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化療或荷爾蒙治療的患者須進一步檢驗,以及每年接受骨盆檢查。 她憶述2015年發現身上腫瘤原是囊腫,加上一份6個月前做乳房X光檢查的正常報告而安心,體內另一個腫塊卻開始變化,經乳房掃描確診,改變了她的人生。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患者分享 當時她憑藉個人專業和經驗判斷,先以自身還年輕,並預測10年內的生存機率,決定進行乳房切除手術和輔助化療,以防復發。 精準醫療仍有瓶頸,主要來自基因檢測和藥物的費用。 乳癌發生復發轉移,如果經濟許可,應進行基因檢測,盡速找出最適當的標靶藥物治療,醫生可給予病患最佳的治療效果,並造成最小的副作用和良好的生活品質。 魏銓延指出,不論是那一種類型的乳癌,現在都有最新型的標靶藥可以治療。
而在這個過程中,親友和家屬的「傾聽」和「陪伴」最重要。 在被醫師宣判罹癌的那一刻,許多病人會驚慌失措,納悶自己為什麼得到癌症? 這時,親友簡單幾句「不要再哭了!」、「怎麼會生病?」這些脫口而出的安慰話,卻可能成為刺傷他們的地雷。 檢查、化療、手術、復健,抗癌就像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伴侶間該如何扶持,才能一同走過? 台灣婦女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較西方國家低,西方國家罹患乳癌的年齡層主要集中在55~65歲,但亞洲人受基因影響,好發年齡也較年輕。
乳癌患者分享: 基金會活動資訊
事實上,癌症是由多種因素導致,例如是基因突變或家族遺傳。 所以,即使日常生活費盡心思,也不等於可杜絕罹患癌症、腫瘤惡化或復發。 理論上,女性年齡愈大,患上乳癌的風險也會愈高,香港每年就有超過半數的乳癌患者均於50歲後確診。 不過,30至40歲的確診數字也有上升趨勢,顯示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跡象;亦可能是因為乳癌意識提高,令更多婦女提早發現症狀,及早求醫確診。 兒科血液及腫瘤學家Francisco Barriga表示,確診乳癌的患者大多介乎50至60歲,7歲女童患上乳癌較為少見。 該女童即將進行手術,二手術後仍需等待檢測結果確定腫瘤的轉移情況。
乳房是由15~20乳葉所形成,每一乳葉包含許多小葉,而乳葉以及小葉之間由許多細管相連接,這些細管是產生乳癌最多的地方,產生的癌為乳管癌,由乳葉產生的叫作乳葉癌,乳葉癌容易產生雙側乳癌。 話說回來,環境與飲食因素又是否構成惡性腫瘤出現的主因呢? 不少人奉行健康生活,每天有充足運動,注重飲食,作息定時,沒有過多壓力,但依然患上癌症。 或許有患者會不甘心,為何生活如此檢點卻仍然「中招」?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的高危險群
然而,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親友的支持與陪伴能幫助病患穩定情緒,亦可尋求醫師、護理人員說明治療過程,能減低患者的不安定感。 乳癌患者分享 絕大多數的乳房腫塊是藉由視診與觸診發現的,而自我檢查的方法也非常簡單,一般婦女可在月經過後5-10天進行乳房自我檢查,若發現異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是15-35歲的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臨床方面常見一側或兩側乳房內發現大小不一的腫塊,觸診時表面較圓滑、邊緣明顯,且可移動。
其實,世界大部分地方已禁止使用激素飼養禽畜, 即使不小心進食含激素食品,仍需大量攝取才會過量,癌症病人毋須過分擔心,照常進食可以攝取適量蛋白質,反而有益健康。 乳癌治療中,人工血管是常見且必備的工具之一,原則上完成化療療程後即可摘除,但現實生活中,卻有許多患者在化療甚至標靶治療後,繼續留置人工血管2至3年,使日常生活大受影響。 本會的患者支援小組由專業的腫瘤科護士和社工帶領。 乳癌患者分享 參加者在和諧的氣氛中交流資訊、分享經歷和應付策略,並藉此建立友誼。 同路人分享心路歷程,患者容易產生共鳴,有助增強抗病信心。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初期、中期、末期症狀與化學、標靶、賀爾蒙等治療方式說明
乳癌患者中若飲食為高蛋白質攝取量者,大約降低35%的死亡率,其中又以吃白肉者較佳,調查並未發現吃紅肉者對於死亡率下降的情況,所以吃雞、鴨肉和魚肉比吃牛、豬肉好。 曾醫生指出,該患者無家族遺傳病史,患乳癌是由於基因突變。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基因突變就是「HER-2」(第二型類表皮生長因子)。 家族病史:假如家族中有近親(如母親、姊妹或女兒)曾患乳癌或乳房曾出現腫塊等異常的變化,請即諮詢醫生的意見。
- 多數病人慢慢地就接受了事實;艾咪卻是一個大概永遠都不能接受這個實情的病人。
- 舞茸能刺激免疫機能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舞茸的D-fraction,為舞茸中的活性成份,不能直接殺癌細胞,而是可以活化免疫系統,來對抗乳癌。
- 平時應留意是否有出現不明硬塊、乳頭是否有血色分泌物,提高警覺。
- 雖然測試有助醫生了解一些肉眼無法看到的身體狀況,但每種測試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乳癌指數CEA 15-3,敏感度及確定性其實不太高,可能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狀況。
- 若病人礙於畏疾忌醫而延遲檢查及治療,但到頭來確認是「狼來了」,病人便有可能因復發而付出沉重代價。
不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生活習慣及環境因素都會增加乳癌風險。 兒科血液與腫瘤學家巴里加(Francisco Barriga)指出,多數被診斷乳癌的女性年齡在50~60歲之間,接下來出現的頻率開始降低,而7歲孩童罹患乳癌完全是前所未聞。 智利癌症患者協會主席塔格萊(Felipe Tagle)又補充到,由於女童的年紀太小,有許多醫生都不想接手這個病例。 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而近年亦有年輕化的趨勢。
乳癌患者分享: 乳癌治癒率 第一期達90%以上
事實上,也許病人只想找個說話對象,所以親友不必說很多話,也沒關係。 我可以做的,是不斷的開解:「現時的情況只是過渡期,療程完畢後,頭髮會重生,那時便可以回到原居地,一切便會回復正常,相信我!」Hilda 聽進心裏,接受了現時的處境。 然而,曾是過來人的「粉紅天使」成了 Hilda 的明燈,一次又一次為她解釋現況,釋除疑慮。 桑黃及雲芝用途廣泛,可稱為百搭藥材,加入黨參可助補血氣;於癌症化療後服用,有助提升白血球數量;與西醫的升白針並無衝突,反倒相得益彰。 根據2022年衛福部最新公告的十大癌症,胃癌仍高居第八名,僅次於「癌王」胰臟癌之後。 認識橫紋肌及身體的肌肉組成 身體的肌肉組織約佔40%的體積,主要分為三大類: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而橫紋肌指的 …
而腋下淋巴結有癌細胞轉移的數目、癌細胞荷爾蒙接受體的有無、腫瘤的大小及手術的方法、病人的年齡及月經的狀況,為決定輔助性治療策略的重要參考。 面對西醫療法產生的副作用,腫瘤科中醫推薦患者透過中藥及如針灸的理療方式,調理肝臟及其他器官,以加快康復進度、促進乳房重建手術的融合過程及舒緩術後的不適症狀。 張醫師認為部分中藥可預防及舒緩因化療及服用藥物所帶來的嘔吐、腹瀉、胃口欠佳等副作用。 五個月前,艾咪第一次來看我時,她的三陽性(ER/PR/HER2都是陽性)的乳癌治療已經在另外一個癌症診所完成了第一個段落,但是她對她的治療效果不滿意,所以另尋去處。 她的腫瘤是1.7公分大,磁振造影顯示腋下淋巴結可能已經有癌症侵犯。
乳癌患者分享: 預防乳癌方法:飲食習慣方面
原因:癌症病情反覆多變,每個人的抗癌經歷都不盡相同,同行者應避免比較。 即使完成漫長的治療過程,例如已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和術後化療的乳癌患者,康復後亦需面對重投職場或家庭崗位的壓力,同行者應避免以爲患者康復後便瞬即如釋重負,為患者增添無形壓力。 再者,患者病癒後無需再為治療四出奔走,生活頓時失去重心,也可能增加焦慮情緒。
- 香港港安醫院伍蕙婷醫生就曾接受我們的訪問解答乳癌自我檢查3大步。
- 我們見證着她積極面對治療,偶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例如:出現抗藥性、癌指數飆升、須自費使用新藥⋯⋯等等,這些因素均會令她情緒不穩、產生恐懼甚至呆呆的坐着,不懂回答醫生的提問。
- 奧瑞爾登博士表示,現在通過她的書藉、博客、傾談和「與癌共舞」大使的身份,從每年幫助約70位乳腺癌的病人而變成千上萬女性,讓她重獲成就感兼幫人更多。
其實現代醫療進步,設備也跟著進步,在乳房攝影檢查時若有感到不適,可以和護理人員討論調整,呼籲女性民眾別害怕檢查時的疼痛,盡早做檢查,有利於後續治療。 乳癌患者分享 臨床腫瘤科醫生黃麗珊表示,暫時沒有數據顯示,癌症或正接受化療的患者,感染流感的比率會較常人高多少,但由於治療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故他們的感染機會較高,而且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亦較大,因此必須做足預防措施。 例如不少患者育有年幼子女,若子女在學校或興趣班感染流感,便會容易在家中交叉感染,因此一般會建議患病家長盡量與幼童保持距離。 對於一些剛戰勝癌魔、驚魂未定的病人,每當發現胸前有異樣,都會即時找醫生進行檢查,希望弄清楚是否真的癌症復發。 經醫生詳細問診和檢查後,通常都會跟病人解釋:「這些突出來的部分是肋骨,所以大多跟復發無關。」而絕大多數病人確實在一兩星期過後,因為肋骨炎症好轉,便不再感到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