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葉狀腫瘤12大伏位2025!專家建議咁做…

若是惡性,因腋下淋巴腺轉移少見,手術無需例行清除腋下淋巴腺。 手術切除後,完全不需要像一般乳癌輔以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和放射線電療,定期的接受術後追蹤即可。 搵私家醫生, 本來就係想快靚正, 但睇黎我係想得太簡單。 如果搵政府, 因為年齡上屬於低風險, 我估排期時間應該會好長, 即使佢知道媽媽病歷應該都未必有幫助, 當初媽媽抽下組織、照下超聲波各樣, 直致手術為止(剛剛完成腫瘤切除手術), 都搞左成3個幾月。

提到乳癌治療,我們通常會分成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兩個方面來討論。 但由於惡性葉狀瘤的轉移機率很低,絕大多數患者只要接受局部治療即可,不需要全身治療。 若乳癌中的癌細胞已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的病患,則改以提高生活品質而非積極治療為主要的目標。 診斷方面,通常會針對腫瘤進行活體組織切片來確診。

乳房葉狀腫瘤: 乳房葉狀腫瘤(乳腺葉狀腫瘤,phyllodes tumor)

不過,早期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超過八成,因此及早發現乳癌並及時治療,便能大大提升存活率。 一名43歲女性的右側乳房長了一個存在多年的小硬塊,近2個月快速長到20公分以上,經診斷是少見的乳房葉狀腫瘤,病理報告介於良性與惡性間的邊緣性葉狀腫瘤,開刀治療一年後復發,長出10公分腫瘤,且是惡性。 若乳房攝影發現異常,醫師可能會建議做乳房生檢(切片檢查),這算是一種小手術,只要局部麻醉,不用住院,大多是用針抽取少量組織,送由病理科醫師檢查。 乳房自檢和醫師觸診都是日常乳房保養的重要一環,若發現異常時,則需要進一步的影像檢查。 目前為止,乳房攝影術仍是篩檢早期乳癌的主要檢查方式,也是其他乳房影像檢查之間比較的標竿。

由於陳小姐乳房結構已被破壞,皮膚也被不斷長大的腫瘤撐破潰爛,林醫師與整形外科合作,先完整清除左側重量超過五公斤腫瘤,再由整形外科醫師植皮。 葉狀瘤復發風險較高,林醫師安排病人兩年內每三個月定期在乳房醫學中心追蹤檢查一次,穩定後半年追蹤一次,降低轉移至其他器官的風險。 因分葉型纖維腺瘤的治療與脂肪瘤不同,分葉型纖維腺瘤手術需將腫瘤連同周圍組織一併切除,必要時做乳房單純切除。 葉狀瘤手術切除後,病理醫師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些細胞分裂的數目以及腫瘤邊緣的型態,將葉狀瘤分為良性、邊緣型(borderline),以及惡性三種。

乳房葉狀腫瘤: 治療

進行手術時,除了癌腫瘤之外,有可能連同附近的乳房組織或淋巴結組織一併切除,以確保附近組織未有受到癌細胞侵襲。 臨床診斷上不管是乳房攝影或是乳房超音波(breast ultrasound)都無法清楚地區別纖維腺瘤或葉狀瘤,也無法判斷究竟是否為良性或惡性。 粗針穿刺(core needle 乳房葉狀腫瘤 biopsy)也很少能提供正確診斷,因為這些細胞有時形似癌細胞或纖維腺瘤。 乳腺葉狀囊肉瘤以手術切除為主,完全切除後,一般預後良好。

如果在檢超音波檢查查中看到包含裂縫或細長的充滿液體的空間的固體腫塊,則應考慮乳房葉狀腫瘤。 利用上述成像技術,難以區分纖維腺瘤和乳房葉狀腫瘤,並且不可能使用影像區分良性和惡性乳房葉狀腫瘤。 細針抽吸細胞學甚至核心穿刺活檢都不足以可靠地區分葉狀腫瘤和纖維腺瘤。 因此,在大的或迅速擴大的臨床纖維腺瘤的情況下,應考慮切除腫瘤進行病理學排除葉狀腫瘤。

乳房葉狀腫瘤: 乳房葉狀瘤該如何治療?

纖維腺瘤變成惡性的機會不高,35 歲以下女性通常超音波檢查就能診斷,如果難以鑑別良性或惡性,可以加做乳房攝影,或者以粗針或細針抽吸做病理診斷,35 歲以上則建議都要加做乳房攝影。 黃太謙醫師叮嚀女性朋友應注意,乳房摸到腫塊時,不論軟硬大小,應即時就醫,千萬不要「以拖待變」,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求診時,需做觸診及影像檢查,包括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必要時得做切片,以利確定診斷。

  • 查體時可見瘤灶多很大,許多病人甚至占據全乳,腫塊呈圓形或分葉狀,表面不平,質地堅韌,有時可有彈性感或囊性感,界限清楚,活動性好,少數腫塊有壓痛,患側腋淋巴結因增生反應可觸及,但罕見轉移。
  • 技师会让你躺在X光机器的平台上,为了要确保照射效果良好,你的乳房会被尽量挤压、压平。
  • 不管是乳房攝影或是乳房超音波(breast ultrasound)都無法清楚地區別纖維腺瘤或葉狀瘤,也無法判斷究竟是否為良性或惡性。
  •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 粗針穿刺(core needle biopsy)也很少能提供正確診斷,因為這些細胞有時形似癌細胞或纖維腺瘤。
  • 如果確診為良性的葉狀瘤,那麼這結果並不會增加此人後來得到乳癌的機會。
  • 呢篇文章解決左我好多疑惑, 亦舒緩了我呢幾日不安的情緒。

不過也有一些人會因此影響乳房形狀,甚至急速變大,這種時候最好還是開刀切除。 值得一提的,是纖維瘤可能與葉狀腺瘤類似,但葉狀瘤(分良、中、惡性)有機會變惡,故有懷疑的硬塊可能採取「寧枉莫縱」的態度,需進一步檢驗以決定需否進行切除手術,開刀與其「一刀兩斷」。 良性乳腺增生的成因未明,周醫生解釋素食、肉食、運動及遺傳皆納入為可能性之一。 她以外國研究佐證,指進食高脂肪及含咖啡因食品會增加患上乳腺增生的機率。 不過由於暫無確切成因,所以唯有藉改善生活習慣,如多做運動、避免進食反式脂肪、加工食物來減低不適。

乳房葉狀腫瘤: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發病7天內、具有重症風險因子、未使用氧氣之成人與孩童(年齡大於28天且體重3公斤以上)的輕症病患。 長效型單株抗體不但可以增加免疫低下者的保護力,還可以用來治療「具重症風險因子且不需用氧」的輕症病患。 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只要在出現症狀後的 5 天內投藥,可有效降低近七成 (67%) 的住院或死亡風險;如果是3天內投藥,則可大幅減少到近九成 (88%) 的住院或死亡風險,所以把握黃金時間盡早治療是關鍵。

如無特別情況,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的乳癌病人都需要在手術後接受放射治療,以清除可能剩餘的癌細胞,減低擴散及復發風險。 乳房葉狀腫瘤 進行乳癌放射治療有可能導致副作用,最明顯的就是受照射的乳房位置會出現紅腫、疼痛、脫皮,以及乳房變得僵硬。 雖然在香港因基因遺傳而導致乳癌的個案並不普遍,不過,醫學界發現大約5%的乳癌個案,均受到BRCA1或BRCA2的基因突變影響,令患者出現乳癌。 帶有這兩種基因的女士,會有較高風險在年輕時便患上乳癌,亦會增加家族中親屬患上乳癌的風險。 雖然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是預防遺傳性乳癌的有效方法,但只適用於少數的高危女士,在進行前亦應該向醫生了解有關的影響。 ●葉狀肉瘤:從乳腺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長出來,也呈現堅硬、平滑、邊緣清楚、會滑動,但少有疼痛,臨床上,有時很難和纖維腺瘤區分。

乳房葉狀腫瘤: 乳房腫瘤像足球!罕見葉狀肉瘤搞怪

乳腺葉狀囊肉瘤發病率較低,多為良性發病,全年齡段女性均可發病,多見於絕經前 45~50 歲婦女和多產和哺乳者,25 歲以下罕見,無明顯家族性特徵。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徵,也是生殖系統中的器官之一,位於胸大肌上,大小形狀都是先天基因決定的,與罹患乳癌或是哺乳能力無關。 由脂肪、乳腺、乳管、乳頭、乳暈及小疙瘩突起的周圍腺體(蒙哥馬利腺)組成。 與其他腫瘤相同,最常見的表徴也是硬塊,型態多是不規則的。 而且相比起乳房纖維瘤,葉狀腫瘤生長速度更急更快,往往可以數個月或一年大了一倍,實不足為奇。 雖然9cm確實係幾大,不過都未必一定要全切,搵返D識微整形手術(oncoplastic surgery)的乳腺科醫生睇睇先再決定。

乳房葉狀腫瘤

由於非細菌性感染引致發炎,故服用抗生素並無顯著作用;患者可服用消炎或抑制免疫力的藥物,如類固醇。 由於乳癌在癌症排名中名列前茅,加上各媒體的宣導,女性朋友對乳房腫瘤日益重視。 乳房葉狀腫瘤 郭綜合醫院外科部黃太謙醫師指出,除了乳癌之外,另一種「葉狀腫瘤」由於生長快速,卻更令人措手不及。

乳房葉狀腫瘤: 突然摸到胸部長了好大一顆硬塊?!來認識什麽是「乳房葉狀瘤」

不過,即使在開刀後,葉狀腫瘤復發的機會很高,約為20~30%,且容易在2年內發生。 就「良性葉狀腫瘤」而言,復發中的10~20%可能轉變為惡性。 但整體的預後不錯,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即使是惡性葉狀腫瘤,5年存活率仍高達65%。

2、食魚有益:據有關報道,魚類食品吃得較少的美國、瑞士、加拿大和新西蘭等國傢的婦女,乳癌發生率均較高,而攝取魚類食品較多的日本,婦女乳癌發生率則較低。 專傢們說,魚類中含有一種脂肪酸,具有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經常適當地多吃些魚,對預防乳腺癌十分有益。 1.大體形態 乳房葉狀腫瘤 腫瘤體積差別較大,小的直徑2~3cm呈結節狀,大者可為40~50cm的巨塊,惡性腫瘤又較良性瘤體積略大。 切面呈灰白色,在壞死區或脂肪肉瘤瘤樣變區則帶黃色。 乳房葉狀腫瘤 約1/3的病例腫瘤有囊腔,囊內有清澈或血性液體。 更常見的是多個息肉狀腫物充塞瞭囊腔,造成腫瘤切面的裂隙狀態。

乳房葉狀腫瘤: 乳房葉狀腫瘤 - 究竟係咩黎㗎?

乳房腫塊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發生在單側,少數有輕微刺痛或脹痛。 腫塊通常緩慢增長,也可能在短期迅速增大,部分患者可見乳頭變性。 葉狀瘤最常見於40多歲的女性,但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葉狀瘤。 事實上,葉狀瘤與纖維腺瘤不僅患部觸感相似,就連使用超音波或是乳房攝影皆難以區分,這時醫師便會考慮使用切片檢查來判斷患者的腫瘤類型。

乳房葉狀腫瘤

廣泛局部切除:不管良性或惡性,首次手術常以此法為標準治療方式;手術除了切除腫瘤外,腫瘤外緣周邊組織也須至少有1公分切緣距離;術後局部復發也是常見,尤其邊緣性惡性或惡性者復發率更高,故手術後仍須定期追蹤。 葉狀肉瘤依組織形態分為三種: 良性、 邊緣性惡性;亦即低惡性度、 惡性。 分佈比例上以良性居多,惡性次之,邊緣性惡性較少。 良性、惡性之區分主要依間質細胞之變化為依據,良性葉狀肉瘤其間質細胞中度成長,細胞外形變異輕微,核分裂數目較少。 惡性葉狀肉瘤其間質細胞過度成長、細胞變異、多樣化、邊緣浸潤、核分裂顯著;約1/3 高惡性度葉狀肉瘤會發生遠處轉移,常見轉移處為肺、骨骼或肝、腦。 屢次再復發的邊緣型葉狀肉瘤有可能轉變為惡性而發生遠端轉移,發生遠端轉移時治療則以化學藥物為首選。

乳房葉狀腫瘤: 【人醫心傳第175期 – 健康補給站】乳房葉狀瘤 積極治療勿拖延

通常形成數公分( 常見1~3 公分)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腫瘤,界限清楚【圖5】、摸起來平滑、柔軟、有時會有輕微壓痛。 形成原因不明,可能與生殖年齡體內荷爾蒙有關,沒有特別有效預防方法,經常在停經後消退。 也有文獻顯示大量攝取蔬菜水果、高生育數量、少使用口服避孕藥以及適當運動者腫瘤發生率較低。 大多數纖維腺瘤是單一腫瘤,少部分( 約10% 至15%) 為多發性,臨床追蹤顯示,大部分腫瘤會持續存在或增加其大小,少部分有機會消失。 使用女性荷爾蒙或懷孕有機會增加腫瘤成長,通常沒有其他徵候,與乳癌症狀不同處為乳房纖維腺瘤通常有界線明確、容易移動的特色而且與遺傳無關。 初步替病人安排乳房超音波檢查 (圖 A);乳房超音波檢查發現於左側乳房一點鐘方向距離乳頭約3公分處有一約1.5×3 公分之腫瘤。

乳房葉狀腫瘤: 健康網》沙發上7種自殘姿勢! 物理治療師:害死你的脊椎

乳癌腫瘤已經大於5厘米,以及有4至9個淋巴結被癌細胞入侵,癌細胞或者已經有入侵胸壁及乳房皮膚的跡象,不過尚未入侵其他身體器官。 乳房葉狀腫瘤 指癌細胞出現在輸送乳汁的乳管壁中,不過癌細胞尚未穿透乳管壁及擴散至其他乳房組織,大約佔整體乳癌約20%。 患者如果及早發現,有助阻止癌細胞擴散,防止演變成更具侵略性的乳癌。 乳房抽針檢查的目的,是抽取乳房的組織作化驗,一般可籠統分為「幼針」和「粗針」。 「幼針」即是細針抽吸組織檢查,對乳房的創傷較低,過程中醫生會利用幼針在乳房的四周抽取組織進行化驗,不過亦有可能因為抽取的組織過於微量,而未能確定乳房腫塊的屬性。 乳房造影檢查一般可分為:2D乳房X光造影、3D乳房X光造影,以及乳房超聲波掃描。

乳房葉狀腫瘤: Tags: 惡性乳癌 乳房 硬塊 良性乳房纖維腺瘤 纖維囊腫 葉狀瘤

畢竟粗針切片能取得的組織含量少很多,不一定能讓病理科醫師做出正確判斷。 當乳房腫瘤經醫生評估過需要進一步細胞成分化驗,除了門診可以簡單處理的纖維囊腫細針抽吸、及腫瘤粗針穿刺之外,就需要用手術方法開刀做切片,亦是把腫瘤摘除做治療。 在乳房攝影和超音波檢查中,乳房葉狀腫瘤缺乏區別特徵,因此,研究結果並不具體。 乳房葉狀腫瘤的術前診斷極其困難,因為提示乳房葉狀腫瘤的唯一影像學發現是快速生長速率和/或看起來像纖維腺瘤的非常大的尺寸。 面板色素痣很常見,在乳房的面板上也可發生,有時含有色素或無色素。 如果發現痣周圍因炎症反應而出現淺紅色暈,痣體增大,色素增加,痣的生長突然加快等現象,應考慮有惡變為黑色素瘤的可能,此時應及時手術切除。

乳房葉狀腫瘤: 乳房健康門診

不少進行全乳切除手術的病人會擔心影響乳房的外觀,所以在進行切除手術前,可向醫生了解是否適合一併進行乳房重建手術,例如透過植入人工義乳重新塑造人工乳房。 不過,如果病人在手術後仍需要接受其他治療,便需要在完成所有治療後,才能接受乳房重建手術。 既然惡性葉狀瘤與乳癌的行為模式不同,治療方法上也有所差異。

乳房葉狀腫瘤: 乳癌類型

早期葉狀瘤的名稱是Cystosarcoma phyllodes,認為它是惡性肉瘤。 但是最近的醫學界改變了對Phyllodes tumor(葉狀瘤)的看法,認為葉狀瘤的型態是一連串的變化,可以是從良性類似纖維腺瘤到惡性間質性組織瘤。 纖維囊腫屬於乳腺水瘤,常因乳腺受荷爾蒙刺激,乳管內水分滯留所產生,單一水泡叫「水囊」又稱為「囊腫」。 1、多吃果菜:研究發現,粗糧、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含有多種能阻止和減慢癌症發展各個階段的生物活性物質,其中以大豆類、玉米、食用菌類、海藻類、大蒜、西紅柿、橘類和漿果類水果等作用最為顯著。 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適當地多吃些這類食物,不僅有益於健康,還有助於乳癌的預防。

其實「葉狀腫瘤」很少見,只佔乳房原發性腫瘤 1%。 比較常見的良性乳房腫瘤「纖維腺瘤」的好發年齡在15-35歲之間,而「葉狀腫瘤」的好發年齡大概晚了15-20年,常見於40-50歲的中年婦女。 葉狀腫瘤與纖維腺瘤同屬於纖維上皮性腫瘤,所以常被誤認為纖維腺瘤。

乳房葉狀腫瘤: 醫師 + 診別資訊

對於診斷乳房實心腫瘤,粗針穿刺切片是臨床上常採用的檢查方法【圖1】。 纖維腺瘤一定是良性,但是葉狀肉瘤卻有區分成三種可能性: 良性、 邊緣型惡性、 惡性,對於臨床行性、預後及治療方式也截然不同。 乳房纖維瘤是好發於35 歲以下年輕女性,( 不過仍可生長於各種年齡層) 為女性最常見的良性乳房疾病,發生率為18 ~20%。 它是從乳房小葉組織中生長出來,混合上皮與間質組織增生的腫瘤。

始終為咗一個良性瘤去做全切加重建,點睇都好似激進咗頭,肚只可以用一次,如果第時右邊又有野,就會少咗一個選擇。 割清晒係可以理解成「搞掂晒」,因為實在冇其他介入性強的檢查/治療要做,不過唔等如「完全冇野可以做」,你之前問擴散風險就係其一。 6%風險有人重視有人輕視,重視咪照吓CT thorax,輕視咪當冇野。 淨做人手檢查係唔足夠,因為靈敏度太低,好多時早期腫瘤細過1cm係有經驗嘅醫生都摸唔到。

如果確診,就會進行進一步檢測,確認乳癌是否發生擴散與治療方式。 乳房疼痛,在來經期間不適更甚,令不少人懷疑是否罹患乳癌。 其實,這可能是良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纖維瘤等其他乳房問題作怪,部份可自行痊癒,部份則有機會演變成癌症,絕不能掉以輕心。 ,但仍可能以惡性葉狀瘤之形態復發,故手術後仍須定期追蹤。

乳房葉狀腫瘤: 乳腺葉狀囊肉瘤

因此不管是乳房攝影或是乳房超音波都無法清楚地區別纖維腺瘤或葉狀肉瘤,也無法判斷究竟是否為良性或惡性。 與纖維腺瘤不同處在於容易呈現快速成長,甚至腫瘤巨大導致乳房皮膚可清楚的見到皮下靜脈【圖9】,有時甚會被誤判為乳癌。 乳房葉狀腫瘤 很多女性朋友因乳房腫瘤接受粗針切片檢查後報告為『纖維上皮病變』,一定霧煞煞~ 滿頭霧水。 在乳癌早期,醫師會評估病患狀況,可能給予抗雌激素療法(anti-estrogen therapy)。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