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站15大優勢2025!內含中環站絕密資料

事件發生後,港鐵安排所有乘客落車,涉事列車駛回車廠檢查,並安排另一班列車於2分鐘後,接走所有乘客繼續行程。 根據港鐵資料,在早上繁忙時段,荃灣綫列車共8個車卡可載2,500名乘客,每2分鐘一班,單向軌道每小時的列車載客量為75,000人次。 在新信號系統更換工程展開前,此綫主要使用第1及2A代的港鐵現代化列車,其中2A代列車是配合此綫通車而在1982年投入服務。

現時,中環站內提供唔同類型嘅商店畀乘客買嘢同食嘢,例如有7-Eleven便利店、餅店、咖啡店、書店、花店、恒生銀行同埋DHL等零售業同其他服務。 直到2001年嘅翻新,先至有樓梯連接嘅大堂上下層,加入咗咖啡店、快餐店同書店,成為車站購物街,增加地鐵公司嘅非車務收入同方便乘客購物。 1985年5月31日,港島線延伸至金鐘站,地鐵也同時為包括中環站的多個車站(另外還包括油麻地站、旺角站及美孚站)更名,中環站的英文名稱Chater統一為Central取代。 當港島線在1986年5月23日延伸到中環站時,全站英文名稱已經統一為Central。 2008年1月,港鐵公司為現代化中環站的環境,將中環站大堂及港島線3號月台沿用多年的地台更換為灰色地台,並且在部份位置更換假天花。 1號和2號月台共享一個島式月台,處理荃灣線往荃灣方向的列車,建在遮打道的地底,由德輔道中伸延至會所街。

中環站: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工程人員到場搶修四小時後,電力供應始陸續恢復,其後再過兩小時,即晚上九時許,電力供應方完全恢復正常。 小童八達通特惠車費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而特惠單程票或二維碼車費則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藝術管道(arttube)是設於中環站J出口閣樓的小型展覽場地,旨在提供途徑予「新晉藝術創作者、設計師和從事創意工作的傑出人士」於市區心臟地帶展示其作品。

中環站

為配合1990年代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地鐵公司在環球大廈及交易廣場建造地底一條橫跨幹諾道中的地下行人通道,以連接中環站和香港站,供乘客從港島線或荃灣線轉乘機場快線或東湧線。 同時,地鐵公司亦翻新及擴建舊有畢打街大堂,加設新閘機及商店,令乘客可享受更舒適的車站環境,工程於1998年竣工。 為配合1990年代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地鐵公司喺環球大廈同埋交易廣場地底起一條橫跨干諾道中嘅地下行人通道,連接中環站同埋香港站,畀乘客從港島綫或荃灣綫轉機場快綫或東涌綫。

中環站: 荃灣綫

中環站大堂及港島綫月台主要以磚紅色為套色,而荃灣綫月台則以深咖啡色為套色。 而根據1983年香港政府出版嘅街道圖,畢打街地底嘅港島綫車站命名為中環(Pedder),因此可以證明車站嘅中文名統一為中環。 中環站 中環站 中環站 3號月台(港島綫往柴灣方向)同4號月台(往堅尼地城方向)整響德輔道中同畢打街嘅交界地底,由環球大廈整到去歷山大廈。

中環站

2011年2月13日晚上,「新輪捌拾陸」從香港出發前往澳門,開航後不久與「領航船二號」相撞,領航船嚴重受損並下沉,三名船員輕傷,客輪輕微損毀,無乘客受傷。 意外是由於兩船船員未有留意海上交通情況,也沒有作出相應行動避免碰撞所導致,而兩船也在海港內超速航行。 2009年3月20日清晨,「新輝拾壹」由長洲前往中環途中,至南丫島以北、交椅洲對出海面時疑因濃霧影響視野,與內地貨船「新會機9」相撞,渡輪上13人受傷。 海事處的調查報告指出,兩船未有適當運用雷達,在低能見度的情況下留意海上交通情況,「新輝拾壹」更未有保持安全航速,以致兩船過度接近時,未能採取行動避免碰撞。

中環站: 列車出軌事故

中環站並不設落客專用月台及調頭隧道,列車到站後會在該月台同時上落客,然後以相反方向駛離中環站;乘客可按指示於1號月台或2號月台乘車。 2001年,地鐵公司為改善中環站車站環境,再度翻新舊有遮打道大堂,以配合畢打街大堂同埋香港站嘅一貫設計。 呢次翻新除咗加設一般商店外,重將咖啡店、快餐店同埋書店引入至地鐵範圍,增加地鐵公司嘅非車務收入,吸引人流以及方便乘客喺車站買嘢。 1967年9月,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表一份有關香港喺地底集體運輸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嘅研究《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報告中提及喺中環起一個車站,名為Central。 此外,中環站亦有唔少自助服務設施畀乘客享用,包括恒生銀行同中銀香港嘅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 近F出口嘅車站大堂更設有香港郵政郵箱,方便乘客喺車站內寄信。

港鐵於2007年7月在東湧線大堂放置全港首兩台自助客務機(英文:Self-service 中環站 Point),協助乘客解決一般的票務問題,如遺失車票和車票或八達通卡未能出閘等問題。 此外,客務機更設有視像系統,可由該站的職員協助乘客解決問題。 起稱此站為「中環香港鐵路站」(Central ),該公司當時並未善用電牌轉頁,令621、681兩線電牌的字體細小兼且密密麻麻,為人所詬病。

中環站: 機場巴士

关于現時位於中環新填海地的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列車站,请见「香港站」。 关于現時位於中環花園道的山頂纜車總站,请见「中環總站」。 关于名稱相近的馬來西亞交通枢纽车站,请见「吉隆坡中央車站」。 关于名稱相近的馬來西亞長途巴士總站,请见「富都中环车站」。 機場快綫大堂同1號月台、機場快綫穿梭巴士站以及的士站相連,乘客唔使拖住行李去月台,大堂設有行李寄存服務及車站商店,乘客可以先買嘢同食嘢,跟住入閘坐車去香港國際機場。

中環站

本香港地鐵地圖/路線圖可查詢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南港島綫、東涌綫、將軍澳綫、迪士尼綫、東鐵綫、西鐵綫及馬鞍山綫的車費。 最接近中環碼頭的巴士站是中環碼頭巴士總站,但只有少量巴士停站,如果不是乘那些路線的話,較方便的交通方法是由地鐵站步行往中環碼頭,步行的方法也不止一個,哪一個地鐵站出發最方便,要看你出發地和目的地。 〈中環皇后像廣塲新出入口正式啟用〉,載《地鐵通訊》第八十二期(香港: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公關部,1985年9月)。 中環站 此外,該站亦設有兩部數碼服務站終端機,供港鐵會員辦理會務手續及列印禮品換領券。

中環站: 新界

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主要為乘客預先辦領登機証同埋付運行李,唔使排機場登機櫃檯,不過要注意,乘客必須預繳車資先可以用呢個服務。 大堂設有航班顯示屏、行李寄存服務及車站商店,並且同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相連,乘客能夠睇到航班資訊,亦可以買嘢同食嘢。 此外,由於香港站是東湧線及機場快線的總站,又可步行至中環站的主要轉車站,而且車站周邊設有多種交通以供接駁,因此每日繁忙時間均有不少乘客利用此站,經西區海底隧道往返新界、大嶼山、東湧或機場。 另一方面,位於整個香港站建築羣的底層設有3號及4號月台供東湧線使用,月台以島式月台排列,以多組扶手電梯及升降機連接東湧線大堂。 東湧線於非繁忙時間及假日都會主要停靠3號月台,而繁忙時間往青衣列車主要停靠3號月台,往東湧列車則主要停靠4號月台。 1號月台的北面,設有1條路軌側線,供列車調動及停泊之用,同時預留作未來的2號月台使用,2號月台的開放時間需有待中環第三期填海工程及香港站延展掉車隧道工程完成後,方可進行機場鐵路二期的擴建工程,故現時列車只能使用1號月台上落客。

呢兩個港島綫月台都係響路嘅北面設立嘅側式月台,而3號月台就喺4號月台之上(用嚟處理往來堅尼地城站嘅人流)。 1號同2號月台共用一個島式月台,處理荃灣綫往荃灣方向嘅列車,起響遮打道嘅地底,由德輔道中伸到去會所街。 而根據1983年香港政府出版的街道圖,畢打街地底的港島線車站命名為中環(Pedder),因此可以證明車站的中文名稱統一為中環。 而根據1983年香港政府出版的街道圖,畢打街地底的港島綫車站命名為中環(Pedder),因此可以證明車站的中文名稱統一為中環。

中環站: 渡輪資料

近F出口的大堂更設有香港郵政郵箱,方便乘客在車站內投寄郵件。 直至2001年車站翻新後,前地鐵公司將通往3號月台至遮打道上層大堂的樓梯重新劃分為非付費區通道,方便付費區外的乘客利用該通道前往的中環站非付費區大堂的下層。 此外,前地鐵公司亦在2002年逐漸增設中環站車站商店,商店由18間增至24間,以增加前地鐵公司的非車務收入及方便乘客購物,當中包括不設座位的小型飲食區。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直至2001年的翻新,設有樓梯連接大堂上下層,加入咖啡店、快餐店和書店,打破地鐵系統的先例,成為車站購物街。 2016年6月7日下午3時許,中環站內一個供應冷氣的低壓電錶房跳電,同時亦有少量煙冒出,滅火保護系統隨即啟動後截斷電源,導致站內一部升降機、兩部扶手電梯、3/4號月台部分照明系統以及14間商店停電及沒有空調。 然而乘客仍能如常出入閘,而港鐵職員亦曾一度以手持電筒照明,直到當晚約9時10分才全面恢復電力運作。 2008年1月,港鐵公司再度翻新中環站,包括將大堂及港島綫3號月台沿用多年的地台更換為灰色地台,並且在部分位置更換假天花。 中環站C、D出口是於1984年建成,原本於畢打街近會德豐大廈對出的行人路設有兩個地面出入口,後來於1984年因應會德豐大廈興建,順道把這兩個出入口搬遷至大廈內;另外K出口是於1985年因應新的香港滙豐總行大廈落成而加建。

中環站: 路線數目

及港九綫的總站分別是荃灣西(Tsuen Wan West,並非現時屯馬綫荃灣西站)及遮打(Chater)。 大館由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改建而成,如今蛻變化身為充滿歷史氣息的藝術集中地,並保留了昔日的原貌。 隊伍需爭先找出散落在建築群各處的歷史標牌,例如警察宿舍和入境處域多利中心的標牌等,記得下載「大館」手機應用程式,瀏覽相片提示和自助導賞指南。 置於豐田Coaster後的一組編號(如有)只於交通迷界內使用,其他人(包括行內人士)均沒有對小巴有此稱呼。

  • 同時,地鐵公司亦翻新及擴建舊有畢打街大堂,加設新閘機及商店,令乘客可享受更舒適的車站環境,工程於1998年竣工。
  • 直到2001年嘅翻新,先至有樓梯連接嘅大堂上下層,加入咗咖啡店、快餐店同書店,成為車站購物街,增加地鐵公司嘅非車務收入同方便乘客購物。
  • 中環站是荃灣線香港島的終點站及港島線中途站,並在環球大廈、幹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以行人通道與東湧線和機場快線的香港站相連。
  • 2011年6月26日早上,「新輪陸」由澳門開出前往香港,駛至西九龍對開海面時,與前往長洲的「新國」相撞,幸兩船損毀輕微,「新輪陸」上兩名乘客輕傷。

車站更設有「e分鐘著數」機,畀乘客買網上服務同享用港鐵友禮會嘅會員優惠。 另外,南大堂同時設有3層公開開放嘅部份,包括地面嘅C出口;L2層車站大堂;同埋L3層行人隧道連接東涌綫大堂或中環站大堂。 香港站共設有3個月台及1個預留月台,各月台均設有月台幕門。 現時1號月台是機場快線的月台,以側式月台設計排列,機場快線列車到達香港站後,必須在此月台同時進行上落客及行李的工作,屬港鐵系統中較罕有的設計。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