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優化觀塘海濱,政府透過重組貨物裝卸區停泊位,於2008年8月初在裝卸區東南端騰出約200米長沿海地段,以供展開「觀塘海濱花園第一期」工程,2009年3月動工,並於同年年底落成。 海濱長廊焦點是一座模擬起重機塔樓,設計意念來自原址碼頭上回收廢紙工業,以廢紙束藝術裝置喚起市民對昔日裝卸區的歷史記憶。 九龍灣商貿區 五十至六十年代,時值香港工業起飛之時,一幢又一幢工廈在觀塘工業區拔地而起--駱駝漆位於興業街的廠房建於1957年,九巴觀塘車廠1965年啟用。 樓高九層的九龍麵粉廠於1966年2月1日開始運作至今,西面有六條儲存小麥用的大圓柱,而二樓設有吊臂及輸送管道橋樑,橫跨海濱道連接海旁,用作運送麵粉。
製造業在全港總就業人數比率,從1980 年46% 下降至2002 年不足10%,可見香港工業日漸式微。 陸路方面,1960 年代前,主要幹線為牛頭角道,1962 年觀塘道幹線建成。 早期教育以私塾和「義學」為主,如茜草灣天后宮的四山義學,1952 年在茶果嶺重建為四山公立學校。 1941 年12 月,英軍與日軍於魔鬼山進行攻防戰時,留下不少劇戰的痕跡。 1950 年代前,觀塘仍未怎樣開發,牛頭角至油塘灣仍是荒山連綿、人口稀疏。
九龍灣商貿區: 香港十八區景點
我們期望在九龍灣商貿區營造一個可寫意蹓躂及悠閒消遣的行人環境。 為方便市民由九龍灣港鐵站進出九龍灣商貿區,並到達啟德發展區海濱地帶,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於2013年2月展開了有關如何改善區內的行人及交通環境的研究。 九龍灣商貿區 根據分別在二○一四年及二○一七年完成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和首階段詳細可行性研究的結果,土拓署現正進行第二階段的詳細可行性研究。 研究工作包括探討擬議連接系統的覆蓋範圍、走線、車站位置、營運模式、財務和成本效益等方面,並檢視擬議連接系統與公共交通工具的相互影響,以及參考和探討海內外環保運輸技術的最新發展及適用性。 在進行詳細可行性研究的過程中,土拓署遇到較預期多和複雜的挑戰,因而需用較長時間審視有關情況和尋求可行的處理方法,包括研究高架模式以外的選項。
三年後,九龍灣被改劃為「商貿」用地,區內大型購物中心MegaBox(企業廣場五期)於2007年6月1日正式開幕,是觀塘區最大型的購物商場,同時座落區內邊陲的國際展貿中心部份樓面亦改建為商場及命名為「E-Max」,2011年初更易名為「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簡稱「九展」)。 多座甲級商業樓宇隨後陸續在九龍灣拔地而起,成為東九龍嶄新商業中心,不少機構亦將總部從租金日益攀升的中環中心商業區遷至新興的九龍灣商貿區,改變了以往九龍灣是工廠與倉庫集中地的形象。 九龍灣商貿區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康敬)九龍西潮人聯會癸卯年新春團拜今日(8日)舉行,聯會表示,踏入兔年,喜見香港與內地實現全面通關,社會邁向復常,市民恢復信心。
九龍灣商貿區: 巴士及小巴總站
零售餐飲亦「有睇頭」,早前已有日式百貨公司公布,會進駐園區開新店。 (二)為提高行人暢達度和連繫,《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一項政策措施,豁免因提供行人連接(包括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修訂契約所須繳付的土地補價,並以九龍東為試點。 自二○一七年二月起,九龍灣商貿區內的土地業權人可根據已規劃的行人網絡,向九龍東區地政處提交修訂契約申請,自資興建行人連接。 至於觀塘商貿區,載有已規劃的行人網絡的發展大綱圖已於二○一九年一月發布,區內的土地業權人亦可同樣地提交申請。 (一)開源道為觀塘商貿區的主要行人走廊,在制定該處的行人環境改善措施時,必須顧及現有活動。
九龍灣(Kowloon Bay)本來真的是指九龍半島東面的海灣而非地方,後來因興建啟德機場而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原本的海灣便變成現今九龍灣區,範圍覆蓋港鐵九龍灣站至牛頭角站沿線以南至岸邊的土地;上述地段以西的舊啟德機場跑道和停機坪等,亦是從九龍灣的海灣填海而來的。 九龍灣商貿區 近年逐步轉型成為本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一部分的九龍灣,在活化工廈2.0措施下,區內工廈重建進一步加快,目前6個重建項目,預計能夠釋放出約358萬平方呎商業樓面供應。 位處傳統名校林立的34小學校網及九龍城中學校網,區內更有多所國際學校,瀰漫著濃厚的文化及精英氣息,為下一代提供極佳學習環境,為孩子穩紮未來成功基礎。 九龍灣大部份土地原為海域一部份,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大幅填海,並規劃為工業區,作為觀塘工業區的延伸,於1982年落成,惟不久以後中國大陸即改革開放,大量工廠北移神州,區內工廠單位漸漸轉作他用,例如有不少物流企業爭相租用區內工業大廈單位,設置辦事處及倉庫。
九龍灣商貿區: 九龍巴士234D線
觀塘區西接黃大仙,北抵飛鵝嶺山麓,東迄鯉魚門,面積一千一百多公頃。 包括彩虹、牛頭角、觀塘、順利、秀茂坪、藍田、油塘、鯉魚門,人口約七十萬。 2012年香港首座零碳建築零碳天地落成,為香港政府宣布《起動九龍東》計劃後,成為九龍東首批標誌性項目之一。 部份香港政府機關在九龍灣設置總部,包括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香港輔助警察隊總部,郵政署亦於2013年在該處設立中央郵件中心。 1990年代政府為未來因機場搬遷而空置的啟德用地作出多項規劃研究,曾建議填平九龍灣及跑道之間的水域以提供更多土地發展。 至2000年代受到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的司法覆核影響,規劃署檢討《啟德發展計劃》,以「不填海」原則規劃啟德和九龍東的未來發展。
偉倫的服務式辦公室設有基本的辦公室設備,非常適合有意到九龍灣設立辦公室的您,已有的基本裝修、傢俱、電話等設備能讓您節省一大筆成本;而且九龍灣辦公室的租用期靈活,可以即租即用,助您在短時間內迅速設立自己的辦公室。 整個九龍東正在蛻變中,成為一個宜居宜業的地方之外,也是一個消閒、多元及共融的地方。 上述種種的變化都是經過辦事處的努力和市民的配合,才達到今天的成果。
九龍灣商貿區: 工業發展
在跨區道路項目方面,政府正積極推展六號幹線工程,以直接貫通西九龍和將軍澳,從而紓緩九龍現有主要東西行車道路(包括九龍東現有主要連接路段)及將軍澳的交通負荷。 目前,本路線與795、795P線,為目前僅有三條來回程同時途經東九龍走廊及西九龍走廊的專營巴士路線,而全日提供服務的更只有本路線一條。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一直推展不同的措施和項目,以釋放土地發展潛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改善區內環境、提升暢達性及易行度,以及善用及優化公共空間。 許多措施與項目均需時間醞釀及推展,其中,為加快釋放發展潛力,政府研究重整九龍東兩個行動區內現有的政府設施,包括搬遷位於九龍灣行動區內的驗車中心、改建觀塘行動區內汽車渡輪碼頭設施等。
觀塘站開經:觀塘道、鯉魚門道、偉發道、茶果嶺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勵業街、海濱道、宏照道、啟祥道、偉業街、觀塘道、龍翔道、呈祥道、葵涌道、荃灣路、海興路、海安路、青山公路(汀九段、新汀九段、汀九段、深井段及青龍頭段)。 然而,觀塘的歷史沒有湮滅,工業區拚搏創新的基調,面向廿一世紀,注入新的內涵,令此區具備新舊共容、中西結合的特色。 總面積超過三百二十公頃,將建成四萬九千九百個公私營房屋單位。
九龍灣商貿區: 服務時間及班次
政府亦會把握九龍東內兩個行動區未來發展的機遇,改善交通情況。 建議包括在觀塘行動區加建一條由基業里延伸的新路,分流偉業街/開源道迴旋處的交通,並把迴旋處改為一個交通燈控制路口,以理順交通;以及在九龍灣行動區一帶擴闊常怡道和更改海濱道/祥業街路口,以增加容車量。 此外,觀塘「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綜合發展項目正研究可否利用高架行人平台,連繫港鐵觀塘站和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