作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限制飲食中的醣類,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包括維生素D不足(全穀類食物是重要來源)或者纖維量不足。 此外,冒著被指責抄襲原始飲食假說的危險,我不得不說明,我們的新陳代謝系統其實非常適應處理醣類食物的機制,包括對葡萄糖的巨大需求,也包括許多特殊的遺傳特性。 這其實顯示出,醣類長久以來一直都在我們的飲食中占有一席之地。 為了滿足葡萄糖的需求,我們的身體會執行替代方案,但非常沒效率,這可能也解釋了為什麼限制醣類攝取,會是一項有效的減重策略。 低醣飲食副作用 藉著限制某種營養素的攝取,特別是那種極端的低醣生酮飲食,讓身體處於壓力之下,不太可能是維持理想健康狀態的長久之計。

本文中的信息主要適用於標準生酮飲食法(SKD),儘管許多相同的原理也適用於其他版本的生酮飲食法。 高蛋白生酮飲食法 High-protein ketogenic diet:這與標準生酮飲食法相似,但包含更多蛋白質。 該比例通常是60%的脂肪,35%的蛋白質和5%的碳水化合物。 生酮飲食法是一種「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方法,與阿特金斯飲食法(Atkins 低醣飲食比例計算 Diet)有很多相似之處,但與近年受歡迎的 Sirtfood Diet 減肥法並不一樣。 低醣飲食副作用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飲食內容與平常的飲食習慣差異過大,可能會有適應上的困難與壓力,反而比較容易放棄。

低醣飲食副作用: 健康網》吃太好要當「心」! 營養師曝4類護血管食物

「低醣飲食」風靡多時,主張減少醣類(碳水化合物)攝取,增加脂肪攝取的生 … 都有不好影響;營養不足也會使免疫機能低下,對治療副作用耐受性、身體 低醣飲食副作用 … 雖然減醣飲食很夯,但亞洲人的飲食習慣多是澱粉(碳水化合物)占飲食的50~60%,要立刻降低醣質攝取原本就不容易,很難堅持下去的案例大有人在。 「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也是人氣營養師趙函穎透過專業分析,為亞洲人設計了「減醣5步驟」,成功案例有的半年減15公斤、2個月瘦下6公斤的大有人在,比起單限制熱量成功率高達8成,且不易復胖。 低醣飲食減重,往往會吃大量的肉類,但紅肉如豬、牛等本身飽和脂肪含量高,且多屬於高脂肉類,吃過多反而導致熱量攝取增加,若食用紅肉,建議每日至多一餐即可。

低醣飲食副作用: 生酮飲食減重 當心副作用傷身

不過低醣飲食並非沒有副作用,強烈建議在醫師或營養師協助監控下才能實行。 但這些看似高熱量的食物,其實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反而是執行低碳飲食時可以吃的食材喔! 除了油脂豐富的料理之外,建議大家平時也可以攝取好油,將MCT油、亞麻仁籽油、紫蘇油、橄欖油、魚油等好油脂,拌入菜餚中食用。

低醣飲食副作用: 台灣稻米的品質、價格該如何平衡?談談糧商、農民與消費者三方多贏的良性循環

建議多喝水、多吃高纖的食物,例如豌豆、南瓜、西蘭菜等,特別是牛油果,高纖之餘亦含有豐富的好油脂,有滑腸的作用,幫助減輕便秘的問題。 如果日常避不開碳水化合物的話,可以嘗試以蒟蒻麵代替一餐至兩餐的煮食。 因為本身蒟蒻含有只有纖維,幾乎不含熱量,食用後能提供飽腹的感覺,還能減少熱量的攝取,所以是瘦身的好選擇。 當降低了碳水的攝取量,飲食中自然就會提高了蛋白質、脂肪和水的攝取量,所以血糖起伏不會那麼大,並減少胰島素分泌,飽足感就能夠維續較長的時間,不容易感到飢餓。 但人體其實真的就是這麼複雜,甚至我們講的已經是非常簡化的版本了。 如果你沒辦法理解這篇文章,那建議還是避免極端的飲食法,因為你可能也無法理解或掌握相關的風險。

實際上,已經有超過20項生酮飲食法研究表明,生酮飲食法可以幫助您減輕體重並改善健康,亦可以減走肚腩。 進行低碳飲食,除了醣類攝取要減少之外,更要避免「糖」類食物,尤其嚴禁將含有大量砂糖的甜點當作宵夜,如果晚上會嘴饞,可以挑選較低碳的食材,如水煮蛋、堅果、乳酪等食用。 以營養素比例來說,如果採用「均衡飲食」,每天攝取的三大主要營養素中,碳水化合物約佔50%~60%,佔比最高,每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為250~300公克。 低醣飲食比例計算 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因為胰島素功能不正常,而有血糖過高的問題。 醫學研究顯示,適當的低醣飲食,有助於患有糖尿病或有糖尿病早期病徵的人控制血糖。

不過要注意的是,木鱉果無法生吃,其果肉的營養素需要靠燉煮才會釋放。 此外,考慮到不同品種、大小的木鱉果要一次吃完會有點困難,建議大家先燉出濃縮果湯,再冷凍分次食用為佳。 步驟 3:將取出的假種皮與步驟 1 準備好的切塊,同食材放入鍋中,與水一同燉為湯底或調製成木鱉果汁,透過燉煮的方式來釋出最大的脂溶性營養素。 促進腸道蠕動:木鱉果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而這些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量,使糞便比較柔軟而易於排出。 木鱉果又稱夫妻果、天堂果、長生果、刺木瓜和陰陽果,是一種鮮紅色的水果,在東南亞當地則稱為「天堂來的果實」。 又因木鱉果具有溫和不刺激的效果,在越南長期被視為體質虛弱、孩童及孕婦的保養聖品,更獲得當地居民的認可,擁有「坐月子首選食材」的美譽。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