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蕙婷醫生7大好處2025!(小編推薦)

水囊體積可小如碗豆,自己摸不到,不會有症狀,但也可大到似乒乓球,自我檢查乳房時或摸到乳房內有疑似腫塊的異物,為免憂心不安,應求醫,通過臨床檢查、造影包括超聲波檢查及抽組織檢查等,來判斷水囊的類別。 乳房囊腫又稱為乳房水囊,真正的成因不明,普遍相信跟女性的荷爾蒙變動,例如體內動情素過多有關,以致乳房的結締組織、乳腺等的正常分泌過量釋出,令乳房導管擴張和充液,並積聚了大量的分泌物,繼而形成載滿液體的水囊。 這些水囊通常會呈圓形或卵狀,可單一或數個分佈在乳房導管,有些或傾向生在導管近乳房表面的一端。 身體任何部位也有機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搔癢,乳房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如果乳頭持續痕癢,並同時有紅腫、硬皮剝落、灼熱、潰瘍,或甚流出分泌物以及呈凹陷的狀況,就要小心有可能患上乳頭柏哲氏病,一種跟乳癌有密切關係的罕見乳房疾病。 市面上的胸圍類型五花百門,部分更提倡可塑造理想胸型,但伍醫生表示,現時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矯型胸圍有助保持或塑造胸型。 再者,她認為胸部下垂與胸圍沒什麼關聯,因除先天因素外,乳房的韌帶也會隨年紀增長而愈益鬆弛,致胸部下垂。

但當突然摸到乳房有硬塊,難免會心慌慌,深怕患上乳癌等嚴重疾病。 一般而言,在臨床上年輕女士的乳房硬塊多數屬良性乳房疾病,纖維瘤或乳腺囊腫都十分常見。 我早2星期發現乳房有粒野,立即去左港安照,之後再做詳細檢查是乳癌,今日做手術,醫生話應該只做電療,我 … 理論上,女性年齡愈大,患上乳癌的風險也會愈高,香港每年就有超過半數的乳癌患者均於50歲後確診。 不過,30至40歲的確診數字也有上升趨勢,顯示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跡象;亦可能是因為乳癌意識提高,令更多婦女提早發現症狀,及早求醫確診。 兒科血液及腫瘤學家Francisco Barriga表示,確診乳癌的患者大多介乎50至60歲,7歲女童患上乳癌較為少見。

伍蕙婷醫生: 主題:醫管局2022年度傑出員工獎-瑪嘉烈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

其實不少人一直對穿戴胸圍與乳房健康之間的關係有着迷思,也對「不穿胸圍可減患乳癌風險」、「胸部外擴及胸大會否影響乳房健康」等疑問一知半解。 35至40歲女性宜每3年左右到診所檢查,而年屆40至50歲應每1至2年檢查一次,至於50歲以上則應每年一檢。 醫生會以檢查三部曲作診斷,首先是臨床檢查,了解有否高危因素及透過觸診了解硬塊情況,然後透過放射性檢查,觀察乳房形態是否有異,如有懷疑,便需以抽針檢查確定其屬良性或惡性。 每年十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相比起以前,愈來愈多女士意識到每月自我乳房檢查的重要。

  • 現時,1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而2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亦高達九成。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與編輯部聯絡。
  • 每集以一本工具書展開討論並分享趣事,最後即場跟隨工具書所教授的方法做一次,看工具書是否真的有用。
  • 2001年以電影《藍宇》嶄露頭角,該電影獲得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及入圍第38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等獎項。
  •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MakerVille製作的清談節目,主持為梁祖堯、蔡瀚億及陳俞希,由2019年12月4日起逢星期三播出。
  • 有經期的女士,可於經期完畢後,用手指按圓圈輕壓乳房和腋下,對鏡觀察並感受有否摸到硬塊、大小不對稱、凹陷、乳頭有血紅色或啡色分泌物。
  • 由於節目監製鄭寶榮於2017年7月過檔TVB旗下Big Big Channel關係,節目只拍了48集,並於2017年8月6日播放最後一集,之後ViuTV推出另一個同類型節目《啪啪Channel》作為接棒。
  •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清談節目,主持為梁釗峰(第1-26集)/麻利(第27-40集)、陳欣妍、余逸思及朱晉傑,由2020年11月3日至2021年8月17日逢星期二播出。

全面的 乳房檢查 ,可簡述為三步曲:第一步,由乳房外科醫生進行臨床檢查,了解病人的病歷,有否患乳癌的高危因素。 伍蕙婷醫生 話題偏及青春往事、學校制度、校園文化、深刻經歷、同窗知己、純真愛情、瘋狂回憶及有趣秘聞等等。 當確診是乳腺纖維腺瘤而不是乳癌,一般採用保守治療,並定期檢查和跟進,因為即使確認乳房病變是良性,也不能排除會突然出現癌症。

伍蕙婷醫生: 主題:幼兒健康飲食小貼士:蔬果益處多,日日要Encore

值得留意的是,為配合擴展專科服務,荃灣港安預計有需要廣納醫護人才,亦將會提供更多晉升機會給員工。 展望將來,荃灣港安會繼續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配合政府促進私營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並朝着「專科醫療」方向邁進。 有意加入荃灣港安成為一分子的人士,須具備相關專業資格,以及以「延續基督的醫治大能」 的服務態度,致力為病人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 若確診為乳癌,醫生可制定最適合病人的治療計劃,例如手術切除、電療、化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 伍蕙婷醫生 現時,1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而2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亦高達九成。

伍蕙婷醫生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清談節目,主持為Ming仔及余采霖(Dan),由2018年8月7日至2019年2月26日逢星期二播出,節目延續其前作《Trip精》,邀請嘉賓分享買機票及計劃旅遊路線攻略。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清談節目,主持為陳淑蘭、強尼及小占(第5集起),由2017年2月10日至8月4日播出,一共26集。 每集圍繞不同話題,如婆媳糾紛、麻煩親戚等等,亦會邀請城中名人藝人作為嘉賓,於節目中一同暢談親身經歷或分享所見所聞。 第1至13集話題主要為家庭成員、親戚或家傭,第14至26集朋友或者其他任何人士都可以作為話題分享。 65歲的士司機郭先生去年8月因感冒到荃灣港安醫院求診,他今日(3日)指診治醫生要求他即時入院,進行大量檢查,斷定患有胰臟炎,但他轉到仁濟醫院接受治療後,醫療報告稱他沒有胰臟炎,更可能因接受抗生素治療而引發肝功能混亂。 協助事主的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指涉事醫生疑斷錯症,質疑醫生提供很多不必要檢查,亦沒有清楚解釋收費、風險、副作用,事主出院時方知道需繳付近11萬元巨額醫療費。

伍蕙婷醫生: 標籤: 伍蕙婷醫生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清談整蠱節目,主持為火火、李健宏(Kevin仔/KB),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2月4日逢星期六播出。 第一季(第1至13集)主持為陳淑蘭,2016年4月10日至7月10日逢星期日播出,節目類型為娛樂內幕節目。 每集邀請與主題相關的名人嘉賓以及素人嘉賓,分享自己曾撞過的「鬼」(小人),探討人性的「鬼故事」。。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節目,主持為黃奕晨,2016年4月13日至2017年2月1日逢星期三播出。 每集會邀請5位小朋友,訪問香港知名的商家名人,小朋友來自不同背景,如中產階層、屋邨家庭、少數族裔、新移民等,由小孩角度出發,從嘉賓的職業、身份、地位等探索話題。 港安醫院以書面回覆稱,郭求診時體溫達40.6度,主診醫生建議郭入院並接受抽血化驗,報告令醫生初步懷疑郭身體有嚴重感染。

伍蕙婷醫生

於是主診醫生為病人處方抗生素及輔助氧氣以控制身體感染的情況,同時安排病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包括膽管磁力共振、心電圖、心臟超聲波、電腦掃瞄及肺部X光檢查等以查找病情。 報告顯示病人出現胰臟發炎、心房顫動及肺泡擴張不全等情況,病情複雜及危險。 醫生經臨床診斷後,擔心病情會惡化成敗血症,決定轉介呼吸科專科醫生、心臟科專科醫生及肝臟科專科醫生跟進病情。 乳腺纖維腺瘤一般不會令患者感到疼痛或壓痛感,而且通常大小不一,普遍認為跟女性本身的生長及性激素等賀爾蒙有關,惟確切病因至今未明。 臨床上患者在經期、懷孕、接受賀爾蒙治療或哺乳期時,纖維腺瘤可能會變大,但亦有隨時間持續自然增長或縮小,而當女性步入更年期,又或會受賀爾蒙水平下降所影響而萎縮。

伍蕙婷醫生: 乳癌7大風險因素

由於朋友推介嘅嗰位醫生太出名,已經Full booking,所以嘉兒就喺姑娘嘅介紹下,試吓同一診所嘅另一位醫生。 Hi 我是Her2+ 2期,無擴散淋巴,我的case係"食全餐"即是(化療+標靶,手術,電療,食抗荷爾蒙藥),我係先化療後手術,一來可以睇到腫瘤縮細的效果,二來手術範圍唔使咁大。 肥胖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特別是停經後變胖的女性,因女性的經期是由體內的雌性荷爾蒙及黃體酮互相協調,停經後卵巢會停止分泌這兩種物質,但脂肪卻會繼續製造雌性荷爾蒙。

伍蕙婷醫生

40歲過後患乳癌的風險增加,更要定期進行乳房健康檢查,另屬高風險族群宜每年接受乳房X光造影篩查,有效及早發現潛伏的病變。 乳腺纖維腺瘤(又名乳房纖維瘤,英文稱為Fibroadenoma)屬乳房組織增生,是摻合乳房基質細胞和上皮細胞的良性腫瘤,好發於 15至35 歲的年輕女性,惟亦有可能會見於任何年齡的女士。 患者會在單邊或兩邊乳房觸摸到如橡皮小圓球般,表面光滑的結實腫塊,有時只有一粒,但亦會出現多粒,並且在自我檢查時會有疑似順勢滑動之感,故又有「乳房老鼠」(breast mouse)的稱號。 乳頭柏哲氏病通常只影響一邊乳房,約有一半患者的乳頭附近會摸到有硬塊,大多屬於入侵性乳癌,但也有少數這類個案檢查時找不到硬塊。

伍蕙婷醫生: 播映時間

節目會講述多宗轟動香港的案件,當中除了主持以外,每集都會邀請與該案有關的事主、受害者、調查人員、目擊者或採訪記者等人士為觀眾分析及闡述整宗案件的來龍去脈及鮮為人知的內情。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清談節目,主持為陳啟泰(大佬Ken)、李蔓瑩(Renee)及英健朗(小占),由2017年10月2日至2019年4月22日逢星期一播出。 每集節目會分享如何解讀身體所發出的每一個訊號及身體出現的每個徵狀背後又可能隱藏什麼危機。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清談節目,主持為嘉欣、Ming仔及Jerry.C,由2017年10月3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逢星期二播出。

本身曾患過良性乳房疾病(例如:非典型乳腺增生)、乳小葉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帶有某些基因(例如:BRCA1或BRCA2 ) 突變。

伍蕙婷醫生: 香港故事:創科夢工場

每集以一本工具書展開討論並分享趣事,最後即場跟隨工具書所教授的方法做一次,看工具書是否真的有用。 由於節目監製鄭寶榮於2017年7月過檔TVB旗下Big Big Channel關係,節目只拍了48集,並於2017年8月6日播放最後一集,之後ViuTV推出另一個同類型節目《啪啪Channel》作為接棒。 此節目是ViuTV自製節目中及《晚吹》系列中最長壽節目,亦是ViuTV《晚吹》系列目前唯一由開台至今仍然播映的節目。 由2017年2月8日起因應新節目推出而首次轉換全新佈景錄影。 同年4月3日起,由一星期五晚改為每晚播出;2019年2月25日起,改為逢星期一至六晚播出;2019年4月22日起,再改為逢星期一至五晚播出。 該時段於2016年4月7日(即ViuTV正式開台後的第二天晚上)首播,其後於逢星期三至日晚播出,每天會安排不同節目和題材,但會使用同一錄影廠錄影。

若在影像檢查中發現乳房有硬塊,醫生會從乳房硬塊抽取細胞組織樣本,由病理學家進行病理分析鑑定。 一般而言,如影像上見到屬良性問題,醫生會以幼針抽取細胞檢驗,甚至可把水囊內的液體抽走,令腫塊即時消失。 伍蕙婷醫生 若懷疑是惡性的情況,醫生會為病人局部麻醉,並以2至3MM的粗針抽取組織檢驗,尋找有否異常或癌細胞。 任何婦女都有機會患上乳癌,因此每月自我進行 乳房檢查 值得重視。

伍蕙婷醫生: 發現胸部有腫塊

、劉泉及趙詠瑤,由2018年2月7日至8月8日逢星期三播出。 每集節目都會邀請已經為人父親的嘉賓連同主持一齊傾談湊仔經及分享育兒心得,而每集結尾都會由嘉賓向自己子女作出深情的說話。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清談節目,2016年9月11日於ViuTV首播,主持為梁梓禧、鄧洢玲。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MakerVille製作的清談節目,主持為林二汶(2022年5月前)/徐㴓喬(2022年5月後)和余迪偉,二人繼電台節目《一八七二遊花園》後再度合作,2016年4月7日首播。 節目會為嘉賓準備一個頭盔作身分保密,製造一個不怕被起底,不怕被秋後算賬的暢所欲言空間。 生活 Power Up 網站 收錄香港超過 30,000 名註冊西醫及執業醫生(14,000 名西醫、10,000 名中醫、2,400 名牙醫、3,600 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資料。

伍蕙婷醫生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清談節目,主持為火火、劉偉恆、虞逸峯(第1至第13集)及王志安(Otto),由2018年2月24日起播出。 伍蕙婷醫生 本節目原本定位屬於《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前哨節目,因此最初預計只拍攝13集,後來再度加碼拍攝到現在。 每集邀請不同範疇的電影工作者暢所欲言,分享從事電影工作當中的苦與樂。 第二季(第14至42集)主持為潘紹聰、岑樂怡、英健朗,2016年7月17日至8月28日逢星期日以及9月2日至2017年2月3日逢星期五播出,節目類型轉為靈異清談節目。 每集主持會邀請嘉賓一起圍成一圈,分享一些與主題相關的靈異故事。 )是由香港電視娛樂製作的節目,主持為王利民、歐陽英傑、筆華棋、冬菇、金水,2016年4月8日至8月26日播出,一共20集,探討鮮為人知的隱世財路和賺錢之道。

伍蕙婷醫生: 嘉賓:黃韻婷博士(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榮譽書記)

臨床所見,大部分患有乳頭柏哲氏病的女性,即使乳房沒有摸到有硬塊,也會有非入侵性乳癌(原位癌)。 除了定期在家自我檢查,20歲或以上女性亦應定期約見專科醫生,交由專業人士進行觸檢。 另外,40歲或以上無乳癌症狀的女性,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造影篩檢。 根據外媒報導,智利一名7歲女童在5歲時洗澡就曾被媽媽發現胸部有小腫塊,求醫檢查後醫生直指女童情況不尋常,腫塊有機會隨者年紀增長而變大,不過醫生就未斷言時乳癌。

伍蕙婷醫生: 嘉賓:馬俊豪博士(香港防癆會南區中醫診所主管)

ViuTV亦因應觀眾需求,安排部分集數的電視版本和無過濾版本於官方網站完整足本重溫,為ViuTV首個提供網上及電視雙重版本節目。 ViuTV對「晚吹」一詞的解釋為「晚黑先嚟吹(晚上才來吹) 狂吹 無邊界的吹」,「吹」字就源自廣東話俗語「吹水」(聊天)。 從〈醫護信箱〉提問後,更有機會參與〈醫訪共融計畫〉透過綜合意見問診服務,會員可對病情預先稍作了解後,選擇性地邀請相關合適醫生共同參與該計畫,為健康生活作更週全之護理安排。

伍蕙婷醫生: 主題:老人常見皮膚問題-濕疹、類天包瘡、介瘡

若水囊體積較大例如大過 伍蕙婷醫生 2 公分,並且引起脹痛,可以選擇用幼針抽走積液,以消除腫塊及不適症狀,但由於水囊的包膜仍然存在,可能會再次有液體積聚令水囊復發,所以患者仍需要定期覆診。 至於複雜水囊或水瘤便需視乎情況而定,例如實心部分是否有不正常細胞,以決定是需要手術切除或進一步的抗癌治療。 要診斷乳頭柏哲氏病,醫生診視後會安排懷疑個案接受乳房X光造影術,及乳頭的皮膚切片檢查、細胞學檢查,務求在乳頭的皮膚組織和分泌物中發現癌細胞以作確診。

伍蕙婷醫生: 乳腺纖維腺瘤|乳房內有「有粒嘢識郁」?了解乳腺纖維腺瘤症狀、檢查流程及治療

坊間仍對於女性胸部大小有頗多迷思,例如誤解胸部大的女性較容易患乳癌。 其實乳癌與高雌激素有密切關係,肥胖的女性由於整體脂肪組織較多,故雌激素也較高,所以如胸部大是源於肥胖的話,則乳癌風險也相對較大。 乳房囊腫好發於 30 歲起至 50 歲前的未絕經女性,通常在更年期停經後,會逐漸萎縮甚至消失,但如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則較易再生水囊。

1987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91年就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從事話劇表演。 2001年以電影《藍宇》嶄露頭角,該電影獲得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及入圍第38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等獎項。 他成功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領取香港身分證成為香港居民。

伍蕙婷醫生: 乳癌自我檢查3大步

胸部是女性最關心的身體部位之一,乳房既是女性第二性徵,更是分泌腺體的一種,具哺育下一代的基本功能。 雖然一般情況下乳房天生的大小及外形跟健康風險沒有必然關係,然而一旦發現可疑異樣,建議及早求醫,免得胡亂猜測致憂心忡忡,或甚延醫致病情嚴重。 正如前述,乳房囊腫的成因不明,故此沒有預防的方法,但有些女士以為乳房有水囊是多吃含有激素的食物所致,實際上女性本身就會生產雌激素,而且至今亦未有證據顯示進食含雌激素食物與乳房囊腫有關連。 因此最好的做法是女士們平日若能多注意及檢查乳房的狀態,發現異常時及早求醫,以保住乳房及身體的健康。 假如確定是簡單水囊,又沒有引起症狀,可以醫學觀察跟進,毋須特別的治療。

伍蕙婷醫生: 主題:結腸癌術後常見證型及常用藥方

指,本地乳癌患者中約4成都有超重和肥胖問題,近8成每周運動少於3小時。 她指,雖然過重和乳癌是相關關係,並不是因果關係,但保險起見,建議維持健康體重以降低患乳癌風險。 外科醫生鄭裕美表示,目前醫學還未能找出乳癌的確切成因,而且跟其他癌症一樣,它都受先天和後天因素影響。 先天是遺傳和荷爾蒙影響,後天包括沒有足夠運動習慣、會吸煙喝酒、長期壓力太大、過重及遲生育或從未生育過。 每年的10月13日是國際無胸圍日(No Bra Day),意即提倡女性不穿戴胸圍,以喚起大眾對乳房健康的認知。

伍醫生認為女士揀選胸圍必須符合兩大原則:避免穿太緊或太寬鬆的胸圍,「若穿著後留下一道道勒緊的痕跡,便已不合身;若穿著後胸圍與胸部中仍有空間,亦不合適。」她指每個女性的胸型不同,舒適度因人而異,所以穿著感舒適就為合身的胸圍。 雖然片中嘉兒冇提及醫生同診所嘅名,但睇得出呢個經歷令佢覺得好唔舒服。 佢話經朋友介紹去咗中環一間婦產科診所驗孕,雖然價錢貴,但因為評價好所以想去睇。

至於遲生育或未生育過者,鄭醫生表示乳房健康是極受荷爾蒙的影響,當女性荷爾蒙愈高,受影響的時期亦愈長,患乳癌風險便愈高。 有研究指,由於女性在懷孕及哺乳的十八個月中不會有月經,體內雌激素因而下降,所以患癌風險也隨之驟降。 另外,「嬰兒啜吸乳頭」這行為亦有助母親身體抑制分泌荷爾蒙,同樣可降低風險。 治療方面,乳腺囊腫一般不需要用手術處理,若患者出現病徵,醫生會以抽針方法抽出水分,以紓緩症狀。 至於纖維瘤,一般而言,若體積太小便毋須做手術,如有約2厘米以上才會考慮。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下稱荃灣港安)是新界西唯一的私營醫院,致力為病人提供卓越的專科醫療、急診服務以及家庭醫學服務。 2015年,醫院投放高達港幣十七億元的新院大樓正式啟用,大幅增加病牀數量至現時三百零四張,並拓展專科醫療服務,包括:急診中心、心臟科、腫瘤科、微創手術及大腸外科中心、婦產科、骨科、兒科、外科及泌尿科等。 踏入院慶五十五周年,荃灣港安更提升「乳房健康中心」之綜合服務,包括由跨專科醫療團隊,以及個案專員一對一跟進病者個案,設立病人互助小組支援病者身心需要等。 預計提升後的一站式乳房健康服務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始向市民提供。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外科顧問醫生伍蕙婷醫生表示,乳健中心的醫療團隊由一群富經驗的專家組成,包括乳房外科專科醫生、腫瘤科專科醫生、放射診斷及治療科專科醫生、整形外科專科醫生、物理治療師、病理學家、心理輔導員和護士。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